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业服务业竞争优势比较分析

2015-01-31王泉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服务业河南省农业

王泉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河南省农业服务业竞争优势比较分析

王泉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农业的现代化是农业大省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农业服务业的培育。河南省在当前创建对外开放高地的背景下,需要在既有优势行业上有所突破,尽早形成竞争的优势。文章通过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中部六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河南省农业服务部门的竞争力现状及形成原因;运用钻石理论对河南省农业服务业竞争潜力进行挖掘后,提出河南省应当利用市场的力量,扶持培育农业服务业企业,重点发展围绕畜牧业生产销售的冷链物流服务,从而带动其他农业服务业的发展。

农业服务;竞争优势;偏离-份额分析法;钻石模型;河南省

现代农业服务业是整合现代服务业资源为传统农业助力的一个综合有机体,它可以通过扩展农业产业链条、细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和附加价值等途径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它可以利用服务业广泛吸纳劳动资源的特点,帮助解决那些从田地中走出来的新城镇人就业的问题,使他们离土不离乡,成为仍然为农业服务的城里人;它还可以助力发展具有优势的食品加工产业,改进技术、优化管理、树立品牌,使之更加贴近市场。对于河南省而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三化”中,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前两者顺利实现的关键,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

针对上述观点,有关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已经提供了很多佐证:刘学功、郑敬刚(2011)利用修正了的钱—塞模型,发现中原城市群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变动不协调;吕韬、陈俊红(2011)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业服务业及其服务体系研究表明,完善、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关键所在;姜长云(2011)基于对山东平度市的调研,分析了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模式,提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肖卫东等(2012)总结了河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五种主要模式,应鼓励和引导它们向互补性方向延伸。邵瑞银(2013)结合河南省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冷链的发展对策。既有的这些研究主要讨论了具体服务部门提供农业服务的具体方式,却未能解释针对河南省的农业服务为什么要从这些部门突破。事实上,针对农业的服务行业种类繁多,对于河南省而言,找出那些具有一定发展优势、带动能力强的部门优先发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试图通过技术分析,找出河南省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服务。

一、河南省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现状

河南现有的农业服务体系,在为河南省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民新身份难定位

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善并没有能够使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明显改变,河南农业基本上仍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生产结构单一,石油农业特征明显,现代新型农业组织发展滞后。生活的压力和收入的差距使得河南农民必须离开土地,截止2012年2月,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465万人,且以在省外从事非农产业为主。一方面,他们必须从事自己不熟悉的新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做那些最基础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他们的居住地并没有随着就业地的变迁而变迁,新生活没有一个合适的新身份,无法实现稳定的就业和生活。

2.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金融服务不断萎缩

河南省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处于低水平状态,目前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95个县(市、区)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0%左右。这使得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十分旺盛,并且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与日俱增。然而,由于河南农民收入较低及农业的风险性较大等原因,农村金融的供给却与之背道而驰。以目前主要为农民提供信贷的农村信用社为例,截至2012年12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共有5326个营业网点,比2009年末减少了1 274个;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5 609.41亿元,各项贷款3 533.66亿元,均不足同期全省存贷款总额的1/5。在全省农信社各项贷款中,涉农贷款余额3211.47亿元,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90.88%,反映出有将近一成的资金投向营利性强的非农产业,而其他金融供给渠道的这一比例则更高。

3.农业技术服务落后,农业资源利用不够

农业技术更新和传播速度缓慢,使得河南省农产品生产还处于较原始的粗放型生产状态。目前,河南仍有6 490万亩中低产田,近3 000万亩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粮食加工的产业链没有得到延展,主要靠销售原粮为主,加工的精度和深度不够,附加价值少。目前河南省粮食加工产值还小于粮食的总产值,与发达国家5∶1的水平差距明显。同时,资源利用与生产效率不高,浪费严重。河南省平均每公顷耕地使用化肥约450千克,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化肥有效利用率仅30%左右。2012年废水总排放量296 467万吨,比2011年增加18 445万吨,总氮日排放约283.1吨,总磷日排放约56.6吨。作物秸秆焚烧时有发生,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随意堆放,成为疾病增多和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一旦土地和水源等被污染,以此为依托的农业将受到致命的影响,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的推广应用迫在眉睫。

4.农村流通服务发展滞后,有待整合提高效率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交通发达,流通领域自然成为河南省吸收农业劳动力的主渠道。然而,河南省农村流通领域仍存在效率低下,资源分散有待整合的问题。以物流业为例,河南省2011年全省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6.8%,仍比国内发达地区高1%~2%,比发达国家高7%~9%。河南省易腐农产品应用冷链的消费量仅为0.9%,冷藏保温车辆占货运车辆比例为0.3%,平均冷藏运输率为10%~20%,均处于较低水平,显然难以满足生鲜农产品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河南省肉类、水产品、果蔬的流通损失率分别为12%、15%、20%~3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不足5%的损失率。双汇、众品、思念等冷链物流服务商则是各自为政,仅为本企业服务,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则处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阶段。

5.农村信息服务难以到位

农业生产涉及的因素很多,土壤、水、天气、环境等差异和变异性大,病虫灾害时有发生,生产的可控性弱,稳定性差,需要相关的信息及时做出预防和干预;农业生产个体规模小且比较分散,面对着复杂的市场变化,生产者和决策者都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农产品进入市场实现销售,才能转化为农民的收入,这就需要进行市场调查以获取各类农产品、生产资料、技术等价格和质量信息,谈判、订立合约时也需要确定交易农产品的品种、数量、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时间、方式、地点以及其他事项,监督、执行合约时,更需要信息服务来规避“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然而,当前河南省农业信息基础设施不足、信息化体系有待健全、有效的农业信息缺乏统一标准、农民教育程度低、信息观念不强、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成为河南农业信息化水平提高的阻力。

二、河南省现代农业服务业竞争力分析

河南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现状不容乐观,这也是我国农业生产困境的写照。与可比省份的比较将有利于剥离出河南省的共性,反映出河南省农业服务业特有的竞争力,并且有利于甄选出河南省更宜投入服务的农业部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简称SSM);普遍运用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这里运用这种方法确定河南省农业的发展状况及与中部六省相关产业竞争力的比较。把河南省农业各产业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份额分量(N)、结构分量(P)和竞争力分量(D)。用e和E分别表示河南省及中部六省的农业总产值,用0和t代表基期(2006年)和报告期(2011年)。把农业产业结构中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按1到5排序,这样河南省农业各部门在基期和报告期的增加值就表示为ej0、ejt(j=1,2,3,4,5),Ej0、Ejt则分别代表了中部六省农业各部门在基期和报告期的经济增加值。

令rj=(ejt-ej0)/ej0和Rj=(Ejt-Ej0)/Ej0分别表示河南省和中部六省农业第j部门在基期到报告期间的经济增加值变化率,以中部六省农业各部门所占份额将河南省的规模标准化为ej′=e0*Ej0/E0。则河南省在此期间农业各部门的经济增长量和三个分量可分别表达如下:

Gj=Nj+Pj+Dj

Nj=ej′*Rj

Pj=(ej0-ej’)*Rj

Dj=ej0*(rj-Rj)

其中,份额分量Nj指河南省农业产业部门按六省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结构分量Pj代表产业结构效应,说明河南省农业部门结构对其农业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大小;竞争力分量Dj代表区域份额效应,指河南省与中部六省农业各部门由于增长速度不同而引起的偏差,数值越大说明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数据来源:根据中部六省2007年和2012年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表1中的核算结果显示,河南农林牧渔服务业以六省平均增速计算,增长略有不足,原因部分在于投入比例较小(结构分量P为-6.453),更多地在于竞争力较弱(竞争力分量D为-12.520),对河南省的农业产值已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服务业的份额不高,直接反映f了河南省农业服务业缺失的实际情况,需要在今后加强投入和经营。

从六省份额分量N来看,以六省的平均发展水平计算,河南省仅有畜牧业略有优势,种植业和服务业略有劣势,林业和渔业的差距则比较明显。从结构分量P看,由于自然条件的约束,河南省在林业和渔业两个部门所占比例较小,是导致两部门总增长份额不高的主要原因,与之相反的是河南省种植业,其较高的增长量主要应归功于种植的面积大,畜牧业的增长量也是投入比例较大的结果。从竞争力分量D看,河南省畜牧业和渔业相对具有竞争力,服务业和林业的竞争力稍有欠缺,种植业竞争力严重缺乏。

总的看来,河南省虽是农业大省,但远不是农业强省,河南省农业服务业在中部六省的比较中,存在发展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的问题,反映出农业服务业没有被足够重视,是造成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今后应该将种植业和畜牧业这两个发展较为突出的领域作为重点服务的对象,一方面,需要改变河南省种植业,用大面积耕种来补偿低效生产,保证产量的状况,另一方面,需要强化畜牧业已经形成的规模和竞争力优势。

三、河南省农业服务业竞争潜力分析

河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不足,竞争力不强,同时又是当前最需要突破发展的领域,找到农业服务业的竞争潜力与发展条件便于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展。这里借用钻石理论进行分析,这是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指一国或地区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此外,政府和机遇也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1.要素条件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在长期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聚集了较为丰富的农业科技、流通领域的人才和资源。首先,农业科研实力雄厚。河南省的农业科研的主要力量是以河南省农科院为中心, 21个市级农科所(蔬菜所)和30个县级农业试验站组成的农业科研体系。培育出大量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上升,为发展农业服务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次,农产品流通系统发达。郑州商品交易所是目前全国三家期货交易所之一,交易的品种有硬麦,强麦,棉花,白糖,精对苯二甲酸,菜籽油,早籼稻等。在与国际期货同业的交流与合作中,积累了对外交易合作的珍贵经验。此外,目前全省农村86.6%的乡镇已有综合市场,60.4%的乡镇有专业市场,53.2%的乡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较发达的流通渠道为农业服务的供给提供了良好条件。最后,从事农业服务业的人才储备较为充裕。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 4人入选中科院学者,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和荣誉称号的专家、杰出人才30余名,每年河南省农林牧渔类毕业生逾万人,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通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孕育出了一大批种养能人、农业经纪人、运销大户。

2.需求条件

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腹地有着相似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结构,推广农业服务具有广阔的市场。首先,土地资源约束需要强化农业服务的投入。河南省人均土地占有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5%,可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尤其是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土地的稀缺性日益突出,需要农业服务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开拓新思路。其次,农业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需要服务业提升竞争力。河南省农业生产仍然比较粗放,各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构化”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农副产品加工较落后,有特色、有影响的产品专业化、商品化生产基地尚未很好形成,由于农业产业链条短,严重影响了农业比较效益的提高。同时,河南省农业大型企业较少,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经营机制距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要求还有距离,这些都需要现代服务业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最后,当前河南省面临的诸多问题都向农业服务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低下,检测技术手段滞后,缺乏产前和产后的技术支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问题等。

3.相关支持产业

现代农业服务业是一个多元的混合概念,与之相关的支持产业既包括农业本身,也包括从农业延伸出来的工业和服务业,三者之间相互支撑,为河南省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首先,农业基础牢固。河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近年来粮食产量保持全国第一,其中小麦和油料的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棉花居全国第二,牛饲养量全国第一、羊饲养量全国第二、生猪饲养量全国第三,是发挥农业服务业作用的一片沃土。其次,与农业相关的工业均衡发展。多年来,河南省逐步形成了禽肉(以鹤壁、信阳为重点)、芝麻(驻马店、周口)、苹果汁(三门峡)、大蒜(郑州、开封)、辣椒(南阳、商丘)、淡水产品(信阳)等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的加工出口区域,更培育出诸如双汇肉制品、三全食品、思念水饺、白象方便面、华英鸭、大用鸡等名牌产品。此外,河南省拥有冰熊、红宇等一批专业的冷链装备制造商,冷链物流设备制造产业在全国成绩突出,其中冰熊冷藏车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这些对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的前期探索,为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做出了充分的铺垫。最后,相关的服务行业初具雏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的新产品产值为931592万元,食品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为749184万元。这些行业的发展为农业服务业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4.企业竞争环境

随着社会对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逐步重视,农业相关各行业的竞争环境日渐规范和成熟。首先,企业之间的竞争培育出优质产能。早在2009年,河南省过亿的农业产业集群就超过了200多个,形成了两条大规模的农业产业链。其中,一条是面制品深加工的产业链。目前河南深加工粮食能力达到每年3000多万吨,产量居全国首位,其中速冻食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三全、思念、白象、南街村等品牌为代表的“河南制造”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另一条是肉制品精深加工的产业链。全省以畜禽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多达400多家,肉类加工能力达到578万吨。其次,对农产品、食品的检测规范将生产出优质产品。监管链条将从田间地头、猪圈鱼塘延伸到农产品收购、储藏、运输环节,监管的严格化有利于农业中服务的投入。最后,新型经营模式的引入有助于提供优质的服务。电子商务的发展让一个更加公开、透明、公平的市场在网络上渐渐形成,对传统经营模式具有颠覆式的挑战,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电子商务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缩短了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省去许多中间环节,使企业大幅度降低经营成本,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竞争范围和强度,在搜寻成本极低的情况下,农产品的交易必须附加更多的服务价值才能胜出。

5.政府和机遇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河南省针对农业生产的改革就没有停止过,建立了一批商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和组织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国家和河南省近年来更是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政策。从2004年开始国家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从重视产量到重视质量,从重视生产到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这为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定好了基调。 “三农”问题一直是河南省在政策上大力扶持的领域。《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2011)》强调,积极探索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这为农业服务业的大量投入吹响了前奏。

2012年开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式成为河南省的重点发展项目。该区是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的先行区,以河南省郑州市新郑综合保税区(即郑州航空港区)为核心,目标是将郑州市建设成集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化陆港城市、国际性的综合物流区、高端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基地为一体的航空都市区。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会成为郑州市经济发展的新板块和中原经济区的龙头。便利的物流通道为更高附加价值的农业产品和服务走出去铺平了道路。

四、加快河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与重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重心放在了简政放权和以市场作为决定性力量上面,调动市场经济的原生动力成为今后改革的方向。河南省发展农业服务业也需要以发展相关企业作为主要推动力,政府则是通过政策、法规、补贴及提供公共服务等形式,减少企业运行中的经营成本,起到带动、协调和帮助的作用。

1.重点培养农业服务企业

利用既有优势,河南省农业服务企业可以从以下三个渠道培养形成:首先,现有农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有能力吸引各类资本投向农业领域,通过内在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他们通常具有成熟的流通和营销渠道,与科研机构有合作和联系,有些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对于解决农业服务企业的流通、营销和信誉三大问题具有先天的优势。其次,现有农业研究机构。河南农业研究系统中资源丰富,可以鼓励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去。调动现有科技机构的积极性,鼓励并支持科研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成为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直接参与者。最后,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截至2011年底,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3.45万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居全国第一,农机收割服务遍布大江南北。这些组织重视农业新品种、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的引进和应用,他们对利益联结农户实行统一培训、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等,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与应用。把这些组织通过规范的企业化管理起来,将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2.选择重点行业带动发展

与农业相关的服务行业涵盖领域广泛,全面铺开均衡发展既没必要也没可能。需要选择那些与河南省自身条件相适合,带动能力强大的行业优先发展,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优势明显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从本文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河南省农业领域中畜牧业同时具有规模和竞争两种优势,相关畜禽产品的生产加工链条也较成熟,而河南省地处我国交通枢纽之一,物流产业发达。因此河南省应考虑以畜牧业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为龙头,发挥本省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将这种服务从现有生产链条中剥离出来,专业化精细化,从规模经营中创造效益。此外,在迎来全国粮食产量十一连增的形势下,种植业的生产模式正经历着观念上的改变,产量压力有所减小的同时,意味着对于土壤、水利、种植方式的内在改造的开始。河南省种植规模较大,适合相关服务业降低成本,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实体,取得规模效益,也应作为河南省优先发展的方向。

3.政府提供有利条件,做好配套服务工作

农业是一个弱质性产业,收益低风险大,与之相关的服务行业在发展初期,也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扶持和保护,提供政策,资金,法律法规等有利的发展环境。首先,政策方面,应降低农业服务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各种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在税收、用地、信息、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帮助农业服务业竞争主体成长;规范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净化市场环境,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和成本。其次,资金方面,需要加大财政方面的投入,同时帮助企业得到发展初期的贷款,协调大企业资金运营中的问题,帮助农业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最后,人才培养方面,需要通过相关高校的协调配合,针对市场需要,设立专业课程,培养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保证农业服务企业的人力需求。

[1]顾晓君,马 佳,张 晨,马 莹.基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上海浦江镇农业产业发展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23-327.

[2]高 煜,刘志彪.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现实问题:1978-2006[J].改革,2008,(1):73-79.

[3]张 强,吴志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J].世界农业,2006,(1):10-12.

[4]吕 韬,陈俊红.发达国家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广东农业科学,2011,(20):175-180.

[5]乔家君.河南省村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374-380.

[6]史本广,王盘洲,田军辉.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河南农业纵向比较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12):21-25.

[7]王志琴,白人朴,张领先.AHP+SWOT方法在河南省农机化发展方略选择中的应用[J].中国农机化,2010,(5):59-62.

[8]姜长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51):2-25.

责任编校:陈 强,王彩红

Analysis on the Comparison of Henan Provinces’ Agriculture Service Competitiveness

WANG Quan-quan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450015, China)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the agricultural province—Henan’s practical problem needed to resolve, and the key li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agricultural service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Henan’s agriculture services is not optimistic. The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data of Henan and other central China's provinces by using shift-share analysis, and finds the competitiveness as well as the reasons. Then by using diamond theory, the paper excavates of Henan’s agricultural services competition potential. Finally, it is necessary for Henan to use the power of the market, support and cultivation agriculture service companies, and to develop the cold-chain logistics for husbandry production and sale, thereby giving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agricultural services.

agricultural service;competitive advantage; shift-share analysis;diamond theory;Henan province

2015-03-16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42400410797)

王泉泉,女,河南开封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服务业与服务贸易。

F327

A

1007-9734(2015)02-0014-06

猜你喜欢

服务业河南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