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

2015-01-30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制度优势陕甘宁边区

杨 东

(天津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北辰 300134)



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

杨东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北辰300134)

【摘要】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凸显着中共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而重要的历史时期的一些重大的理念性变革。其中抗战与民主相结合,是中共建构县政制度的重要理念。将制度优势和为民众服务相结合,是中共建构县政制度的重要基点。而从民众认同以及政治归属感的基础上建构县政制度,则是中共基于民众的自身利益和基本诉求,并希冀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社会整合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县政设计;制度优势

任何制度变革总会暗含着一种理念变革。用一种制度安排取代另一种制度安排,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制度转换,也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制度本身的需要,而是意欲通过它获取制度以外的东西。因此,所谓的制度变革乃至制度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而借助这个手段所要达到或实现的理念才是制度变革的基本目的。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显然也蕴含着中共在制度建构中的一种理念表达。梳理目前的研究著述,不少论著要么是关注县政制度本身,要么是在边区民主这一框架之内展开讨论,而对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及其理念意蕴的论述却着力不多。有鉴于此,本文拟就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抗战与民主相结合的理念

1942年12月,林伯渠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指出:“要建设新民主主义,首先要使革命的群众有政权,有饭吃”。[1]307也就是说,建立边区政权是实现新民主主义政治的基本前提。鉴于抗战时期的特殊情形,陕甘宁边区所组建的政权首先应该使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相得益彰。而这一点也正是边区县政设计的重要理念。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谈到当时的形势时指出:“在目前,这个政府的基本任务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因此,这个政府的纲领,应当是以适合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这个基本任务为原则,据此以适当地修改我们过去的政策。”[2]156这个报告,不仅是对此前苏维埃制度的反思总结,同时也是对即将组建抗日民主政府,注重抗日与民主相结合的生动说明。1937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进一步指出:“对于抗日任务,民主也是新阶段中最本质的东西,为民主即是抗日。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民主是抗日的保证,抗日能给予民主运动发展以有利条件。”[3]1441939年9月24日,毛泽东在接见斯诺时也指出:“抗日而没有民主,是不能胜利的,抗日与民主是一件事的两方面。”[3]2391940年2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说时再次指出:抗日和民主这两件事,“是目前中国的头等大事”,“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4]731。这些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发表的谈话,实际上也是陕甘宁边区建立县政制度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实际上就在1937年8月,中共就专门针对抗战时期的地方工作原则作出指示。指示开宗明义就说:“一切地方工作,以争取抗战的胜利为最基本原则,一切斗争的方法与方式,不但不应该违犯它,而且正是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同时在领导改善民众生活的斗争中,“以采取用群众压力为后盾的民主的与合法的方式为主,在改善群众生活的过程中,应该鼓励一切同国防有关的生产事业中群众革命的热情,自觉的提高生产率”[5]178-179。就县级政权而言,就是首先要为抗战服务,要“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要“坚持与边区境外友党友军及全体人民的团结,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行为”[6]90,也就是说所有的任务都要围绕抗战这个中心任务而展开,通过战争动员,更加密切军民关系,来支持长期的战争;通过发展边区经济,提高文化教育的质量,改善人民的生活,来巩固战争的物质基础;通过民众的参政热忱,监督与批评政府,健全各级民意机关,使得民众的力量经过政权来表现出来,成为战胜敌人的武器。而所有的这些,都是设计边区县政应该遵循的基本理路。

边区县政更好地服务于抗战,必须通过民主的方式来保障。这意味着,边区县政的设计还要凸显出鲜明的民主化运动和地方自治的理念与色彩。只有通过民主化运动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才能实现抗战的最后胜利,进而才能从根本上巩固革命根据地。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要民众,虽危险也有出路;不要民众,一切必然是漆黑一团。”[7]202也正是基于此,陕甘宁边区县级政府组织条例首先就明确指出:“本条例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政治,健全县政府机构,加强区乡行政领导,依据国民政府县组织法及适应边区实际而组织之。”[8]130

如果再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陕甘宁边区县级制度的建构,也是顺应现代革命运动的民主诉求而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民主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现代革命运动无一不是以民主为基本诉求的。“宪政运动的方向,决不会依照顽固派所规定的路线走去,一定和他们的愿望背道而驰,它必然是依照人民所规定的路线走去的。这是一定的,因为全国人民要这样做,中国的历史发展要这样做,整个世界的趋势要我们这样做,谁能违拗这个方向呢?历史的巨轮是拖不回来的”[4]738。实际上,任何领导中国革命的政党都必须回应现代革命的民主诉求。也就是说“宪政要成为一个运动,要实行人民所要求的宪政,不然是不行的”[1]155。

陕甘宁边区作为民主的样板和模范的革命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民主化运动就是一项重要内容。而“民主的第一着,就是由老百姓来选择代表他们出来议事管事的人”,“如果有人轻视选举,或者说不要选举,那就是等于不要民主。不要民主,就等于不要革命”。而“革命的目的,是为老百姓求自由。选举是老百姓行使自由的头一桩事。我们要发展老百姓的自由,就得大量宣传、耐烦诱导;使每个老百姓都能凭着自己的意愿去进行参政,选举代表”[9]48-50。由此可见,民选县级政府工作人员,正是这一诉求的具体体现。

与此同时,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也体现着鲜明的地方自治色彩。事实上,1937年8月在洛川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中共就把“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列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之一,作为自己明确的主张。[10]2111937年11月,周恩来在《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的演讲中,同样肯定地方自治在发动民众、开放政权中的积极作用。他指出:“我们应该以真自治来活动民众,开放政权。”这就要求首先“在制度上应该是民主政治,应该团结华北的抗日人民,不论何党何派何军,均应容纳他们的代表,来共同担当国事,主持救亡大计。”与此同时,“在组织上应该从县区分上施行地方自治自给,以坚持中华民国的正统,然后及于省区”[11]169。在1939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中进而明确规定,要“发扬民主政治,采用直接、普遍、平等、不记名的选举制,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政治机构,增强人民之自治能力”[8]26。

可见,将抗日与民主相结合,是边区县政设计的重要理念。正如毛泽东在接见美国合众社记者罗伯特·马丁时所说:“中国需要民主才能坚持抗战,不单需要一个民选的议会,并且需要一个民选的政府。”[3]239换句话说,唯有将抗日与民主相结合而建构的政权,才符合顺应时代与环境的政权设计理念。

二、制度优势与服务民众相结合的理念

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建构,与过去的苏维埃相比,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工农民主改为一般民主;政权形式也由苏维埃形式改为议会形式,在选举方面亦改为普通的直接的平等的选举。在县级制度设置方面,“县区两级不须要以前的部和科,县设一、二、三科,承审员,区设助理员,和全国各地的县区一样,省的一级不要了,为使县与边区政府的联系密切,采用分区行政专员制度,组织比以前的省要小一些”[12]235。特别是“因为边区成立过苏维埃,有更高的民主基础”:

一、群众用自己的血夺来的政权,比一般所谓政权开放下的群众,情绪完全两样。

二、官僚习气已铲除,群众和政权机关的接触是赤裸裸的。

三、群众组织发达,没有人不有他特殊利益的团体,工人有自己的组织,农民有自己的组织,商人也有自己的组织(小孩入儿童团,青年入青年救国会,妇女入妇女代表会),这些团体也是整个民主的有力支柱。[12]238

如果说上述情形是建构边区县政之前业已形成的客观优势,那么以讲求效能,发挥制度优势为特点的“三三制”统一战线模式的政权,也应该成为建构县政制度的基本范式。也就是说在建构县政制度的过程中,政权的性质,并不决定于指导阶级及其政党,而是决定于当前的主要任务。中国现阶段革命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权自由,“对外解除帝国主义的压迫,首先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因为如此,对内必须消减阻挠进步的做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社会工具的落后势力而实行民主自由。这个任务,是各个革命阶级需要的,因而各个阶级都在出力争取。绝不因领导阶级及其政党而有所改变。”[13]134在“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是一致的”条件下,无产阶级、共产党在出力,其他阶级、党派也在出力。没有各阶级、党派联合出力,就不会有各阶级、党派即民族联合的胜利。“三三制在这样政治基础上产生,而施行三三制后,可以使政治基础更加发扬与巩固”[13]134。因此,这样的理念既是建构县政制度的特点,也是县政制度的优点。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制度的执行还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而“所谓领导权,不是一天到晚高喊的口号,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来说服和教育非党人士,使他们诚意地接受我们的提议”[14]。因此尽管共产党在根据地内占有绝对的政治优势,但也不能以党干政,不能用党的机关和职能去取代政权的机关和职能,而是需要道义的力量和服务民众的理念来推行。因此,将服务民众作为建构县政制度的核心理念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这一点也正是中共自始至终都在高擎的一面大旗。正如习仲勋所说,做行政工作,“是替老百姓服务的。这样,就要一心一意老老实实把屁股放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坐得端端的”[15]9。

实际上,在中共看来,为民众服务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道义担当。当解决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的局面成为急迫的问题之时,“谁能领导人民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并实施民主政治,谁就是人民的救星”[4]674。而“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最重要历史任务,就是充当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联合所有民主力量和中国人民真正的民族力量,拯救中国,使她免遭瓜分和完全的奴役”[16]246。因此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华民国行政系统中一个组成部分,“当严重的民族危机要求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首先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者与组织者”[17]。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站在这一斗争前线的,过去如此,现在还是如此,将来还是如此”[3]288。正是这种道义关怀和历史使命,成为中共对县政制度安排做出判断和选择时的一个重要基点和动力基础。

可见,中共关于制度优势和为民众服务相结合的理念,不仅是对时代主题和前途命运的一种判断,同时也将其作为讲求效能,发挥制度优势的有效路径和可靠保证。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对此,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曾做过明确的阐释。他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政权,是“改变了过去一切政权阶级压迫的实质,真正地成为人民自己的政权。它不是官僚机关,不是剥削人民的工具,而是人民学习政治,经过它来体验自己意志的舞台”,是“没有特殊的统治阶级,只有服从人民利益的公务人员。这些政权工作者,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他们只知克己奉公,忠于职务,从来不计较个人的享受与地位”。这样的政权,“依靠人民自觉的爱戴拥护,而不需要强迫服从,或是压抑统制。因为我们信任人民的力量,忠实于人民的事业,无论什么时候都和人民在一起去完成身负的任务”[1]226-227。

很显然,既能高瞻远瞩关注时代主题和前途命运,同时又能够真正地为实现理想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这是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一个重要设计理念。正如1940年12月底,毛泽东在同从前线来到中央党校的同志谈话时所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的抗日斗争。蒋介石现在比我们住的阔气,有洋房,有电灯,可是全国人民都不听他的。我们不要看不起自己,不要看不起土窑洞,全国人民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寄托在延安的窑洞里。”[3]277-278实际上这也从另一层面表明,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着制度创新和制度优越性的理念诉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蕴含着中共变革社会、解放人民和创建新中国的内在要求与逻辑,反映着中共制度创新和制度救国的政治诉求。

三、民众认同与政治归属相结合的理念

任何制度的设计,如果仅仅指出人们应该遵循的原因,只能说明人们具有遵守或执行制度的可能,还不能说明制度就会被遵守而实现其有效性。正如诺斯所指出的,制度需要具有“实施特性”[18]84才有效。而制度的实施特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度参与者的心理认同,进而形成政治归属感,这样的制度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如何从民众认同以及政治归属感的基础上体现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设计,显然是中共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

首先,按照制度学的一般理论,人们能否认同制度,关键看制度是否符合人们自身的利益,或者说,制度是否为人们实现自身利益提供了可能或更多选择,是否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实现。“当制度目标与社会成员对自己的利益判断或利益实现途径的偏好吻合时,人们就越容易信任制度,进而就越倾向于遵守制度。此时,由于响应着社会成员共享的关于利益及其实现的信念,制度才具备了有效的基础”[19]。而这一点,正是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

正如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的演说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各项政策,都是为着团结一切抗日的人民,顾及一切抗日的阶级,而特别是顾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的。”共产党提出的政策都是“使各界人民都有说话机会、都有事做、都有饭吃的政策。”[20]808这些论述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基于民众的利益诉求,从民众的需求和利益出发来建构陕甘宁边区的制度结构。并且渗透到民众生活各个方面,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共同要求。如此“才能使人民认识到贫困愚昧受压迫的来源,认识到怎样做可以翻身;翻身,不止是由没吃没穿,翻到有吃有穿,而且是奴隶翻到主人的地位”[21]307-308。这些制度建构,正是为民众更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而做出的设计。

其次,人们能否认同制度,还要看制度是否提供了人们对未来稳定的发展预期,使利益受损的可能性降低,或为利益受损设置了底线。显然,中共对此有着明确的认识。“只有民众积极起来,保护其本身利益的时候,民众才会或才能以同样的积极性来保卫国家民族。未有对于本身利益尚不知或不敢起来保护的民众,而能起来积极保护国家民族利益的”[22]。为此,中共在建构县政制度时,首先理顺了政府与参议会之间的关系,指出为保证政府真能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就需要各级议会,都由选民直接选举;同时确立了参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参议员有选举罢免政府人员及决定一切重要问题的权力。也就是说,议会是人民直接选的,是主人,政府是议会选的,是佣人。主人对佣人有监督指挥的权利,佣人应接受主人的监督和指挥。同时又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及政府人员中,任何政党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另外,政府选出来了,要它做事不出纰漏,就得有议会经常监督,限定它的权力。尤其是这一点,可谓是参议会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本来特权阶级,为要在民主掩盖下,仍保有他的优势,常常利用间接选举,多转几个弯,选举就愈易操纵。又喜欢把议会权能,缩到很小,于是行政机关,面子上是民主,实质上是专制,国民政府颁布的国民大会选举法和宪法草案,都怀着这个鬼胎,现在我们边区先来一个彻底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在推动全国民主上有很大作用”[12]232。这样,基层干部也自然是从生产与抗战中产生的人民自己的干部,其余的劳动英雄、杀敌英雄、合作英雄、卫生模范、模范工作者等等皆是如此。由于他们从人民中来,和以前站在人民之上或人民之外的人完全不一样。

可见,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以参议会为组织形式,通过参议员的参政权力来监督和促进政府的各项工作。这些制度设计,不仅大大促进了民众的认同感,而且也促进了民众强烈的政治归属感。所以,每有参议会召开之时,一些参议员“身后跟着大群男人、女人和孩子,许是他的朋友或羡慕他的人。他们敲锣打鼓,高声谈笑着,用这种乡间淳朴简单的方式,欢送出席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代表”[23]293。更有一些农民主动登台发表演说。如在陕甘宁边区二届二次参议会上,一位79岁的老农民登上讲台激动地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见到,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民主参议会会议。共产党一心为国家为人民……我很高兴……,过去我常听人们说,农民做出了很大牺牲(纳税和其他形式)。这次我才知道政府和其他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牺牲更大,受苦更多,生活更艰苦……。为了抗日,我们必须做出更大牺牲。这些我们要向农民说清楚……”[23]297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指出:“认为政府会关心公民的要求,还是相信政府对公民持敌视态度,这会影响人们的行动方式的渠道和频率。”[24]206毫无疑问,在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中,以民众认同和政治归属感为基础的设计理念,不仅满足了边区民众的自身利益和基本诉求,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民众接受并参与中共革命,进而实现政治认同的重要助推力。当生活于新的制度中的农民大众,破天荒地第一次在自豪地谈论“我们的政府”,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将政府视为与自己无关或令人绝望的事实,这种体验自然会油然而生一种认同和归属的力量。正是这种认同和归属感所产生的力量,“变换了这块土地本来的面目,提高了人民对于生活的认识与挚爱,壮大了正在发展着的革命力量,使得一向落后不被人注意的地区,变成了在抗战洪流中屹然不动的砥柱”[25]。这样的描述和评论显然是业已被历史证明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林伯渠文集[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年谱1921—1975[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抗日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

[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7]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1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9]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

[10]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 [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11]周恩来政论选:上册 [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12]谢觉哉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3]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

[14]怎样才能实现“三三制[N].新中华报,1940-10-06.

[15]习仲勋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16]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5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17]林伯渠.发挥陕甘宁边区的伟大力量[N].新中华报,1939-03-28.

[18]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9]褚松燕.论制度的有效性——人们何以遵守规则[J].天津社会科学,2010(4)

[2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22]刘少奇.盐城农救工作经验——给苏中区党委的信[J].江苏党史资料,1988(3).

[23]比·库·巴苏.巴苏日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4]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25]林伯渠.抗战改变了边区的一切[N].解放日报,1941-07-07.

[责任编辑张海波]

(转至第83页)

【中图分类号】K265/D6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5)01—0104—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陕甘宁边区县政与县长研究”(13FDJ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东(1978— ),男,陕西府谷人,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及中共党史研究。

【收稿日期】2014-11-09

猜你喜欢

制度优势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政权治理经验探究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盐业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
对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理论创新与制度优势的相关思考
创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创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认清制度优势 坚定制度自信
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
陕甘宁边区县政制度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