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肿瘤的CT诊断价值

2015-01-23杨冬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5期
关键词:胃壁本院胃肠道

杨冬笑

胃肠道肿瘤的CT诊断价值

杨冬笑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6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 观察分析患者胃肠道肿瘤的CT表现、CT征象。结果CT影像中可以直接发现胃肠道肿块33例, 肠道壁增厚17例, 空肠10例, 十二指肠8例。其中胃癌有28例, 胃肠道外间质瘤17例, 平滑肌肉瘤12例, 淋巴瘤11例。CT影像表现为:胃癌:胃壁增厚, 胃腔狭窄, 胃壁周围浸润。胃肠道外间质瘤:肿瘤大小不一样, 恶性肿瘤体积大;良性肿瘤体积小。平滑肌肉瘤:肿瘤主要为圆形或者类圆形, 密度均匀, 增强后均匀强化额。淋巴瘤:胃壁和黏膜皱襞不均匀增厚。结论CT扫描能够准确的判断胃肠道肿瘤, 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胃肠道肿瘤;CT;诊断价值

胃肠道肿瘤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系统疾病。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严重, 人们的生活饮食不规律, 导致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而且逐渐趋向年轻化, 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质量。因此, 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对于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有重要作用。过去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内窥镜检查, 但是这种检查方法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对于胃肠道黏膜下的肿瘤大小、浸润、转移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 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 CT诊断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这使得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逐渐提高。目前, 临床上利用CT扫描技术高速、容积成像等优点,有效的解决了胃肠道肿瘤诊断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 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报道中主要通过对本院7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CT影像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详细的阐述了CT扫描在肠道肿瘤诊断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 男37例, 女31例, 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4 d~2年, 平均病程2.5个月。临床主要的表现症状为:腹痛、腹胀、恶心、腹部肿块、胃肠梗阻等症状, 少数患者临床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只有体检时才会检查出一些症状[1]。本院68例患者经过诊断后均符合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标准。

1.2 CT检查方法 在检查诊断前, 先保证患者空腹12 h, 然后根据患者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部位进行扫描, 本院统一采用螺旋CT扫描机进行扫描, 通常让患者采取仰卧位。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检查空回肠的患者, 检查前2~3 h左右需口服1000 ml浓度为2%的泛影葡胺, 同时在检查前1 h前或者上床前再次口服500、200 ml造影剂, 以充盈近端肠管;需要检查十二指肠和尾部的患者, 要在检查前口服2%左右的泛影葡胺600~800 ml, 上床前再次口服200 ml泛影葡胺。本院对7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均使用CT平扫技术和增强扫描技术, 通常扫描层的间距为5 mm, 病灶确诊后采用CT增强扫描, 层厚为3 mm, 造影剂为300 mg/L, 碘海醇80~150 ml, 肠梗阻患者, 可以不用使用造影剂。CT扫描的条件主要是:电压120 kV, 电流50 mA, 扫描全腹部时间为8~10 s, 原始数据以1.2 mm重建, 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二维、三维处理, 从而多角度的观察病变, 以此显示出最佳图像效果。CT影像都要由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等共同研究分析得出结果[2]。

2 结果

CT影像中可以直接发现胃肠道肿块33例, 肠道壁增厚17例, 空肠10例, 十二指肠8例。其中胃癌有28例, 胃肠道外间质瘤17例, 平滑肌肉瘤12例, 淋巴瘤11例。各种肿瘤的CT影像表现具体为:胃癌:胃壁增厚, 或形成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 胃腔狭窄, 胃壁周围浸润。胃肠道外间质瘤:肿瘤大小不一样, 一般恶性肿瘤体积大、边缘可清晰可不清晰, 不绝对;良性肿瘤体积小, 边缘清晰。其中5例患者的CT表现为圆形或者类圆形肿块, 边界清晰;另外有7例患者为不规则形, 强化不均匀, 可见淋巴结转移。平滑肌肉瘤:肿瘤主要为圆形或者类圆形, 密度均匀, 增强后均匀强化额。其中类圆形患者3例, 不规则形患者2例, 增强后均匀强化3例。淋巴瘤:胃壁和黏膜皱襞不均匀增厚, 其中3例患者胃壁有溃疡性改变,4例患者黏膜出现梳齿状改变。

3 讨论

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 严重的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然而胃肠道肿瘤发病早期的自觉症状通常都不够明显, 传统的内窥镜检查对于胃肠道黏膜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但是并不能够观察到胃肠道黏膜下的肿瘤组织以及肿瘤所导致的一些并发症的改变, 且在全面显示病变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采用CT诊断通过对患者腹部进行扫描, 通常都能够迅速的找到胃肠道肿瘤的准确位置, 不仅可以观察到胃肠道黏膜的病变情况,也可以观察到肿瘤对周围器官的浸润和转移等。除此之外,临床上利用CT的增强扫描技术, 还可以准确的判断出肿瘤的性质以及供血特点, 有利于医护人员确定治疗方案。CT扫描不仅可以清楚地观察肿瘤的各种特性, 而且还有助于正确的诊断肿瘤的良恶性。具体的影像表现为:良性肿瘤影像表现为:①肿块出现膨胀性生长, 但边界较整齐;②无淋巴结肿大以及水腹现象发生, 肿瘤直径<10 mm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较低;③较大肿瘤引起相邻脏器发生推压改变。恶性肿瘤的影像表现为:①腔内或者腔外有软组织肿块影, 肠道管壁明显增厚;②肿块对周围器官与组织的侵袭;③管腔局部狭窄, 形成腹水;④局部淋巴结或者远处淋巴结转移[3]。本研究中主要是对本院选取的6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CT扫描的结果显示:胃癌的基本影像表现为:壁增厚, 不规则软组织肿块, 溃疡形成, 管壁狭窄;胃肠道外间质瘤:一般肿瘤的大小不一样, 恶性肿瘤的体积比较大, 边缘有的清晰, 有的不清晰;良性肿瘤体积小, 边缘清晰。平滑肌肉瘤:为不规则形肿块;淋巴瘤:CT可见溃疡样改变, 肠壁增厚, 边界较清, 密度较均匀。以上结果表明CT平扫及增强扫描技术对于胃肠道肿瘤的发现与准确诊断有良好的效果, 它不但能够观察肿瘤本身, 还可以正确诊断肿瘤的良恶性, 这些对于临床上制定治疗方案和确定手术方案等都有重要意义,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但是目前的CT扫描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对于肠壁厚度的判断会有一定的误差, 不能及时发现一些小的肿瘤等, 这都会出现假象, 从而造成误诊。因此我国的现代医学检查技术只有不断发展, 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才能够更好的保证胃肠道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1]高艳妮. 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中外医疗,2014,34(1):173-175.

[2]骆倩. 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2,5(28):111-113.

[3]戴亚军.浅谈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3):5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5.043

2015-03-04]

436000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影像科

猜你喜欢

胃壁本院胃肠道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双能CT迭代重建技术联合虚拟平扫对胃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胃会被撑大饿小吗?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