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让高中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的研究

2015-01-28方周能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体育兴趣高中体育积极性

方周能

摘 要: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中生提高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高中体育与大学体育教学的衔接点。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兴趣;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42-01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体能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高中教学在这个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能素质,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抗压能力,为学生将来良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如何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学习活动中是当前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制约高中生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的因素

高中时期与初中时期相比,无论从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方面来看都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特别是高中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使很多学生都将精力投入到学习文化课上,部分学生学习体育也仅仅是为了升学,而不是出于自身对体育的爱好。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高中生平均都出现了体重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根据2014年世界各国男性平均身高的调查结果来看,中国在世界的排名为57,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717米,这与同属于亚洲地区的日本和韩国差距甚远,高中生的体质问题不免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中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很多学生虽然活泼好动,爱好户外运动,但为了能够顺利考上大学,不得不放弃体育科目,被动的抽出大量时间接受文化知识,长此以往导致对体育课失去了学习兴趣。不仅如此,错误的体育教学方法也是制约学生参与积极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提升高中生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1、提倡个性化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根据学生的爱好与兴趣进行教学,从而吸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每个学生的体质不同,爱好的体育项目也有所不同,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顾忌大部分学生的爱好活动,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那么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提倡个性教学模式,即采用层次性、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对身体素质较好且爱好体育活动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身体素质一般且对体育活动并不反感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适时鼓励的方法,并加以引导,使他们逐渐爱上体育,并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最后对于身体素质较差且对体育运动接触较少的学生,教师先不要急于让他们投入到体育活动中,而是多与他们分享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如让这些学生多观看其他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的快乐,使他们不知不觉受到体育活动的正向影响,从而慢慢消除逆反心理,并最终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

2、体验式教学

过去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死板的、枯燥的,如有的教师认为体育课就是要求学生跑步锻炼,因此大部分时间都让学生绕着操场跑步,其实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同时也不利于高中生的体育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尝试体验式教学,把原本枯燥单调的体育运动变为新鲜有趣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进行新的体育项目教学时,可以先营造出一种神秘感,并说出这项体育活动有什么特点。如在进行跳马体育项目教学时,教师先提问道:“今天进行的体育项目是竞技体操项目,在进行开始前需要短暂的助跑,需要用到的体育器材长1.6米,宽0.35米,高1.25米,你能猜到这是什么体育项目吗?”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很快猜到是跳马,通过这种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关注,之后教师在进行基本技巧的传授,最后让学生体验项目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体育的信心。

3、增强体育的娱乐性

体育科目与其他科目最明显的不同点就是体育科目原本就带有一定的娱乐性,并不像其他科目那样按部就班的学习,而是以自由愉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但过去体育教育过于强调竞技性,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往往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内容应该是多样化的,同时也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下才能使学生放松身心,从而更快、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竞技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还能够有效缓和体育课堂上的紧张气氛,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能够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例如游戏“篮球传递比赛”、“迎面接力”等,也可以在游戏结束后播放一些舒缓身心的音乐,让学生在激烈的运动后更快的平静心态。

4、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能够让学生顺利考入大学,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并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健康观念和身体素质。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多加强调终身体育的主动性、健康性以及多样性,鼓励学生多参与体育活动,并且寻找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从而在长期的体育运动下提升自身良好的身体素质。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逐渐代替应试教育,各校体育教学也在面临着重要的挑战。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关系到将来的人生发展,能否提高高中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关系到高中体育教学的成败,因此提高高中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不仅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体育教师要明确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积极开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身体素质的体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体验和游戏中学会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巧。

参考文献:

[1] 张洪海.对高中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思考[J].才智.2010(28)

[2] 李炳林.浅析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新模式[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11)

[3] 张 勇.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 成功(教育). 2010(11)

[4] 张 亮,嵇明海.高中体育教学中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的研究[J].运动. 2011(03)

[5] 王 合.论高中体育教学的方法[J]. 才智. 201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兴趣高中体育积极性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