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

2015-01-30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5年22期
关键词:产后抑郁抑郁焦虑

汤哲,张欣卿,吴晓光,等

领跑者5000论文

心理学

北京城乡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调查

汤哲,张欣卿,吴晓光,等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率,分析患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逐户访问方式,抽样调查了北京城乡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1865例,调查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筛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完成调查问卷及记忆量表、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认知量表(MMSE)等测验。第2阶段临床诊断,由神经科专科医师对有主诉或家属诉其有明显记忆障碍者,及或有MMSE分数低于界值者进行病史收集、临床体格检查和神经心理测验,并由两名医师最后做出诊断。结果:1865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有MCI者217人,占11.6%,标化患病率为8.9%。患有MCI的老人中,22.6%为血管性因素所致(MCI-V)。MCI患病率在农村地区、低教育水平及体力劳动为主的老年人群中增加,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结论:与痴呆的患病特征相同,高龄、低教育水平、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是MCI的高发人群。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老年人;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2): 116-118入选年份:2012

上海市孕产妇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施慎逊,汤月芬,程利南,等

摘要:目的:了解孕产妇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自编不同孕期和产后焦虑/抑郁危险因素问卷。采用综合性医院所用焦虑抑郁量表(HAD)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600例孕妇在孕24、38 w,产后7、42 d和3个月进行随访评估。HAD的焦虑/抑郁症状以9分为界,EPDS抑郁以13分为界。结果:1)五个时点HAD的焦虑发生率为5.0%、6.6%、4.4%、4.1%和2.2%;抑郁发生率为:5.0%、7.6%、7.4%、5.9%和3.0%。2)产后EPDS评估三个时点的抑郁发生率为:8.0%、10.7%和9.6%。3)35岁以上高龄孕妇在孕24周时抑郁症状的比例(21.1%∶4.4%,P< 0.02)和产后7天焦虑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35岁以下的产妇(21.1%∶4.6%,P< 0.02)。4)孕24 w时有焦虑的孕妇产后7 d抑郁的比例25.9%(7/27),产后3月的比例33.3%(4/12);孕38 w时有焦虑/抑郁的孕妇产后7天抑郁的比例分别为32.4%(11/34)和28.6%(10/35);与同期非焦虑、抑郁孕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5)孕期与焦虑/抑郁症状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担忧产后婴儿健康(OR=7.09,5.72~8.46)、婆媳关系(OR=38.46,35.61~41.31)和夫妻关系(OR=41.66,38.72~44.62)。6)产后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产前抑郁(OR=8.13,6.55-9.71)、产前焦虑(OR=8.54,7.02~10.37),有无烦恼事件(OR=9.34,8.15~10.53)和每天睡眠时间(OR=10.66,9.27~12.07)。结论:孕期和产后都有一定比例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孕期焦虑和抑郁对产后抑郁的发生有明显影响。高龄产妇的焦虑/抑郁症状的比例明显升高。孕期和产后焦虑/抑郁症状相关的危险因素不同。

关键词:抑郁;焦虑;产后抑郁;前瞻性研究;危险因素;孕妇;产妇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4): 254-258入选年份:2012

中国面部表情视频系统的初步建立

杜经纶,姚志剑,谢世平,等

摘要:目的:建立本土化的中国面部表情视频系统(Chinese Facial Expression Video System,CFEVS)以增加情绪研究的取材范围。方法:录制强度分为三等级的喜悦、悲伤、惊奇、恐惧、愤怒、厌恶及中性(无表情及咀嚼动作两种)等面部表情视频片段,经两轮粗选后,请50名中国大学生对剩余视频片段的表情类型、愉悦度、唤醒度及表演者的长相进行自我报告式评定。将表情类型、愉悦度、唤醒度一致性高且表情类型与愉悦度相一致的片段纳入CFEVS,做分布分析,同时分析评测者性别、表演者长相对愉悦度、唤醒度分值的影响。结果:纳入CFEVS的喜悦表情男18女43共61个,悲伤表情男23女28共51个,无表情中性男13女17共31个,咀嚼中性男7女17共24个。散点图显示CFEVS在愉悦度及唤醒度上分布较为广泛。方差分析表明评测者性别及表演者长相对视频片段的愉悦度、唤醒度的影响与其表情类型有关。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拥有喜悦、悲伤及中性表情的CFEVS,并发现评测者的性别及表演者的长相可影响实验结果。

关键词:面部表情;情绪;中国面部表情视频系统;实验室研究;CFEVS;动态刺激材料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5): 333-337入选年份:2012

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

静进

摘要:我国14岁及以下儿童总数达2亿4千万,独生子女总数达1亿(2008)。随着中国社会与经济高速发展,带来许多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如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贯彻、城市化速度加快、环境污染、生存竞争加剧、学习和生活压力递增、人口流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儿童入学入托困难、家庭贫富差距加大、家庭结构改变、地缘文化冲突等给儿童发展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儿童少年中发生各种心理行为障碍问题日趋突出;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估计,全国17 岁以下儿童中至少有3千多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2004)。全国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数据:4~16岁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检出率在12~15%之间,留守儿童5千3百多万,流动儿童2千万,流浪儿童20万,18岁以下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D)达2千8百万。

根据临床医学资料,当前我国儿童面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分类为1)与学习相关的问题:主要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习障碍(LD)、厌学逃学、学校恐怖、临界智力、孤独症等,男多于女。2)情绪障碍:约占儿童心理门诊病例1/5,且有上升势头,但重视不足,误诊漏诊率高,留守儿童占有相当比例。3)品行障碍和违法:ADHD、留守儿童、暴力管教儿童、Asperger综合征占有相当比例,矫治较困难。4)不良习惯及行为偏异:指学龄前儿童啃咬指甲、夜间磨牙、拔毛癖、摩擦癖、撞头、屏气发作、遗尿、睡眠紊乱、异食癖、过度依赖母亲、电视电脑依赖等,多由发育落后、分离焦虑、虐待忽视、过度关注和过度干预等因素导致,核心问题与情绪障碍关联。5)儿童虐待:迄今缺乏全国儿童虐待发生率数据,受传统文化影响,隐匿、被掩盖和漏报情况较严重,且缺乏相应的监护防控机制。6)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ASD):缺乏全国权威发病率数据,估计与美日等国家数据相当,康复治疗主要靠民间机构,水平良莠不齐,专业诊疗机构不足,延误诊疗和康复的患儿比例相当高,成人期ASD的社会回归、就业、康复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7)留守和流动儿童问题:当中出现分离焦虑、情绪障碍、辍学和网络依赖者增多,意外伤害、出走、遭虐待和性侵犯以及品行障碍和青少年违法者增多;流动儿童缺乏正规教育和卫生保健的状况令人堪忧;8)心身疾病:儿童期肥胖症、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疾病、关节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睡眠障碍等发病率递增趋势明显,并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预防保健措施滞后。9)其他:针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设立的预防干预、科学研究、法律法规、人才培养严重不足和滞后,儿童心理卫生基本需求增多与保健服务不足间的矛盾日趋突出。

1)呼吁立法和加大国家及各级政府投入。在社会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中国,应该加快制定和出台儿童精神(心理)卫生相关法规、政策与制度,投入建设更多的儿童心理卫生保健机构与设施,亦可鼓励建设民营、私立心理卫生机构和私人心理诊所。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科学研究投入。应在大学医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扩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范围与途径,加大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研究的经费投入。如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探明我国儿童主要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和基线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结合我国现实、种族和人口特征,从大脑机制、神经生物、神经心理、康复治疗等方面探索研究重要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的相关机制;研制开发适宜的儿童行为矫治康复方法等。可通过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全国或区域性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筛查、监控网络和数据库,建立定期上报政府分管部门的制度。3)开展学校和社区儿童心理卫生服务。应大力推广和开展学校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并配置专业人员和相应的软硬件设施。服务重点在于通过学校心理卫生服务改善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并积极开展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在社区通过专/兼职社区医生或社工长期、常规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心理卫生服务。4)拓展传统儿科学工作内容。敦促和促进我国儿科学和儿童保健学体系扩展服务内容与工作范围,逐步实现儿科学体系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如在县市级以上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以传统小儿神经科、儿童保健科为依托,建构发育和行为儿科学体系,培养专/兼职医师和配置相应的诊疗专科或平台,针对儿童各类轻中度发育与行为疾病或问题提供诊疗服务,并对其家长开展咨询指导。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对策;综述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5): 321-324入选年份:2014

近15年中国青少年学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林荣茂,严由伟,唐向东

摘要:目的:考察近15年来中国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研究状况。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49篇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作为测评工具的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研究报告。以正常成人为参照,将这些研究报告的数据转换为效应量,并采用多水平技术的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再分析。49篇研究报告的时间跨度为1994—2009年,样本量为41130人。结果:1)以正常成人为参照标准,青少年学生PSQI总分平均效应量为0.910(0.853 < ESsm< 0.967),其中,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PSQI总分平均效应量分别为0.289(0.076 <ESsm< 0.502)、0.942(0.781 <ESsm< 1.103)和1.191(1.133 <ESsm<1.249);2)以女生为参照标准,男生PSQI总分平均效应量为0.012(-0.053 <ESsm< 0.077);3)在多水平模型中,出版年代变量的β值为0.063,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和高中生睡眠质量不容乐观;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不显著;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有随年代而逐步变差的趋势。

关键词:睡眠质量;青少年学生;多水平分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元分析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11): 839-844入选年份:2012

糖调节异常者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方案的编制及疗效

卢勤

摘要:目的: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心理干预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身心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尚无对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糖调节异常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的研究,更没有标准化的心理干预方案。糖调节异常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是阻止或延缓个体发展为糖尿病的黄金时期。本文以糖调节异常者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编制认知行为团体治疗方案,并采用这一标准化的方案对糖调节异常者进行心理干预,以探讨心理干预方案对糖调节异常者的身心状态的疗效。

方法:以认知行为疗法为理论基础,基于文献分析、对糖调节异常者的前期访谈以及专家论证,本文从认知、情绪、压力管理、社交等方面入手,编制团体心理治疗方案。选取糖调节异常者38例,其中21例随机分配到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组(简称团体治疗组),17例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以疾病生理知识为主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另外,仅对团体治疗组进行连续6次的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前后通过血糖测试、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两组生化指标及心理指标的变化。

结果:本文将编制的标准化方案在糖调节异常群体中加以实施,结果发现这一方案对改善糖调节异常者身心状况效果明显。团体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低于治疗前[(5.8 ± 0.7)vs.(6.6 ± 1.1),(8.9 ± 2.3)vs.(11.0 ± 3.1);均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2 ± 0.7)vs.(6.1 ± 0.8),(9.1 ± 2.2)vs.(9.2 ± 2.8);均P >0.05];团体治疗组治疗后SDS和SDS得分均下降[(40.2 ± 5.4)vs.(45.3 ± 9.6),(32.5 ± 4.2)vs.(37.9 ± 8.3),均P <0.05],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得分上升[(39.5 ± 8.0)vs.(41.0 ± 8.0),(19.6 ± 3.9)vs.(22.8 ± 3.9);P <0.05或0.001],而对照组未发生显著变化(均P >0.05)。

结论: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对糖调节异常者的血糖水平及抑郁、焦虑情绪、社会支持等均有改善效果。一方面,认知行为团体治疗聚焦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帮助患者纠正负性认知,重建积极的信念系统,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心理因素的改善作为外在应激与疾病的中间因素,对血糖变化具有调节和保护作用。糖调节异常者在发展为糖尿病患者之前,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症。但是,本文编制的心理干预方案还有改进的空间,需增强对成员情感上的支持、理解,增加可操作的行为互动及家庭作业,鼓励成员坚定认知改变的信心,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训练改善思维模式。除此以外,可在干预结束后增加对成员身心情况的跟踪,以维持并巩固团体干预的疗效。未来的研究还可以从扩大样本量、扩充样本类型、增加观测时间点、对编制的各流派团体治疗方案进行考察和选优等方面加以研究。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6(11): 808-813入选年份:2012

2010年中国精神卫生机构和床位资源现状分析

马宁

摘要:目的:精神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疗程相对较长,易复发,致残率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健康的认识和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在试图探讨如何合理配置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才切合当前的服务需求。充分掌握服务资源现状是分析和规划资源配置的基础,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精神卫生机构和床位资源的分布情况,为制定全国性精神卫生服务资源配置规划提供参考。

方法:数据来源于卫生部“2010年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和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2010年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调查”,对其中的精神卫生机构数量和分布情况、机构类型、主办单位、管理归属、床位数和密度等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有1650家精神卫生机构,包括874家精神病专科医院,608家综合医院精神科/心理科,95所精神科/心理科门诊,以及73家设有精神科床位的康复机构。精神卫生机构的主办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企业、个人、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中政府主办机构最多(69.45%)。政府主办机构又以精神病专科医院为主(58.99%),并以地市级机构(占43.28%)居多。截至2010年底,中国精神科开放床位数228100张,主要分布在精神病专科医院(86.82%),88.37%的床位由政府部门主办。精神科床位密度全国平均为1.71张/万人,其中上海(5.55张/万人)和北京(4.88张/万人)最高,除西藏自治区(无精神科床位)外,青海省最低(0.28张/万人)。此外,到2010年底,全国333个地市中有28个精神科床位资源“空白区”(指区域内精神科床位数量为0);2856个区县中2/3无精神科床位。全国精神病专科医院床位使用率中位数为92.4%,平均住院日中位数为45 d。

结论:中国精神卫生机构的主办单位众多,可能导致服务资源缺乏有机结合,无法充分利用。精神科床位数量不足,远低于世界上相同经济水平国家的数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应加强精神卫生投入,使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床位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合理,对服务的利用、公平性和可及性均有严重影响,广大资源缺乏地区人们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难以被满足,而同时资源丰富地区则可能存在服务利用不足的现象。未来应从全国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整体布局和规划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评价如何合理配置精神科床位,如何建设社区精神卫生康复床位和服务设施,以及急性、慢性治疗和康复床位的构成和分配问题,如何整合各部门资源、提高效率等。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12): 885-889入选年份:2012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广州市老人院人群划界分探讨

张立秀,刘雪琴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筛查广州老人院人群中的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最佳截断点。方法:选取广州多所老人院能配合并完成量表测试的老年人,按临床标准诊断分组纳入对象230名,进行MOCA得分截断值的初步探讨。结果:经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根据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应的最大约登指数,MOCA得分值在25或以上为正常,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0.96,14分以上为轻度认知损害(MCI),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72和0.836,与临床诊断观察符合率为0.891;机遇符合预期值为0.545,Kappa值为0.760,与临床金标准诊断结果符合很好。结论:MOCA量表能很好地筛查出广州老人院的MCI患者,为我国老年人群的认知筛查提供参考的依据。适合广州老人院的MCI和正常人群最佳截断点为25;MCI和痴呆(AD)患者的最佳截断点为15,初步确定广州老人院中MCI的MOCA分值范围为15~24。

关键词:轻度认知损害;认知评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截断点;老年人群;心理测量学研究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2): 123-125, 15入选年份:2013

汶川地震灾区1960名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调查

向莹君,熊国玉,董毅强,等

摘要:目的:了解汶川大地震灾区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以汶川地震灾区3所中学196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分B、C、D三组症状群),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1)PTSD症状群筛查总阳性率为78.3%,B组阳性率最高(68.9%)。2)女性、高年级、少数民族、来自农村、地震中受伤、家庭财产受损学生PTSD症状总体阳性率及三组症状群阳性率均分别高于男性、低年级、汉族、来自城镇、地震中未受伤、家庭财产未受损失学生[如,PTSD总体阳性率:女82.2%,男73.9%,P <0.05]。3)女生和农村学生重度PTSD症状发生率高于男生和城镇学生(27.9% vs. 19.9%,26.7% vs. 21.4%,均P <0.05)。结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是地震重灾区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不同特征的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表现及严重程度不同,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学生;自然灾害;横断面调查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1): 17-20入选年份:2013

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焦虑、抑郁的影响

汤月芬,施慎逊,陆雯,等

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干预能否减少产后焦虑、抑郁的发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于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部分连续抽取800例孕16~20 w的孕妇,随机分配至干预组(n =386)和对照组(n =414)。干预组在常规孕妇保健的基础上给予集体心理干预(5次孕妇+1次丈夫)课程,对照组予常规孕妇保健。对所有对象每月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自评,产后3 d、42 d和3月采用HAD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双重自评,并采用DSM-IV-TR轴I障碍临床定式检查(研究版)中文版(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Tr Axis I Disorders,Research Version;SCID-I)分层盲法临床诊断。采用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原则分析资料。结果:1)在符合方案数据集(Per-Protocol Sets,PPS)中,孕妇心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产后的焦虑情绪,干预组HAD的A项分从产后3天的0-2-4(四分位数)下降到产后3月的0-2-3,而对照组从产后3天的0-2-4下降到产后3月的0-2-3.5;在产后三个月中,干预组焦虑症状的比例3.2%(5/1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比例7.8%(30/383)(χ2= 4.029,P =0.045)。但HAD或EPDS评估都未能发现干预对产后抑郁情绪降低具有明显效果。2)采用SCID-I诊断,在产后三个时点重性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调整发生率)干预组分别为4.04%、14.92%、7.85%,对照组分别为3.61%、18.12%、5.3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的焦虑情绪具有作用,对产后抑郁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抑郁;焦虑;产后抑郁;心理干预;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2): 83-89入选年份:2013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内科门诊病人中的应用

范青,季建林,肖泽萍,等

摘要:目的:在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病人中应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并尝试建立上海地区常模。方法:采用两阶段抽样方法,首先在上海10余家综合医院中选取中山医院和瑞金医院内科门诊就诊人群,其次按10∶1比例在连续就诊序列中随机抽取11766例患者,采用HAD自评或辅助询问评估。结果:1)内科门诊各年龄组病人在HAD焦虑均分(F =12.518,P <0.001)和抑郁均分(F =28.066,P <0.001)上差异显著,即随年龄递增焦虑评分有所降低,而抑郁评分则有所增高。2)女性的HAD焦虑评分高于男性[(3.37 ± 2.81)vs.(3.14 ± 2.62),P <0.001],HAD抑郁评分在总样本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60岁以下样本中,女性抑郁评分高于男性[(3.67 ± 3.01)vs.(3.39 ± 2.91),P =0.038],而在60~69岁年龄段,男性抑郁总均分高于女性[(5.63 ± 3.86)vs.(4.86 ± 3.70),P <0.001]。结论: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内科门诊病人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内科门诊病人;常模;横断面研究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5): 325-328入选年份:2013

护士工作压力、A型行为类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李玲,沈勤

摘要:目的:了解护士的工作压力、A型行为类型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三者间的关系。方法:以中国护士工作压力量表、CAMPBELL幸福感量表和A型行为类型问卷对杭州市三级甲等医院、社区医院和民营医院(每种类型各取2家医院)的279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民营医院护士工作压力得分和主观幸福感得分[(89.8 ± 22.8),(6.5 ± 1.6)]均低于三甲医院[(97.0 ± 17.4),(8.6 ± 1.3)]和社区医院[(100.8 ± 16.6),(8.3 ± 1.8),均P< 0.01];极端中间型的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最高(9.4 ± 2.1),B型护士得分最低(6.7 ± 1.5),A型护士的压力总分最高(108.4 ± 23.4);时间匆忙感、争强好胜及敌意、A型行为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正相关(R =0.36,0.34,0.42;P< 0.05),工作压力总分与主观幸福感负相关(R =-0.22),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压力和A型行为类型总分均进入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它们共同解释主观幸福感总分的28%,总体情感指数的14.5%和生活满意度的24.2%。结论:民营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和主观幸福感低于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A型行为类型护士工作压力高,极端中间型的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最高,B型护士得分最低;工作压力和A型行为类型总分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护士;工作压力;A型行为类型;主观幸福感;横断面调查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4): 255-258, 28入选年份:2013

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的信度、效度分析

张保华,谭云龙,张五芳,等

摘要:目的:对用于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测评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作初步验证。方法:从北京市城乡方便取样,做横断面调查,451名健康人群完成RBANS测验,其中97人同时完成简易韦氏成人智力、韦氏记忆测验考察效标效度;41人间隔12 w再次进行了RBANS测验。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反映内部一致性的CRONBACH α系数在RBANS总量表为0.90,在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延迟记忆分量表分别为0.86,0.68,0.67,0.85,0.80。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0,5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65,0.68,0.53,0.80,0.79(P均 < 0.01)。以简易韦氏成人智力、韦氏记忆测验为效标,结果除简易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言语得分与RBANS量表的视觉空间因子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BANS与简易韦氏成人智力和韦氏记忆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均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R =0.21~0.59,P均 < 0.0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X2/df为4.13,相对拟合指数(CFI)为0.91,非范拟合指数(NNFI)为0.93,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为0.079.12个分测验的完全标准化解(MI)分别为:0.80,0.74,0.61,0.38,0.61,0.90,0.66,0.60,0.81,0.60,0.81,0.73。结论: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是一个信效度比较好的认知功能评定工具。

关键词:神经心理测验;信度;效度;横断面研究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12): 865-869入选年份:2013

河北省18岁以上居民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

栗克清,孙秀丽,崔利军,等

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18岁以上居民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20716名18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结果:20716人中低睡眠质量者2411人,检出率为11.6%;低睡眠质量检出率女性为13.6%,男性9.7%,经标准化后女性多于男性(6.8%/4.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有70岁以上、再婚、离婚、丧偶、消极应对(OR =1.776、1.515、2.046、1.254、1.097);2保护性因素有汉族、男性、农民、收入5001~10000元、收入10001~20000元、收入20001~40000元、积极应对(OR =0.839、0.703、0.732、0.750、0.660、0.573、0.936)。结论:河北省18岁以上居民低睡眠质量检出率较高,且与深圳市的检出率近似。性别、婚姻状况、民族、收入、职业、应对方式是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睡眠质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影响因素;河北省;横断面研究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4): 302-305, 31入选年份:2013

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中文版的临床信效度

司天梅,舒良,党卫民,等

摘要:目的:评价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中文版精神科临床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经原作者同意后,将MINI翻译为中文版。以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Hi-R,SCID-P)作为"金标准",评估MINI中文版的效标效度。共入组161名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患者,其中152名患者分别进行MINI中文版、SCID-P访谈,MINI评估后的7—14天内,由另一名研究者对所有152例患者进行第二次MINI检查,以评价MINI的重测一致性;另9例患者进行研究者一致性及重测信度检查。结果:MINI中文版研究者之间一致性和重复测量一致性KAPPA值分别是0.94(P <0.01)和0.97~1.00(P <0.01)。152名患者中抑郁障碍(抑郁症或双相抑郁发作)50例,焦虑障碍27例,精神分裂症60例,物质依赖15例。MINI诊断这4种疾病的平均灵敏度为(94.2 ± 4.0)%(91.2%~100%);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的特异度分别是96.4%和96.3%,抑郁障碍、物质依赖的特异度分别是86.0%和85.7%。精神分裂症、物质依赖的阳性预测值分别是95.4%和100%,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4.3%和70.3%。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的阴性预测值均很高,平均阴性预测值为(9R7.4 ± 2.7)%(93.1%~99.1%)。MINI的平均访谈时间短于SCID-P[(23.3 ± 11.6)MIN VS(103.7 ± 30.3)MILL,P <0.001]。结论:在精神科就诊的患者中,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中文版有较高的信效度,并且与DSM-Ⅲ-R诊断相匹配,简单、耗时短,适合临床实践中推广。

关键词:中文版MINI;信度;效度;诊断试验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7): 493-497, 50入选年份:2013

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张敬悬,卢传华,唐济生,等

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 ≥ 18岁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5个地级市的5个区和15个县的10个街道和30个乡镇,共计20个居委会和60个行政村,抽取 ≥ 18岁人群23987人,由精神科护士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不同比例的高、中和低危人群进行调查,作出有无精神障碍及具体诊断。结果:完成调查22718人,调整后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最近1个月)为19.48%(95%CI:17.48%~21.64%)。各类精神障碍现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心境障碍(5.93%)、物质使用障碍(5.62%)、焦虑障碍(5.50%)、精神病性障碍(1.28%)。男性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22.78%)高于女性(16.17%)(OR =1.53)。城市居民精神障碍的现患率(18.88%)与农村(19.68%)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依次为酒精使用障碍(5.55%)、心境恶劣障碍(1.99%)、重性抑郁障碍(1.50%)和精神分裂症(1.12%)。有精神障碍者中仅10.53%曾因心理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但仅7.69%曾在精神科就诊。结论:精神卫生问题,特别是酒精使用障碍、重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已成为山东省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词:精神障碍;患病率;山东省;现况调查

来源出版物: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3): 161-167入选年份:2013

猜你喜欢

产后抑郁抑郁焦虑
产后抑郁的三时段护理干预研究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元认知干预对产后抑郁治疗效果的观察
临床分析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和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