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言“微课”

2015-01-31唐林伟

职教论坛 2015年26期
关键词:资源库微课建设

□唐林伟

微言“微课”

□唐林伟

时下,不管是在中小学,还是在许多职业院校,“微课”都是一个热门词汇。任课老师积极拍摄教学视频,主动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国各地各种微课比赛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微课热”的背后,不可否认,很多教师也有着各种困惑,感觉微课虽然噱头很大,实用性却不是很强,对微课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笔者认为,“微课”不是一个好概念,以课程资源建设为抓手推进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并不是一个好思路。

在我国,“微课”一词最早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胡铁生在2011年前后提出的。当时,结合信息化时代学习方式发生的转变,在对我国多年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大而全”的教学单元、课时进行“修正和反思”的基础上,佛山市开展了区域性的微课建设实践。国际上,尽管也有“Micro-lecture”、“60-Second Course”、“One Minute Lecture”等提法,但近几年来随着慕课 (MOOC)、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等教育技术领域新变革的出现,“微课”虽然在实践中得到了更好的应用,但实际上其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越来越淹没在新的网络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创新的大潮中。

慕课、翻转课堂以及微课等“时髦”词汇为我们展现了未来教育领域教学变革的无限可能。但为什么说“微课”不是一个好概念呢?目前理论界对“微课”的理解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尽管这样,不管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再怎么变化,笔者发现,其实它很难超越“教学资源”的范畴。基础教育领域不太清楚,我国高职院校搞了多年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使用效率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究其深层原因,应主要归咎于资源库建设的“计划”模式,说白了就是资源库的建设不是教师主动要建设的,而是“上面”出钱要求学校,学校又要求教师建设的。为了在验收前完成工程,对资源库的内容进行拼凑在所难免。那么,资源库建设完成后,其使用效率低下是在所难免的。目前,很多学校所极力推进的微课建设,其思路仍没有跳出这一窠臼,教务部门要求教师拍视频,制作微课,至于微课如何设计、如何使用则很少进行系统的考虑,以至于很多学校,甚至官方的文件中出现了诸如“加强微课资源建设,提高微课利用率”的表述。仔细想想,这里面的逻辑是颠倒的:微课的制作事先是经过教学设计的,在什么地方、以怎样形式、针对怎样的学生使用等都是事先设计好的,而不是制作好了微课再想尽办法把微课用到某个地方。这种没有经过设计的微课,充其量也只能是视频“切片”了,是为了微课而微课的结果。

许多人认为,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符合人学习知识的规律,也适应了现代人时间碎片化、难以进行长时间学习的情况。在教学中使用微课,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也有人说,微课割裂了知识间的联系,形成了信息孤岛,并且有很多教学内容不适合制作微课。其实,仔细想想,离开了微课具体的使用环境和对象去谈微课的优缺点是没有意义的。整体教学设计是微课的“灵魂”,没有经过设计的微课,只能使“微课”沦为拍视频的代名词,导致教师坠入“技术至上”的漩涡,过分追求视频的视觉效果、技术含量,而忽视教学的本质。

尽管不在一个层面上,慕课、翻转课堂与微课的最大不同在于,慕课突破了传统教学资源的概念,它是网上的“教程”或“学程”,它与翻转课堂一样都是经过教学设计的。市场导向是慕课运行的法则,个体教师自下而上的教师尝试与实践是翻转课堂开展的前提。

毋庸置疑,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等的蓬勃发展为微课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与传播平台。正是这些充满整体教学设计思想的教育技术变革才让微课焕发了新的生机。当前,不管是作为慕课平台上学习资源,还是翻转课堂实践中学生课前学习的重要内容,微课都已经变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的有效资源,学校教育,应当从“抓微课资源建设”的细枝末节中走向推进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的教学改革新实践;在讨论技术性问题的同时,教师应该更加关注教和学的过程,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尝试“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复杂问题,进行评价与反思的能力。(作者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高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责任编辑秦红梅

猜你喜欢

资源库微课建设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