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品油销售物流配送卡系统应用综述

2015-01-25李鸿学刘力昌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1期
关键词:收油刷卡油库

李鸿学,刘力昌

(中国石油燃气集团公司销售分公司,北京 100007)

0 引言

成品油物流是炼厂、油库和加油站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承担着成品油供应、客户服务的关键作用。从经营成本角度看,物流配送环节越多,距离越远,费用会越大,配送成本会越高。物流配送是成品油销售企业经营成本的关键环节,销售企业均重视成品油物流配送精细化管理,其核心是解决配送业务效率、服务和规范方面的问题,从而实现物流配送优化,降低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配送管理。成品油销售企业探索配送管理模式和方式,建立营销调度管理指挥中心与配送中心,优化油库和加油站管理布局,实现配送中心、油库和加油站的布局优化调整,形成三位一体的物流配送管理网络。与运输公司合作,采取第三方承运配送,实现营销、物流和运输的专业化管理,优化调度和运输,达到管理优化。

信息系统。通过销售ERP、油库、二次配送、加油站管理信息系统和自动付油等自动化系统集成应用后,方便快速地收集出库、入库、库存、销售、车辆和人员等物流配送优化信息,为成品油配送提供数据资源。以配送中心为单元,采用二次配送优化软件,确定资源和运输优化方案,对自营加油站实施主动配送,对社会加油站和客户,根据订单配送,实现物流费用最小化管理。改变了原有多个信息系统相互不关联、不共享的情况,实现物流配送全过程管理,保证供应,降低成本。

1 配送卡系统基本情况

成品油配送是指在一定的行政或经济区域内,根据加油站和客户的要货需求,进行成品油的装卸、运输和储存等配送作业,按时将油品送达加油站和用户的物流转移过程。

目前,成品油销售企业的配送业务以省或市为基本管理单元,辖区内的全部油库归省或市成品油销售企业统一管理,与成品油物流配送业务相关的部门有调运、储存管理部门 (仓储公司)和运输公司,统一调度、管理和运输成品油。

配送卡系统实施条件。①统一规划、设计的销售ERP、二次配送、油库和加油站管理等信息系统全面建成投用;②物流配送发油、配送和收油流程相关信息系统的流程和数据集成,实现流程互通和数据共享;③油库、加油站配送相关作业实现自动化管理。完成自助付油、门禁和排队等自动化设备改造,使之与信息系统集成,配送卡信息读取,出入库数据实时与油库信息系统交互,实现油库付油作业自动化管理。首先在山东、四川和内蒙古等公司8油库32座加油站进行了配送卡试点,建立了系统实施模板。根据省市公司油库自动化改造情况,完成了32家公司近400座油库、18 912座加油站配送卡系统实施,实现了成品油调运、仓储和配送等业务电子化管理,发放配送卡88 758张。

1.1 系统构成

配送卡、信息系统和自动系统。

1.1.1 配送卡

配送卡是身份凭证,采用IC卡代替配送纸质单据及签章,记录配送计划、发油、收油体积和密度等物流配送信息,通过配送卡在信息系统间传递和共享配送信息,实现配送业务电子化管理。配送全过程使用IC卡管理,对配送车辆、人员和接卸油品过程管理。通过配送中心、油库和加油站联合作业,实现过程监控。

1.1.2 信息系统

销售ERP、油库、二次配送和加油站管理4个销售信息系统全面集成应用。

1.1.3 自动系统

油库自动付油、车辆排队和门禁管理系统。

(1)排队功能:刷卡排队;配送和自提业务共同参与排队;到号呼叫,过号重排;区分上下装油鹤位。

(2)自动付油:刷卡付油,控制同卡号已付油单据。

(3)门禁功能:刷卡出入门:有任务才允许入门,装油作业完成才允许出门;配送业务,自动调度,自提业务,手工调度;语音、屏幕双重提示装油鹤位;如多仓车多个鹤位,滚动显示。

1.2 业务流程

统一规范了加油站配送、客户配送和客户自提物流配送业务刷卡付油出库、运输和加油站或客户接收油品的作业流程。

流程描述:油库付油、油品运输和油站(客户)收油3个主要环节。

图1 配送卡系统业务流程图

从图1可以看出,油站配送、客户配送和客户自提流程涉及油站销量、油站库存、油库库存、运输车辆、配送计划、油库实付、油站实收和客户实收物流配送业务数据。

图2 配送卡系统运行示意图

(1)油库营业室。车辆到达油库。配送客户(选单、提油、刷卡),外销客户(临时卡)(选单、提油、刷卡)。

(2)油库停车场。室外排队读卡器(自助刷卡排队),排队是否成功?是,排队等待,并根据大屏幕及语音提示信息对号入场。否,检查该车是否被拉入黑名单;检查所装油品是否被管理员挂起。

(3)门禁入口。将车辆行驶至门禁入口,在入口读卡器刷卡验证。是,根据门禁系统显示屏及语音提示,入库到指定鹤位付油。否,检查该车辆是否插队;检查车辆号牌是否污浊、破损;检查车辆号牌与IC卡信息是否一致;检查是否提示“付油基础信息不足”;检查IC卡片是否损坏。

(4)付油鹤位。依次连接溢油静电插头、液相鹤管、气相鹤管,防护道闸自动下落。现场控制器读卡区域刷卡。确认所提油品及数量。异常,联系油库工作人员。正确,启动付油,付油结束。

依次将气相鹤管、液相鹤管、溢油静电插头归位,防护道闸自动抬起。

(5)门禁出口。将车辆行驶至门禁出口,在出口读卡器刷卡验证。道闸是否抬起。是,车辆出库,到营业室打印单据(外销客户归回卡片)。否,检查所付油品是否未完全装完;检查该车辆入库时是否未刷卡。

(6)油品运输。由运输公司司机负责运输,将油品配送到加油站或客户。

(7)油站收油。加油站配送,由运输公司司机和加油站接卸人员共同刷卡,确认收油,录入实收量,计算运输损耗量,打印系统单据,经司机和加油站接卸人员签字,完成收油。客户配送或自提,由运输公司司机将油品送达客户,客户验收,完成收油。

1.3 主要功能

根据成品油配送管理要求,设计3种配送卡。①配送卡(即车辆卡),发给运输公司车辆司机,用于加油站和客户油品配送业务;②临租卡,发给运输公司的车队,用于短期租用车辆、配送卡丢失的应急,使用流程基本与配送卡相同;③临时卡,发给油库,用于客户自提业务。

(1)身份识别。油库入库、自动付油、油库出库、油品运输和油站收油的身份识别。

(2)单据流转。完成配送中心、油库和加油站(客户)成品油物流配送核心三角间的流程贯穿、单据统一和无纸化作业。

(3)系统衔接。销售ERP、油库(自动付油、排队和门禁自动化系统)、二次配送和加油站管理系统间数据的传递和共享。

2 配送卡系统应用效果

配送卡应用,实现物流配送业务统一上划,由省市公司营销调度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指挥,集中管理,实现省市公司管理扁平、运作高效和反应灵敏的管理模式。改变了油库由各地市公司进行分散管理,加油站油品由地市公司组织供应,每日地市公司根据辖区内加油站上报要货计划,各自组织车辆进行供应的物流管理模式。

2.1 管理提升

过去每天都得打电话跟配送中心要油,否则就可能脱销断档,费时费力,实在不方便。现在,每天早上交接班的时候,就会将头天油站的销量、库存等数据上传到配送中心,利用物流配送优化软件对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优化,配送中心调度员将根据加油站的进销存情况、油库实物库存和运输公司可用运力状况制订配送计划,通过信息系统下达到定点油库的配送,同时配送计划送达运输公司组织配送。配送卡的全面应用把过去由各地市公司根据加油站要货计划分散组织的被动配送,改变为省公司根据加油站进销存情况统一组织的主动配送,实现了加油站主动配送。

配送卡的全面应用,进一步规范简化了配送流程,取消了配送手工单据,避免了人工录入可能造成的数据错误,把配送调度员从复杂的流程和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规范和简化了油库、加油站装卸油流程,按照地罐交接的运行规范,将配送过程优化为5个步骤:刷卡入库、刷卡付油、刷卡出库、刷卡收油和刷卡出站,在油库内由原来的3次排队缩减为1次,实现了司机自助付油操作,缩短了装油时间。

2.2 精细管理

配送卡应用之前,成品油配送过程体现配送环节多、纸质单据多和人工录入多,司机从车队获取派车单,持派车单到油库营业室排队,换取由开票员从系统打印的提油单,接着继续排队由油库调度分配鹤位,入库装油。配送卡应用之后,规范、简化了配送流程,司机不用在营业室、换票口、油库入门等地方重复排队,减少了等候时间,尤其是在业务量大的油库,极大地减少了车辆在油库排队时间,缩短了车辆在库等待的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取消了付油环节对付油系统的操作,付油操作由之前的1人操作油库付油系统,2人引导车辆和现场监护变为只需现场监护1人,减少了用工量,流程更为合理流畅,提高了运行效率,付油岗单笔业务平均节约5分钟,运输车辆司机在油库等候时间由原单趟平均等候40分钟降低到单趟平均等候20分钟,单趟平均节约20分钟。

2.3 提高效率

配送卡应用之前,主要靠纸质单据作为油库提油、加油站卸油的凭证,不同业务使用不同单据,且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共享,油库相关岗位人员需手工操作销售ERP、油库和二次配送等多个信息系统,司机入库后,发油岗需要在自动付油系统中将相关发油信息手工录入,完成发油。油库发油岗员工工作量大,频繁重复录入数据,容易造成数据录入错误。配送卡应用之后,油库取消了入库环节手工录入,油库调度岗由以前在销售ERP、油库和二次配送三套系统的录入、查询变为仅需在油库管理系统核对,大大减轻了原来在各系统重复录入数据的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油库调度岗单笔业务平均节约5分钟。

(1)油库。油库自动调度,减少了作业现场付油人员;流量计自动付油,减少了手工计量环节,平均单次配送任务节约时间15分钟。

(2)加油站。加油站采用刷卡收油,油站收油人员不用在信息系统查询单号,直接刷卡读取配送单据,信息系统提取相关数据,进行自动核对,减少了劳动强度,油站收油人员单笔业务平均节约3分钟。

2.4 管理控制

配送卡应用之前,物流配送调度员无法获取成品油入库、出库、库存、装油、在途、到站、待卸等业务数据,通过油库相关岗位人员,采取人工录入方式采集到有关信息系统,数据量大且不准确、不及时,导致成品油物流配送优化效果差。配送卡应用之后,物流配送调度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获取入库、出库、库存、装油、在途、到站、待卸等业务数据,数据准确、及时,便于掌控、预测成品油物流配送状态,实现精确把控和优化成品油配送优化工作。

配送中心对成品油物流配送过程进行全面集中、实时监控,实现了成品油物流配送和信息系统的统一,配送调度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时查询配送状态,及时监控配送情况,对异常情况做出应急调度处理,实现物流配送过程管理和监控。

2.5 降低成本

配送卡为核心的物流配送系统应用,对成品油物流配送活动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和存储,不断积累物流配送优化的数据。为资源的优化、运输方式选择、运输路线确定、油库库存容量设定及配送计划的安排等物流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提高运力利用率,降低调运和配送费用。通过配送卡应用实现对运输路线优化,运输批量、运输配载优化,可降低调运和配送运输费用。加速库存周转,确保合理的经济库存,降低储存保管费用。通过油库作业数据及时记录,可实现对油库库存监控,为制订合理的油库安全库存与补货计划提供基础。随着资源配置计划与调运计划兑现率的提高,油库补货不确定性将降低,可以减少油品储备,从而加速库存周转,降低保管费用。

3 深化应用关注的问题、解决措施

根据前几年成品油销售企业营销、市场、客户和服务策略的变化,同时结合销售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对成品油物流管理模式、流程和方式改进,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核心是实现成品油物流优化,主动配送,简化流程,降低费用,保证供应,提高服务质量。在推进成品油配送业务资源、运输优化的工作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配送卡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和措施。

3.1 配送卡支撑物流创新

配送卡适应和支撑成品油物流配送管理创新。一是适应成品油营销和物流管理职能相对分离的管理模式,平衡物流成本、效率和效益,实现物流一体化管理和运作,促进物流价值最大化;二是配送卡适应成品油一、二次物流整体优化的管理模式,在原有油库到加油站配送模式基础上,支撑成品油从炼厂油库到加油站的配送管理模式;三是配送卡适应跨省市行政区域的配送管理。 在原有配送卡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建设适应物流创新的配送卡系统。在一次物流、油库和二次配送信息系统的提升项目中,考虑物流创新对信息系统建设的影响。一是研究和利用国外同行业物流管理创新和信息系统应用的成果;二是跟进国内成品油物流配送管理创新的需求,适时调整、优化信息系统,支撑管理创新。

3.2 提高配送卡覆盖面

在其他优化约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成品油物流配送优化的范围越大,物流配送优化的效果越明显。前期已在具备条件的油库和加油站部署了配送卡系统,为进一步优化物流配送,需提高配送卡覆盖面,根据物流配送优化区域,区域内配送卡实现100%覆盖面的应用,促进物流配送优化。加大信息系统建设配套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配送卡系统实施的配套改造。安排专项配送卡系统配套改造资金,按计划组织油库进行自动付油、车辆排队和门禁管理系统改造工作。

3.3 确保配送卡稳定运行

与配送卡业务相关的有油库、二次配送和加油站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设备有油库自动付油、车辆排队和门禁管理系统。配送卡流转在油库、车队、油站等有关岗位之间,既有信息系统,自动化设施,自动化控制,又有通信网络,如何确保配送卡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是关键。①要建立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专业化运维队伍,实行专业化运维。②改变传统的信息运维管理被动解决的方式,按运行规范、标准,确定主动运维的关键控制点,定期、主动巡检,发现问题,排除配送卡运行的隐患。③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运程监控配送卡的运行,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研判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猜你喜欢

收油刷卡油库
油库爆炸
高速轴承环下润滑收油叶片结构参数与工况参数间的匹配关系
党建红 油库绿 和谐美
径向环下润滑结构及收油效率设计分析
气浮选器水相含油量高的解决方法探析
植物油库消防系统设计简介
成长日记
基于ETAP的海外油库发电机组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深度污水处理站过滤罐收油效果
第一次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