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俭朴皇帝朱元璋

2015-01-26董成家

文史月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朱元璋皇帝

董成家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尚俭皇帝,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吃不饱、穿不暖,根本无奢华的条件。后来即使地位变了,他也仍然讲究俭朴,不事奢华,这一点,在中国古代众多皇帝中也是少有的。正因为朱元璋倡导俭朴,从严治官,所以明初的吏治比较清明,经济也得以很快复苏,从而为“明初盛世”创造了良好开端。

崇尚简朴

朱元璋功业越高,越崇尚简朴。他对人说:“当皇帝的实行节俭,可以使天下都以俭为荣;当皇帝的奢侈,也会把天下引向奢靡。诸位不见历史上住茅草屋的尧、禹道德高尚?反之,修阿房宫和西苑的秦始皇、隋炀帝因此而失掉人心吗?”

早在打天下的时候,朱元璋的俭朴就已经天下闻名。1361年,另一反元领袖方国珍派使者来谢,献上饰金的玉马鞍一副,朱元璋婉言辞谢,说:“如今正是战争期间,最需要的是人才和军需,其它宝玩,可不是我稀罕的。”1364年,占据江西一带的割据势力陈友谅献上镂金床一张,朱元璋对手下人说:“这和后蜀亡国之君孟昶(919—965年)用金玉镶的尿壶有何不同!一张睡床这样极尽工巧,其它一切,便可知晓了。陈友谅父子这般穷奢极侈,也就快完蛋了。”然后下令把睡床砸了个稀巴烂。1366年,在南京修筑宫城,管工程的人先将图样拿给朱元璋审阅,朱元璋把那些雕琢考究的部分,都一一抹去,然后对部下说:“千古之上,住茅草房的人都是圣人,凡是讲究美丽宫室者,都是亡国者。俭朴是个大宝,不可丢弃,对百姓不要剥削搜刮过分呀!”

朱元璋当皇帝的第二年,有人献瑞物以讨好,有一地方官献上瑞麦一棵,这瑞麦在一根茎上长了三个或五个穗,群臣齐颂这是太平之象。朱元璋说:“我当皇帝,只想修德以致天下太平,不在乎这些瑞物。记得汉武帝时捕获到一角之兽,收到过九茎之芝,可是他好大喜功、征伐四夷,弄得海内空虚,天下动荡,后来的汉宣帝时又有什么神爵甘露之瑞,结果却山崩地裂,汉朝的道德从此衰败了下去。由此看来瑞物是靠不住的,灾祸却不可不防啊!”命令大臣地方官,往后不要进贡什么瑞物,要多报告地方上的天灾人祸。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所建宫殿都十分俭朴,不准雕饰。即位之初,负责制作车舆服御之物的官员上奏说:皇上所用,皆应饰以黄金。朱元璋却下令只饰以铜。有关官员依据古礼坚持用黄金,并说费用并不太多,朱元璋却语重心长地说:“朕富有天下,岂吝于此?奢华之事,都是先小而后大。”礼部尚书陶凯等人又是依据古礼,请朱元璋钟鸣鼎食,在用餐时大奏音乐,朱元璋拒绝接受,他说:“古代帝王,功德隆盛,治洽生民,上下之间和谐,虽然每日奏乐伴食,也不为过。如今,天下未定,人民生活也非常困苦,北征将士流血牺牲,尸骨暴露于原野,我在工作之余,怎可忘记将士之劳,而自己纵欲欢乐啊!我倡导俭朴,十分害怕不慎陷入奢华,你们这样做,不是劝我节俭,而是领我往坏道上走啊!”

朱元璋对皇宫内储藏宝物也大加限制。有一天,他看到宫廷府库珍异之宝堆积很多,颇为感慨地说:“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啊,我怎敢攫为私有?如果我奢侈妄费,取一己之娱,尽耳目之乐,这就是把天下的好东西让我一个人享受。如今天下已平定,除了正常的赏赐之外,其余都该节约啊!”

朱元璋不喜酒,也不吃什么滋补品,有一个商人送给他番香阿刺吉,华言蔷薇露,说可以治心脏病,还可为妇女饰容。朱元璋说:“中国治病的药很多,这些玩艺只能使人养成腐化习惯,没好处。”拒绝接受。

就是在外交上,朱元璋也绝不允许夸富显富。有一年派参政蔡哲出使西蜀,临行前,他特别嘱咐说:“以前蜀使来,多夸其富,而不讲信义。你们到蜀国要讲实话,千万别学他们那一套虚浮的坏作风。”

临去世,朱元璋谆谆告诫子孙和大臣们:“送葬礼仪所用,不要金玉,孝陵(南京朱元璋陵墓之名)山川就地起坟,切莫大兴土木。”

朱元璋不但自奉节俭,对周围的人也严格要求。

有一次退朝,赶上外边下雨,看到两个宦官穿着新布鞋在雨中行走,朱元璋立刻令其停下训斥道:“一双新鞋值不了几文钱,却是百姓辛苦缝制出来的,大为不易,你们为什么这样不爱惜,作践新鞋啊?”当即令人把这两个宦官打了一顿棍棒。

还有一次,朱元璋来到奉天殿,看到在殿里服务的人员穿戴极其鲜丽,便询问这样一套衣服值多少钱,当他听说是五百贯时,立刻翻了脸,严厉批评说:“五百贯、五百贯,那是农民数口之家一年的生活费啊,你们却用这些钱做了一套衣服!这不是作践民脂民膏吗?”立即命令切戒这一奢举。

朱元璋的晚年,驸马都尉欧阳伦出使国外贩带私茶以获利。虽然是亲生女儿之婿,他也不手软,依法处以死刑。

警惕奢华

朱元璋为何终生坚持勤俭作风?当然与他出身贫苦有关系。但是,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出身贫苦的人,一旦发达了,奢华腐化搞得更凶的例子不少。而朱元璋所以坚持勤俭,与他对“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一古训认识深刻有关系。他曾作《资世通训》一书,首章是《君道》,凡18件事、“俭”“素”二事被列在最前边。

在住宿的房间里,朱元璋把古代可资借鉴的故事和儒家经典《大学衍义》书写到四壁之上。他还令人在屏风上把唐朝诗人李元甫写的一首《上元怀古》录上,朝夕吟咏,警惕自己勿奢华:

南朝天子爱风流,

尽守江山不到头。

总为战争收拾得,

却因歌舞破除休。

尧将道德终无敌,

秦把金汤可自由?

试问繁华何处在?

雨花烟草石城秋。

这首诗艺术性不高,却思想深刻,有令人借鉴南朝(指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各短命王朝)的深意。朱元璋对臣下说:“前代宫室多绘龙凤山水图画,朕则书写这些文字和图画,以利朝夕观览借鉴!”

朱元璋对劝诫自己实行俭朴的官员给以奖励。有一次,他在视察工作时,因天热,需换下被汗水沾湿了的衣服。参军宋思颜见到朱元璋所换的衣裳都是洗过多次的旧衣服,便说:“主公躬行节俭,真可为子孙效法啊!微臣怕主公只是今日如此,往后不能一贯如此啊,微臣希望主公一生都能如此才好。”

朱元璋听闻十分高兴,说:“此乃金玉良言。一般的人,只是注意我现实的表现,而不能及于久远,只能劝诫我已经做完的事,而不能昭示我今后怎样做。宋思颜见我能行于目前,而怕不能保持永久,这才是我的忠臣啊!”特赐币以褒奖宋思颜。

此外,朱元璋对勤俭的重要性,有许多精彩的论述。

他说:“丧乱之源,由于骄逸。大抵居高位者易骄,处逸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

他说:“勤俭为治身之本,奢侈为丧家之源……自今宜量入为出,裁省妄费,宁使有余,勿令不足。”

他说:“善治天下者,务不奢侈以废民财而劳其力焉!若奢侈者,必宫室台榭诸等徭役并兴擅动,生民农业废而乏用国危。”

他说:“元世祖在位,躬行俭朴,遂成一统之业。至庚申帝(元英宗)骄淫奢侈,饫梁肉于犬豕,致怨怒于神人,逸予未终,败亡随至。”

这些论述,真是千古之真言,对今天仍有启示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朱元璋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最含蓄的画谏
画谏
朱元璋为何放过了汤和
酷爱学习的小皇帝
朱元璋卖药
草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量大容郭云
皇帝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