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Ⅰ类切口眼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

2015-01-27刘学琴15700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4期
关键词:合理性眼科预防性

刘学琴15700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Ⅰ类切口眼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

刘学琴
15700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目的:分析Ⅰ类切口眼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收治Ⅰ类切口眼科手术患者410例,分析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共有248例患者预防性应用了抗菌类药物,所占比例60.48%。应用最多的抗菌药物是妥布霉素滴眼液和氧氟沙星滴眼液。结论:对于Ⅰ类切口眼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程度较高,但仍然存在用药不合理情况。

Ⅰ类切口眼科手术;抗菌药物;合理性

在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围术期的预防性用药。在眼科手术围术期合理进行抗菌药物的应用可以使患者的痛苦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率降低[1]。本文选取我院2010 年1月-2014年1月的Ⅰ类切口眼科手术患者410例,对其出院病例进行分析,分析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Ⅰ类切口眼科手术患者410例,男261例,女149例,年龄21~79岁,平均(52.7± 15.2)岁。患者在手术前均无感染症状,也未使用过抗菌药物。原患疾病涉及泪囊炎、玻璃体积血、翼状胬肉、眼睑手术、斜视、角膜外伤、眼球外伤、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和白内障等。

方法:对每个病例的年龄、性别、住院号、住院天数、手术名称、切口类型、抗菌药物名称和用量、用药天数、所需费用等情况进行调查。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标准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实用眼科学》《眼科手术学》[2]。

结果

预防性应用了抗菌类药物患者248 例(60.48%)。无指征预防用药10例(4.0%)。应用最多的抗菌药物是妥布霉素滴眼液和氧氟沙星滴眼液,每个患者的平均用药天数1.02 d,人均费用424.54元。药物选择合理患者78例(31.4%),用量和用法合理219例(88%),给药时间合理98例(39.5%),溶液体积合理218例(87.9%),用药疗程合理154 例(62%)。

讨论

为了防止术后的全身性感染、部分腔隙感染和切口感染,可以预防性地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如下:选用有循证临床研究表明对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有降低作用的抗菌药物;选用抗菌药物要能够覆盖术中的可能病原菌,并且价格合理、安全性高;在术前使用能够达到预防效果;以有效的血液浓度和组织浓度为依据的抗菌药物的浓度[3]。

在Ⅰ类切口眼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中,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如用药范围扩大、没有严格掌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等。这样不仅会使患者承受过重的经济负担,还容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对Ⅰ类切口的眼科患者的手术预后的情况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眼科治疗中,并不能用抗菌药物来完全代替外科治疗,要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生率,不仅需要彻底的清创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更应该采取措施使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得到提高[4]。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患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更应该在术前和术后对其进行营养支持。

Ⅰ类切口是一种清洁切口,手术后进行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使眼睛微环境的细菌数量减少,并减少眼内和切口内在手术时进入的细菌,从而更好地对术后感染进行预防。对于Ⅰ类切口的手术患者,以局部用药为主,全身用药的意义并不大[5]。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全身用药的情况,并在术后24 h进行全身用药,导致血药浓度高峰不能有效地保护切口,反而没有发挥抗菌药物的作用,造成了抗菌药物的浪费,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一般情况下最好采用局部用药的方式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如果患者出现炎症感染,再适当进行全身用药,并掌握好用药的时机。

本次研究中Ⅰ类切口眼科手术的预防性用药的合理用药时间一般5 d,然而本次研究中仍然出现了8例超用药时间5 d以上的情况,造成过长的用药时间,属于不合理用药的范围。特别是全身用药的用药时间应该为术后24 h,然而本研究中仍然有2例全身用药的用药时间24 h以上,没有在术后1 d内及时停止用药,属于不合理用药。这也说明在我院的Ⅰ类切口眼科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纰漏,个别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观念比较淡薄,特别需要严格查处无指征用药的情况[6]。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发现在Ⅰ类切口眼科手术中应用最多的抗菌药物是妥布霉素滴眼液和氧氟沙星滴眼液,每个患者的平均用药天数1.02 d,人均费用424.54元。总体来说合理用药的比例较高,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没有掌握合理的用药时机和用药方法上。在Ⅰ类切口眼科手术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1] 张文侠,张东侠.我院住院患者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0(4):481-482.

[2]蒋欢欢,孙琳,孙岩.213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5):1190-1192.

[3]包立道,任显华,王毅.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 (3):564-565.

[4] 付虹,邱召娟,张小萍.江苏省中医院319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6(5):1110-1112.

[5]班莉,黎行山.Ⅰ类切口手术398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1(6):785-786.

[6]郑利光.我国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文献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6(5):510-512.

Analysis of the rationality of prophylactic app licated antibiotics on type I incision ope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Liu Xueqin
The FirstPeople'sHospitalofMudanjiang City,Heilongjiang Province 157000

Objective:To analyze prophylactic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drug used in type I incis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operation.Methods:410 patients with type I incision ope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were selected, then we analyzed the rationality of prophylactic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Results:A total of 248 patients were prophylacticly applicated antibacterial drugs,and the proportion was 60.48%.The most widely used antibacterial drugs are tobramycin eye drops and head of loxacin eye drops.Conclusion:Using ofantibiotics prophy lacticly for type Iincis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operation hashighly reasonable degree,but there are still unreasonable druguse.

Type Iincision ope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Antibacterial drugs;Rationality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4.2

猜你喜欢

合理性眼科预防性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