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2015-01-21吴丽影

关键词:完全性大动脉肺动脉

吴丽影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吴丽影

(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河南郑州45000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1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手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干预,并进行总结。结果 11例患儿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达到临床预期,均顺利恢复并出院;3例患儿合并房室间隔缺损,术后出现心功能差等症状,未达到临床预期;1例患儿由于冠状动脉血管条件差,移植后出现心衰死亡。结论 在小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围手术期诊治过程中,科学缜密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儿的手术成功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ies)为主动脉发自解剖右心室、肺动脉发自解剖左心室的动脉错位畸形,心房与心室连接一致而心室与大动脉连接不一致[1]。本病是新生儿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若不及时治疗第一年的死亡率为90%[2]。大动脉调转术(ASO)是目前治疗大动脉转位的首选手术方式[3],而ASO手术难度大、操作复杂,对手术者要求高,且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大动脉转位患儿1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围手术期的实施护理干预,并观察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1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46天,平均年龄(16.2±5.6)天,体重3.2~4.8 kg,平均体重(3.8±0.5)kg。16例患儿均经彩色多普勒确诊并行ASO手术。本组患儿临床症状表现为出生后呼吸困难、多汗、面色青紫等。

1.2手术方法

本组患儿手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采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正术,为避免因肺动脉较短而使用导管连接新的肺动脉干断端,即充分分离肺动脉干及其分支,并将其转移到主动脉前方,使肺动脉干远心端有足够长度可以和主动脉根部吻合。

1.3护理方法

1.3.1术前护理

①家属心理护理:首先对患儿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以便做到减轻其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的目的;②术前常规护理:术前对所有患儿做好抗菌素皮试,面罩吸氧以提高患儿的血氧饱和度,术前完成心外科常规的各项心脏检查以便与术后进行对比[3];术前对所有患儿进行禁食,并于术前4 h禁水,调整患儿到最佳的手术状态[4]。

1.3.2术中护理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正术是新生儿外科最为复杂的手术之一,所以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手术工作,如术前准确交班,包括将患儿信息准确传达。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材及药品,术中配合麻醉医生动脉穿刺、固定及术中检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合理给药并对特殊情况给予及时处理。固定患儿全身的体位。术后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患儿的转运工作。手术结束至患儿进入病房是一个特殊时间段,这时患儿无自主呼吸,需要麻醉医生手动辅助呼吸,因此供氧装置的压力、气管插管的位置、心电监护仪的各项指标都应严格观察。在运送患儿至监护病房后,要注意气管插管是否有脱落、心电监护仪运转是否正常及患儿各项生命体征是否有明显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

1.3.3术后护理

①生命体征护理:护理人员应熟悉掌握患儿的血压、心率、呼吸及体温等生命体征,了解心肌阻断时间、转机时间、转机后血钾及尿量[5]。密切观察各种检测管道的通畅及功能状态,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电图检测及呼吸系统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监测,术后常规给予正性肌力药物以支持心功能,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肾脏血流量,维持正常动脉压水平;②控制出入量:心脏手术后严格控制出入量,常规出量应大于入量,以减少心脏负荷;③病房护理:首先病房环境应保证温度和湿度的适宜,并干净整洁。患儿进入病房后保证持续气管插管吸氧及心电监护,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消除家属紧张焦虑的情绪。遵医嘱常规给予患儿口服地辛高、呋塞米、氯化钾等药物,定期对患儿随诊并时刻保持与临床医生的联系,发现患儿异常后及时上报并配合医生处理;④出院指导和定期随访:由于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的年龄均较小,护理人员在患儿出院时应积极与家属做好沟通,嘱家属出院后给予患儿足够的营养支持,如在饮食上保证患儿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的摄入,少饮多餐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嘱家属于患儿出院后6个月~1年时间内尽量少去环境嘈杂和空气质量差的公共场所,以防患儿呼吸道和肠道感染,并遵医嘱定量喂药及复查。

2 结 果

本组患儿经治疗及护理后,11例患儿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达到临床预期,均顺利恢复并出院;3例患儿合并房室间隔缺损,术后出现心功能差等症状,出院后患儿心功能6个月内一直难以恢复,未达到临床预期;1例患儿由于冠状动脉血管条件差,移植后出现心衰死亡。

3 讨 论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对调位置,主动脉瓣不在肺动脉瓣的右后而在右前,接右心室;而肺动脉瓣在主动脉瓣的左后,接左心室。左右心房心室的位置及心房与心室的关系不变。静脉血回右房、右室后出主动脉又到全身,而氧合血由肺静脉回左房、左室后仍出肺动脉进肺,使体循环与肺循环各走各路而失去循环互交的生理原则,期间必须有房缺、室缺或动脉导管未闭的交换血流,患儿方能暂时存活。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0.2~0.3%。约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5~7%,居紫绀型先心病的第二位。本病预后极差,不但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为患儿及家庭带来了痛苦,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围手术期贯穿于术前、术中与术后整个过程。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的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恢复,有助于防止术后并发症,减低手术死亡率。

[1] 石 丽.实用心胸血管外科护理及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6.

[2] 杨思源.小儿心脏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5-243.

[3] 王瑞霞,田培玲.大动脉转位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5):209-210.

[4] 晏馥霞,王宇红,王 嵘,等.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正手术的围术期处理[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2):951-953,961.

[5] 刘佳丽.新生儿大动脉转位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0(10):278.

本文编辑:张 钰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in neonates

WU Li-ying
(Neonatal surgery, children's Hospital of Zhengzhou city of Henan Province, Henan Zhengzhou 450000,China)

R472.3

B

ISSN.2095-6681.2015.023.126.02

猜你喜欢

完全性大动脉肺动脉
汽车的大动脉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数字经济+中轴力量,广州未来十年发展大动脉在这!
数学直觉与数学实在性探析
国际能源通道恩仇录六——中俄原油大动脉的曲折轮回
产前B超对胎儿大动脉转位诊断准确性的分析
小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