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瘘动脉端采用不同穿刺方向的利弊比较

2015-02-03陈漫虹许细惠陈旋卢远征许珍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
关键词:假性内瘘动静脉

陈漫虹 许细惠 陈旋 卢远征 许珍妮

内瘘动脉端采用不同穿刺方向的利弊比较

陈漫虹 许细惠 陈旋 卢远征 许珍妮

目的 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端绳梯式穿刺法采用不同的穿刺方向对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运用逆血流方向方式进行穿刺操作;观察组患者采用顺血流和逆血流两种方法交接穿刺, 全部患者静脉处方向属于向心方向。观察两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和内瘘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瘘狭窄发生率低,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端采用顺血流加逆血流方向交替穿刺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和内瘘狭窄的出现, 使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获得优质保护, 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治疗质量,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方向;假性动脉瘤;狭窄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国内血液净化相关技术获得持续改进, 这一方法对保证透析患者生命周期较为重要,因此需要给予重视。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保证患者透析较为理想的血管通路[1]。该方法作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的首要措施, 采用血管通路进行辅助治疗是保证整体治疗质量的主要条件, 因此在治疗期间医疗人员需要选用较为有效的穿刺措施, 不仅可以保证治疗质量, 还能降低血管损伤, 防止内瘘狭窄, 提高使用时长。本科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动脉端绳梯式穿刺法采用不同的穿刺方向, 比较其对内瘘功能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68例运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38例, 女30例, 年龄29~73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26例, 糖尿病肾病21例, 3例为多囊肾患者, 14例为高血压患者, 剩余2例为其余病例。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需接受2~3次/周透析, 4 h/次 , 血流量为200~250 ml/min。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逆血流方向方式进行穿刺操作;观察组患者采用顺血流和逆血流两种方法交接穿刺, 全部患者静脉处方向属于向心方向。其中, 对照组穿刺点距离吻合口>3 cm;观察组如果透析当天为顺血流方向穿刺(穿刺点距静脉回路穿刺点>5 cm), 下一次透析须采用逆血流方向穿刺[2]。本次采用顺血流方向穿刺或逆血流方向穿刺均必须正确记录在患者透析记录本中, 当班护士穿刺前须认真查对上一次采用穿刺的方向, 确定采用何种方向穿刺后才进行内瘘动静脉穿刺。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各在(400±10)例次的穿刺中内瘘狭窄与假性动脉瘤的出现几率①内瘘狭窄:血液流量比原先少或不足, 瘘口区域在诊断时存在较强的血管杂音, 或者存在断断续续的收缩性杂音等②动脉瘤直径显示>15 mm, 从外部观看内瘘血管张开较为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瘘狭窄发生率低,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假性动脉瘤及内瘘狭窄的比较[n(%)]

3 讨论

由于我国生活水平不断上升, 人们过度工作导致人体生存质量逐渐下降, 而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例数也呈逐渐上升趋势, 在治疗期间基本是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治疗方法是当前临床治疗中较为有效、科学的透析血管通路, 在临床中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生命线, 保证自体动静脉内瘘在提高透析效果与生存质量中尤为重要[3,4]。由于采用不同穿刺方式可直接影响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寿命, 表1显示, 采用逆血流方向穿刺导致内瘘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比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瘘使用前期, 血管壁较为单薄, 静脉管道充盈性比较差, 采取逆向穿刺操作时穿刺点在瘘口近端, 因此容易导致血管出现损伤, 穿刺几率低, 致使肿块出现, 局部皮肤容易变薄、松弛, 进而形成假性动脉瘤,因此, 进行长时间逆血流方法操作容易导致内瘘血管扩大在瘘口位置和穿刺点位置, 导致动脉瘤的出现[5-7];如果采用顺流方法进行穿刺, 穿刺时内瘘血流与血液流通位置一致,并且穿刺位置的血管不会存在冲洗效果, 减少内瘘假性动脉瘤的发生, 但易发生内瘘狭窄。临床实践证明, 采用绳梯式穿刺法顺血流加逆血流方向交替穿刺, 既能避免长期逆血流方向穿刺导致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的发生, 又能消除长期顺血流方向穿刺引起的内瘘狭窄, 使内瘘穿刺点局部得到充分休息, 扬长避短, 能有效地减少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及内瘘狭窄的发生率, 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 值得临床推广。

[1]王志刚.血液净化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101-113.

[2]黄云辉, 马晓华, 伍丽珍, 等.穿刺模式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影响.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 8(8):6163.

[3]何长民, 张训, 闵志廉, 等.肾脏替代治疗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1.

[4]张春燕, 高峻, 郭翠玲.血液透析联合灌流在终末期肾病中应用和护理进展.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8):94-96.

[5]樊晓智, 李月红, 刘宇, 等.自体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血液净化, 2004, 6(3):319-321.

[6]贺晓, 高峰, 冯秉华, 等.肽轮钉动静脉内瘘的建立与护理.实用护理杂志, 2002, 8(5):15.

[7]符霞, 刘相富 , 钟海英, 等.内瘘穿刺方向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护理学杂志, 2012, 9(17):29-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159

521000 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血透室

2015-02-05]

猜你喜欢

假性内瘘动静脉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引起假性低血糖1例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贯穿缝合并加压包扎治疗假性囊肿切除后皮肤潜行剥脱伤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