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新闻采访技巧

2015-02-06赵伟伟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学问对象

刘 伟 赵伟伟

新闻是有学问的,新闻采访有学问,新闻写作亦有学问。新闻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新闻的学问来自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大课堂”。新闻采写,重在实践。新闻采写实践中,前人的实践,前人走过的路径,可以成为后人的参考和借鉴。站在新的起点,后人更会开拓创新。笔者认为,虚心地面对他人的优秀新闻作品,看到其中可参考学习、可借鉴启发的价值,自会有所受益。

社会生活的汪洋大海里,新闻无处不在。作为记者,如何抓到最重要、最引入注目、最让人有兴趣了解的新闻,这里面学问很大。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记者须像“矿工”一样具备两条:一是不怕苦和累,深入下去,沉下去;二是要掌握采掘技术,把“矿石”取出来,要站在读者、听众、观众的角度,作出种种评价。从事新闻采访5年,可以说在这条新闻道路上,才刚刚起步,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关于新闻的采访技巧,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同大家分享。

一、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采访前要做好充分地准备工作,准备充分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基础的准备工作是首先要分析选题、确立要点。选题确立后,要进行认真地分析,找到受众感兴趣点和采访要点,然后制作出采访提纲,把要问的问题准备好,做到有针对性、目的性。此外,还要收集有关选题的资料和采访对象的素材。背景资料越详细越丰富,越能深入了解采访对象、深化主题。这就需要记者熟悉采访对象的有关背景,包括生平事迹、专业特长、职业特点、性格爱好等。

二、针对采访对象,采用不同的提问技巧

1、抓住关键点,开门见山

任何新闻报道都具有中心和主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抓住时机,紧紧围绕中心思想不放,思路要清晰。从观众角度出发,最先提出最想知道、非问不可的问题。这时用开门见山式,即开放式,就是问得范围限制不是很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它一般是用于熟人和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等,但也要引导和挖掘,因为不同的采访对象往往会带来不同的采访效果。有些人健谈,谈着谈着就离题;还有些被采访者不善言辞,提问时要尽可能具体一些,用诱导式、追问式提问方法比较好。不管什么方式,记者在提问时都要全神贯注注意自己的提问主题,在被采访者把话题跑远时巧妙的收回来。

2、要准确具体

采访要想得到具体的材料,就要提出具体的问题。在采访中,记者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提问问的具体实在、贴切些,让采访对象回答得自然。具体、确切的提问,能给采访对象一个明确的提示,使他的回答能紧扣思路,反映主题。笔者在采制专题《辉煌60年》的节目时,采访老党员、老干部、老学者、老专家等老一辈的开发和建设者们,让他们谈谈我州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变迁中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通过对这些具体的人和事的讲述,自然而然的引出我州建州60周年以来取得的成就。

三、缩短和采访对象的距离

1、从衣着和语言上拉近与采访者的距离

采访中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要穿着不同的服饰,正式场合要衣着得体,正装出场。采访平民百姓时不要太过华丽。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是要有专业语言和口语之分,不同层次的人要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

2、心理上拉近和采访对象的距离

采访中,记者要善于与采访对象沟通和交流,营造融洽气氛,增强信任感。记者要想办法与采访对象“推心置腹”。有的人在谈一些问题时避而不谈,如果直接提问也得不到答案,那么就要用迂回的办法,谈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让他(她)感觉你在跟他(她)做朋友,慢慢的打开心扉,再循序渐进的引导到所需主题上。

3、气氛上拉近和采访对象的距离

在记者的采访活动中,尽管采访对象不同,采访要因人而异,但无一例外都是要接近采访对象。很多时候都是记者和采访对象第一次接触,彼此有陌生感,甚至有的采访对象对记者有排斥,那么记者就需巧妙营造出宽松的采访气氛,使记者能与采访对象接近,能使采访顺利进行。

四、如何做笔记和记录

没有强烈的目的和意图,没有有选择的加以记忆,就会出现记忆材料流失的现象。解决办法是:学会记录。记录的几种主要方式:

1、心记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将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的材料强记心中。心理学叫“有意识记”。在以下情况下最好用心记:采访普通群众,即闲聊;遇到的事实稍纵即逝;受客观条件限制,不便用笔和纸作记录;(隐性采访)采访对象不愿接受采访或不允许作文字笔录。

2、笔记

记者采访时,将所见所闻所感的真人真事的材料,通过手中的笔,记录在采访本的记录方式。记笔记的形式:详记:“有闻必录”;简记:有针对性的在采访本上记一些重点的、有意义的、主要的事实和内容或一些易忘的材料,如数字、人名、地名、物名、精彩的语言等;缩记:可使用一些自己创造的简便的符号代替繁杂的词句。

3、画记

它包括新闻照片、新闻录象以及现场作的图画,通常是指画图。要求:一快、二准、三形象。画图对丰富新闻报道形式有显著作用。

4、录音记录

就是用录音机或者录音笔作采访记录。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特别是人物专访常用录音记录。

尽管我们对记录有诸多形式,但最根本的形式还是笔记和心记。在心记和笔记的选择中,可以根据记者个人的习惯和采访的实际来取舍、侧重,相互补充。画记和录音记录是记录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有益补充。

五、尊重所有的被采访者

不管你采访的是什么样的对象,都要对他们予以尊重。不仅要礼貌上尊重采访对象,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上也要尊重对方。有的人对采访者非常敏感,记者的举动如果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那么也就很难进行采访。因此采访时要提问得体,语气、语言、语速都要恰当。有句名言叫“尊重他人也就等于尊重自己”,因尊重而获得信任,因信任而得到真心的话语,因此而得到精彩的新闻。

因人因事因境不同,新闻的采访技巧是多种多样的。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艺术地运用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文章。但重技巧不重实际,也是枉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对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胜任这个走在时代前沿的新闻事业。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学问对象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比多少的学问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一”的学问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