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视阈下的高校专业党支部构建优势探析

2015-01-30郭兆云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支部高校学生党员

郭兆云

(扬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激励视阈下的高校专业党支部构建优势探析

郭兆云

(扬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高校党支部是培养肩负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坚力量的前沿阵地。青年大学生具有激情和壮志,但在多元的国内外环境中容易产生思想的迷茫和混乱。按专业构建学生党支部,依托共同的专业背景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党员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学子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各项政策的认同感,有利于基层党建工作优秀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凝练基层党支部工作特色,避免灌输式理论宣讲的空洞和无力,助推我们党的人才兴国目标实现。

激励理论;高校学生党支部;专业建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对2014年12月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1]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是高等教育系统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党员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予以践行的重要基础,在联系、团结和教育青年学生方面有独特优势。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诉求、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都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日新月异,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传统的“科层式”和“灌输式”基层党建方式难以激发普通青年学生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热情和学生党员参与党性教育的兴趣。[2]为此,变革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模式,提升党支部工作实效,是充分发挥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功能的需要,也是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环境变化的需要,更是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素养的需要。这就要求我国各高校党委以“建制与建设并重、培养与发展同行、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基本准则,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凸显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一、高校基层党支部构建的现状及问题

作为高校学生接受党组织教育培养的前沿阵地,基层党支部建设顺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逐步在改革中完善自我。当前不同高校基层党支部建构模式较多,如年级党支部、社团党支部、公寓党支部等。不同的支部建构模式在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发展实践中,呈现如下特点:

(一)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目标过于求同,忽视主体个性发展诉求

当前高校的学生主体为90后群体。他们充满个性,富有活力,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接受高校党的教育过程中要求施教主体认同其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来引导其关注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帮助其修正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设计自身个性化的党性品格,增强个人成长轨迹的区分度。但是,从各高校的现状看,对大学生党员实施个性化的教育、规划特色鲜明的党员发展路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当前学生支部活动大多采用流水线式的批量化教育,即:统一学习或新或旧的时政读物;统一参加间或一次的公益活动;集中观看红色影像制品等。[3]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教育,忽视了性别、年龄,爱好、心理、动机上的差异,忽略了校外环境变化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削弱了基层党建对大学生党员个体需求的满足,使整个教育引领工作集体意识过于强大,正当个性诉求及专业发展需求被忽视。

(二)学生党支部工作主体限于高校师生,缺少与社会有效联动

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教育服务对象是处于开放且复杂社会环境的青年群体,只有畅通校园天地和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才能强化教育引领效果。然而,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在不同的支部模式中因缺乏全面的专业引领素质,无法统筹家庭、企业、社会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辐射合力,不能有效延展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空间,无法丰富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形式,因此也不能给予大学生党员有力的情感支持和价值观引导,导致基层党建工作校内外联动不够,难以形成大学生党员教育引领的内外合力。

(三)学生党支部队伍构成专兼职结合,无法保障引领者素质水平

各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深入开展日常工作,推进工作常态化,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理论传达到青年群体,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及支部成员主要是高年级学生和部分专任教师、辅导员等,在联系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过程中,由于联系人自身党性修养的差别,实际的教育、引领效果区别明显。由此各基层党支部的实践活动成效和层次不尽相同,各支部成员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掌握度都存在明显差异。[4]

(四)学生党支部工作方式墨守成规,缺少有效的情感交流

当前高校大学生基层组织工作内涵丰富,包括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育、道德品行培养、党政方针学习等。但是,从目前大多高校的具体做法来看,由于非专业党支部书记无法结合专业开展多元丰富的教育实践,大多采取空洞的说教方式:支部书记习惯于集中进行文本宣读、理论宣讲、影片观赏、资料填写、试卷考核等。[5]这些方式便于操作和积累文字资料,却无法与大学生党员进行情感交流。支部书记倾听不到学生党员内心真实的诉求,解决不了他们现实的困惑。许多大学生党员面对铺天盖地的“理论”有苦难言,甚至产生腻烦情绪,从而消极应付各项学习任务。

二、双因素理论及其激励作用

综观当前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工作效果呈现出的趋弱、消极发展态势,急需进行激励教育理论和模式创新探索。在众多的激励理论中,美国著名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又称为激励保健理论)尤为著名。赫茨伯格发现企业生产中影响生产效率的有两个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如果员工的“保健因素”没有被满足,他们可能会因此产生不满的情绪,从而影响生产效率,甚至可能导致罢工。然而,在“保健因素”得到满足之后,再怎么改善也不能给员工带来更强的满意感。“激励因素”则不同,它能持续给员工以满意感。当这一因素得到改善后,员工的满意度提高,工作积极性也相应增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即便企业没有满足这一“激励因素”,员工也不会因此产生不满意的情绪。[6]

从本质上看,“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只是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质内容却没有很大的区别。某项内容是划为“保健因素”,还是划为“激励因素”,主要看其享有和处置的形式。如果是平等享有,则是保健的;如果是公平处置,则是激励的。企业中的基本工资与奖金就是典型的例子。

三、按专业构建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激励优势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激励管理有积极影响,其以工程师和会计师为研究样本,该样本都是典型的知识型员工,所以双因素理论更适用于知识型员工。高校大学生属于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型对象,因此将双因素理论用于教育、引领和服务青年学生,能够产生积极作用。[7]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专业党支部建构对高校党组织育人和服务功能的发挥有显著的优势。从“保健因素”方面看,专业党支部建构有利于开展各项基层党建工作:

(一)理论教育,依托专业更具针对性

目前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部分承担了对广大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所涉教育内容丰富,包括大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党性素养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党政方针和党的基础理论教育等。但是,从当前大多数高校党支部的具体做法来看,基本采取空洞的说教方式,向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灌输知识,没有倾听青年学生及党员的心声和诉求。培养联系人理论水平往往也参差不齐,非专业党支部开展工作更因缺乏共同的话语基础,收效甚微。支部成员对其应发挥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难以形成吸引支部所覆盖的全体团员青年努力向党组织靠拢的环境和氛围。

按专业构建学生基层党支部,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引领时可以有效利用学科专业话语体系。在共同的学科专业背景下,易于创设青年学生悦纳的理论学习氛围,以专业自豪感激发其人生梦想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将党的政策方针和各项基础理论进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转换,使青年学生从纯洁入党动机到践行入党誓言,乃至最终成为真正的坚定的共产党员,始终与培养联系人处于共同分享、一起承担、一同面对的平等环境中,增强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对所处教育环境的满意度。

(二)实践教育,高低年级互动更具实效性

实践教育和考察是青年学生修养党性、砥砺品格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由于党支部成员覆盖所有年级,甚至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专业相对应而共同组建成党支部,这种层级式年级和学历建构有助于支部设计党员实践教育活动方案时,避免因支部成员相互间不熟悉造成活动参与率低下的结果,呈现高低年级、研本层级互动的和谐状态,彰显莘莘学子先进知识的学习力、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和过硬的公民基本素质力。

和其他党支部建构模式相比,相同的专业背景让支部成员对同一理论和实践的接受度更高,更容易取得实效。高年级对低年级、研究生对本科生具有先期成长优势,在专业认同和崇敬的情感支配下,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更愿意融合于这样一个集体,接受引领和教育,主动投身实践,并努力向支部中高年级和研究生党员看齐,从行动到思想上尽可能与之保持一致,共同成长和发展,形成具有先进性、示范性和服务性的民主、平等的集体组织。

(三)党员发展,组织考察培养更具公平性

党员发展是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扬州大学为例,学生党员发展已形成推优发展机制。由基层党支部所覆盖的各团支部首先进行民主推荐优秀大学生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在其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后一个月,根据其综合表现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安排进入业余党校学习,增强其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在充分考查入党积极分子的基础上,按比例、适时地发展预备党员。在预备期继续由联系人和支部共同考察,一年预备期满,开展预备党员党校教育,进行转正答辩,条件成熟及时转正。

因为具有相同的专业背景,联系人与培养对象进行交流时不会流于理论上空对空的说教。党员先进性教育内容能够依附于具体的专业课程,如某专业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专业内优秀党员的示范性、带动本专业普通学生共同进步的服务性等。在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中,联系人和被发展对象都了解相关标准,公平参与竞争,切实感受到共同成长的快乐,而不会将组织发展工作仅仅定义为完成校院党委的指标任务。

(四)经验积累,支部帮带更显有效性

非专业党支部随着支部学生群体的毕业,基层党建工作随着该群体的解体而终止,随着党支部委员的离任,除党员材料随个人档案外,其他各类基础材料也散失殆尽,更不用说经验的积累和凝练。基层党支部建设始终处于不断重复的探索阶段,无法提供青年群体追求政治理想所需的有效指导,不利于支部党建的创新发展。

专业党支部建构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瓶颈。尽管支部成员不断流动,基于专业建构的学生党支部却能够对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传承,对不足进行思考和处理,推动该支部向专业化、学习型、服务型基层组织转变,有利于优秀基础党支部彰显特色,发挥示范效应。

从激励因素方面看,青年学生个体的政治追求、党性修养和人生职业理想在专业党支部中能够得到更好地激发和维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开放的国内外环境下,面对多元价值取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种种复杂状况,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特殊要求等,怎样创新党支部建构模式,以期弱化、消除青年学生可能受到不良影响,专业党支部建构已呈现出明显优势。

(一)理论学习,专业党支部群体中更容易激发兴趣点

青年学生富于朝气、热情、正义感和创新精神,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亟需先进理论的武装,也容易产生怀疑和动摇,陷于思想的迷茫。在专业党支部中,无论是支部委员或联系人都是接受过教育和考验的正式党员,凭借共同的专业背景和政治理论水平优势,容易受到培养对象的信任。其言行将激励培养对象克服思想和行为障碍,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对身处开放的国际环境、三观未定型的青年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性和理论抽象性的灌输容易使之产生抵触。而共同专业背景前提下,党支部的理论教育可以从专业荣誉感入手,将之贯穿于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内心激发培养对象摆脱原先思想状态的主观愿望,在追求专业卓越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奉献社会的觉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自觉实现人生理想,完成思想和实践的共同转变。[8]

(二)实践锻炼,专业党支部组织策划更易产生向心力

基层党支部无论是考察入党积极分子,还是教育预备党员,都不能仅凭纯理论说教,更多的是依靠实践锻炼。党支部结合重大的纪念日,策划具有时代特色,符合青年学生心理预期的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党员群体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先进性、示范性和服务性,并由此起到受激励、促发展的效果。专业党支部还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登记考核,让普通群众的评价指导党员群体明确奋斗目标、规范行为方式。[9]

依托专业党支部,党员群体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有效规避无效激励,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在公平竞争的集体氛围中凝心聚力,坚定立场,自觉抵制各种思想流派的侵袭,成为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三)理想追求,专业党支部引领培养更具针对性

当代青年学生的最初入党动机多存在功利性。在培养和引领过程中,专业党支部通过创设符合青年学生身心需要和社会时代发展要求的学习环境,能够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明确党员身份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意义,强化服务和奉献意识,由此帮助其纯洁入党动机,内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专业党支部指派的培养联系人能够全方位跟踪培养对象成长轨迹,有效沟通消除其思想误区和障碍,激励其理想追求,形塑党员群体先进性、示范性和服务性。

四、结语

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校园非常重要的组织结构保障。要提高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时代性和时效性,就必须坚持:在思想理念上抓核心,在培养教育环节中坚持标准,在管理模式上勇于创新。[10]激励视阈下的高校专业党支部建构模式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符合青年学生群体身心发展需要,有效突破了非专业基层党支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瓶颈,对未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改革有积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将成为未来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主要建构模式。

[1]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 人民日报,2014-12-30.

[2][3]金绍荣,田再悦.提升大学生基层党建实效:现实困境与双重突围[J].探索,2013,(3).

[4]张晓东.试析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与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3).

[5]生永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6).

[6]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唐艳辉.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15).

[8][9]石清云,高翠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2).

[10]武晶晶.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三要素”[J].党建研究,2012,(8).

(责任编辑:悠 然)

本文为扬州大学2013年组工项目“激励理论视角下的高校专业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015-04-28

郭兆云(1976-),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文学院团委书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D26

A

1672-1071(2015)03-0082-04

猜你喜欢

支部高校学生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支部联建润“甘泉”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