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特点

2015-01-25程克磊郭俊男孙戈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线科吉林长春13004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泪腺眼眶象限

黄 革 程克磊 郭俊男 孙戈新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线科,吉林 长春 130041)

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是眼科的常见病,由于眼眶组织结构复杂,其病理组织学类型多种多样,部分病变位置较深,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因不够重视而延误诊治,尤其是老年患者。随着影像学检查在眼科病变的广泛应用,对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患者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52例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患者资料,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为39例,年龄60~79(平均67)岁,男19例,女20例。39例老年患者术前均行眼眶CT或MRI检查,其中27例行眼眶CT检查,25例行CT平扫,2例行眼眶CT平扫加增强扫描;33例行眼眶MRI检查,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21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

1.2 检查方法 CT检查采用philips 256排CT,扫描范围包括眼眶上下壁,扫描后均行冠状位重建。MRI检查采用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扫描包括轴位T1WI、T2WI、STIR及冠状位T1WI、矢状位T1WI序列,增强扫描静脉注射GD-DTPA后行动态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及特点 352例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良性309例(87.8%),恶性43例(12.2%)。39例老年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良性27例(69.2%),包括海绵状血管瘤9例,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6例,多形性腺瘤5例,神经鞘瘤2例,淋巴管瘤2例,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2例,黏液囊肿1例;恶性12例(30.8%),包括恶性淋巴瘤9例,腺样囊性癌3例。39例老年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位于左眼21例,右眼15例,双眼3例,双眼发病包括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和恶性淋巴瘤各1例,良性病变男女比例为11∶16,恶性病变男女比例为8∶4。

2.2 影像学特点 9例海绵状血管瘤中7例位于眼球后肌锥内,2例累及肌锥内外,增强扫描后均呈渐进性强化。6例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均位于眼眶外上象限,CT表现为条状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MRI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病变均包绕部分眼球。多形性腺瘤5例,MRI表现为眼眶外上象限分叶状的稍长T1混杂T2信号,增强扫描后明显不均匀强化。神经鞘瘤2例,位于眼球上方、下方各1例,MRI表现为近似椭圆形等T1稍长T2信号,边界清晰。淋巴管瘤2例,表现为形态不规整的长T1混杂T2信号,可见明显液平面,增强扫描后出现斑点状轻度强化。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2例,MRI表现为眼眶外上象限信号均匀的稍长T1近似等T2肿块,可见包绕眼球征象。1例黏液囊肿表现为筛窦窦腔扩大、窦壁硬化,累及同侧眼眶。9例恶性淋巴瘤表现为眶内稍长T1近似等T2信号,增强后轻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均有包绕眼球生长趋势,其中1例为眶内填满型。3例腺样囊性癌位于眼眶外上象限,其中1例CT检查可见邻近眶壁骨质破坏,MRI表现为边界欠清晰的不规整稍长T1混杂T2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内部可见液化坏死区。

3 讨论

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不一,肿瘤较小时可无临床症状,肿瘤较大时可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等,肿瘤压迫或累及视神经时可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眼球突出为最常见症状。

儿童及成人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报道较多,而对于老年患者的报道罕见,国外文献报道老年患者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发病率与成人及儿童有明显差异,老年眼眶内肿瘤的恶性率明显增高〔1〕。

眼眶内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表现多边界清楚,形态规整,无骨质破坏征象,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密度或信号不均匀的肿块,骨质破坏及T2加权呈等信号是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2〕。

起源于泪腺的眼眶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在于病变位于泪腺区这一特定部位,最常见的为泪腺多形性腺瘤及腺样囊性癌。多形性腺瘤是位于眼眶外上象限的椭圆形或分叶状的病变,肿瘤沿眶壁向眼眶深部蔓延,肿瘤较大可使眼球及邻近骨质呈受压改变,CT表现为眼眶外上象限的等密度肿块,MRI表现为稍长T1混杂T2信号,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增强后明显强化。本组5例泪腺多形性腺瘤MRI增强扫描后均呈较明显强化,应注意与脑膜瘤鉴别,脑膜瘤多呈扁平状,宽基底与邻近眶壁相邻,可引起骨质的增厚等改变。泪腺腺样囊性癌呈扁平状、分叶状及不规则形肿块,CT表现为等密度影,部分可见邻近骨质的破坏征象。文献报道肿瘤局部呈一个或数个圆钝突起,呈“生姜”状,此征象被认为是泪腺恶性上皮肿瘤的标志之一〔3〕,本组中病变呈分叶状,1例行CT检查可见邻近眶壁呈虫蚀样骨质破坏改变。

除眼睑及泪腺部外眼眶内无淋巴组织,因此眼眶内淋巴增生性病变多数位于眶隔前间隙及肌锥外间隙,可弥漫性生长累及整个眼眶。眼眶淋巴增生性病变包括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非典型淋巴细胞增生及恶性淋巴瘤,多表现为形状不规整,边界不清晰的实性肿块,CT上呈等密度,MRI上多呈均匀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信号较均匀,增强扫描后呈轻度较均匀强化,包绕眼眶结构是其特征性表现〔4〕,文献报道约86%的眼眶淋巴瘤包绕眼球〔5〕。本组中14例淋巴增生性病变包括8例淋巴瘤,6例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所有病变均包绕眼球,13例位于眼眶外上象限,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与淋巴瘤CT与MRI鉴别诊断困难,缺乏特异性影像表现,两者鉴别只能依靠组织病理学〔4〕。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是不同于一般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独立病变,可累及胰腺及胰腺外多个器官,头颈部主要累及颌下腺、腮腺和泪腺等〔6〕,本组中2例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位于外上象限,影像表现同淋巴增生性病变相似,亦有包绕眼球生长的趋势,鉴别诊断较为困难。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是成人最常见的眶内肿瘤,本组老年患者中亦最多见,肿瘤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CT呈密度均匀、边界清晰的肿块,少数可有钙化;MRI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出现“渐进性强化”为其特征性诊断征象。眼眶淋巴管瘤多见于儿童,本组中老年患者亦可见,病变由扩张的淋巴管及小血管组成,病理上可分为单纯性、海绵状性及囊性淋巴管瘤,其中以囊性淋巴管瘤最为常见,病变又可分为局限性及弥漫性两种类型,弥漫性病变MRI表现为眶内弥漫分布、边界不清楚的稍长T1长T2信号,呈多囊状,局限性病变表现为类圆形或条状肿块,由于淋巴管瘤易反复自发性出血,病变内见液平面较具特征性,增强后囊壁强化,囊内不强化。眼眶神经鞘瘤多发生于肌锥内,多呈椭圆形或略呈分叶状,边界清晰,MRI表现为等或稍长T2信号,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后依其病理类型不同可出现轻度至明显强化,本组中2例神经鞘瘤均位于眼眶内肌锥外的肿块,增强扫描后呈轻中度强化。

眼眶黏液囊肿为鼻窦或鼻腔病变累及眼眶,表现为鼻窦腔膨胀性扩大,邻近骨质受压、变形等,增强扫描后囊肿壁强化,囊内不强化,CT对于该病的诊断较有特异性。

1 Demirci H,Shields CL,Shields JA,et al.Orbital tumors in the older adult population〔J〕.Ophthalmology,2002;109(2):243-8.

2 何立岩,鲜军舫,王振常,等.MR及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眼眶淋巴瘤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9):918-21.

3 Gunduz K,Shield CL,Gunalp I,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unilateral lacrimal gland lesions〔J〕.Graefes Arch Clin Ophthalmol,2003;241(11):907-13.

4 鲜军舫,王振常,张征宇,等.眼眶淋巴增生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0;25(1):10-3.

5 Demirci H,Shields CL,Karatza EC,et al.Orbital lymphoproliferative tumors:analysis of clinical features and systemic involevement in 160 cases〔J〕.Ophthalmology,2008;115(9):1626-31.

6 吕 晶,刘洪刚.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头颈部病变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4):432-5.

猜你喜欢

泪腺眼眶象限
勘 误
病程≥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泪腺功能及形态变化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切开重睑并眶缘骨孔固定泪腺的术式探讨
为什么眼泪流不完?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想要醒得快?早起揉揉眼眶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眼科疾病中的“狠”角色——眼眶病
泪腺脱垂复位固定联合重睑成形术38例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