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的研究——基于广东省的调研

2015-01-31□苏

职教论坛 2015年25期
关键词:学徒顶岗职业院校

□苏 敏

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的研究——基于广东省的调研

□苏敏

广东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形式多样、效果显著,为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了经验基础和有利条件。但从总体来看,校企合作还存在缺乏有效机制、企业需求没有受到重视、顶岗实习存在诸多问题等瓶颈,是制约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匹配建设;健全组织管理,开展顶层设计;激励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等完善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的建议。

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要求。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结合、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它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刚开始试点,还称不上是制度,确切地说,是一种深度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发展是建立在较为成熟的校企合作基础上,因此,考察并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条件,对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作为职教强省,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做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个别职业院校还先行先试,实施了带有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深度校企合作,初步取得了一些经验。本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广东省校企合作(主要以汽修专业为例)的典型做法,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的建议。

一、广东省校企合作的典型做法

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广东省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分为以学校学生为对象的校企合作和以企业在职员工为对象的校企合作。其中,以前者为数众多,形式多样,经验丰富。

(一)以职业院校学生为对象的校企合作

1.校企合作“订单班”。“订单班”是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中最常见到的校企合作模式。“订单班”在三年学制中,绝大多数采取“2+1”的模式,即前两学年以学校教学为主,学校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前两学年全部授完,最后一学年以企业顶岗实习为主。以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为例,该校与通用、雪铁龙、大众、丰田和奔驰等企业分别合作成立了 “订单班”。有的汽车品牌公司在新生一入学即挑选学生组成“订单班”。如雷克萨斯公司在入学新生中,通过学生意愿、学校推荐和企业面试相结合的途径挑选30~40名学生组成一个班,在前两年的学校教学过程中,企业将企业文化、品牌专业知识穿插到课堂教学中,最后一学年,学生到企业作为学徒顶岗实习,毕业时通过企业考核合格的可转为正式职工。有的汽车品牌公司则在学生进入二年级时组建“订单班”。如通用公司在二年级初,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筛选和企业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一部分学生组成“通用班”。企业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传授企业文化、品牌基础知识等,日常上课时间学生依旧回到原班级上课。到了第三年顶岗实习阶段,与其他“订单班”全部到企业实习不同,“通用班”采取的是学校学习与企业顶岗实习穿插模式,即学生十周在学校学习,十周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十周实习结束后,由师傅对学徒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校,学生再回到学校学习十周,学校会根据企业师傅的反馈在教学时有所侧重,最后十周学生再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经企业考核,合格者可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从学习效果来看,“通用班”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安排最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实践再回到学校学习,学习目的性更强,学生在这一阶段综合能力的提升往往是飞跃性的。但这种方式操作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学安排和企业的生产计划等问题,成本较高。

2.企业在学校设立“培训中心”和“工作室”

(1)企业在学校设立“培训中心”。企业基于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与职业院校合作,在职业院校投资建立培训中心,有针对性地为本企业培养人才,以满足企业自身对人才的需求。采取这种做法的通常是汽车行业的高端品牌企业或者新能源企业。这些企业通常有自身独有的技术体系,在社会上很难招聘到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捷豹路虎和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就是这样的企业。

捷豹路虎是拥有两个国际顶级品牌的英国汽车制造商。为适应业务发展对配套人才的需要,捷豹路虎选点北京、上海、西安等地推行校企合作卓越培训项目。2012年10月,捷豹路虎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捷豹路虎卓越培训广州中心。捷豹路虎提供实习教学设备,引入捷豹路虎在全球统一的“卓越”级别认证体系,并对教学课件进行本土化处理,安排具有丰富本土培训经验的师资团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性培训,课程以市场和技术前沿为导向定期更新。学生在三年级进入培训中心后,采取2天校内学习理论,3天在捷豹路虎培训中心学习实践的模式。毕业后将获得“卓越”体系分级认证,并将被捷豹路虎中国经销商优先录用。经过一年集中培训,首批40名学生在校方毕业专场招聘会上,被广州鸿粤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中汽南方等在广东地区实力雄厚的汽车分销行业巨头抢订一空,显示出良好成效。

深圳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是从事新能源客车生产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12月,公司与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群合作,共建广东工贸深圳市五洲龙新能源汽车学院,共同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除人才培养外,共建学院还具有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功能,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

(2)企业在学校设立“工作室”。企业在学校设立的“工作室”,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出资建设(包括提供设备、专家和指导等)。“工作室”将企业与学校连接起来形成 “实践共同体”,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在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织指导下,将企业真实项目与课堂教学内容、企业运作流程与课堂组织形式、企业真实环境与课堂实训条件对应起来,实现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融合。学生进入“工作室”具有“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工作室”根据专业教学和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协调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双重目标。

这种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来改善人才培养的实体环境和制度环境,从而达到促进教育发展的目标。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优势:一是增强了企业的积极性,使校企合作更深入。基于研发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企业愿意将部分项目放到学校来完成,从而为职业教育教学的“真实项目”和“真实案例”提供了不竭源泉。为了完成项目和任务,企业会主动从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意识、思想教育等多个方面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也促使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针对性调整。二是人才培养更为高效。“工作室”教学是以企业真实项目任务展开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直接参与市场调研、策划、设计、制作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经过这一过程的锻炼,学生实际上已经提前融入真实的工作岗位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提高了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在就业和职业生涯中更有优势。三是改善办学条件,活化课堂教学。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的部分资金和设备引入学校中,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以弥补办学条件的不足。同时,学校教师通过与企业专家充分交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得以更新,改善与行业发展脱节的现象,提高了师资水平。而且,“工作室”承接的企业项目是由师生共同研发,使得课堂教学更富活力,教学形式更为丰富,教学效果更好。

(二)以企业在职员工为对象的校企合作

企业基于降低人力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考虑,与职业院校合作,将一线在职员工培训服务外包给职业院校。这种培训分长期和短期两种,参与长期培训的企业是以提高一线在职员工的学历层次和技能水平为双重目的,通常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为主;参与短期培训的企业以专门提高一线在职员工技能水平为目的,通常与中等职业学校合作为主。

以长期培训为例,英德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是华南地区一家大型水泥熟料生产基地,由于属于污染企业和所处地理位置偏僻等原因,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招不到人”和“招来留不住人”的现象,而企业现有一线职工整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较低,中高级技工缺乏,这种状况对企业的发展形成一定阻力。近年来,企业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合作,对在职职工以在岗交互培养方式开展人才培养,以提高一线职工的学历层次和技能水平。具体做法是,学院从企业员工中招生,学制两年,学院周末派教师到企业上课,学员在企业的生产任务、工资待遇不受影响,开设的课程由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共同协商制订。企业挑选本厂生产经验丰富,并具有较高学历的人来担当学员在生产实践中的指导教师。学员在不脱离工作岗位的情况下,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完成学业。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培训更具针对性。这种“送教上门”、“私人定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受企业和员工的欢迎,也为院校开辟了生源,实现了企业、院校、员工的“三赢”。

二、广东省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的分析

广东省开展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种类繁多、程度深入、效果显著,为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了经验基础和有利条件。但从总体来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还存在很多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分析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对于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机制

首先,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校企合作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我国早在1996年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对校企合作的规范涉及较少,且为原则性规定,各参与主体的责权利不明晰,企业不履行法律责任的罚则和执法主体缺失,因而实施效果并不显著。《劳动法》等相关法律对企业参与和投入职业教育缺乏法律约束,使得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时缺乏法律依据,有关部门执法监督时缺乏可操作性。相关法律颁布实施多年来,至今尚未看到哪家企业因没有履行实施职业教育责任而受到法律追责的报道。地方层面的相关立法也是缺失的。广东省虽然是职教大省,但尚未出台有关职业教育的专门条例和校企合作的具体办法。政策方面,我国历次有关职业教育的重大决定和重要文件中,对校企合作多是一些原则性的意见和一般性的号召,就“如何发展”没有做出具体规定。2014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就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内涵、步骤和保障机制做出了规定。这是国家在推进校企合作领域里的突破性举措,但《意见》所做的相关规定仍然是原则性的,需要地方政府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

其次,缺乏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校企合作通常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自发行为,学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去寻找有合作意愿的企业,这一过程主要依靠学校管理者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而面对学校的合作需求,企业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拒绝,即便是达成了校企合作协议,这种行为也会依企业意志随时终结。政府在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职责缺位。无论是顶层设计的发展规划、制度规范,还是地方的具体操作办法和规程,都是空白的。由于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不到位,导致校企合作处于缺乏组织的“游击队”状态。校企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校企合作的管理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职责,还需要发改、经济、财政、税务、人社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协调联动,统筹协调本地区的校企合作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督导评估等,从而更好地保障和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目前,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均没有建立专门负责设计、推行、监督和考核校企合作的协调管理机构和机制。广东省个别地市虽建立了由政府、院校、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但发挥作用较少。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是长期以来校企合作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不够。从国际经验看,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行业协会的职责包括组建职教机构、认定企业培训资格、制定培训合同样本、确定本行业“双元制”的培训时间、仲裁“双元制”培训中的双方矛盾等。汽修行业特征明显,目前我国国家级行业协会有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广东省设有广东省道路运输协会维修检测驾培专业委员会,部分地市还设立了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这些行业协会在政府和会员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制订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立法工作提供建议等。但是,由于行业组织在我国没有法定功能,其在职业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即使行业协会明白自己应该参与职业教育,由于缺乏相关机制,常常使行业协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企业需求没有受到重视[1]

发达国家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内容虽有差异,但各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所遵循的都是内生模式,即始于企业自身所表达的需求。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于政府的设计,遵循的是设计模式。这种意愿不是企业自己表达的,不代表企业自身需求,因此,校企合作最终演化成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对于是否开展现代学徒制最根本的考虑是经济利益。

首先是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即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投入成本与学徒劳动价值之间的差值。投入成本包括培训成本(课程开发、资料与耗材、人员工资、管理等费用)和学徒工资两大部分。学徒的劳动价值是学徒顶岗从事服务性或经营性劳动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这是企业决定是否开展现代学徒制最直接、最核心的因素。这一因素在以民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汽修企业选择现代学徒制时更为突出。企业对顶岗实习期在企业从事全职学徒工工作的学生,仅支付最低工资,而在学生培养方面,只是在工作过程中,由师傅做简单的示范指导,投入成本远低于学徒劳动价值。这是调研企业选择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主要动因。

其次是投资的潜在回报,即除了学徒劳动创造的价值外,企业可能获得的有形或无形回报。在现代学徒制中,这种潜在回报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回报和社会回报。其中,人力资源回报是企业的主要考虑。在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中,通过学校定向培养和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为自己物色到了最合适的员工,减少了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本。同时,企业因开展现代学徒制而与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在这一关系中获取更多的回报,包括技术支持、科研攻关、良好的社会形象等,甚至可能获得来自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各种支持。

第三是投资风险,即学徒跳槽到其他企业。汽修行业的门槛较低,没有技能的社会人员都可以从学徒工做起。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学徒)来讲,很容易因心理落差而在毕业后另谋高就。这种情况发生在高职学生身上的概率较高。此外,一些学生在毕业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会跳槽到品牌更加高端的4S店,甚至自己创业。随着学徒的离开,企业对学徒投入的培训成本也付之东流。那些没有提供培训而录用了毕业学徒的竞争企业,将无偿享用学徒培训的成果。投资风险是企业对是否开展或是否广泛开展现代学徒制心存顾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顶岗实习存在诸多问题

顶岗实习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特征。我国职业院校普遍实行了“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制头两年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最后一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考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开展现代学徒制提供借鉴。

一是顶岗实习岗位不足。顶岗实习首先要有岗可顶,职业院校全日制学生的培养是大规模和批量化的,而企业能否满足众多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事实上,企业在同一时期所能提供的顶岗实习岗位是非常有限的,更不可能承接整个班级的顶岗实习,学生太多则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可见,职业院校规模培养与企业实际生产的冲突是现代学徒制在学校本位职业教育体系中推广的一大困境。除了岗位的数量外,专业与岗位的匹配度不高也是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之一,有些企业在暂时提供不了与学生所学专业直接对口的岗位情况下,可能会安排学生到相关性较低的岗位实习,如安排汽修专业的学生去做销售或理赔。

二是学校专业教学计划与企业岗位需求存在矛盾。顶岗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领会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系统掌握相关技能。然而实际生产岗位要求学生掌握的可能仅是单一技能,甚至是低水平的重复性劳动。当学校专业教学计划与企业岗位需求产生矛盾时,学校多是遵从于企业安排,导致学校专业教学计划不能得到顺利执行,顶岗实习的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特别是在汽修企业,这种情况较为普遍。虽然有个别企业安排学生在不同的汽修岗位轮岗,但其最终目的并不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是出于企业自身的需求。

三是学生顶岗实习监管不到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对第三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疏于管理的现象,多数院校认为顶岗实习期间,企业责任多于学校。学校指导教师只是阶段性地到企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缺乏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具体学习指导。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谁来评价尚未形成科学的办法。企业安排的指导师傅水平参差不齐,有经过企业内部认证的培训师,也有普通技术工人。此外,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往往被分在不同的企业实习,这样一来,实习地点分散、企业培训方式多样化,导致原本就是学校薄弱环节的顶岗实习管理难度加大。

三、完善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的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匹配建设

完善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是现代学徒制试点顺利开展的基础。首先,细化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我国正在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需要对校企合作的内容重点关注,细化相关条款,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主体的责权利,制定罚则、确立执法主体,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并出台校企合作的 《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现代学徒制试点省份可以在试点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并推行《现代学徒制实施办法》。其次,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建立校企合作问责制度,把校企合作纳入政府、企业领导人考核内容,对实施不力的组织,依法追责。第三,酝酿制定国家层面的专门针对校企合作的强制性法律法规,比如《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或者《校企合作促进法》,对校企合作的利益主体、合作过程、监督评价等做出具体规范。同时,可以将成熟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作为条例写入校企合作法中。

西方研究技能政治经济学的学者认为,对于一个领域中特定制度的安排,如果在相邻领域存在着一套与之兼容或匹配的制度安排,那么将会提高“制度的回报”。[2]实施现代学徒制,除了完善法律法规外,还应加强法律制度的匹配建设。一是要加快改革劳动用工制度。一方面监管企业行为,严格企业用工标准,惩罚恶意“挖人行为”,规范劳动力市场,减少培训效益外溢;另一方面,保障技术工人的权益,让他们能够体面的用其所学。二是要构建学徒培训合同制度。包括明确学徒身份;保障企业开展培训工作并防止学徒受到剥削;保证学徒为企业服务的时间和质量以补偿企业的投资成本。三是要完善技能资格认证制度。改革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制,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3]

(二)健全组织管理,开展顶层设计

现代学徒制涉及教育制度、人社制度、财税制度等复杂制度建设,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宏观的科学设计和统筹规划。现代学徒制关涉的利益相关者很多,需要政府做好各类资源的整合、协调工作,包括教育部门、经济管理部门以及企业、行业、社会组织、科研机构等各类资源的整合。[4]打破利益格局、联合多部门组建现代学徒制管理机构,协调多部门之间的关系,统筹管理现代学徒制的相关事项,是实现现代学徒制科学发展的关键。这种管理机构应该是自上而下的,地方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现代学徒制管理机构,接受上一级管理,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而使现代学徒制有组织、有秩序、有质量地发展。

国家层面需要对现代学徒制度进行顶层设计,包括现代学徒制的组织管理、实施内容、运行方式、过程与结果监督评价等,从总体上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做出整体规划。各级政府则应根据国家顶层设计,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用以指导地方实践。国家制度应对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职责和义务做出规定,强化行业组织在指导、促进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中的作用。行业主管部门应制定和完善各级行业协会组织发展促进办法,明确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支持行业协会指导职业教育的专项基金,鼓励行业协会研究制定职业资格标准和技能等级考核,制定分行业的校企合作准则和指导手册,切实发挥行业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引领和监督作用。

(三)激励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

经济利益是影响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因素,除了完善法律法规约束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外,激励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应重点围绕经济利益采取措施。经费制度是发达国家激励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措施,目前,我国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财税激励政策非常欠缺。为了激励企业参与学徒制的积极性,可以在企业缴纳的税收中单列一部分作为职业教育基金,由政府统一分配和发放,只有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能够获得职业教育基金,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则在该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比例。此外,还可以实行征税——拨款调节制度,来调节开展与不开展校企合作企业的利益。向未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征收校企合作税,再按比例拨款给开展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的企业。第三,设立国家和地方现代学徒制专项经费,用于补贴企业因开展现代学徒制产生的各项成本消耗。第四,设立特别奖励基金,用以奖励每年提供学徒岗位超过一定比例的企业,和招收残疾人、失业者为学徒或接收破产企业原学徒的企业。

学徒跳槽到其他企业的投资风险是企业不愿真心实意投入到现代学徒制的一大因素。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学徒培训时,成果被偷猎的风险尤其大。采取对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进行合理的教学分工,将职业基础知识和一般技能培养仍然放置到职业院校或其他有公用经费投入的培训机构,如跨企业培训中心、公共实训基地等,通过培训转移,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和风险,从而保护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是影响企业参与实施学徒制积极性的另一个因素。政府应制定统一给学徒购买劳动保险和人身意外险等现代学徒制的政策和法规,免除企业对学徒人身安全方面的担忧和顾虑,更加轻松地参与到现代学徒制。

(四)加强现代学徒制在顶岗实习环节的管理[5]

一是建立强制性的协议制度,明确各方在现代学徒制中的权利义务。应明确规定职业院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必须签订具体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协议。要明确规定这一协议必须包含以下内容:1.培训目标、内容、方式、评估和进度安排;2.报酬和支付方式;3.工伤和意外的处理;4.解约和违约规定。强制性书面协议制度的目的在于明确校企分工和职责,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避免责任不清和责任推诿情况的发生。一要保证工作岗位与学习专业的相对一致性,避免工学脱节;二要保证学徒工作在不违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开展。

二是大力推进区域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面对学生无岗可顶的难题,各地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特色,建设若干个由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区域共享的综合性公共实训极地。这些基地可以建在工业园区内,也可建在学校附近,既能承担学生顶岗实习任务,又面向社会、企业开放,校企行共同参与、资源共享,切实解决职业院校实训条件差、企业培训岗位不足的问题。

三是建立现代学徒制企业标准,加强对企业的资质审查。受企业规模、所有权结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差异的影响,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效果会呈现出很大差别。一些企业规模小、管理松散、现代化水平低下,提供的岗位较为低端,难以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完成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因此,有必要建立现代学徒制企业标准,从企业发展前景、综合实力、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生活环境、工资待遇等方面对现代学徒制企业进行全面考核评估。只有符合标准的企业,才能有资格开展现代学徒制。

[1]关晶.企业充分参与: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前提[N].中国教育报,2014-10-27(6).

[2][美]凯瑟琳·西伦.制度是如何演化的: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技能政治经济学[M].王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52.

[3][4]李玉珠.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的现代学徒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4(16).

[5]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若干重大战略问题调研报告[R].2011:317-320.

责任编辑肖称萍

苏敏(1978-),女,山东临沂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德育与学生发展。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与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项目“职业教育实施学徒制条件调研”,主持人:刘育锋。

G710

A

1001-7518(2015)25-0028-06

猜你喜欢

学徒顶岗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魔术师的学徒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内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