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教学模式,提高中专英语教学水平

2015-02-03梁媛媛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6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材教学模式

梁媛媛

近几年,普通高中扩招造成中专学校生源减少,生源质量下降。就学生的英语学习而言,均存在着基础薄弱、缺乏学习信心、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等问题。这使得多数教师感到英语教学难以得心应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也较差。有些学生认为教材起点过高,学起来很困难;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教材太枯燥,重基础知识而缺乏实用性,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而且,各类教材教辅中常有差错,亦不能及时得到更正,这给教师和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在教学方面,教学方法与模式比较单一,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以至于学生并不能真正地得到语言体验、训练和口语实践的机会。在设备方面,中专学校普遍存在语音设备简陋、学习资料缺乏等问题。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校对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投入较少,学校几乎很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依旧实行“黑板、粉笔、课本”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改变教学模式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成为我们当前面对的首要问题。

一、注重应用教学

首先,在中专英语教学的课堂上,部分教师往往以理论型教学为主,忽视了应用型教学,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和未来职业需求,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解语法、分析句型,忽视了英语首先是一种交流的工具。

其次,在中专英语的教材配置上也存在问题。传统的教材内容陈旧,往往只注重基础理论的培养,忽视了应用能力的培养,其叙事性文章居多,内容大多与实际生活不相符,缺少应用性文章。笔者认为:在教材配置方面,应给学生展现不同类型文章,提高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全方位地了解当下的英语语言环境和应用情况,这对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是否能对这门语言运用自如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对症下药”,做到“学以致用”。另外,教师应集思广益,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特色教材,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同时,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不能固步自封。这样的教学可以持续一个学期,待学生水平提升后再自行选择转班。

二、分层次教学

在教学中,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得到提高,这就是分层次教学的最终目的。然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优等生的弱点,挖掘困难生的潜能,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学习成绩的共同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使得他们有话敢说、有话可说。分层次教学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取得优异成绩,是由于没有足够的教学条件和正确的引导造成的,不是因为学生不够聪明。如果能够给予学生好的学习条件、正确的引导,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机、速度等方面就会变的很相似。”在实际教学中,分层次教学模式还处于初步实践阶段,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体现着教学的基本原则,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其作用,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三、教学要贴近生活,符合工作实际

中专学生属于就业类型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日常活动,在学校的学习也要注重贴近现实生活和工作需求,这对于中专英语教学有着莫大的帮助。多方面原因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和耐心,有动力却缺乏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从小目标着手,贴近生活,从现实生活的应用开始,培养他们的信心。例如:鼓励他们观看英语版的电影,不看字幕,锻炼他们听的能力;让他们多听英文歌曲,排练英语话剧、合唱等,培养他们的英语会话能力;在校园广播中插入简短的英语新闻,锻炼他们的口语能力;还可以用英语网络聊天,模仿语音、语调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爱学、乐学。

总之,在中专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不能过于单一。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的不同,因材施教,给予正确的引导,寻找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中专英语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迎接未来的工作挑战。中专英语老师还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不断进取,勇于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尽快使自己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

(责编 周继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教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教材精读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