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向调查分析

2015-01-25谢庆文,朱静芬,袁婷婷

中国全科医学 2015年34期
关键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向调查分析

谢庆文,朱静芬,袁婷婷,冯易,段慧均,施榕

作者单位:200025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通信作者:施榕,200025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E-mail:shirong61@163.com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的管理者与带教师资对培训的意向。方法在2013年上海市卫生部门认定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基地中随机抽取了11家医院,以调查当天在岗的人员共56人为调查对象,其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的管理者20人,带教师资36人。于2013年5—8月,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和意向问卷调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影响因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建议等。结果管理者和带教师资普遍认为当前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非常必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临床教学内容与社区实践存在脱节、缺乏交流的平台、缺乏配套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社会对全科医师的认同度较低等;当前上海市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学员对全科医学的认知度较低且基础参差不齐、一些临床带教师资缺乏对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的了解、培训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结论管理者和带教师资认为当前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很重要,建议构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综合管理机制,完善临床带教师资的准入、培训和考核机制,加强临床基地的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完善培训方案。

【关键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意向调查

基金项目:上海市第三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学科人才建设(全科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12GWZX1002)

【中图分类号】R 197

收稿日期:(2015-07-20;修回日期:2015-09-30)

谢庆文,朱静芬,袁婷婷,等.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向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4):4233-4235.[www.chinagp.net]

Xie QW, Zhu JF, Yuan TT, et al.Intention survey o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residenc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Shanghai[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5,18(34):4233-4235.

Intention Survey o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Residenc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ShanghaiXIEQing-wen,ZHUJing-fen,YUANTing-ting,etal.SchoolofPublicHealth,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25,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tention for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residenc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mong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in the training bases in Shanghai.MethodsWe randomly selected 11 hospitals which were authorized by the health departments in Shanghai as the clinical bases of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residenc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We enrolled 56 people who were on duty on the day of survey,including 20 administrators and 36 teachers of these clinical bases.From May to August 2013,focus group interview and inten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were conducted on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residenc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training,major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training.ResultsThe subjects widely believ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training;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training included the detachment of the training content from community practice,a lack of communication platform,a lack of matched manageme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low degree of recognition of society toward general practitioners;the major problems were limitation in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the low cognition level of students towards general practice and uneven foundation,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and general practice among some clinical teachers and detachment of training content from actual work.ConclusionWe suggest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residenc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should be developed,the qualification,training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 of clinical teachers should be promoted,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practice subject of the trai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and the training programme should be improved.

【Key words】General practitioners;Standardized training;Intention survey

为加强我国全科医师的培养,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上海市从2010年起将全科医师的培养纳入到毕业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着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掌握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向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全科医师[1]。为系统、全面了解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并完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途径和形式,本研究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和意向问卷调查,对规范化培训的管理者和带教师资进行咨询,并归纳形成咨询意见。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在2013年上海市卫生部门认定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基地中随机抽取了11家医院,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5家附属医院:瑞金医院、新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同济大学的1家附属医院:同济医院;上海市5家区级医院:奉贤区中心医院、闸北区中心医院、嘉定区中心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公利医院。选取以上11家医院调查当天在岗的人员共56人为调查对象,其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的管理者20人,带教师资36人。20名临床基地管理者中,男3人(占15.0%),女17人(占85.0%);年龄36~54岁,平均年龄(42±3)岁;行政科室负责人8人(占40.0%),临床科室负责人9人(占45.0%),临床医学院负责人3人(占15.0%)。36名临床基地带教师资中,男6人(占16.7%),女30人(占83.3%);年龄33~48岁,平均年龄(41±2)岁;老年科15人(占41.7%),呼吸科6人(占16.7%),医技科4人(占11.1%),心内科3人(占8.2%),消化科2人(占5.6%),儿科2人(占5.6%),其他科室4人(占11.1%);职称为高级者10人(占27.8%),副高级者15人(占41.7%),中级者11人(占30.5%);学历为博士者5人(占13.9%),硕士者14人(占38.8%),本科者15人(占41.7%),大专者2人(占5.6%);参与全科医学带教的平均年限为(3.5±0.4)年,有32人(占88.9%)接受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时间为2~5 d,有28人(占77.8%)获得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合格证书。

1.2调查方法于2013年5—8月,在每家医院分别召开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者和带教师资的座谈会,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调研组成员根据访谈提纲组织会议,并对会议全过程进行书面记录与录音。11家医院共举行了13次座谈会,座谈会后请调查对象填写意向调查问卷,回收意向调查问卷56份。管理者焦点小组访谈和意向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以下5个问题:(1)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2)各相关部门针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采取的措施及颁布的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3)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影响因素;(4)目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5)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建议。带教师资焦点小组访谈和意向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以下4个问题:(1)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2)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影响因素;(3)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面临的主要问题;(4)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建议。

2结果

2.1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管理者和带教师资普遍认为当前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非常必要,原因概括为:(1)全科医师是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一平台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是个体生命周期中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坚力量,也是初级卫生保健的最佳提供者,是健康保健体系的最佳守门人。现有全科医师的数量与质量尚不能满足需求,迫切需要加大培训力度。(2)2011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全面提高全科医生的服务水平”。这标志着我国的全科医师建设将步入制度化轨道。(3)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质量全科医师的主要渠道,也是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的保障。

2.2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办法和条例为有序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针对规范化培训的管理,上海市卫生局先后颁布了《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和师资管理办法(试行)》《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试行)》《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劳动人事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条例。这些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推进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但是这些条例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估。因此,在规范化培训实施时,其效力有所弱化。

2.3影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因素(1)临床教学内容与社区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学员在临床所学知识和技能难以在社区实践中直接发挥作用。(2)临床基地和社区基地之间缺乏交流的平台,目前每个临床基地都有2~3家社区教学基地,但是彼此之间的关系属于松散型,业务上缺乏交流,没有有效的带教师资的交流平台。(3)缺乏配套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影响到师资的带教和学员的学习。(4)社会对全科医师的认同度较低,参与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没有归属感。(5)当前在职全科医师的职称晋升、工作性质及工资待遇等相关政策不明朗。

2.4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临床基地管理者认为当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是:(1)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不足,大多数毕业生不愿意成为全科医师。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对全科医学的误解或不了解。(2)规范化培训学员看不到全科医生在职业发展前景和待遇上的优势,培训中缺乏积极性。(3)许多临床基地不仅要进行基地建设,而且还要承担培训费、学员的生活补助、住宿等方面的费用,规范化经费较为不足,经费的压力较大。(4)部分临床基地还未成立全科医学教研室,对规范化培训过程缺乏有效管理。有的临床基地即使已成立全科医学教研室,但其教学管理职能也未有效发挥。(5)临床带教师资的培训力度不足,虽然有较长的带教年限,也有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全科医学的学习,大多数带教师资不了解全科医学的特点,缺乏全科医学的理念,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了解,不太清楚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6)为了完成招录率,一些临床基地降低招录“门槛”,学员中有相当部分来自外地院校,此外还有部分中医专业的学员,造成学员的基础参差不齐,加大了培训的难度。

带教师资认为当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是:(1)虽然有培训大纲,但在实际的带教中缺乏配套性的教材,许多带教师资使用的还是专科或岗位培训的教材,导致教学中无法把握教学的难易程度。(2)主管部门缺乏对带教师资的奖励政策或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带教师资的积极性。(3)绝大多数临床基地的规范化培训任务由老年科承担,虽然简化了一些管理程序,专业角度也较为对口,但是老年科作为一个临床科室,在调配医院的教学资源上还显得力不从心。(4)由于学员来源广泛,基础层次不同,给培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5)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对全科医学的认识不够,看不到职业的优势。

2.5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建议综合管理者和带教师资的建议,归纳如下:(1)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全科医师的工作性质、职称晋升要求和工资待遇等。(2)加强宣传,提高全科医师的社会地位。(3)在医学院校开设《全科医学》等课程的必修课,使全部医学生对全科医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吸收优秀的医学生进入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4)政府应加大对规范化培训的投入,包括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配套。(5)建立全科医学带教师资的准入制度。(6)规范规范化培训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基地应设置全科医疗科或全科医学教研室,一方面承担起全科医学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起到与其他科室以及社区基地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7)编制配套的全科医学等相关教材。(8)临床基地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将带教师资的带教与年终考核、职称晋升以及福利待遇结合起来,提高带教师资的积极性。

3讨论

3.1构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综合管理机制临床基地的管理者和带教师资都能认识到加强规范化培训的制度建设对规范化培训的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各部门之间、临床基地与社区基地之间、带教师资与学员之间应该如何优势互补和相互协调,这就需要围绕规范化培训与全科医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战略,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机制。各级管理部门应制定配套政策,加强教学意识,临床基地可通过将带教与年终考核、职称晋升和收入挂钩,提高带教师资积极性。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各项配套政策,提高全科医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有利于规范化培训的倾斜政策,落实学位的授予、职称晋升及非上海生源的户籍等问题,加大对培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增加学员的生活补助,才能吸引更多基础扎实、专业思想稳定的人才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最终提升全科医师队伍的总体水平。

3.2完善临床带教师资的准入、培训及考核机制为了保证规范化培训,师资水平是关键[2]。上海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统一的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的准入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带教师资只能依赖专科医院的专科医师[3],但是全科医学又有别于专科医疗,所以为确保带教的质量,带教师资必须先经过不少于1周的全科医学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带教。不仅如此,参与全科医学带教的师资还应每年定期走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以及全科医师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必要时还需参加全科医学的继续教育,使其不断更新知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定期评估的机制[4],确保教学的质量。

3.3加强临床基地的全科医学学科建设首先,各临床基地应设置全科医学教研室,负责全科医学的教学工作。全科医学教研室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的重要载体,起到桥梁枢纽的作用。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全科医学教研室对培训过程的管理职能,如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协调医院各轮转科室教学工作的实施,开展教学过程管理、质量评价、集体备课、教学讨论等教学管理活动。其次,在医学院设置全科医学系,协调并指导各临床基地的教学培训工作,开展教学研究、教学质量评价、师资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由于临床基地和社区基地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临床师资和社区师资彼此不熟悉,临床师资缺乏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5]。通过全科医学系和全科医学教研室的设置,有利于临床和社区基地师资的交流,强化对社区基地的教学指导,提升自身和社区基地的教学能力。

3.4完善培训方案通过学科建设,不断优化临床轮转培训方案,使得培训内容更加贴近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临床轮转应与社区实习交叉进行,这不仅可以让受训学员较早接触到社区卫生服务实际工作,了解社区实践的特点和要求,同时也可以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此外,还应结合培训大纲,编写针对规范化培训的配套教材、教案。为了使在校医学生及早了解全科医学,在医学院校本科教育阶段应设置《全科医学概论》必修课,在见习、实习期间安排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接触社区实践,接触全科医师,营造良好的教育和就业环境,吸引更多优秀的医学毕业生立志从事全科医学,提高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生源质量。

参考文献

[1]Xu TF,Wang T,Zhang K.A review and prospect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 training works in Shanghai[J].Chinese Health Resources,2012,15(4):341-343.(in Chinese)

许铁峰,王涛,张勘.上海市全科医师培训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卫生资源,2012,15(4):341-343.

[2]Wang SP,Yang T,Gong RJ,et al.Cognition on general practice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clinical teachers in Shanghai communities and policy suggestion[J].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2014,34(2):211-214.(in Chinese)

王甦平,杨涛,龚睿婕,等.上海市社区带教医师对全科医学课程结构的认知与政策建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2):211-214.

[3]谢波,缪李丽,李一梅,等.全科医学临床基地师资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重庆医学,2011,40(12):1239-1240.

[4]Liu LG,Zhao CY,Pan LE.Practice and administration of general practitioner standardized training[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0,13(36):4111-4114.(in Chinese)

刘力戈,赵春燕,潘丽恩.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与过程管理[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6):4111-4114.

[5]Xie QW,Tang HM,Zhu JF,et al.Sampling survey on perception of general practice education in medical students[J].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2010,30(8):982-985.(in Chinese)

谢庆文,唐红梅,朱静芬,等.在校医学生对全科医学教育认知状况的抽样调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8):982-985.

(本文编辑:闫行敏)

猜你喜欢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学人文融入全科医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探讨浙江省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对亚专长全科医师的认知和需求
临床路径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口腔全科医师执业范围(讨论稿)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
中美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分析与建议
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思考
全科医师团队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深圳市宝安区全科医师工作压力情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