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与对策建议

2015-01-31蒋铨铨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安徽省信用体系

刘 军,蒋铨铨

(安徽工程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与对策建议

刘 军,蒋铨铨

(安徽工程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信用是维护经济活动、社会生活正常秩序、保障区域经济健康运转的基础。论文总结了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安徽省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其他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和对策。

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对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既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形势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设“信用安徽”的目标。近年来,安徽省根据社会信用政策法规,普及信用知识,着力加强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的信用建设,在区域信用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开拓[1]。全省社会信用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信用建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健全的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能够有效地降低社会信用信息的不对称程度,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和效率,构筑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一)组织体系基本建立

安徽省和16个省辖市均成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应机构,先后成立了省联合征信中心和省信用协会。各级信用工作机构出台了相关规划和政策,努力发挥政府的政策扶持、资金引导、组织协调等作用,培育发展信用服务市场,组织行业、企业开展各类信用创建活动,促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的有序建设和健康发展。

(二)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安徽省政府制定了《安徽省“十一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出台了《安徽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第188号令)、《“信用安徽”建设实施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信用建设的决定》、《安徽省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安徽省信用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的规范性文件,初步构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框架,成为指导全省信用制度稳步建设的基本依据。[1]

(三)政府信用形象稳步提升

近年来,各级政府以信用为主导,依法行政,加大政府规章清理力度;大力开展政风评议,不断加强行政行为规范和政府效能建设;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增强行政审批透明度,强力推进政府诚信建设;相继实施各项重点领域改革,切实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成功打造了讲服务、讲效率、讲法制的阳光高效信用型政府。

(四)企业信用建设加快推进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稳步推进大中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设,探索公司化运作模式,引导企业加快推进信用综合评价工程,进行诚信经营。企业建立相关部门的联合征信平台,开通运行“信用安徽”网站,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使企业的信用状况得到改善。组织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广泛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和企业外部评级工作,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2]。引入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对全省范围内的企业信用进行评级,企业信用意识明显增强,省政府提出的企业信用工程建设稳步有序推进。

(五)个人信用建设顺利开展

近些年全省不断推进个人诚信建设工作,增强公民个人的信用观念,培育公民信用意识,构建和谐社会。个人信用信息联合征信系统的建设顺利开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开始运行,个人信用记录数据库均可通过征信系统实现适时在线查询,积极改进部门管理、扩大信用消费、促进个人信贷增长等。

(六)“信用安徽”形成浓厚氛围

安徽省不断普及信用文化,紧密结合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信用宣传教育,构建“和谐安徽”。以“信用安徽”为主题,通过网络(开通“信用安徽”网站)、报刊(创办《信用安徽》杂志)以及组织各种信用知识的业务培训等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着力培养公民的诚信观念和意识,干部群众的信用意识得到普遍提高,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目前,安徽省的信用建设已全面展开: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在扎实推进,信用服务业正在加快发展,信用担保水平、信用总规模不断扩大,区域信用合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市县信用体系也在不断推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完善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继续强化机遇意识,突出重点领域的信用建设,把各项工作推向深入,争取信用体系建设有新的作为;加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管理制度的建设,积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将“信用安徽”的建设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二、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信用体制机制不健全

全社会对信用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采取的失信惩戒措施力度不够,导致社会经济生活中不讲信用、破坏信用的企业行为屡有发生,信用缺失问题比较严重。信用宣传的内容、方式与方法缺乏创新,部分地方和单位的信用教育培训覆盖面不广,致使部分公民的信用知识比较缺乏,防范信用风险的意识比较淡薄。

(二)信用制度建设进展相对滞后

主要是信用信息的法律保障作用不足,导致信息的采集与资源整合应用双重不足,政府部门的公共信息以及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数据的征集较困难。同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投入缺乏有力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体的权利义务不对称、信用产品的推广使用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信用体系的联动效应欠佳。

(三)地区间信用建设存在着不平衡

在安徽省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各个环节和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不够,门户之见和部门利益影响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总体进程。个人征信工作由于基础薄弱和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大量的信用管理专门人才,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导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相对缓慢。

(四)社会信用市场供需不平衡

信用资源开发不够,信用服务市场还不够发达,相应的信用产品应用较少,信用总经济规模较小。信用中介机构发展缓慢,信用交易方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总之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

三、国内有关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启示

国内相关省市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模式和有益经验,对安徽省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上海模式:个人征信为起点、市场化运营

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上海利用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和区位条件,以地方政府和人民银行共同提供个人征信服务为起点,组建领导机构。借助第三方征信机构,促进企业征信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由当地政府和人民银行共同对征信公司的运行进行监督管理,基本建成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社会信用体系主要框架和运行机制[3]。该体系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其一是政务公开。上海市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向征信中介机构免费提供有关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从而为征信服务体系建设走市场化道路奠定了基础。其二是市场化运作,政府不直接投资参与征信服务体系建设。采取公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等方式建设企业、个人的信用基础数据库和征信服务。其三是政府主导。上海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浓郁的行政色彩,目前信用产品的需求主要由政府的政策引致,个人征信试点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批示,资信公司的营业水平大多取决于制度安排。其四是分步实施。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个人信用征集为起点,采取先个人后企业、先同业后联合的办法,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网络[3]。

(二)深圳模式:市场运作、政府建设

深圳市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设完全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形式规范、发展迅速,由政府部门建设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并实现了自行运营,全市征信业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其一是个人信用征信系统采用完全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合同的方式进行个人征信和信用服务,广泛应用于银行、保险和担保行业,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比较规范,系统信息覆盖范围和信息商业价值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另外政府提供解决个人征信的法律依据问题的支持,定位明确,对个人征信采取不投资、不经营、不干预的态度,不限制有关部门提供信用信息或使用信用产品。其二是企业征信系统逐渐完善,深圳信用网的应用与服务不断拓展和深化,具备综合性功能:采取行政主导,事业运作的做法,维持自身收支平衡和有效运行;采取企业信用信息分级披露的方法,对经常使用企业信用信息的采取会员制收费查询的方式;推行信息征集的标准化建设,确立系统数据库信息征集标准,数据库大而有序,多而不乱,较好地兼容了政府部门信息。其三是社会信用服务业发展迅速。目前深圳市已经形成了包括信用担保企业、信用评级评估企业和各类信用中介机构在内的比较完备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

(三)辽宁模式:一个支撑,两个保障,两个平台,三个体系

辽宁省采用征信先行,信用服务推进,个人、企业、政府信用制度同时建设,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做法[4]。该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其一是稳固舆论环境的支撑,普及信用知识,弘扬信用文化,使信用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其二是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政府及各部门积极清理不适应信用建设需求的法律规章,优化法制环境。在出台法规时,密切注意与信用建设相衔接,加强部门规章的前置审查工作,全力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公正公平目标的实现[4]。其三是建设征信数据平台,提升信用服务平台水平,完善个人、企业、政府三大体系以带动两个平台的建设。其四是建设“三大体系”,即个人、企业与政府信用体系。个人、企业与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同步进行,相互配合,以实现共同发展。在建构诚信政府,打造诚信企业的同时,也着手个人信用建设。此外,强化信用监管的职能和作用,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全方位地推进辽宁省的社会信用体系建。

(四)经验与启示

上述三省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尽管起点不一,发展环境不同,但都非常注重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发展,且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加快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是健全的法律体系

参照三省市的经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必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具体而言,就是必须尽快出台信用信息披露、征集和评级等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征信活动,使社会信用体系的运行规范有序。

2.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是诚信道德环境

道德制度与法律制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信用的基础依赖于市场主体之间的信任和诚信道德理念,社会信用意识的普遍提高将是社会信用建设的内在动力。在加强信用法律体系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信用道德建设,为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提供基础。

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政府推动和支持

政府的推动和支持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信用建设的初期,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支持尤为重要。这主要表现在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共建社会信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联合征信系统;另外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全员的信用需求,制定规章制度、监管信用市场、牵引市场发展以及培育信用服务机构等。

4.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法是分步实施工作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各方面利益的系统工程,基础性工作十分复杂烦琐。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着眼长远,遵循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步骤,科学规划,循序渐进,讲求实效,有序发展。

5.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工程是完善信用数据库

信用信息数据库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没有完备的信用数据库,各种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就无法展开,信用信息无法进行深加工。因此,政府等相关部门应把信用信息数据库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密切配合,使相对封闭分散的信用信息整合透明化。

6.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运营保证是强化监督机制

征信数据的收集及处理结果比较敏感,需要进行恰当的管理。政府在加强信用管理法律体系建设的同时,还需加强对信用体系建设的监督管理,使信用信息需求者合法取得信用信息和使用信用信息。

7.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化运作

考虑到征信行业的服务性质和效率,企业与个人的信用评级以及信息产品的生产应交给市场,由独立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运作,而不能由政府部门来掌控。在上海和深圳两市,个人征信服务已取得了商业成功,这表明只有真正的市场化才是长远之路。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的市场化运作,是信用体系健康发展、长久有效的生命力所在[3]。

8.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是信用中介机构

信用中介公司是从事征信、数据库、信用管理及信用评级等业务的服务机构,它围绕一种核心业务,提供多种增值信息服务。按照信用市场的准入原则,逐步形成一批信用度高、资金实力雄厚的提供各种信用服务的权威性专业中介机构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5]。

四、安徽省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模式选择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体制是重中之重[6]。结合上海、深圳、辽宁三地的经验启示,考虑到当前安徽省打造“信用安徽”的目标,安徽省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该在诚信道德的环境和健全的法律体系基础上,建立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体制。在完善信用数据库这一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加强政府、企业、个人三大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以此扩大信用活动,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一)营造诚信道德环境,健全信用法律体系

以诚信道德环境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道德制度与法律制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为构建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机制,强化综合监督机制

以道德法律制度为基础,针对个人职业、消费信贷、企业经营活动等失信守信行为制订相应的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机制。政府及各部门加大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力度,在信用信息共享基础上加强联合监管,加速清理不适应信用建设需求的法律规章、条款等,防止失信行为的发生,同时让守信者受益。促进人人自觉遵从信用要求,提高信用水平[7]。

(三)建立信用信息征集渠道,完善信用数据库

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对信用信息目录形成定期维护与更新机制,提高信用信息的采集和流通效率,确保信息的有效更新与维护,把信用信息数据库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密切配合,使相对封闭分散的信用信息整合透明化[8]。

(四)建立市场化运作方式

企业和个人的征信服务和信息产品生产应采取公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是长远的道路,促进社会信用信息的市场化应用,维持信用体系持续发展、长久运行。

(五)建设个人、企业与政府三大信用体系

完善政府诚信公示机制,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塑造良好的信用政府形象;建立企业信用供求机制,企业信用信息依法公示,形成完善的企业信用监督机制,打造诚信企业;建立个人信用信息档案整合服务与基础信息共享机制,统一个人信用信息资源,提高社会人员总体信用水平,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个人、企业与政府三大信用体系同步建设,互相配合,共同发展,全方位推进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见图1)。

五、加快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政府应切实采取措施,全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体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法律和政策体系

安徽省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对社会信用的忽视及违背现象较严重。而完备的法律和政策体系是全省社会信用建设发展的保障,因此,安徽省应根据自己社会信用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参考借鉴其他省市成功经验,加快立法进程,构建相应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出台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培育并规范管理信用服务市场。

(二)加强信用监管力度

各级政府及部门应成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加强领导,明确分工,统筹协调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贯彻执行中央和地方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有效监督控制全省社会信用体系的运行情况;协调全省的信用信息资源,促进其充分有效利用;依法对信用中介等服务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依法处理各类对信用机构的申诉等。通过完善相应的工作机构,强化协同各方业务,共同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三)培育信用市场需求

其一是积极培育信用市场需求。发挥政府导向作用,鼓励和支持个人或企业使用信用产品;鼓励金融机构等在与个人或企业发生与信用有关的业务时,查询或要求当事人提供信用信息报告;加强信用风险教育,激发市场主体的信用需求[9]。其二是积极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制定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向全省展开信用服务,推进安徽省信用服务的发展,扩大信用需求;另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监管社会信用服务的过程中,积极使用信用信息产品,扩大信用服务市场需求,实现信用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四)完善信用体系综合监管制度

为了尽快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维护信用评价的权威性,使失信惩戒机制正常运行,政府有责任引导征信服务机构健全信用的综合监管制度:加强对有关部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认真研究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10]。政府综合运用法律、道德等手段,就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问题制定政策性文件,对诚信单位和诚信个人给予表彰,并打击市场上的各类严重失信的单位和个人,使受信人不敢轻易对各类经济合同或书面允诺违约,使“守信受益、失信惩戒”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11]。

(五)培养信用管理人才

建设“信用安徽”需要优化信用人才培养结构,培育一批高素质信用管理人才,为建设良好的信用服务市场提供智力保障:一是借助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的力量,加快培养信用管理专业的人才[12];二是加强在职工作人员的信用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诚信培训制度;三是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提升安徽省企事业信用管理人员的水平。

(六)加强信用的教育宣传

广泛开展普及社会信用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将信用知识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教育体系,组织开展各类诚信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诚信素养;深入开展各行业工作人员的信用培训,提高社会全员的信用知识水平。另外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图书等现代传媒工具,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省公益宣传的范围,组织开展各类信用专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普及,努力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形成全社会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1]舒 畅.加快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策建议[EB/OL].http://www.ahpc.gov.cn/pub/content.jsp?newsId=7DC23FE1-7344-4CA2-9251-E2C439A42921∕2011-10-31.

[2]诚信:美好安徽建设的基石——安徽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述[EB/OL].http://www.smehrb.gov.cn/html/xytx/cxgc/2012/0821/33263.html∕2012-08-21.

[3]赵志凌.上海、浙江、深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及其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07,(10):45-49.

[4]王 钰.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J].辽宁经济,2011,(9):24-26.

[5]邱峰艳.中国征信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5):35-36.

[6]张 永.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安徽省失信惩戒效果评价[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0,(9):57-59.

[7]罗凤兰.基于政府管理模式下的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J].企业经济,2012,(6):141-144.

[8]曹元芳.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与我国近远期模式选择[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6,(6):20-23.

[9]何 水.郑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审视与政策建议[J].征信,2013,(2):63-66.

[10]何耀光,陆培军.加快江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电子政务,2011,(1):58-63.

[11]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课题组.海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与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09,(12):33-35.

[12]朱建军,刘小弟,刘思峰.基于政府作用视角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征信,2013,(2):58-62.

责任编校:陈 强,王彩红

Mode Sel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nhui Social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LIU Jun,JINAG Quan-qu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in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Credi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maintenanc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social life in normal order and the healthy oper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hui social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Anhui social credit system, with reference to the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other provinces, puts forward the mod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nhui social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Anhui province;social credit system;mode;countermeasures

2015-02-06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Y2014D84)

刘 军,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

C912

A

1007-9734(2015)02-0008-06

猜你喜欢

安徽省信用体系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