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1-23孙小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前瞻性心肌梗死急性

孙小慧

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孙小慧

目的研究分析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8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 观察组采取前瞻性护理,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物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前瞻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 同时是引发心脏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卧床休息, 极易引起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 导致生活质量显著降低。临床认为除给予相应治疗外, 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并给予针对性的前瞻性护理, 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前瞻性护理,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8例。对照组男20例, 女18例;年龄44~73岁, 平均年龄(58.6±7.1)岁;观察组男22例, 女16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8.2±7.3)岁。纳入标准:首次发病患者;均知情同意并配合治疗。排除标准:严重慢性基础疾病者;精神病者;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合并心脏其他病变或心包疾病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常规巡视﹑饮食指导﹑入院健康宣传等;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 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 态度温和, 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和疑虑,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多支持理解患者, 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健康指导: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治疗手段﹑预后﹑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认真解答患者疑问,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消除患者内心的顾虑, 积极配合治疗。③生理干预:对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注意膳食搭配, 营养均衡, 多指导患者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吃清淡﹑低脂肪﹑易消化﹑高蛋白食物, 忌吃辛辣﹑油腻和生冷食物, 戒烟戒酒。此外, 医护人员应营造温馨﹑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 保障患者良好休息, 可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进行适当肢体锻炼, 如太极﹑散步等。④社会干预: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多寻找相关话题和患者沟通, 家人是患者最大的精神支柱, 让家属感受到亲人的关心﹑陪伴, 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 增强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主要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4个方面, 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63.59±10.45)﹑(57.25±10.53)﹑(59.58±12.61)﹑(60.85±9.26)分;对照组分别为(54.23±11.35)﹑(49.42±12.31)﹑(53.47±9.62)﹑(52.79±13.52)分, 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物质功能评分为(48.22±10.01)分, 与对照组的(48.17±11.24)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生活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 其主要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人性化﹑全面等护理措施, 从而让其行为﹑身体功能﹑与人交流等整体得到改善, 进而使得身心获得愉悦。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为不良心理情绪﹑并发症的发生等, 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预防护理尽可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情绪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绞痛等, 这些与患者饮食生活习惯﹑体位等具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前瞻性护理措施是对于问题发生前通过大量研究和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综合性﹑预见性护理措施[3]。

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 观察组采取前瞻性护理。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总分为(60.85±9.2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2.79±13.5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刘敏[4]的研究结果中也证实了上述结论。说明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采取前瞻性护理措施可有效调节心理情绪, 改善躯体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前瞻性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1]金杨杨,李妍妍.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情况及预后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8):128-130.

[2]杨海丽.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7):33-34.

[3]高咏萱.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8):1865-1866.

[4]刘敏.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9):1304-130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76

2015-07-29]

473000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

猜你喜欢

前瞻性心肌梗死急性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形式正义的前瞻性要求:麦考密克的后果推理
3D-ASL在TIA预后的前瞻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