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频及超声雾化对慢性咽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5-01-27马菱微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射频

马菱微

工作单位:154600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七煤医疗总医院



射频及超声雾化对慢性咽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马菱微

工作单位:154600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七煤医疗总医院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射频及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射频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超声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较为显著,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初期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在后期治疗中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咽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射频及超声雾化治疗方法都属于临床较好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效果,射频治疗方法显效时间较快,两种方法治疗效果并无差别,都具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射频;超声雾化;慢性咽炎

在咽喉部疾病中,慢性咽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病症。该病症主要是患者的咽喉部黏膜、黏膜下组织以及淋巴组织弥漫性炎症所引起[1]。在临床中该症状较容易出现反复发作,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症和多发病正。该病症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因而容易给患者产生一种不易治愈的印象。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射频及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120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患者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36.3±6.3)岁。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咽痛、咽异物感、咳嗽等。将所有患者最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射频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咽后壁淋巴滤泡实行射频治疗。患者每次治疗的时间维持在30秒左右。在患者采用该种治疗方法的同时服用抗生素、扑尔敏以及相应的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雾化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施以地塞米松5 mg和生理盐水10 ml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该种治疗方法维持的时间应当为10 min。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同样服用抗生素、扑尔敏以及口服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一举视觉模拟评分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是一条长为10 cm的标尺。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表示患者的症状最轻,10分表示患者的症状最严重。在患者治疗后,让患者依据自身的情况标出相应的位置。

1.4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中的所有数据都采用了SPSS 17.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运用t的检验原理,计数资料主要采用χ2进行检验,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较为显著,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初期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患者,患者在治疗1~3 d内,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在后期治疗中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在治疗4 d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在临床中慢性咽炎主要是患者风热感冒而引发的咳嗽、咽痛等,但是患者的这种症状并无获得及时有效地治疗[2]。该病症在临床中具有反复发作的情形,常见于常年人。该病症主要位于咽部黏膜下淋巴组织弥漫性炎症。临床中该病症主要位于鼻咽、咽喉、口咽等部位,使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慢性咽炎的病程较长。同时也有可能由于鼻窦等疾病造成长期张口呼吸以及言行分泌物的刺激导致患者引发慢性扁桃体炎。在此过程中患者烟酒过度、天气干燥等吸入有害气体也容易引发该种病症[3]。临床中这种病症主要表现在局部。患者的咽部出现不适、异物感、咽痛、痒感。该种病症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临床中射频和超声雾化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在患者采用这两种治疗方法的过程中施以地塞米松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该药物具有极强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对减轻患者黏膜充血和水肿具有显著的效。射频治疗技术是在射频电磁的作用下,患者患处细胞产生剧烈的分子运动,形成特殊的内热反应,使得患者的患处血管处于闭塞状态,进而促使患者的病灶萎缩、消失的目的[4]。

综上所述,慢性咽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射频及超声雾化治疗方法都属于临床较好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效果,射频治疗方法显效时间较快,两种方法治疗效果并无差别,都具有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董在平.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3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2):46.

[2]张翠.慢性咽炎26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3):138-140.

[3]周莉光.药物联合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586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2500-2501.

[4]蒋启明,杨伟明.咽炎胶囊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8):76-77.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reatment of RF and Ultrasonic Atomization of Chronic Pharyngitis

MA LingweiQimei Medical General Hospital of Qitaihe c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Qitaihe 154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RF and ultrasonic atomizing inha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haryngitis.Methods Patient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a random sample of 12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using radio frequency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ultrasound atomization treatment.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significant,consistent with the dat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In the beginning of treatment, clinical outcom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observed group,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treatment..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RF and ultrasonic atomization treatment methods are better clinical treatment.With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RF treatment method the time fast,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effect,has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RF,Ultrasonic nebulization,Chronic pharyngitis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2.137

【中图分类号】R27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12-0169-02

猜你喜欢

射频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基于5.8G射频的多路径识别技术应用探讨
2.4GHz自定义手持射频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一种基于射频开关切换的伪随机编码超宽带多发多收雷达设计
Stretta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程控增益射频宽带放大器
基于LPC54102的射频卡读写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