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化疗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2015-01-27卢素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1期
关键词:预防护理干预效果

卢素芳

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化疗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卢素芳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化疗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的对象为2012年7月~2015年7月本院80例静脉化疗患者,根据随机原则方法分组。常规组患者实施静脉化疗常规处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静脉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静脉化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能够预防静脉化疗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护理干预;预防;静脉化疗并发症;效果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2 to July 2015 were selected. The method was based on the random princip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is important.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Prevention,Com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Effect

肿瘤患者临床用药途径最常见的是静脉途径,但是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很多属于化学制剂和生物碱制剂,其具有较大的刺激性和毒性,经反复穿刺,患者容易有机械损伤,导致沿着注射走向的静脉血管出现疼痛、红肿以及硬结等不良现象,另外,导管固定不当或冲管方式不正确等可引发导管脱落和堵塞,不利于化疗治疗的维持,影响化疗效果[1-2]。为了探讨有效预防静脉化疗并发症的措施,本文分析了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化疗并发症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的对象为2012年7月~2015年7月本院80例静脉化疗患者,均为血液科淋巴瘤、急性白血病患者,均签署PICC置管同意书。分组方法根据随机原则。常规组患者总例数40例,其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16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6.21±11.34)岁;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23例,淋巴瘤患者17例。研究组患者总例数40例,男患者25例,女患者15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56.78±11.12)岁;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22例,淋巴瘤患病者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癌症种类、患者男女比例和年龄等无显著差异,可进行临床对比(P >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静脉化疗常规处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尽量选择容易固定的头皮静脉和上肢静脉,如需要输入高浓度和刺激性强的药液时则选择粗大血管。(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置管和输注药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措施,彻底消毒,首次穿刺失败后应另外选择合适的血管,输入高渗液体时应另外开通一条静脉通道,缓慢滴入,避免高渗液体连续输入。对导管保留必要性进行判断,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拔管[3]。(3)有效固定。用无菌纱布和透明贴膜覆盖置管部位,若敷料潮湿、松动,需及时更换。插管部位出现组织渗液或血液,需用纱布覆盖。在穿刺后第2 d更换敷料1次,之后每周更换2~3次。从远心端到近心端,从下到上进行更换,贴膜从外到内揭开,避免拉出导管,并对皮肤进行消毒,观察是否出现导管移位现象[4]。(4)正确冲管和封管。可用脉冲式正压行冲管和封管,避免导管堵塞。输液前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输液完毕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后封管,若输液前回抽无回血或有阻力,需对导管通畅性进行确认,避免强行冲管;若输注血浆和脂肪乳等黏稠液体,应每隔6 h冲管1次。输液中加强对导管的观察,避免输注通路受压而出现堵管。(5)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对患者说明自行拔管的危险性和置管的意义,给予其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关爱,并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帮助其更换体位,并给予背部按摩,避免长期受压出现压疮。(6)已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可用水胶体辅料覆盖穿刺部位皮肤,促进炎症的消失,缓解局部症状;可用50%硫酸镁纱布湿敷患处,每5 min更换1次,保持纱布湿润,连敷3次,2次/d。(7)其他护理。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可适当应用约束带,避免管道脱落;对疼痛严重者,可适当给予止痛药提高其舒适度[5]。比较两组患者静脉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静脉化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其中,常规组4例出现导管堵塞、6例出现导管脱落,3例出现静脉炎,发生率为32.50%;研究组1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脱落和1例静脉炎,发生率为7.50%,数据经χ2检验后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PICC置管是通过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将导管的尖端定位于深静脉,使得大流量的液体或药物顺利直接到达患者的中心静脉,该方法由于不会迅速稀释药液,故而能有效发挥药效,而且无需多次穿刺,能减轻患者的穿刺痛苦。但其在临床使用中可出现置管、固定、封管、冲管等不当而引发导管脱落、堵塞和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其发生原因包括:(1)穿刺部位不当。活动频繁的关节部位和静脉瓣多的下肢静脉部位留置静脉针均容易引起静脉炎和栓塞。另外,首次穿刺失败后仍在同一位置反复穿刺则容易进行病原菌侵入发生静脉炎。(2)消毒不当。皮肤消毒不彻底、消毒液不干、穿刺人员接触到留置针黏膜覆盖范围内的部分皮肤和针柄等,容易导致细菌入侵。(3)封管和冲管方式不当。封管和冲管方式不当,未及时有效稀释黏稠高的药液等,均可带来导管堵塞等问题。(4)固定方式不当。导管固定不当可出现导管脱落、移位、压迫、折叠等问题,导致管道阻塞,缩减导管寿命。应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6]。

本研究中常规组患者实施静脉化疗常规处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全面护理通过正确穿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效固定、进行正确冲管和封管、实施健康宣教、提升患者舒适度,给予必要的约束等措施。经干预,研究组患者静脉化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说明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静脉化疗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丹海永,田金满,刘瑞颖,等. PICC 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

用和护理[J].河北医药,2014,36(1):139-140.

[2] 昌吉梅.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6(3):87-89.

[3] 庄亚娟. 浅静脉化疗患者静脉炎的护理干预[J]. 北方药学,2014,21(10):190-191.

[4] 费华珍. 肿瘤患者静脉化疗的临床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6(32):456-457.

[5] 武俊. 疼痛护理干预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6):98-101.

[6] 马婵珊,周淑玲. 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 (19):232.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1-0224-03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1.173

作者单位:048006 晋城大医院

Effect Observ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LU Sufang Jincheng General Hospital,Jincheng 048006,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预防护理干预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