APP下载

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2015-02-07本刊评论员

红土地 2015年2期
关键词:依宪公职人员依法治国

本刊评论员

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本刊评论员

备受关注的福建“念斌案”,在监禁2935天、蒙冤8年、4次被宣告死刑后,终于于2014年8月22日被判无罪释放。于是,念斌根据宪法制定的《国家赔偿法》向相关法院提出赔偿其被侵犯的人身自由等公民权利。类似的还有内蒙古“呼格案”、浙江“张氏叔侄案”、河南“赵作海案”等一批冤假错案近年来都得以纠正,有的已开始赔偿或追责,为保障人权树立了新标。人们从中看到了司法机关对法律的担当、对真相的公正执着。事实告诉我们:无论公民还是公职人员都要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好宪法,在规范国家权力行使、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应当看到,在执行宪法中仍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普遍淡薄,缺乏宪法信仰。尤其是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些司法人员作风不正、办案不廉,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吃了被告吃原告”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他强调“这种现象一定要扭转过来!”有鉴于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180多项对依法治国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措施。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就是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和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即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都要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是对宪法的一种尊崇和弘扬,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公职人员的宪法观念,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引领人们弘扬宪法精神。

弘扬宪法精神,必须尊重和维护宪法。宪法是我们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经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国一切法律法规的立法依据和效力来源都是从宪法中派生出来的。因此,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关键要坚持依宪执政。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里所说的“任何组织”包括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章程》也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在理论上明确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一致性,而在实践上必须体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从严治党,因而一切违宪行为都必须受到党纪国法的追究和纠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实行各类司法人员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都体现了加强宪法实施的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据此,各地应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学习宪法,关注法律,让宪法家喻户晓。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随着依宪治国的有力实施,苏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更有强大的法治支撑和保障。(缪慈潮执笔)

猜你喜欢

依宪公职人员依法治国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张怀芝减薪有高招
安徽一公职人员成“黑老大”获刑20年
尊崇法治,从国家公职人员做起
推进依宪治国的目标与途径
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法律适用中宪法实施的正当性、合法性与可行性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
宪政思潮
依宪执政关键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