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现役院校教、学、管成效提升路径探析

2015-01-30翊,夏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革命军人强军育人

何 翊,夏 茉

(武警学院 训练部,河北 廊坊 065000)

公安现役院校教、学、管成效提升路径探析

何 翊,夏 茉

(武警学院 训练部,河北 廊坊 065000)

军队院校要在铸魂育人和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优良校风的培育。按照习主席提出的“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革命军人标准,公安现役院校应以“教风、学风、管风、考风”建设为抓手,致力于提高教、学、管成效,助力官兵朝着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目标迈进。

公安现役院校;铸魂育人;教学管理

“教风、学风、管风、考风”(以下简称“四风”)是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的重要标志,是培育优良校风的根本保证,是凝聚人心、攻坚克难、铸就成果的力量源泉。公安现役部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担负着边防管理维稳、消防灭火救援、警卫安保执勤等重大职责任务。公安现役院校作为公安现役部队干部生长的摇篮、成才的主渠道,应该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有”革命军人标准,以“四风”建设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管,下大力气抓好铸魂育人这一战略工程,积极培养“四有”革命军人,努力提高教、学、管成效。

一、大力推进教风建设,着力培养有灵魂的革命军人

教风是提高育人质量的众多外部因素中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教风有助于形成教师潜心教学、学员虚心求学的浓厚氛围。教师是教风的实施者和践行者,是军校学员理想信念的培育者和塑造者,教师的德行言语、教姿教态、处事原则直接影响到育人质量和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信念与忠诚。习主席指出,“有灵魂”是强军兴军进程中官兵必备的政治信仰,要做到信念坚定、听党指挥。因此,要培养出“有灵魂”的革命军人,广大教师就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觉悟,摒弃与教师身份不符、与教师职业操守不相适应的作风和举止,不断加强自身品行修养,自觉将德育培育及坚定理想信念、忠于职责使命教育融入到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把筑牢忠诚警魂作为第一位的责任,以现实问题和“活”的思想搞教育、做工作,确保学员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1]。

(一)以上率下,强化教师自身素质

军校要有军校的样子,军校教师更要有军校教师的样子。因此,教师的自身素质必须过硬,才能以上率下。首先,要注重内外兼修,养成良好的人品师德,做到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以良好的道德品行感召学员,以良好的人格魅力赢得学员的尊重和信任。第二,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全面履行教师职责,做到三尺讲台无杂音,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第三,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四,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精神,进一步增强教师主人翁责任感,自觉履行铸魂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神圣职责。最后,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在教学观念上与时俱进,突出“变”字;在教学内容上科学设置,突出“精”字;在教学形式上拓宽思路,突出“活”字;在教学过程中紧贴实际,突出“实”字;在教学手段上着眼长远,突出“新”字。

(二)强化教育,筑牢学员思想根基

作为公安现役部队院校的教师,其身份首先是一名军人,然后才是一名教师。因此,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传道”,夯实学员的忠诚根基。首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军和公安现役部队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阵地作用,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忠诚警魂”作为政治教育的主题主课,真正把红色基因融入广大学员血脉,确保学员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党在心、枪在手,警旗跟着党旗走”。其次,向学员讲授革命优良传统,利用红色资源广泛开展参观见学、讨论交流活动,有效增强学员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自觉性,进一步坚定从警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从理想信念上筑牢忠诚警魂。最后,要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忠诚警魂”目标,积极推广是非大辩论、思想大谈心、主题大演讲等启发式教育模式,引导学员在思想交锋中明是非、在析事明理中知荣辱,以细致入微的方式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教育人、打动人、感染人、塑造人。

二、扎实开展学风建设,着力培养有本事的革命军人

学风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载体,是青年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基石,是帮助学员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怎样学好”等问题的关键因素,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院校的办学声誉和长远发展。习主席指出,“有本事”是强军兴军进程中官兵必备的核心能力,要做到素质过硬、能打胜仗。因此,要培养出“有本事”的革命军人,就必须以抓落实的精神抓好学风建设工作,落实到具体教学训练中,就是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立足学员第一任职需要,围绕实战搞教学,聚焦打赢育人才,构建实验、实习、实训有机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整体实战水平。

(一)严格标准,聚焦能力生成

本事是练出来的,有使命和担当的军人,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找差距,面向未来强素质。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战斗力生成标准锤炼学员。首先,要以“严于部队、高于部队、先于部队”的标准按纲施训,构建课内外结合的学员体能和军事技能训练体系,将学员课内外军事体能训练贯穿于学员在校全过程,把斗争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和生动课堂,增强训练自觉,强化训练考核,全面提升学员的体能和军事技能素养。其次,要紧跟高等教育、军事教育及公安教育发展趋势,设计以提升学员任职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举办技能比武,增设实践技能选修科目,扩大学员自主学习、训练空间。最后,要瞄准岗位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辅助方案,设计一系列学员能力提升平台,设置公安教育和警种通修课程,满足部队岗位轮换需要,充分发挥出第二课堂灵活多样的育人优势,举办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应用写作比赛、人文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特色品牌。

(二)瞄准实战,确保能打必胜

军人要成为未来战场的勇者,除了具备基本的军事技能基础外,还要掌握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新本领。因此,只有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不断磨练学员善谋打仗的本事,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能打胜仗的“刀尖子”[2]。第一,要坚持从实战出发,突出对抗性训练。在实兵、实装、实景、实打、实抗演练中锤炼学员不怕疲劳、百折不挠的顽强作风,组建专业基本技能教学示范分队,实施以老带新的强化训练组训新模式,组织毕业生开展专业综合演练,构建院校(部队)之间、学科(专业)之间、教研室之间常态的联教联训联演联考机制,不断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第二,要在应急救援、重大安保、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学员勇往直前、敢打硬仗的献身精神。在斗争实践环境中检验学员的实战本领,砥砺学员意志品质,锻造战斗精髓,创新学员实习组织模式,成建制地安排学员到部队参加暑期认识实习、寒假毕业实习和到重大任务一线参加警卫安保执勤任务,实现课堂与战场紧密对接,技术与战术深度融合。第三,要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培养学员处险不惊、处变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组织边境维稳形势严峻地区的毕业学员开展武器专项技能训练和反恐科目技战术训练,以边境维稳处突任务为想定,学员自主设计、策划、组织“砺剑”行动,在真正的“战场”氛围中不断夯实学员应急处突专项技能。

三、不断加强管风建设,着力培养有血性的革命军人

管风是军队院校得以保持顽强战斗力和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军人意识、胆气血性、纪律观念、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形成科学、规范、严密管理工作体系的有力保证,管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院校正规化管理的成效。习主席指出,“有血性”是强军兴军进程中官兵必备的精神特质,要做到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因此,要培养出“有血性”的革命军人,就必须通过战斗文化熏陶,着眼于培育军人舍身报国、敢打必胜的战斗血性,不断深化管理作风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引导、训练管理磨砺、重大任务锤炼的作用,筑牢提高育人质量的纪律作风基础和管理能力基础。

(一)牢牢抓住战斗精神培育这个主阵地

培育学员献身国防、爱军精武、敢于亮剑、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是院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要牢牢地抓住军校作为战斗精神培育这个主阵地不放。首先,要让学员明白“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树立起“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坚定信心。结合公安现役部队特点,创设模拟实战环境抓好综合演练,把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摆在演练首位,通过开展战前动员、撰写挑战书、表决心、向军旗宣誓等活动,让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奉献意识在学员头脑中深深扎根,磨练学员吃苦耐劳和承压负重的意志品质,为遂行任务打下坚实基础,确保能打仗、打胜仗。其次,要让学员叫响“当兵打仗,在军言战”。加强公安现役部队根本职能教育,着力培育学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坚持用战斗力标准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摔打学员,在真打实练中提升训练质量,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的使命感、荣誉感,努力锻造学员胆气血性,以实际行动献身强军实践、矢志“战场”制胜。

(二)紧紧扭住纪律作风建设这个助推器

铁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是形成强有力战斗力的助推器。因此,我们应通过条令学习、专题辅导、纠察检查等方式,突出整治警容风纪、作风养成、内务秩序、涉酒涉车等问题,形成纪律作风建设新常态。首先,要提高纪律约束力。条令条例是军队建设规律和治军经验的集中体现,在部队建设中起着最根本的规范、约束和引领作用,必须严格执行军队条令条例,坚持不懈地加强院校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正规化建设水平,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抓好学员日常养成,培养学员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战斗纪律。其次,要以“三严三实”的作风献身强军实践。“三严三实”不仅是对当前纠“四风”、正作风、树新风提出的新要求[3],也是对献身强军实践、实现强军目标发出的新号令。在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干部、学员进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加深对“三严三实”的深刻理解,自觉用强军兴军的要求查找作风建设的差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思想认识的提升促使作风建设的转变,用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助力部队建设新发展,凝聚强军兴军的正能量。最后,要弘扬优良传统,打造强军文化。军事文化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滋养军人血性的精神沃土,实现强军目标,就迫切需要发挥军事文化的力量,以文化增强凝聚力、催生战斗力,从新学员入校的第一天抓起,尽快实现“两个转变”,组织学习党史军史,抓好爱国奉献、尊干爱兵、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等入学入警基础教育,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切实在思想上给学员打牢优良传统的深刻烙印。

四、持续强化考风建设,着力培养有品德的革命军人

考风是院校校风最直接和最集中的反映,是检验教风、学风、管风建设效果的综合指标,考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风建设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习主席指出,“有品德”是强军兴军进程中官兵必备的道德情操,要做到情趣高尚、品行端正。因此,要培养出“有品德”的革命军人,就必须不断加强学员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学员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培植学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内心定力,成为道德品行的示范者和带头人。

(一)砥砺高尚纯洁的道德品质

军人有品德,就是要品德高尚、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因此,首先,要坚持培养健康的道德品行。军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相比其他行业和普通群众,学员在道德品行上有着更高的特殊要求,在学员的日常教学训练中,把德的培养放在首位,引导学员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通过开设品德培育方面的选修课程,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丰富营养,不断提升学员精神境界。其次,要树立忠诚老实的做人导向。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教会学员怎么去做事,更要教会学员怎样去做人,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通过案例剖析警示教育学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光明磊落。最后,要牢固树立制度和纪律的权威性。紧盯开学、放假、毕业、执行重大任务等重点环节,充分利用党团日、动员讲话、讲评等多种形式教育学员提高政治觉悟,站稳政治立场,自觉用党的政治纪律约束规范个人言行,时刻紧绷遵纪守规这根弦,自觉以纪律规定约束自己,防止发生违规问题,大胆纠治学员中存在的各种不良道德品行,切实达到震慑人、教育人、帮助人的目的。

(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考风

规范课程考核的组织工作,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是加强考风考纪建设、提高考试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首先,要加强教育,严肃考纪。各级领导干部是考风考纪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采取集中全员教育与重点人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广大学员充分认识诚信参考的重要性和考试违纪的严重危害性,以实际行动认真备考,诚信参考,教学管理部门提前印发《关于做好期(中)末考试工作的通知》、《监考要求》和《考生须知》等相关文件,对试卷领取、监考职责、试卷评阅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将考试成绩筛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有关单位,责成相关人员写出书面报告,严格平时成绩考前上报制度。其次,要强化责任,明确任务。监考教师要熟悉并严格履行监考职责,按时领取试卷,切实维护好考场秩序,保障单位要按照《考场保障要求》及时主动维护考场卫生,学员要按时到达指定地点,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坚决杜绝在考场随意走动、交头接耳、抄袭等违纪行为,明确交卷后不得逗留、议论、再次进入考场等行为,构建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最后,要严明纪律,以儆效尤。督促监考教师履职尽责,禁止包庇、隐瞒和纵容学员考试违纪,对违纪作弊学员和不作为的监考教师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学籍管理规定》和《课程考核管理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相应处理,及时通报,禁止教师考前泄题,在评阅卷过程中出现“人情分”“照顾分”等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行为发生,从各个环节严格考试纪律。

[1] 吴雁,张学思,陈活良.军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略[J].政工导刊,2015,(3):12.

[2] 郑奎鹏.做打胜仗的“刀尖子”[N].解放军报,2015-04-14.

[3] 本书编写组.践行“三严三实”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4.

(责任编辑 李献惠)

A Research of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of the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in Active Service

HE Yi, XIA Mo

(StaffOffice,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It is crucial for a military academy to bring into play a specifically function in morality education and cultural implantation and battle effectiveness, for which the key factor rests with cultivating excellent school spirits. According to the revolutionary military standards lodged by Chairman XI, a military academy should speed up its pace in building excellent school spirits in order to enhance teaching management effects.

the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in active service; morality education and cultural implant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2015-04-02

何翊(1973— ),男,四川仪陇人,副教授; 夏茉(1976— ),女,吉林人,馆员。

E221

A

1008-2077(2015)09-0089-04

猜你喜欢

革命军人强军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强军路上
深入学习理解习主席关于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四有”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新形势下培育新一代“四有”军人的几点建议
强军 强军
游牧民族之特性对当代革命军人血性胆魄的启发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