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玉玫治疗妇科疑难杂症验案两则

2015-01-24王荣莉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11期
关键词:验案

周玉玫治疗妇科疑难杂症验案两则

王荣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100035)

【关键词】周玉玫;妇科疑难杂症;验案

周玉玫老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妇科专家,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 40余年,在治疗不孕不育、带下病、妇科杂症方面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周玉玫老师学习,亲聆教诲,深感周玉玫老师中医功底深厚,其辨证、遣方用药经验独到,疗效卓著。今选治疗不孕症、带下病病例实录,以期与同道共享周玉玫老师治学思想。

不孕症患者

患者某,女, 34岁。初诊时间:2012年12月25日。主诉:求子。结婚6年,4年前曾受孕行人工流产术,正常夫妻生活未避孕3年未受孕。患者月经周期规律,一般32~37 d,经期7~9 d,月经量中等,经色暗,有血块,经期腹痛,偶尔伴恶心呕吐,腹痛得温则舒。平时畏寒肢冷,白带量多,无异味,食纳可,睡眠易醒,醒后入睡难,二便调。末次月经2012年12月3日。查:面色萎黄,精神可,发育中等,声音低沉,情绪一般,舌红,苔白,脉沉细,左侧迟脉无力。辅查:B超示子宫大小3.6 cm×3.6 cm×3.1 cm,子宫内膜0.6 cm, 左卵巢2.3 cm×1.6 cm,右卵巢2.6 cm×1.8 cm。诊断:继发性不孕;辨证:肾阳虚夹肝瘀。治以温肾暖宫佐以养肝。拟方:仙茅10 g,仙灵脾10 g,紫河车30 g,巴戟天30 g,葫芦巴30 g,花椒15 g,肉桂10 g等。以温肾暖宫,促进黄体发育。

2013年1月3日复诊:患者于2013年1月1日来月经,经量中等,色暗,有血块,轻痛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微滑。周玉玫老师拟方:少腹逐瘀汤加减,以化瘀止痛生新。嘱监测基础体温。

2013年1月6日复诊:患者主诉月经干净,无其他不适症状,舌淡暗,苔白,脉沉细。周玉玫老师拟卵泡汤治疗,方药:菟丝子30 g,枸杞子30 g,沙苑子30 g,巴戟天30 g,山茱萸30 g,紫河车50 g等。以滋阴养肾补血,促卵泡发育。嘱继续监测基础体温。

2013年1月14日复诊:基础体温平稳,乃月经第14 d,无其他不适症状,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微滑。老师予促排卵汤1剂,方药:丹参10 g,桂枝10 g,香附10 g,当归10 g,巴戟天15 g,鹿角霜30 g等。以益肾阴、温经活血、促排卵。

2013年1月16日患者复诊:基础体温降低0.3℃,患者舌红,苔薄白,脉微滑。周玉玫老师予促黄体方剂7剂,并叮嘱患者于当日进行房事。拟方:仙茅15 g,仙灵脾10 g,紫河车80 g,巴戟天30 g,山茱萸30 g,枸杞子30 g,花椒10 g,肉桂10 g,阳起石30 g等。以温肾暖宫以促进黄体发育。患者1周后复诊,基础体温平稳,36.6~36.9℃。继服7剂。

2013年2月1日复诊:患者基础体温呈双向,持续升高,并有乳房胀痛,嗜睡症状,舌红,苔薄白腻,脉细滑。尿HCG阳性,老师予健脾补肾方予保胎,并嘱其注意事项等。后追访患者于2013年9月30日剖宫产下一男婴。

按语:老师在治疗不孕症患者时,首先是调理月经周期,依据中医对月经产生的机制及生殖与“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之间平衡协调理论,即行经期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为主,促进内膜充分脱落,以生长新的内膜组织。卵泡期使卵泡不断发育,以补肾阴为主,少佐助阳药,阴阳互长。排卵期在补阴基础上加上活血药,促使排卵,也是古人所说的氤氲时期,阴阳结合即可成孕。黄体期主要以助阳药为主,以促进黄体的生长、发育、成熟,为下一月经周期做准备。周玉玫老师根据月经周期中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行经期的不同特点阶段性、周期性、序贯式用药。

在周玉玫老师的组方中,有独特的用药特点,即紫河车的运用。紫河车系健康人的干燥胎盘,经加工后干燥或研制为粉。该药性味甘、咸、温,归心、肺、肾经。功效:温肾补精,益气养血。周玉玫老师取其气血阴阳全补之效,为君药,而此药为血肉之品,能促进生殖系统发育。

带下病

患者某,女,42岁。主诉:反复白带量多10年,多次就诊于西医,予外用药后症状减轻,但经常复发,痛苦不堪。2013年7月17日单位体检时,查TCT:非典型鳞状上皮(ACS-US);HPV:阳性,值为1563 pg/L。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为: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西医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极为焦虑,担心宫颈癌变,想求助中医治疗,于2013年8月4日就诊。患者当时的情况为:白带量多,色绿,有异味,阴痒不明显,食纳可,睡眠多梦,大便干,2~3 d,月经周期21~26 d,经期5 d,经量经色可。查:面色晦暗,体型偏胖,精神委靡,情绪不高,舌暗,苔薄白,脉弦细。周玉玫老师诊为带下病;辨证为湿热下注。治则:清肝利湿。拟方:北柴胡10 g,枳实10 g,白芍10 g,生甘草6 g,鱼腥草30 g,白花蛇舌草30 g,虎杖15 g,黄芩10 g,乌药10 g,炒川楝子10 g等。并随症加减。患者口服3个月后白带量减少,无异味,睡眠改善,大便一日一次,精神可。再次复查TCT:未见异常细胞;HPV:阴性,值为0.174 pg/L(参考值为0~1.0 pg/L)。

按语:慢性宫颈炎属于中医“带下”范畴。带下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骨空论》说:“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带下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带下泛指妇产科疾病而言,由于这些疾病都发生在带脉之下,故称为“带下”。 主要病因是湿邪,如《傅青主女科》说:“夫带下俱是湿症。”湿有内外之别,外湿指外感之湿邪,如经期涉水淋雨,感受寒湿,或产后胞脉空虚,摄生不洁,湿毒邪气乘虚内侵胞宫,以致任脉损伤,带脉失约,引起带下病。内湿的产生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周玉玫老师认为患者长期受疾病的困扰,容易造成肝气不舒,郁而成疾,横逆乘脾,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下注任带,约束无力,所以治疗该患者主要以清肝经湿热为主,周玉玫老师以四逆散为君药以清肝胃郁热;鱼腥草、白花蛇舌草、黄芩清热解毒,移除外邪;虎杖活血定痛,清热散结、解毒,助君臣解毒之功;加上乌药、炒川楝子一温一凉共同作用于肝经痼疾。

·针灸疗法·

收稿日期(2015-03-12)

猜你喜欢

验案
杜小利教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验案举隅
生脉饮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验案
张鸣鹤教授治疗结节性脂膜炎验案2则
名老中医张瑞霞主任医师治疗过敏性休克验案赏析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反复呕吐验案一则
王伟明论治胆囊炎经验浅述
补中益气汤临床验案举隅
五子衍宗丸治疗淋证验案1则
孙西庆教授论治耳鸣经验
胡志强教授运用化痰通络饮加减治疗眩晕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