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份献血初筛不合格者告知保留的效果分析

2015-01-21吴中秀吴乾波郭倍婕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成份初筛献血者

吴中秀 吴乾波 郭倍婕

成份献血初筛不合格者告知保留的效果分析

吴中秀吴乾波郭倍婕

目的 探讨成份献血初筛不合格者告知保留的效果。方法 设立成份献血初筛岗,并对初筛不合格者进行告知、指标分析、分段再次献血、预约保留等措施。结果 采取措施后,成份献血者的淘汰率逐月下降;再次献血率明显提高。结论 建议建立健全成分献血初筛岗相关制度,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成份献血 预约保留 成分献血初筛 献血服务

近几年来,随着临床用血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健康意识、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血液中心面临着满足临床用血供应,提升服务质量,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自2014年5月开始,本中心增加了成份献血初筛岗的职责要求,包括对无偿成份献血初筛不合格献血者的告知,预约保留,以及将其与献血服务对接,成为成份献血宣传、招募、预约、保留中的一环,提升了服务质量和专业性,减少了无偿成分献血者的流失,保障了临床用血的安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参加无偿成份献血的献血者,共53972人次。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体格检查标准》。每位献血者留取静脉血标本肝素抗凝管2ml,EDTA抗凝管5ml各1管。

1.2方法 使用Reflotron Plus 快速干式生化仪检测转氨酶,SYSMEX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计数,胶体金法快速测定样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表面抗原,eppendorf离心机5000r/min离心3min后观察乳糜血情况。2014年5月1日开始,对成分初筛不合格献血者进行口头与书面的告知,在保证献血者隐私的前提下将写有对献血者不合格项目解释、注意事项,以及建议间隔时间的纸条交给献血者,并询问献血者是否需要预约下次献血时间,若献血者有意向并能确定下次献血时间,整个过程在一个相对封闭隔离的环境下进行[1,2],随后将献血者的预约信息录入CRM系统,并由接待岗工作人员进行后续操作。成分献血者初筛结果以及预约赴约结果数据在BIS系统及CRM系统中进行提取并分析。

2 结果

2.1成份献血次数与再次赴约的关系 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 参加预约保留的成分献血者共1645人次,其中赴约1240人次,赴约率75.38%。其中成分献血≤10次的献血者789人次,占预约总人数的48%,赴约率为52.73%;成分献血>10次的献血者856人次,占预约总人数的52%,赴约率为96.27%。

2.2 成份献血者初筛淘汰率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无偿献血成分初筛数据进行分析,2014年5月前,成份献血者初筛淘汰率在20%左右,2013年上、下半年淘汰率分别为 22.65%和21.79%,加强对成分献血者告知并且采取预约保留之后,成分献血者淘汰率呈缓慢下降趋势,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淘汰率分别为18.07%和15.70%,较同期均有明显下降。

2.3成份献血初筛不合格者再次献血率以及合格率 见表1。

2.4不同指标、不同时间赴约合格率 在赴约过来的成分献血者中随机选取840位对赴约状况及再次献血初筛结果进行分析,约60.24%的成份献血者能准时赴约,提早赴约与推迟赴约的献血者比例分别为16.19%和23.54%。合格率方面,再次预约献血者整体合格率低于初筛的平均合格率,准时赴约的献血者合格率最高,为79.64%,其次为推迟赴约的献血者,为74.24%,提早赴约的献血者合格率最低,仅为63.24%,尤其是白细胞计数(WBC)、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4个项目所占比均远高于准时赴约或推迟赴约的献血者。统计过程中发现HB/HCT不合格的献血者会发生连续几次初筛不合格的情况。

3 讨论

在加强了对成分献血初筛不合格献血者的告知并且对献血者进行预约保留之后,无论是无偿成分献血者初筛合格率,还是初筛淘汰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都有明显提高。这与成份献血初筛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与专业程度密切相关,通过对不合格献血者耐心解释,帮助献血者分析不合格原因,并提供给献血者书面注意事项,给予一些健康方面的建议并且预约再次献血时间,提升成分献血者对不合格项目的认知,增加成分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积极性,同时也努力避免成分献血者再次献血出现不合格的状况。

成分初筛不合格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提高说明了献血者再次献血积极性的提高。而成分献血者初筛淘汰率的下降说明了献血者保留工作效果的发挥以及献血者健康意识的整体提高。并且对成分献血初筛淘汰献血者的解释保留以及数据收集都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大部分献血者献血经历中不合格的次数可能仅1~2次,对于血站工作人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与献血者沟通并进行仔细的健康知识普及有利于献血者整体素质的提升,经过长期的努力会有明显的效果。对保障血液安全也有长期的好处。

在献血者预约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献血次数≤10次的献血者在赴约率上远低于献血次数>10次的献血者,两者赴约率相差近一半。相对于献血次数≤10次的献血者,多次献血者(>10次)参与献血的次数多,对于献血流程更为了解,有的献血者已经养成定期献血的习惯,赴约率远大于献血次数较少(≤10次)的献血者。而献血次数较少的献血者由于对献血流程的不熟悉以及各种其它方面的顾虑,影响了参与献血的热情导致了赴约率的降低。这需要我们在预约保留过程中对于不同献血次数的献血者进行区别对待,对于献血次数较少的献血者更加耐心的解释与沟通,消除献血者的顾虑,在生活习惯上给予适当的建议,鼓励其再次参加献血,从而提高献血者的赴约率。

初筛不合格献血者项目分析显示,WBC/GR不合格的献血者,由于一般预约<2周,若献血者提早赴约则身体恢复时间较为有限,合格率自然较低。HB/ HCT不合格的献血者会发生连续几次初筛不合格的情况。其中HB/HCT尤为明显,说明HB与HCT的恢复都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建议献血者间隔时间需要更长时间,血小板(PLT)不合格献血者同样存在类似情况,在预约再次献血时间时应该选择更长的间隔期。脂血不合格献血者还需要加强对献血者饮食方面的告知,进一步提高合格率。谷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升高除了某些病理因素外,如生理状态下(剧烈运动、体育锻炼、月经期)、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可能引起ALT一过性升高[3]。不合格原因多样,所以对于ALT不合格的献血者在告知其切勿喝酒熬夜,调整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生活规律的同时,对于数值较高的ALT淘汰献血者以及曾经有过ALT淘汰经历的献血者也可适当延长再次预约的时间,确保献血者有充分的恢复以及巩固过程。

总而言之,对初筛不合格成分献血者的告知和预约保留的工作中是一个漫长和细致的过程。无偿献血者捐献血液、奉献爱心的过程,也是感受血站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献血服务的过程[4]。在初筛岗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中,也要把不合格献血者的告知于保留视为献血服务的重要一环。单采成分献血者的成功招募,离不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宣传,离不开形式多样的招募策略[5]。从成分献血者资料数据的收集到与献血者的沟通,以及献血者的预约保留都需要耐心和细心。尤其是不合格献血者的保留,还有较多提升空间,总原则因人而异,通过对不同献血者采取不同的告知方式和预约方式,尽量引导献血者在最适宜的时间间隔内再次参加献血。对于献血次数较少的献血者主要以消除献血者疑虑,给出一些健康生活的建议为主,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献血者再次参加献血。而对于献血次数较多的献血者,在解释不合格项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合格项目,不合格项目的值,献血者之前的初筛记录以及不合格记录,积极分析献血者不合格的原因,给出合理的再次献血时间,在保留献血者并鼓励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基础上,将更多精力放在确保献血者按时赴约并提高献血者再次赴约的合格率上。通过良好的服务以及可靠的数据分析,帮助成分献血者提高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成分献血者定期献血,预约献血的意识,使每位成分献血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定期献血频率,从而在增加成分献血者献血人次的同时降低献血着初筛的淘汰率,既减轻了工作量,降低了采集成本,又提升了临床用血的供应,更保障了临床用血的安全,使无偿成分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

1范亚欣,安万新.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的思考.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1):1205~1207.

2刘如萱.献血结果告知须注意的几个问题.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9(2):177~178.

3张莉.无偿献血者ALT升高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4,27(4):704~705.

4陈涵薇,张清.精细化服务在献血服务中的应用.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1):1208~1211.

5冯琪瑛.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招募与保留的探讨.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2):316.

310000 浙江省血液中心

猜你喜欢

成份初筛献血者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绩优指数成份变更与一周表现
两市主要成份指数中期成份股调整
抗感冒药的药学分析与合理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