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干预措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

2015-01-23李秋军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血压

李秋军

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卫生院(山东庄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1200

目前,高血压疾病在我国的发病机率越来越高,而高血压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许多疾病事件可归因于高血压病,如超过20%的急性冠心病事件,59%的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因此,已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1-3]。国内对高血压的防治,突出药物治疗方法,而忽视药物治疗过程中的相应干预措施,进而导致高血压防治效果不佳,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综合干预措施的根本目的是在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依从性,减少其并发症,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3]。为了研究综合干预措施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选取该院管辖下的5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给予综合干预措施,效果较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管辖下的112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诊断结果全部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12例患者中男61例,女51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为(61.31±11.24)岁。患者的病程为3~11年,平均病程为(5.56±4.14)年。对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并按照要求进行治疗与检查,排除严重心、脑、肾等器官性并发症患者。把11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经过我院医师诊断,所有患者根据高血压病症及患者体质特征给予相应的高血压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给予常规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认知教育 社区高血压患者存在对自我病症及治疗药物不了解,对医师开的处方具有怀疑甚至抵触心理,因此,向社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症状、转归、预防、治疗及护理等相关知识,尤其一定要向患者说明高血压药物的服用剂量、方法、药理作用及治疗高血压的优势,增强患者对药物的认可度,提高治疗依从性与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全面认知,以便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自我管理能力。

1.2.2 心理支持 良好的患者心理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缓解高血压病症,稳定患者血压,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而高血压患者一般具有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的心理,使患者意志消沉甚至出现抵制治疗的心理。因此,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叙述,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要注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与解释工作,及时疏导患者走出自身的心理阴影。

1.2.3 药物指导 按照医嘱进行按时定量服用高血压药物都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使其达到正常水平甚至彻底治愈,但多数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不能够遵医嘱服药,导致治疗效果差甚至病症恶化。因此,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药物指导十分必要。在医师的指导下,社区高血压患者要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用高血压药物,不可自行停用、断服;个别不按时服药患者,该院医师对其督导用药。

1.2.4 健康饮食指导 健康饮食能够保证高血压患者的营养供给,利于促进患者病症的改善,而不健康的饮食可会导致患者血压进一步升高。因此,在社区高血压患者饮食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膳食,尽量减少高钠、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食物的摄入量,因为高钠、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食物会引起患者血液黏稠度增高与血压上升。患者在我院医师指导下,每天食盐低于6 g,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保证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物摄入量,主食粗粮、杂粮、豆类食品,多食新鲜水果,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

1.2.5 行为干预 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戒烟戒酒,督促社区高血压患者定期门诊复查,定期监测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服药情况,鼓励其加强运动,评估行为干预成效,以便及时调整行为干预措施,规避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促进改善患者病症。

1.2.6 定期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及相关诊断检查,定期评估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性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综合干预措施,尤其是血压控制不佳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血压与BMI变化,以便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按时服药率、按量服药率、准时复诊率等治疗依从性指标,以便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4 统计方法

该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BP、DBP、BMI等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两组的SBP、DBP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的BMI也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SBP、DBP、BMI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与BMI对比表(±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与BMI对比表(±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SBP(mmHg) DBP(mmHg) BMI(kg/m2)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 148.12±10.23 (130.06±8.76)*▽ 103.24±8.21 (80.84±6.21)*▽ 26.29±3.12 (23.72±2.94)*▽对照组 148.12±9.23 (139.43±9.33)* 102.97±7.91 (90.16±7.86)* 26.19±4.32 25.72±2.94

2.2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表[n(%)]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准时服药率、按量服药率、准时复诊率等治疗依从性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呈现增长趋势,对中老年人危险性巨大[2-4]。由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认知不足,存在错误的健康观念,缺乏有效医师指导与监督,具有不良的生活与行为习惯等,进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血压控制不达标,造成院外治疗的效果较差[1-4]。因此,如何提高患者院外治疗效果成为现代防治高血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根据高血压患者存在的问题,该院从认知教育、心理支持、药物指导、健康饮食指导、行为干预与定期评估等方面制定了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措施,取得显著的效果。定期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认知教育,使其全面认知高血压病症,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意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改善患者负向心理情绪,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实施相应药物指导,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健康饮食指导与行为干预,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与行为习惯,以便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定期评估可有效检测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性状况,以便对综合干预措施根据患者情况实施相应调整。经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主要表现在干预后实验组的SBP、DBP、BMI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后,实验组的SBP、DBP、BMI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为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准时服药率、按量服药率、准时复诊率等治疗依从性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之,综合干预措施显著提高了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邓玲.高血压患者医院社区体系化健康教育管理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 2010,16 (19) :35-36.

[2] 张国峰,张秀娟.家庭医生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4(21):457-459.

[3] 校玉山.综合干预措施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 (32):595-596.

[4] 李敬.健康宣教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10(27):27-28.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血压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