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治肾与青春期功血论治探微

2015-01-24琳徐方方苏纪春李瑞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功血肾阳运化

李 琳徐方方苏纪春李瑞丽

1.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学术探讨

少年治肾与青春期功血论治探微

李 琳1徐方方1苏纪春1李瑞丽2

1.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是医家刘完素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提出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治疗大法。笔者通过探讨肾与青春期功血的关系,认为青春期功血病本在肾,肾虚是其病因病机,“少年治肾”是治疗本病重要的环节。在治疗中,要时刻谨记肾虚这一轴心,全面分析,辨证施治。

少年治肾;青春期功血;中医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属于中医 “崩漏”范畴或称 “室女崩漏”,指青春期少女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不完善,引起生殖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常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间隔长短不一,量时多时少[1]。《妇人胎产论》云:“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笔者受此启发,探讨肾与青春期功血的关系。

1 肾与女性的生理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月经的产生是肾-天癸-冲任-胞宫共同作用于子宫,并在其他脏腑经络的协调作用下,使子宫定期藏泻的生理现象,而肾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肾为先天之本,冲任之本亦在肾。肾藏精,为天癸之源,而肾精是促进月经产生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肾中精气不断充盈,肾中真阴开始成熟[2],而肾阴乃血之根。此外,肾藏精气,维系胞宫,肾中精气充沛,全身气血方能旺盛,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充沛[3],可起到制约胞宫的作用,使血海蓄溢有期,血循常道而有度,月经有规律。《校注妇人良方》所云:“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即盈,应时而下。肾气盛则任通冲盛,血蓄胞宫由满而溢,天癸乃至”。故 《傅青主女科》曰:“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

2 肾虚是导致本病的病因病机

青春期功血病本在肾,青春期少女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肾气稚弱,初盛未实,天癸初至未充,冲任尚虚,虽有月经初潮,但冲任不充,固摄不全,不能制约经血,则子宫藏泻失常而发为崩漏。此外,肾内寓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青春期少女处于情绪不稳定阶段,加之人们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学业紧张、竞争压力大、嗜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不规律的生活习惯等,易损伤肝、脾,使后天失养,后天不足以滋养先天,使肾之阴阳失调,肾阳即命门之火,肾阳不足,则命门火衰,或肾水阴虚,虚火内动,致使气血逆乱,封藏不固而成崩漏。早婚多产、房事不节、长期熬夜等损伤肾气,耗伤精血,致肾阴虚损,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故成崩漏,正如李冬垣 《兰室秘藏》中指出 “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3 肾与脾、肝二脏在本病的联系

血液统摄方面:肝主藏血,调节血量;脾主统血;肝肾同源而互生,中医五行理论认为,肾属水,肝属木,肝为肾之子,肾水生肝木,肾阴不足,则水不涵木,易使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肝不藏血;阴阳相互转换,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若日久阴损及阳,则脾阳得不到肾阳的温煦,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固摄无权,终致肝脾 “藏统失司”,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颧红咽干、神疲气短等。

开合失司:肾主胞宫而藏精液为合,肝司血海而主疏泄为开,脾主运化而统血,青春期女性肾气尚虚,肾的闭合功能较弱,肝气疏泄相对太过,加之青春期少女机体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思虑及饮食失宜损伤脾胃,则后天不足以滋养先天,易致肾虚肝旺而表现为阴道淋漓出血、乳房胀痛等症。《妇科玉尺》曰:“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令妄行。”

先后天失养: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肾之精气亦赖于脾气运化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谷气的充养和培育;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功能依赖于肾阳的温煦。青春期少女由于禀赋不足,肾气未充,则脾失温养,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固摄无权;脾虚则土虚木乘亦可致崩漏。

4 从肾论治青春期功血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青春期功血病本在肾,补肾可使肾精充盈,精血同源而互生,冲盛任通,从而使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杜仲、续断等可补益肝肾,固冲止血;山茱萸、山药补肾填精;枸杞子滋补肾阴,根据现代药理证实,桑寄生、续断、杜仲等补肾药具有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功能的作用,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重要影响[4]。 “四脏相移,必归脾肾”,肾虚日久可致脾肾两虚,故治疗当在补肾基础上,适当选用黄芪、党参、白术等健脾益气中药以摄血。

5 典型病例

患者甲,女,16岁,未婚,2014年10月18日初诊。主诉:月经不规律3年余,阴道淋漓出血20d。患者13岁初潮,自初潮以来月经不规律,5~10d/2~4月,量时多时少,色鲜红,偶有血块,无痛经,曾服用止血药物治疗,效不佳,现阴道淋漓出血20d,量少,色淡黯,少量血块,伴腰膝酸软、小腹空坠、疲乏无力、面色萎黄、纳眠可,二便调,眼眶黯,舌淡黯,苔白,脉沉弱。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93g/L;彩超: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内膜厚约5cm。辨证为肾虚型崩漏,治疗原则:补肾健脾,固冲止血。处方:肉苁蓉20g,菟丝子30g,仙灵脾30g,枸杞15g,桑寄生15g,盐杜仲15g,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阿胶6g,当归15g,仙鹤草30g,生地榆15g。7剂,水煎服,1剂/d。

2014年10月24日二诊:服上药后阴道出血量较前明显减少,仍有少量褐色分泌物,腰酸、倦怠等症状较前减轻,纳少眠可,二便调。守上方去当归,加鸡内金15g,炒山楂15g,5剂,水煎服,1剂/d。

2014年10月29日三诊:服上药后阴道出血消失,腰酸、乏力等症状明显好转,纳眠可,二便调。为巩固疗效,守上方去仙鹤草、生地榆,续服5付,连续应用3个周期,月经正常,随访半年月经周期、色、量正常。

综上所述,肾虚与青春期功血关系密切,“少年治肾”是治疗本病重要的环节。在治疗中,要注重肾虚这一轴心,全面分析,辨证施治。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3-244.

[2]胡蔚洁.从肾论治青春期功血4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2):111-112.

[3]吴翠.补肾健脾祛瘀法治疗青春期功血[J].中医学报,2010,25(2):309-310.

[4]廖维,朱南孙,王采文,等.中药对青春期功血307例患者月经周期的调节和建立[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1059-1060.

R711.52

A

1007-8517(2015)16-0054-01

2015.05.04)

猜你喜欢

功血肾阳运化
亮丙瑞林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与妈富隆对青春期功血的治疗效果比较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补肾固冲法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系统评价
脾主运化浅议
上如浮云 下如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