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左膝部蜂窝织炎患者的护理

2015-02-01黄博婷郑卓双林卓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7期
关键词:膝部湿性清创

黄博婷 郑卓双 林卓美

1例左膝部蜂窝织炎患者的护理

黄博婷 郑卓双 林卓美

目的 观察湿性敷料在蜂窝织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例左膝部蜂窝织炎患者的伤口创面不同阶段, 使用美盐、银离子敷料、水胶体膏剂、泡沫敷料等湿性敷料进行处理。结果 经过25 d换药处理, 创面基底红润, 边缘有部分上皮生长。结论 湿性敷料处理蜂窝织炎可促进创面愈合。

蜂窝织炎;清创;新型敷料;护理

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少数由厌氧菌和大肠杆菌引起。2013年8月5日会诊了1例左膝部蜂窝织炎伤口的患者, 运用“湿性创面愈合”理论, 使用新型敷料, 经过25 d换药, 配合整体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73岁, 患者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无胸闷气喘, 无腹痛腹泻于2013年7月15日入院, 入院诊断:①急性胆囊炎;②脂肪肝;③糖尿病2型。2013年8月2日左膝部出现蜂窝织炎, 周围皮肤红肿发热, 医生给鱼石脂软膏换药促进液化及加强抗感染治疗, 红肿症状无好转, 2013年8月5日出现溃疡约3 cm×3 cm, 周围皮肤红肿发热, 伤口周边有波动感, 疼痛明显, 请造口治疗师会诊, 即在局部麻醉下行伤口切开排脓术, 术后加强抗感染, 控制血糖,营养支持配合局部换药, 患者伤口逐渐缩小, 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 基底红润, 部分可见上皮生长。

2 护理方法

2.1 评估

2.1.1 全身评估 患者神志清, 无畏寒发热, 无胸闷气促;T 36.2℃, P 91次/min, R 17次/min, BP 116/81 mm Hg(1 mm Hg= 0.133 kPa);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11.14×109/L, 红细胞计数(RBC) 6.531×1012/L;生化:葡萄糖(GLU)20.09 mmol/L, 血红蛋白含量正常, 止凝血功能正常。

2.1.2 伤口局部评估 伤口位置在左膝部, 伤口测量大小为2.0 cm×2.0 cm×1.0 cm, 6-4点潜行为0.5~3.0 cm, 伤口大量渗液伴有恶臭味, 周围皮肤红肿发热, 伤口周边有波动感,疼痛评估按分数法为8分, 患者有担心伤口愈合不佳及痛苦的情绪。

2.1.3 健康知识评估 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饮食及活动等知识较欠缺。

2.2 全身治疗

2.2.1 血糖控制 患者持续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生长,直接影响创面愈合, 若血糖不能降至11.1 mmol/L 以下,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 伤口也难以愈合[1]。因此, 控制血糖成为该患者伤口愈合的关键。遵医嘱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将空腹糖控制在6.5~9.7 mmol/L, 餐后2 h血糖<11 mmol/L。

2.2.2 抗感染治疗 糖尿病患者合并蜂窝织炎进展迅速, 短期内可累及筋膜及肌肉组织, 可致败血症, 严重者致休克, 病死率高[2], 因此, 给予患者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尤为重要。根据伤口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原则是广谱、足量、联合。2.3 伤口处理

2.3.1 伤口切开排脓 使用0.9%生理盐水棉球清洗伤口,伤口周边皮肤碘伏消毒, 用外科清创法清创后, 伤口基底创面50%黄色, 50%红色, 创面填充美盐引流, 二级敷料予纱布及棉垫, 每天更换1次, 视渗液情况更换二级敷料。

2.3.2 炎症期 渗液饱和, 伤口测量2.0 cm×2.0 cm×1.0 cm, 6-4点潜行0.5~3.0 cm, 伤口基底创面50%红色, 50%黄色,仍予创面填充美盐引流, 二级敷料予纱布及棉垫, 每天更换1次, 视渗液情况更换二级敷料

2.3.3 肉芽生长期 换药时伤口敷料潮湿, 伤口测量2.1 cm ×1.5 cm×0.5 cm, 11-12点潜行0.6 cm, 伤口基底创面100%红色, 创面填充银离子敷料SSD, 二级敷料予纱布及棉垫, 视渗液情况更换二级敷料。

2.3.4 上皮爬行期 换药时伤口敷料湿润, 潜行消失, 伤口测量1.2 cm×0.6 cm, 创面填充水胶体膏剂, 泡沫敷料。

2.4 健康指导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以良好的服务和耐心的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 患者及家属愿意接受和配合护理的前提。该例患者及其家属均缺乏对糖尿病及蜂窝织炎的知识, 造口治疗师、主管医生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 分析原因及伤口处理方案, 予讲解全方位护理, 如协助配合医院的治疗护理措施, 监督控制患者饮食, 控制血糖对伤口的愈合的重要性, 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 配合治疗。

3 讨论

3.1 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糖尿病蜂窝织炎的治疗及护理要点:蜂窝织炎的治疗要局部处理与全身治疗相结合, 二者缺一不可。因此, 血糖控制、营养支持、伤口局部处理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蜂窝织炎的愈合。

3.2 正确评估伤口, 选择正确清创方法 外科清创是指局部伤口切开排脓, 清除脓性分泌物, 为伤口愈合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利于促进伤口愈合。

3.3 湿性愈合作用机制 正确选择及使用湿性敷料, 美盐能够提供高渗环境, 有利于细菌和坏死组织的清除, 减少水肿, 促进伤口愈合, 并且操作方便, 无异物残留。渗液减少后, 使用银离子敷料, 广谱抗菌, 抑制微生物增长和促进愈合作用, 创面较干燥时, 使用水胶体膏剂能保持创面湿润,潴留创面本身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 为创面愈合提供一个最佳的微环境外, 还可以使创面愈合的过程加速。使用泡沫敷料能减少伤口浸渍, 使创面保持湿润, 防止环境颗粒性异物,如灰尘和微生物的侵入, 预防交叉感染, 促进创面的愈合[3]。1962年Winter博士首次证实, 在密闭湿润环境下伤口愈合速度比暴露于空气中的干燥创面要快1倍。Odland发现有水泡完整的创面比破裂的创面愈合速度快, Knighton首次发现伤口的含氧量与血管增生的关系, 无大气氧存在下的血管增生速度是有大气氧存在时的6倍。保持伤口密闭湿润能帮助新的毛细血管和肉芽组织形成, 以填塞伤口, 对坏死的组织能促进清创, 增长伤口渗液中的白细胞和酶在保持和伤口床接触时, 能帮助分解坏死组织自溶, 有利于伤口愈合[4,5]。

本例患者是糖尿病合并左膝部蜂窝织炎, 血糖控制不稳定, 给伤口的愈合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经过综合治疗, 体会到积极控制血糖、合理的营养支持、正确的心理支持及应用有效的新型敷料伤口护理, 能有效促进蜂窝织炎的愈合。本案运用密闭湿性愈合理论进行伤口护理, 效果良好。

[1] 尤渺宁, 朱明月, 商靖.1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及重症双下肢蜂窝织炎病人的护理.护理研究, 2011, 25(31):2916-2917.

[2] 吴志华.皮肤性病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3:212-217.

[3] 胡爱玲, 郑美春, 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0:106.

[4] 姚鸿, 陈立红.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11):1050.

[5] 陈丽红, 骆燕, 阎微.密闭性敷料在伤口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 14(14):160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7.146

2015-01-26]

515041 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血管外科

猜你喜欢

膝部湿性清创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初级篇)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糖尿病并发足部感染的伤口评估及湿性换药护理探析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探讨医用液体敷料结合清创机清创治疗糖尿病足伤口的临床疗效
水动力清创系统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