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结核患者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2015-01-31郭艳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误诊诊断

郭艳宇

肾结核患者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郭艳宇

【摘要】目的 分析肾结核患者的CT诊断价值及误诊因素。方法 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肾结核38例,按照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19例接受CT检查,对照组19例接受B超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并对CT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相比,实验组诊断符合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 肾结核患者CT诊断价值较大,应引起重视,加强误诊分析,提高准确率。

【关键词】肾结核;CT;诊断;误诊

作者单位:151801哈尔滨,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第一医院

肾结核为临床常见病,肾脏特异性感染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病,约有85%患者可发生病变。现阶段,影像学检查发展迅速,诸多疾病可实现早期确诊,CT作为一种操作简易、清晰度高的影像学技术,临床诊断应用较广泛。现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肾结核38例,总结性分析CT诊断价值及误诊因素,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肾结核38例,按照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均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尿痛、尿急、尿频症状,并伴有低热、乏力、腰部不适和盗汗等。实验组年龄范围是31~62岁,均龄(41.56±2.39)岁,共19例,8例女患者,11例男患者,其中4例双侧肾结核,7例左侧肾结核,8例右侧肾结核。对照组年龄范围是32~64岁,均龄(41.55±2.44)岁,共19例,9例女患者,10例男患者,其中3例双侧肾结核,8例左侧肾结核,8例右侧肾结核。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一般资料相比(P>0.05),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1.2.1 CT 实验组接受CT检查,仪器使用SOMATON 6扫描机,扫查区域为肾上级—肾下级,若患者本区域扫查无明显的CT异常征象,则进一步扫查盆腔区域。参数设置:设置层厚为10.0 mm,层距为10.0 mm。病灶区域明确后,对患者实施薄层靶扫描,设置厚度参数为5.0 mm。

1.2.2 B超 对照组接受B超检查,仪器使用西门子超声诊断仪,分别于患者俯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侧卧位等状态给予多切面检查,设置探头频率3.0~5.0 MHz。

将两组检查结果分别与各自病理组织学作对比,比较CT、B超诊断符合率。

1.3 分型标准

Ⅰ型:肾盂扩张,且肾脏被膜较不规则,肾盂扩张型;Ⅱ型:肾脏内部有回声,且不均匀,肾脏被膜较不规则,干酪空间型;Ⅲ型:肾脏被膜较不规则,结核脓疮型,CT表现为散在低密度影,B超表现为多个或单个无回声区;Ⅳ型:正常肾脏形态缺失,被膜较不规则,纤维硬化型;Ⅴ型:被膜较不规则,强回声点有多个,肾脏钙化型。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19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4例Ⅰ型,5例Ⅱ型,4例Ⅲ型,3例Ⅳ型,3例Ⅴ型;经CT确诊18例,诊断符合率是94.74%(18/19),其中4例Ⅰ型,4例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3例Ⅴ型。对照组19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5例Ⅰ型,4例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4例Ⅴ型;经B超确诊15例,诊断符合率是78.95%(15/19),其中3例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3例Ⅴ型。两组相比,实验组诊断符合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

3 讨论

肾结核发病初期较隐匿,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确诊患者部分或全部肾脏功能丧失,错失最佳临床治疗时机,影响预后及康复,因此,必须给予早期患者准确、快速诊断,防止肾脏功能因肾结核造成不可逆损害,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促进预后。

肾结核传统诊断方法为膀胱镜检查、B超、静脉尿路造影等,因肾脏结构比较特殊,尿路造影及B超检查易发生漏诊及误诊,诊断准确率较低[1]。研究显示,对肾结核疑似患者进行B超,肾脏结构的特殊性对检查结果有一定影响,易漏诊,如检查肾结核肾内、强光团、肾盏液性暗区时,常将肾结核误以为肾积水或肾结石。CT检查可有效显示肾脏横断面积图像,肾结核空洞及钙化情况均能清晰显示,诊断准确率较高[2]。有资料统计,CT检查在密度分辨率和横断面的显示范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横断面大范围的显示图像,可直观了解肾脏及周围部位的结构、形态等,评估肾周及输尿管情况;利用CT密度分辨率较高这一优势,可确切检查钙化征象及细小病灶;配合CT增强扫描,评估肾功能降低程度,为临床确诊提供有力依据[3]。在本研究中,对实验组施行CT检查,对对照组施行B超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诊断符合率94.74%,共确诊18例,4例Ⅰ型,4例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3例Ⅴ型;而对照组诊断符合率78.95%,共确诊15例,3例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3例Ⅴ型,实验组明显较高,表明CT检查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实验组有1例误诊,误诊率是5.26%,误诊肾囊肿,分析原因为诊断面聚成低密度区,呈花瓣状,导致诊断区域显示低密度影,从而误诊。研究组有4例误诊,误诊率是21.05%,考虑原因为超声分辨率低。结合以上研究,作出如下思考:肾结核CT表现为低密度花瓣状阴影,但有多种不典型CT影像,故不能将花瓣状阴影作为该病独有的CT诊断依据,需结合病史、病灶等,综合性分析肾组织情况。

综上认为,肾结核患者CT诊断准确率高,误诊较少,应用价值大。

参考文献

[1] 冯光,杨圣俊,郑浩,等.肾结核的CT诊断与误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0):45-47.

[2] 董宇均,闵德庆,吴鹏程.肾结核的CT诊断与误诊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1):60-62.

[3] 朱炳新.肾结核36例CT临床诊断价值研究和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168.

Analysis on CT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Renal Tuberculosis

GUO Yanyu, Xing Long Forestry Bureau 1stHospital, Hei 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18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CT diagnosis value and factors accounted for mis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renal tuberculosis are to be analyzed.Methods Choose 38 patients of renal tuberculosis who are received and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and separate them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agnosis approaches, 19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are given CT diagnosis, while 19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re given B-ultrasound diagnosis, and then compare diagnosis results between two groups and analyze misdiagnosis cases.Results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patients’ diagnosis accuracy in study group is much higher (P<0.05), there i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diagnosis approaches in two groups.Conclusion CT diagnosis is of value in diagnosis of renal tuberculosis, which is worthy of being paid attention.Besides, it is suggested to enhance misdiagnosis analysis in order to increase diagnosis accuracy.

[Key words]Renal tuberculosis, CT, Diagnosis, Misdiagnosis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1.143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1-0172-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527

猜你喜欢

误诊诊断
眼眶组织淀粉样变易误诊临床分析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关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磁共振表现以及漏误诊研究
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诊断梅毒易误诊原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