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伤性肝破裂56例手术治疗体会

2015-01-23周天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4期
关键词:性肝网膜绷带

周天智

外伤性肝破裂56例手术治疗体会

周天智

目的观察外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临床资料, 总结诊断、治疗体会。结果本组治愈48例(85.7%), 死亡8例(14.3%)。结论外伤性肝破裂的及时诊断, 积极抗休克, 尽早手术和处理合并伤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外伤性肝破裂; 手术治疗

外伤性肝破裂常根据受伤情况、临床表现、腹腔穿刺,结合B超、CT检查进行诊断[1], 多方位穿刺及动态观察反复穿刺可提高阳 性 率, B超、CT检查仅为可疑病例的第二选择[2-4]。本院2006年1月~2014年6月共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56例, 占同期312例腹部脏器伤的17.9%, 居第三位;死亡8例占手术人数的14.3%, 居第一位。现将有关资料作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 其中男41例, 女15例;年龄8~70岁, 平均年龄32岁。

1.2 致伤因素 车祸伤29例, 坠落伤18例, 挤压伤5例,刀刺伤4例。开放性损伤5例, 闭合性损伤51例。属单纯性肝破裂23例, 有合并伤33例, 其中合并肋骨骨折10例,脾破裂7例, 肾脏损伤5例, 小肠及系膜损伤5例, 腹膜后血肿4例, 四肢骨折4例, 颅脑损伤4例, 胃及胰腺损伤各1例, 腰椎压缩性骨折1例。

1.3 入院时间 最早30 min, 最迟32 h。入院时即表现有失血性休克28例, 占50%。

1.4 肝损伤部位 左右肝叶同时损伤2例, 右肝叶损伤42例, 其中右前叶损伤22例, 右后叶损伤13例, 前后叶同时损伤7例;左肝叶损伤12例, 其中左外叶7例, 左内叶3例,左内外叶同时受损2例。

1.5 失血量 失血量最少300 ml, 最多3500 ml, 平均1480 ml。

1.6 手术方式 单纯缝合31例, 带蒂网膜填塞13例, 清创性肝切除8例, 血肿切开引流网膜填塞3例, 纱布填塞1例。

2 结果

本组56例, 治愈48例, 占85.7%, 死亡8例, 占14.3%。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5例, 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脑挫裂伤2例。术后并发症为胆漏1例, 出血1例, 膈下感染1例,右侧胸腔积液1例, 肺部感染3例。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 由于体积大、组织脆,遇有暴力易造成损伤, 据报道肝破裂在各种腹部损伤中约占15%~20%。本组占同期腹部损伤的17.9%, 居第三位。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肝外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之势。而本组56例死亡8例, 死亡率高达14.3%, 居腹部脏器伤死亡的第一位。因此, 及时诊断, 积极抗休克, 尽早手术和处理合并伤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3.1 早期诊断 肝破裂的合并伤高达58.9%, 而合并伤常可掩盖肝外伤的症状, 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组有2例门诊以脑挫裂伤急收入院, 术后休克难以纠正, 腹穿抽获不凝血诊断为肝破裂, 及时手术治愈1例, 死亡1例。在死亡的8例患者中, 术中及术后近期死亡5例, 且从受伤至确认手术均在4 h以上。而属单纯性肝破裂1例, 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完全可以得救, 由于受伤距手术时间过长, 失血过多导致不可逆转性休克而死亡。因此, 早期诊断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极为重要。肝外伤只要根据致伤因素, 受伤部位, 临床表现和腹腔穿刺, 早期诊断一般不难, 本组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抽获不凝血49例, 阳性率达87.5%;腹腔灌洗确诊4例;B超确诊3例。

3.2 积极抗休克 肝外伤多因腹腔内大出血而伴发失血性休克, 本组休克发生率高达50%, 积极抗休克对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因而, 患者入院后应迅速在上肢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 快速输入林格氏液, 706代血浆及全血等。经快速输入2000 ml以后, 休克仍未能纠正, 说明肝损伤严重或有大血管损伤, 应当机立断进行手术。

3.3 手术治疗 对有手术指征的肝外伤, 手术时要严格遵循以下原则:①确切止血。②彻底清创。③清除胆漏。④处理合并伤和建立通畅引流[5]。达到以上要求即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但用于治疗肝外伤的术式较多, 需要根据肝损伤的类型进行选择, 现将几种常用术式作一介绍。

3.3.1 单纯修补缝合术 本术式适合用于<3 cm 较规则的线形裂伤。一般用4~7号丝线或1号肠线作间断或褥式缝合,缝线横跨深达创口底部, 不能留有死腔。结扎时动作要轻柔,松紧要适当, 防止用力过猛切割肝组织而加重损伤。如针眼有渗血, 用盐水纱布压迫片刻即可。

3.3.2 带蒂网膜填塞 适用较深大而欠规则的肝裂伤, 裂伤血运尚好, 不需作肝切除, 而单纯缝合由于张力大无法消灭死腔者, 亦可用于肝脏的贯通伤、盲管伤及槽状伤等。但术时注意彻底清除创口及伤道内的失活肝组织, 结扎较粗大的血管与胆管, 然后用网膜填塞创口缝合固定, 肝下置管引流。网膜有以下功能:①消除肝内死腔。②填塞压迫来自肝实质和小静脉的渗血。③大网膜有丰富的吞噬细胞, 具有吸收和抗感染的免疫功能[6], 可以减少术后继发感染和出血。本组用带蒂网膜填塞13例, 除1例合并中央型破裂术中未能及时发现而发生术后并发症外, 其余12例术后恢复顺利。因此, 作者认为大网膜是修补多种类型肝损伤的好材料。

3.3.3 清创性肝切除术 主要适用于失去血供的肝叶肝段或半肝损伤, 严重肝碎裂非切除无法控制出血或肝后下腔静脉损伤, 切除右肝方能显露和控制出血者。肝切除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是规则性肝切除, 即按解剖分区行肝叶或肝段切除, 由于操作复杂费时, 出血多, 死亡率高达43%~59%。而不规则性肝切除即清创性肝切除, 按肝损伤部位范围切除损伤严重及失活的肝组织, 结扎断面血管及胆管, 残端覆盖大网膜缝合固定, 附近置双套管引流。在操作过程中, 为了减少出血可用导尿管环套或用无齿圈钳控制第一肝门, 阻断时间一般不超过20 min。本法操作简单, 省时, 出血相对减少,可提高生存率。本组行清创性肝切除8例, 死亡2例, 死亡率为25.0%, 明显低于规则性肝切除术。

3.3.4 纱布填塞 本法曾一度被外科医生所放弃, 近年来又得到重视, 并认为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重要措施之一。其适应证为:出血部位难以显露, 一般止血方法无效;失血量大,患者难以耐受复杂手术或因失血性休克继发凝血病等。方法为:用消毒绷带按顺序重叠填入出血部位, 本组1例, 先用网膜铺垫肝面后填塞无菌绷带, 直至出血控制为止, 如需用多个绷带时, 要将每个绷带间缝合连接, 待手术后拔出, 最后1个绷带的尾端另截洞引出腹壁外, 术后第5天开始逐日拔出一段, 于5~7 d内将绷带拔完。本法近期止血效果满意,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应严格掌握使用[7,8]。

3.3.5 肝包膜下血肿和中央型破裂的处理 肝包膜下血肿应切开包膜清除积血, 缝扎止血后, 根据情况选用单纯缝合或网膜填塞缝合修补。而中央型破裂能在术前或术中明确诊断, 可顺胆血管走向楔行切开肝组织达血肿区, 清除积血,直视下缝扎血管及胆管, 用带蒂网膜充填死腔后妥善缝合固定, 肝下放置引流。用本法处理1例, 术后效果满意。

3.4 重视处理复合伤 有报道复合性损伤死率高达25.5%,本组合并伤发生率高达58.9%, 死亡率达14.3%, 说明合并伤的存在与死亡率呈正相关系。因此, 手术时要全面探查及时处理。

[1]王成友, 江捍平, 詹勇强, 等.深圳市腹部外伤住院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安徽医学, 2009, 6(1):69-70.

[2]王长凯, 陈建军, 牛靖志, 等.肝破裂伴肝上下腔静脉破裂的处理.创伤外科杂志, 2006, 6(6):223-225.

[3]张红岩, 田景中.严重肝损伤的外科治疗(附38例报告).肝胆外科杂志, 2008,16(3):85-88.

[4]刘璐庆, 缪金透, 陈 增 瑞, 等.严重肝外伤的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9,21(5):57-60.

[5]王德炳, 张树基. 危重急症的诊断与治疗.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63.

[6]黄志强.肝脏外科手术学.第 2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83.

[7]李宜雄, 吕新生, 劳学军, 等. 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肝胆外科杂志, 1999, 7(2):89-93.

[8]黎沾良. 严重创伤的损伤控制性手术.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 26(12):909-91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007

2014-10-22]

402289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性肝网膜绷带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非肥胖型与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性肝纤维化临床特点分析
双花保健口服液的制备及对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透明的绷带
America's Top Young Scientist
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大网膜恶性间质瘤1 例并文献复习
益肝愈瘿汤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疗效分析
腰部绑带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