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策格治疗单纯性肥胖症80 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5-01-23刘金英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巴达肥胖症蒙医

刘金英 晓 荣 王 建 康 悦

(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目前 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中国拥有超重者至少2 ~3 亿,肥胖者至少6 ~8 千万。近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年龄在逐年下降的趋势。肥胖症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胆结石、肾结石、月经失调、闭经等代谢、内分泌、心脑血管系疾病外,还可引起人体腰椎及下肢关节负重性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静脉血栓、增加麻醉和手术的风险、诱发肿瘤等多种危害,是全球不可忽视的疾病之一,探索有效绿色的治疗方法乃当今世界医疗界之大事。

1 资料来源

1.1 基本信息:病例来自2012 年6 月~2014 年9 月五疗针灸科门诊治疗患者。年龄最小11 岁,最大为60 岁,体重均在超标准体重≥30%的单纯性肥胖者,并在原来单纯性肥胖基础上伴有月经紊乱,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血尿酸高、脑供血不足伴眩晕症、胆囊炎或胆结石、冠心病、便秘、消化不良、骨性关节炎等。

1.2 肥胖及伴随症状信息:其中伴有高血压者12 名、糖尿病者10 名、高脂血症者11 名、脂肪肝者26 名、胆囊炎、胆结石者各5 名、肾结石者3 名、脑供血不足伴眩晕症者5名、冠心病5 名、高尿酸者6 名、单纯肥胖者10 名。除此之外,80 例中伴有脾胃湿寒,大便不规律者25 例、伴有不同程度便秘者30 名。

2 诊断标准

2.1 现代医学诊断:目前诊断肥胖症是根据体征、体重即可。以标准体重法最简便。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更适合亚洲人群。本组观察病例以1997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标准,即目前最常用的计算方法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I = 体重(kg)/身高2(M2),以BMI 25.0 ~29.9 为超重,BMI≥30 为肥胖。WHO成年人BMI 分级标准(1997),0.85 被定为腹部脂肪堆积。BMI≥25 作为健康和不健康的临界点已为世人所公认。本组病例均为BMI≥25 者。

2.2 蒙医诊断标准:本组病例以1992 年版《蒙医百科全书》基础理论部分的《巴达干病》篇为依据。

3 纳入标准

将符合蒙医辨证诊断“巴达干病”及符合现代医学肥胖症诊断标准者,按年龄在10 ~60 岁之间,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高尿酸血症、月经失调等者,即肥胖发生在前,并发症发生在后,符合单纯性肥胖标准者纳入观察组。

4 排除标准

4.1 针刺肥胖症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0 岁及大于60 岁者;排除因脑肿瘤、遗传、先天等因素引起的肥胖。

4.2 策格疗法肥胖症排除标准:患有急性消化道溃疡及者;伴有急性感染疾病者;伴有急性股折等热症和血热症者。

5 治疗方法

5.1 针刺疗法:

5.1.1 选穴: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登记入册,按蒙医巴达干病分型选穴如下:腹胃穴(3)、腹巴达干穴、火衰穴、肝上中下穴、脾上中下穴、精腹前穴、巴达干穴为主穴;以心穴、肝穴、胆穴、脾穴、肾穴、脏腑总穴、下清赫依、强身穴(2)及中医的天枢(双)、大横、三阴交、气海、关元为辅根据病情及并发症的不同配合之;寒湿、水代谢障碍配以水道、归来、血海等;食欲亢进配心穴、内关(双);腹胀伴腹泻或便秘配上巨虚(双)、下清赫依穴;胃肠蠕动缓配慢梁丘(双)、痛经、经血淋漓不断或闭经肾穴、强身穴、天枢穴、关元穴等。

5.1.2 针具及针刺方法:选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为0.35 ~0.4mm×50 ~60mm。采用直刺、平刺针法,刺入后提插得气后嘱患者深呼吸,放松体位,安静并闭双眼。并配华佗牌电针仪,连接天枢、大横、水道、上巨虚等穴位,已连续波,时间为30min。

5.2 策格疗法

5.2.1 策格的选择及用量:选择酸度PH 值在3.8 ~4.3 之间的手工发酵酸马奶(策格)。用量为每日3 次,每次150ml,三餐之前1h。我院有固定供销商,并将策格装入用食品袋统一真空包装,储存于保鲜柜内,保障治疗效果。

5.2.2 策格疗法患者的管理:饮用策格的患者每5 天发1次包装合格的策格。按医院储存的方法常温保鲜并按上述方法饮用。

5.3 疗程及观察方法

5.3.1 登记体重及相关症状、体征:治疗前做生化全项检查、心电图、腹部彩超、出凝血时、测血压。有近半年内体检单者,不需检查。针刺和策格均为30 天1 疗程。嘱患者每日清晨排净大小便,空腹测体重并记录。来诊后再测1 次并记录。针刺治疗前3 天连续,之后隔日1 次,30 次为1 疗程,女性月经期休针,经期过后续针,满30 针为准。每次选穴主穴、配穴均有,背部穴位策格同月经期休针同时休。

5.3.2 记录30 次后的体重、症状、体征变化:疗程结束后除了登记体重和相关并发症症状外,做大生化、腹部彩超、心电图等检查,观察其相关体征变化。

6 疗效观察

6.1 疗效标准:治愈:体重恢复正常,相关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显效:体重明显减轻在50%之内,症状明显消失,相关合并症和体征均明显改善;有效:体重减轻在20%之内,症状、体征部分减轻和改善;无效:体重无变化,相关症状、体征为得到改善。

6.2 治疗结果

6.2.1 体重及相关症状、体征变化:治愈28 例;显效39例;有效13 例,有效率为100%。相关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脂肪肝、心脑供血等症状、体征等都得到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患者的肝胆彩超、心电图和睡眠、记忆力、精力充沛等的恢复。另有患者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颈椎疼痛及腹胀、腹泻、便秘等骨关节、消化系统症状也都得到了改善。

6.2.2 其它效果:美容、保湿效果,更有独特效果方面为女性的月经周期调节正常的同时皮肤得到美容和保湿,有患者亲身体会,面色白皙、红润、斑也淡了,而且皮肤保湿明显。

7 讨 论

7.1 从蒙医理论探讨肥胖症产生及其相关伴随症状机理

7.1.1 蒙医学认为肥胖原因及其相关并发症:蒙医学认为肥胖症属“巴达干病”范畴,现代人肥胖症增多是因生活条件改善,家务劳动减少、运动量减少及过多饮食甘甜、肥腻食物如甜食、油炸食品、肉食品、奶油、奶酪,饮用高热量饮料如酒类,或长时间饮食寒、凉及未成熟饮、食物,居住潮湿、寒冷环境使“三根”失衡导致“巴达干”增多,使体重超过正常并影响健康者为肥胖症。

在蒙医学里“脂肪”是“巴达干”的一个组成部分,即脂肪的属性是“寒性”。脂肪的产生是因蒙医学所述“巴达干病”形成的内外因素即上述增多甜甘、热性、膏脂肥腻各种因素导致人体“三根即赫依、希拉、巴达干失衡”,使“巴达干”增多,其属性“寒凉”增多和异常可导致寒性疾病。蒙医学特点:在外形上表现为人形体胖、大、魁、笨重、动作缓慢、凉、阴、白;人体五官表现为舌体胖大、水性、齿印;眼睛巩膜表现为清白。尿增多浓浊,有絮状物状物。大便不成形或不规律,或排便不畅(便秘)体内表现水性、寒凉则为人体臃肿或浮肿、脾胃寒凉后消化不良、代谢缓慢后浮肿和面色无华,精神萎靡、月经推迟或痛经、血量过多或血凝及斑块状经血等宫寒、内分泌失调症状;“巴达干”内在寒凉导致血凝、气血运行缓慢、脂肪亦不能燃烧漂浮在血管内致使附着在血管壁产生动脉硬化、血脂增高、血糖升高等三高症;阴寒湿在体内储留,使水代谢障碍引起外周血容量增多使血压增高和肥胖,同时风湿寒在关节处亦可引起骨痛。因脂肪的属性是“寒性”可附着在人体的皮下、内脏如心脏、肝脏、肾脏、血管壁、肠系膜等处,使血管弹性下降,收缩减弱、脏器收缩功能减弱、血液循环减慢,进而出现血压升高、动脉硬化、血流缓慢,引发心脑供血不足、大脑缺血、缺氧出现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颈部强硬、下肢承重、脂肪肝、因脂肪肝导致肝功能异常、使脂肪代谢紊乱,致使血中酸性增加,出现高血尿酸症及高血糖症、因脂质代谢紊乱使血脂在血管壁等附着导致动脉硬化和白内障等心脑血管病等的发生。另外蒙医学“赫依、希拉、巴达干”的各自功能特点是:“赫依是中性,主要功能是运输、输送血液营养至各器官脏器,具有升、飘、行之功能,故具行血功能。“希拉是热性”“巴达干是寒凉性”,“赫依遇巴达干,则巴达干之寒气助增,巴达干具有凝、沉、固、缓、凉等作用减弱了赫依之行血功能,故巴达干病之人均血液循环差,易出现水肿、浮肿、疼痛固定而剧烈、俱凉而喜热等特性,故大多数肥胖者属寒凉性肥胖:外观呈现臃肿者即水膘多者,在治疗时应从辨证的角度针刺其驱寒暖胃、脾、肝、肾之穴位,使寒得以暖化生成水,再针刺其利水之穴位和助消化之穴位使多余的水以正常的新陈代谢被人体利用或排泄。故以上所选穴位均为具暖五脏六腑、驱寒、助消化、性气、利水及恢复元气,加速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燃烧,调理失衡之脏器复原之功能,加之策格之诸多条例减肥功能和患者饮食、运动的科学塔配,减肥不仅疗效显着,各种并发症的治疗仍显著就是事实。

7.1.2 现代医学理论对肥胖症机理的认识:现代医学认为:肥胖症是指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体内,当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的一种多因素慢性代谢疾病。其危害是:肥胖人易发冠心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肥胖影响劳动力,容易遭受外伤;肥胖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天敌;肥胖人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肥胖还可以并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静脉血栓;肥胖还可以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无论是蒙医学、现代医学肥胖症都是因体重增多,内外因表现在体质上的变化实质是人体内脂肪堆积,堆积的脂肪超过人体正常体重,形体和健康均有变化和影响的结果。目前治疗肥胖症的方法很多,但疗效并不理想,蒙医针刺配合策格疗效显著是值得推广的绿色疗法。

7.2 针刺结合酸马奶对肥胖症治疗产生显著疗效的机理认识

7.2.1 针刺产生效果的认识:针刺无论是蒙医、中医都是外治疗法,且为外治法中的峻疗法之一,是强刺激疗法,刺激相关穴位使之产生一定的消耗,燃烧脂肪的同时调节肝胆、脾胃、肾脏等五脏六腑的功能。经相关学者研究证明针刺疗法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寒症针刺可起到温热作用即可使血液和脏器产生热效应,燃烧脂肪,化解凝固,软化和缓解因寒湿所致的体液之寒凝状态,活血化瘀,又因一些利水排尿之穴道使多余的水排泄掉,加速了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起到了减重,调理各脏器功能,经过一定疗程刺激使脂肪燃烧的同时也使血液清除了堆积的糖分、酸性、脂肪颗粒,提高了胃肠蠕动和消化运作功能,也减轻了血管壁、心肝肾的脂肪负担,使心肝肾功能得到了进步恢复,加快了燃烧脂肪,加速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是体质从寒过度到正常的过程,表现在体重的不断减轻、心脑血管系统症状的明显改善,针刺、策格疗法的附加,个人饮食、运动的配合,各种法燃烧脂肪、减少热量堆积的因素,强强联手消耗脂肪的各种有效方法想的相得益彰,故减肥显效,并使相关并发症得到同样有效治疗是不容置疑的。

7.2.2 策格疗法的降脂原理:酸马奶koumiss,koumys,kumis,又称马奶酒、策格、忽米思和艾日格(蒙古国常用)等,其中策格是目前在内蒙古自治区普遍采用的酸马奶之蒙古语名称,意为“发酵马奶子”。它是以新鲜马奶为原料,利用天然发酵剂和传统发酵技术发酵而制成的一种古老的营养价值很高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乳酸菌保健饮料,主要在东欧和中亚地区、东南俄罗斯、蒙古国以及我国的内蒙古、新疆等区域流行饮用。

7.2.3 蒙医对策格的认识:蒙医学对策格的性质和功能是这样描述的“性轻而温,味甘、酸、涩。”具有增强胃火、助消化、调理体质,促进精华与糟粕的分离,柔软皮肤、活血化瘀、改善睡眠、解毒、补血等功能。可治疗肺痨、肺脓肿、胃肠道疾病、消化功能减退、月经不调、肝中毒、肝损坏、水肿、坏血病、心脏病、结核、高血压、神经衰弱及美容、保湿等功效。因其酸、涩功能可化瘀、消脂、利水、分化精华糟粕、助消化,对胃肠疾病、坏血病、水肿、肥胖、月经不调等有疗效;因其甘、酸而柔软皮肤、柔软血管、增加皮肤、血管弹性对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美容等症有效;又因其甘而营养身体,解毒故对肝中毒、肝损坏、神经衰弱、心脏病、结核等具营养、滋润、解毒的功效。

7.3 针刺、酸马奶结合治疗肥胖症及相关三高症等的认识7.3.1 针刺作用:蒙医学认为“肥胖症”是人体七素之一的脂肪增多的病症,是人体“三根”失衡,“巴达干”增多的表现,针刺腹胃穴、腹巴达干穴、火衰穴、肝(上、中、下)穴、脾(上、中、下)穴、精腹前穴、巴达干穴、心穴、肝穴、胆穴、脾穴、肾穴、脏腑总穴、下清赫依、强身穴及中医的内关、气海、关元等穴起到驱寒、利湿、活血化瘀、祛“巴达干”之盛、平衡“三根”,使失衡之“肝、胆、脾、肾、心、血液、骨关节、神经等恢复正常”即增多的巴达干脂肪化之,因脾胃湿寒而浮肿、臃肿之水通过针刺穴位的利水、利尿作用排泄之,达到消脂、降压、降脂、降糖、软化血管、调节神经、安神利眠等7.3.2 策格的医疗作用:策格的营养成分诸多,含有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益微生物,不仅降血脂、营养心脏、血管、维生素B1、B2、B12、C 等参加体内各种代谢和生化、合成反应,起到燃烧脂肪、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坏血酸,补血,提高睡眠质量及微生物具有抗生素效果,多种矿物质还具有抗癌和调节内分泌、降糖、降脂等功效,故针刺、策格结合治疗肥胖症及诸多合并疗效显著,不容质疑。该方法是目前治疗肥胖症的有效绿色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加工作25 年,擅长应用蒙西医结合诊疗法和传统疗术法为主的非药物法治疗疾病,即应用蒙医传统疗术针刺、放血、萨木术、火罐、外敷、蒙古灸、涂擦、涂摩、策格疗法、心理疗法、药浴,及中医埋线、耳穴压豆、水针、电针、小针刀,西医神经刺激、神经阻滞术、心理疏导法等非药物疗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70 余种。针灸、埋线、小针刀治疗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框上圣经痛、下颌关节紊乱症、颈源性(头痛、眩晕症、耳聋耳鸣)、重度失眠症、轻中度抑郁症、足跟痛、牛皮癣、白癜风、癫痫症等疑难杂症10 余种。

猜你喜欢

巴达肥胖症蒙医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循证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症患者体重的影响
尘封千年的古城纳巴达
胃食管反流病与肥胖症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蒙医在治疗蜱传播性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蒙医特色疗法的传承与创新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