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美术基础教育的现状和解决办法

2015-01-28王亮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解决办法美术教育现状

王亮

摘 要:我们的乡村美术教师要坚持使命和信仰,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克服面临的困难和阻碍,要用宽广开阔的胸怀理解我们的家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和传授未来接班人美育知识,最低限度完成《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今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应有的条件基础上去上好美术课。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状;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70-02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了物质生活条件,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需求和品位。那么,中国的教育界顺应时代发展,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但是,仍有相当多的人对美术教育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等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空白。

现状:目前,在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学校读书。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表面上,他们象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学校教育,似乎也在全面的发展。但事实不是这样,这些占全国中小学生人数一半以上的孩子,基本只是在接受着应试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只是一种口号。而这些孩子将来会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他们的人格能得到全面发展吗?这是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

在农村,大家把所有的学科按其重要性划分了等级:一等课语、数、外;二等课政、物、化、史、地、生;三等课音、美、劳。其中美术是“下等”学科之一。作为美术教师,深感悲哀。

造成农村美术教育的这种现状的原因,概括地说,在三个方面:

一、观念的陈旧

由于农村所处的地理环境,看不见美术与生活的直接联系,导致农村美术教育普遍存在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按照中国现形科目的教育编排,美术课不考试,不计入中考成绩,让人感觉很悠闲,常可以听见其他老师这样的话语:“美术谁都会教,老师工作轻松,好玩等话语,不被别人所理解,可以说是出力不讨好,各方面的干扰,美术老师的信仰就不够坚定了,也感觉很憋屈,专业的美术老师就改行教其他科目,兼带美术课,精力放到考试科目上了,形成恶性循环。在课程改革后,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和家长没有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课程标准》上是这样阐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以上五点对与教师的业务要求要具备过硬专业理论和技能素质。但是,受到传统大环境的制约,片面理解:认为美术老师上课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画,让学生在下面照搬照临就行,走出教室,接近自然,了解乡土习俗就别提了。而现在的《美术课标》把美术内容概括为四大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上好美术课也就不是轻松简单的事了。

二、经济的滞后

首先是美术学科有自身的特殊性,用一句俗话说,美术是一个消耗钱的学科。从大的方面讲,就农村学校面对的情况而言,教学资金有限,本身美术教学器材、用品、价格昂贵、易损坏,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根据调查,就学科本身同其他科目比较而言,则被放在从属的地位,无钱投入或是投入不足,教学使用消耗后,不能及时补充或是补充乏力。同时美术学科有灵活性的特点,要有独立的空间。位于偏远县城农村的中小学,条件好的学校是音美室混为一室,音乐、美术都要在那里上课,撞堂了,学生争抢现象经常发生。在条件差点的学校就没有这样的功能教室。就在课堂上临摹或是老师贴出范画,学生照着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审美创新能力。从教师和学生个人方面而言,一个乡村美术教师的一个月工资收入有限,要想画不离手,锤炼基本功,提高专业技能,一支毛笔差的十几块,贵的就几十上百了,一小盒颜料几十元,根本保证不了,还别说养家糊口,老师都需要计划着用,缩手缩脚、不可能发给学生。那么,学生就的自己买呀,大部分学生生长在农村,农村的孩子家庭经济差,学生到校,家里给孩子一星期的伙食费就三十块钱不到,如果一周用去五块钱投入到学习用品,那么,一周就有一天让学生饿着肚子上课,作为美术老师能忍心让学生去准备美术用品材料吗?如:体验国画的笔墨情趣、水粉、水彩勾画出色彩绚丽的世界,和内心的感受。更别提工艺制作和设计应用了。如果按照教材狠下新去要求的话, 那么老师的爱心、同情心、应放在何处?和老师的一些变通能力和根据教学实际处理教材的能力也需要学习,能力也值得怀疑了。

三、文化的落后

在一种文化较为落后的大环境中,美术教育很难得到良好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对学生来说是为将来进入社会的一个铺垫,不能急功近利,是一个长期熏陶的渗透的过程,举两个例子,乒乓球运动员,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直到得到奥运冠军荣誉和光环时,与默默付出的汗水的陪练员应该分不开。再比如老师最熟悉的“三字”来体会,要想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如果开始时,习惯不好,就要改掉你十几年以前的习惯,从头开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成功,而是需要持之以恒、一年、两年才能稍有功底,一月两月效果不佳。纵观农村,现在的学生家长,没有文化和有文化的也是初中毕业,就是刚脱盲呀,那看的透美术课程对孩子的重要性和起到的帮助作用了。

如何走出困境:对这个问题,大多数美术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从心,个人的努力好象是杯水车薪。然而工作还得继续做,得开辟一条新路,走出这种困境。对此,我个人也有一些看法,提出来和同仁商讨。

1、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美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独特的教育功效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教育出现的困境,目前来说,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经济上的,而是观念上的。经济上的困境是暂时的,或者说是可以解决的,而观念上存在问题却是致命的。教育主管部门改变了观念,就会改变评价体系,改变了评价体系,学科就不会有“贵”“贱”之分;学校改变了观念,就会在师资及教学设施上作应有的投入;家长改变了观念,就会对孩子作精神上、经济上的小小的支持。。。。。。当所有的人改变了观念,学生自然也就改变了对美术学科的态度,增强了学习兴趣。

2、扬长避短,利用资源

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不如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对高楼大厦,高科技产品比较陌生,但是和大自然接触得多,自小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为伴,出门即鸟语花香,放眼是田园风光。这都是可贵的资源,是城里的孩子不能拥有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扬长避短,教材上脱离实际的课要适当删减,多开发和孩子们生活实际接近的课程。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大自然中免费的资源。

3、营造氛围,感化大家

主动营造艺术的氛围。多开展一些活动,如美术竞赛和展览。为了扩大影响力,展览活动地点也可以选择在校外进行,大家在欣赏了美术作品之后,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感化,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达到对美术的认同。

4、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作为美术教师,更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当教学工作受阻时,自己不被重视时,劳动成果不被承认甚至不被尊重时,要学会平衡自己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在具体的工作中,对受教育者要求不能过高,因为美术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比如对于绘画,有的老师总觉得自己教得很认真,学生却画得很差劲,老师感到失望。美国当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罗恩菲德认为,不要试图教孩子怎样绘画,而应该只是提供材料和刺激,让他们自我表现,以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另一方面,从总体上看,对农村美术教育要有一个理性的思考。因为环境的原因,美术教育状况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那么就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到最好!改善农村美术教育现状,这是美术教师面临的一个艰巨的任务。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去迎接挑战。因为选择了美术教育,所以只能去爱它。如果它是快枯萎的小树苗,我们尽量使它长成参天大树;如果它是废弃的荒地,我们要去除杂草,努力把它整成花园。我们的乡村美术教师要坚持使命和信仰,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克服面临的困难和阻碍,要用宽广开阔的胸怀理解我们的家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和传授未来接班人美育知识,最低限度完成《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尽最大的努力去上好美术课。

猜你喜欢

解决办法美术教育现状
缺素症的症状及解决办法
辐射记录审核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婚外情的解决办法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