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基层农机化教育培训

2015-01-27李长富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育培训农机化基层

摘要: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农”战略,公主岭市以科教兴农强市为契机,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先进适用农机具,并利用农机具服务现代化农业,走依靠农机科学种田发家致富之路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与农机化操作使用维修保养等农机化技能。公主岭市农机校与各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不断探索农机化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

关键词:基层;农机化;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8-36-1

1 当前农机化教育取得的成效

1.1 面向基层广开门路办基地

积极采取市乡合作与各农机站联合创办农机化培训基地模式,先后在范家屯、怀德、朝阳坡、秦家屯、大岭等乡(镇)设立长年培训基地,至少每月培训一次,今春以来,共举办5期培训班,培训11类农机操作手共350余人。

1.2 积极采取“长短结合与技能并重”多种形式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

一方面依据农时季节与机具类型,采取长训与短训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田间培训相结合等培训方法,对农机手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农机手到实地,进行手把手的实际操作使用与维修保养技能培训。从而尽快有效地让广大农机手掌握农机化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是依据农忙与农闲季节、农民素质与机具类型确定培训内容。采取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对广大农民和购机农户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

1.3 积极采取职业上岗培训与“阳光工程”培训

为广大农民群众学习农机化技术与掌握农机具的实际操作技能,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教育培训机制。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机化促进法》和《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条例》等有关农机的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农机操作手和农机维修,特别是拖拉机驾驶员与农机维修人员的职业上岗培训;另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计划,积极开展农机“阳光工程”培训,为广大农村培养输送了大批的耕整地机手、插秧机手和玉米、水稻收割机手。

2 当前农机化教育培训面临的困难

当前农机化教育培训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有的干部群众对农机化教育培训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以至于进展不平衡;二是由于农机化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人才匮乏,导致有的地方农机化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欠缺,甚至人员难以胜任培训工作;三是由于地方财政对农机化教育培训投入不大,扶持不多,出现农机化教育培训资金紧、设施缺、装备差、工作难以开展等困难与问题,亟待解决。

3 对今后加强农机化教育的几点建议

3.1 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为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与外部环境,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大“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力度。因地制宜地广泛开展宣传农机化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牢牢把握政策机遇,大力发展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服务现代化农业与农村经济,用先进的农机装备实现农机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3.2 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扶持力度

农机化教育培训是为农服务的公益性部门,是只见社会成效,而没有经济效益的单位。但由于有的部门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将农机化教育培训误认为是能创收的部门,对农机化教育培训扶持匮乏,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基层农机化教育培训设施缺、条件差、教学工作难以开展。

3.3 要强化各项工作措施,为农机化教育培训提供有效的教学保障体系与激励机制

一是强化用人制度,切实加大对农机化教育培训师资人才的引进;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加大对农机与农业部门从事农技培训,特别是阳光工程培训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监督指导;三是强化绩效考核,要将农机化教育培训列入个人岗位目标管理,纯净考核,建立健全农机化教育培训的监督管理激励机制。

3.4 要加强队伍建设,为农机化教育培训提供一支政治素质高和业务素质强的农机化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一方面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学习农机法律法规,学习新型农机具基本知识等,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监管,切实将增强教职综合素质纳入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于不能胜任教育培训工作的,应及时予以调整岗位,以确保农机化教育培训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农机科技创新服务。

4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机械化。而农机化教育培训是推动农机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可是农机化教育培训又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因此,政府重视是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的前提;财政扶持是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的后盾;人才引进是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的基础、制度完善是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的保障;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利用先进农机服务现代农业、发家致富则是目的。

作者简介:李长富,公主岭市黑林子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教育培训农机化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