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瘤合并急性下壁心梗一例

2015-01-21

关键词:川崎心梗远端

王 磊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 476100)

・病例报道・

冠状动脉瘤合并急性下壁心梗一例

王 磊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商丘476100)

冠状动脉瘤;介入;疗效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5岁,农民工,因“活动时胸痛半年,加重3 h”于2015年10月1日上午9时入院。患者半年来活动时感胸骨后痛,持续3~5 min不等,可自行缓解。未在意。3 h前活动时上述症状再发,性质同前,向左臂内侧放散,乏力,恶心,持续2 h后逐渐缓解。既往:平素体质一般。查体:T:36.3℃,BP:110/70mmHg,P:78次/min,R:18次/min,全身无皮疹及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 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叩诊心浊音界无明显扩大,心率78次/min,律齐,心音稍低,未及明显杂音。心肌酶:10月2日中午12时CK:1862 U/L,CK-MB:132 U/L,TnI:1.6 ng/mL;10月12日10时CK:967 U/L,CK-MB:66 U/L,TnT:1.5 ng/mL。CRP:18.3 ng/mL,ESR:8 mm/h,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10月1日:Ⅱ、Ⅲ、avF呈rS型,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10月4日:Ⅱ、Ⅲ、avF变化不明显,V4-V5T波倒置。造影后检查后结果如下。

(1)左主干及前降支及回旋支未见明显异常

(2)右冠中段100%闭塞,远端TIMI血流0级。抽吸导管抽吸后,可见中段有一个10 mm×30 mm大小的动脉瘤,内可见大量血栓,远端TIMI血流3级。

(3)冠状动脉呈右冠优势型,远端TIMI血流3级。

术后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内皮功能及解痉为主等加强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出院。

2 讨 论

2.1发病原因

冠状动脉瘤发病率为0.3%~4.9%,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冠状动脉扩张。病因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也可为大动脉炎、冠脉硬化等后天获得。而后天性的多为冠脉硬化,约55%的由此引起[1-2]。但儿童及青少年中,川崎病可能是该病的一个重要病因。其中川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多导致心绞痛发作及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已成为青少年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3]。本例患者平时体质尚可,无既往病史,冠脉造影示右冠巨大动脉瘤,考虑川崎病引发冠状动脉瘤可能性大。

2.2治疗策略

其中介入治疗疗效较好,有的可以提高活动耐量,减少相关症状发作,提高生活质量,甚而可以减少急性事件发生率。术后注意长期抗血小板等药物应用,但使用支架植入治疗的一个不良反应就是再狭窄率偏高。

本病药物治疗以扩张冠状动脉、调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营养心肌药物应用。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及各种心绞痛发作,主要是瘤样扩张处血液流速等改变致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冠脉事件;其次,有时亦会出现局部冠脉病变致冠脉痉挛而急性心梗等。

外科治疗多用于内科治疗疗效不佳,可行切除局部扩张瘤样病变,亦可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扩张冠状动脉、调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营养心肌药物应用,但疗效一般。

冠状动脉瘤是一少见的疾病,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而其治疗方法也仅仅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

[1] 葛均波,黄浙勇.冠状动脉扩张的认识现状[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325-328.

[2] 何劲松,伍贵富.冠状动脉瘤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24:65-67.

[3] 王宏伟.川崎病流行病学回顾[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5):334-335.

本文编辑:吴 卫

R543

A

ISSN.2095-6681.2015.24.196.01

猜你喜欢

川崎心梗远端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心梗猛于虎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