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干预

2015-01-21

关键词:依从性个性化血压

周 萌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山西 运城 044000)

高血压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干预

周 萌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山西运城044000)

目的 探析高血压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用个性化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及稳定性,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血压稳定

原发性高血压[1]属于我国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的一种慢性病,严重影响我国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高血压引发的脑卒中与缺血性心脏病所占比例分别为54%与47%,血压长时间升高会导致老年患者并发肾衰竭、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对患者血压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个性化护理[2]是根据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病情等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为,将其分为两组,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以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58.3±2.7)岁;高血压分级:I级9例,Ⅱ级18例,Ⅲ级23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60.5±2.5)岁;高血压分级:I级11例,Ⅱ级20例,Ⅲ级1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高血压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注意与患者之间的思想沟通与交流,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并详细向患者解释心理因素与血压之间的关系,通过语言与态度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同时给予患者引导,有利于患者心理的调节,极大改善患者的情感生活,避免过度激动、紧张、兴奋、发怒等情绪的出现,需保持稳定、愉悦的状态接受治疗,以提高患者配合医生治疗的积极主动性,减少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量。

1.2.2健康教育。高血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家庭支持尤为重要,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疗效与依从性,家庭支持[3]多的患者,其对疾病的认识较高,且治疗积极性较高,血压控制效果较好。因此护理人员需提高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详细向患者介绍高血压有关的专业知识与危险因素,督促患者按照医嘱服药,并与饮食、药物等配合,患者需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性与充分休息,提高患者家属对于患者治疗的支持性,以配合医生监督患者的用药,并将专业知识应用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中,以提高患者的疗效与护理效果,利用家庭与自我监测与医生治疗相配合,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使得患者家属的督导与支持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1.2.3用药干预。患者药物依从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与疗效,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辅以心理辅导,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宣传画、一对一、书面指导等形式让患者清楚认识到高血压存在的危险因素与药物治疗规则,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辅助患者树立健康信念,以提高用药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血压。医务人员依据患者的心血管危险与血压水平指导患者的高血压用药,并与患者的病理生理及年龄等相结合,应尽量避免副作用多、短效控释片等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较为简单的药物,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病,医务人员需对患者的治疗进行指导,并明确终身服药[4]的重要性,避免高血压对患者靶器官造成的损伤,准确掌握患者昼夜血压变化的规律,最大发挥降压药的作用。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认知度明显提高。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促使患者清楚知道吸烟、饮酒存在的危害性,在治疗中禁烟禁酒。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降低20~40 mmHg,舒张压下降10~20 mmHg。

3 讨 论

高血压属于一种终身性疾病,是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治疗过程极为漫长,在病情稳定期,患者不用住院接受治疗,在医务人员的指导辅助下开展自我监测与按时服药即可,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且操作极为简便,以发挥降糖与控制血压的作用。个性化护理的实施是充分体现我国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的一种护理模式。

患者需重视自身体重的控制,需实施自我保健与非药物性治疗,严格控制饮食,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体重,降低血压。患者可通过均衡饮食[6],对患者摄入热量进行有效控制,减少钠盐的摄入量,从而减轻降压药的副作用,并重视患者钾、钙的摄入量,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

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并将其分为两组,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改善患者的不良习惯,提高用药依从性,保持血压稳定,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不仅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控制血压,而且减少患者的不良习惯,保证饮食均衡性,减轻体重,保持患者血压的稳定性。

[1] 詹艳萍,赵立华,赵 洁,等.KAP模式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行为模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9,38(12):1551-1552.

[2] 卢运红,王慧敏,曾海金,等.个体化运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157-1159.

[3] 孙宏慧,周 和,黎丽芸,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35-36.

[4] 李 虹,张 洁,陈贤梓,等.高校社区高血压患者个性化健康管理效果评价[J].广东医学,2009,30(12):1905-1907.

[5] 宋宝良.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5):48-50.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24.178.02

猜你喜欢

依从性个性化血压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