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5-01-21杨小秀

关键词:休克冠脉心肌梗死

杨小秀

(广西桂平市中医医院心肺科,广西 贵港 5372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杨小秀

(广西桂平市中医医院心肺科,广西贵港537200)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特殊护理,采用基本护理,然后对心肌梗死容易产生的并发症进行护理,最后对患者作康复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结果 通过对两组临床护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发现,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后,已堵塞的冠脉血管再次疏通的情况有20例,再通率为66%;而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冠脉血管再次疏通的情况有15例,再通率为50%。观察组患者冠状血管再通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高出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均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状,观察组出现休克现象5例,无死亡率,并发症情况为16%;对照组出现休克现象5例,心力衰竭现象6例,并发症情况为36%,死亡2例,死亡率为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在进行一般护理和特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已堵塞的冠脉血管再次疏通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有心力衰竭、心悸休克等并发症状,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使用特殊护理对急性心死的冠脉再通率有很大帮助,并且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状也会减少很多,对急性心死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效的达到治疗目的,可以推广至临床应用。

心肌梗死;临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急性闭塞阻断血流,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局部心肌缺血性死亡,或者由于心肌耗氧量突然增大,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过度的体力劳动导致心脏负担过重,心肌耗氧量增加,患者冠状动脉出现硬化或变狭窄的现象,不能充分的为心肌供血,诱发粥状斑块破裂,出现急性心肌梗死。2、患者情绪过于激动紧张也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3、患者过度饮食也是诱发心肌梗死病发的诱因,当患者大量进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患者体内血脂浓度升高,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引起患者急性心梗死。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突发性胸骨痛,患者伴有出汗、烦躁不安等现象[2]。2、休克或者心力衰竭等现象。3、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等症状。4、前壁心肌梗死主要表现有心律失常、心率减慢等症状[3]。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也是极为重要的[4],本文通过急性心梗死患者进行一般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结果对比作出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38~70岁,平均年龄为(62.3±4.9)岁,其中下壁心肌梗死14例,广泛心肌梗死11例,前间壁心肌梗死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为(60.5±5.3)岁,其中下壁心肌梗死13例,广泛心肌梗死10例,前间壁心肌梗死7例。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进行特殊护理,首先采用基本护理,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不稳的情况,应该随时关注患者的呼吸、心率情况,检测患者心肌酶等情况,应该建立静脉通道,期间患者会产生心律不齐或者心悸休克等情况,还可能因为疼痛使患者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大,此期间应该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的氧气输送;然后对心肌梗死容易产生的并发症进行护理,定时对患者进行心电、血压监测,使用镇痛药对患者的疼痛进行缓解;最后对患者作康复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定时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检查,严格控制患者饮食,对患者加以营养和能量,保证患者的休息时间。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通过对两组临床护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发现,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后,已堵塞的冠脉血管再次疏通的情况有20例,再通率为66%;而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冠脉血管再次疏通的情况有15例,再通率为50%。观察组患者冠状血管再通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高出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均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状,观察组出现休克现象5例,无死亡率,并发症情况为16%;对照组出现休克现象5例,心力衰竭现象6例,并发症情况为36%,死亡2例,死亡率为0.6%。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急性闭塞阻断血流,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局部心肌缺血性死亡,或者由于心肌耗氧量突然增大,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急性心梗死患者进行一般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结果对比作出分析探讨。两组在进行一般护理和特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已堵塞的冠脉血管再次疏通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有心力衰竭、心悸休克等并发症状,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经过研究表明[5],特殊护理使患者减少心肌缺血,有效的疏通已堵塞冠脉血管,护理时心力衰竭、心悸休克等并发症状也明显减低,护理后,冠脉血管的再次堵塞情况减少。使用特殊护理对急性心梗的冠脉再通率有很大帮助,并且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状也会减少很多[6],对急性心肌梗死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效的达到医疗目的,可以推广至临床应用[7]。

[1] 赵春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5):341-342.

[2] 王玉花.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4):232.

[3] 佘 丽,赵小兰,杨 蓓,等.12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研究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8):239-240.

[4] 高 洁.试论微泵注射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J].饮食保健,2015,2(10):48.

[5] 梅丛敏,陈莎莎,周秀文,等.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8例临床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70-71,74.

[6] 刘汉娥.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4):784-785.

[7] 陶芙蓉,范彩霞.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便秘的临床护理研究[J].甘肃科技,2013,29(21):132-133.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24.177.02

猜你喜欢

休克冠脉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