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止泻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特征分析

2015-01-21陈琳王京霞高瑞兰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透皮促进剂巴布

陈琳 王京霞 高瑞兰

小儿止泻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特征分析

陈琳王京霞高瑞兰

目的 分析小儿止泻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动力学特征,并优选出最佳透皮促进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止泻巴布剂不同时间点接收液中葛根素的浓度,采用Franz扩散池和大鼠腹部皮肤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分析葛根素累积释放量与释放时间的关系,找出符合小儿止泻巴布剂透皮吸收的最佳动力学拟合方程。并且考察氮酮、冰片及其复合促渗剂对葛根素的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以葛根素的渗透系数为判断标准,优选出最佳透皮促进剂。结果 葛根素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与时间t1/2呈线性关系。单独加入4%冰片使葛根素的渗透系数增加1.61倍,单独加入4%氮酮使葛根素的渗透系数增加2.10倍,2%氮酮与2%冰片联合使用使葛根素的渗透系数增加1.68倍。结论 小儿止泻巴布剂的透皮吸收动力学符合Higuchi方程,氮酮为最佳透皮促进剂。

小儿止泻巴布剂 透皮吸收 葛根素 氮酮

小儿止泻巴布剂是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外用复方制剂,对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及小儿感染性腹泻均具有一定的疗效。该巴布剂是基于经典方药七味白术散的基础上研制而成,具有健脾除湿、扶正驱邪等功效。巴布剂作为一种经皮给药新剂型,可以增强患儿的依从性、确保药物的疗效,为治疗小儿腹泻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质量可控的新制剂。作者以小儿止泻巴布剂中葛根素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Franz扩散池和大鼠腹部皮肤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分析葛根素累积释放量与释放时间的关系,找出符合小儿止泻巴布剂透皮吸收的最佳动力学拟合方程,并且考察氮酮、冰片及其复合促渗剂对葛根素的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以葛根素的渗透系数为判断标准,优选出最佳透皮促进剂。

1 材料与方法

1.1试剂与仪器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JJ200型电子天平(常熟市双杰测试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DZF-6050型(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TK-12D型透皮扩散试验仪(上海楷凯科技贸易有限公司);KQ3200型水洗超声仪(上海昆山);葛根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SD大鼠雌雄不限,购自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2透皮吸收试验 (1)巴布剂样品的制备:分别制备4种巴布剂样品:不含氮酮和冰片的巴布剂、含4%氮酮(AZ)的巴布剂、4%冰片(BO)的巴布剂、含2%氮酮(AZ)+2%冰片(BO)的巴布剂[1,2]。(2)体外鼠皮的制备:将健康大鼠用电动剃毛刀剃毛后处死,取腹部皮肤,剥离,剃毛皮肤,小心剔除皮下组织和脂肪等粘连物质,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密封、置低温冰箱中保存。试验前自然恢复至室温,并检查鼠皮的完整性。(3)透皮吸收实验:将大鼠皮于37℃、无菌生理盐水中解冻后剪成大小适宜的4块,将4种小儿止泻巴布剂贴于鼠皮上,与皮肤角质层一侧紧密接触,不留空气,分别固定在4套透皮吸收实验装置的扩散室与接收室之间(透过面积2.30cm2,接收液体积为6.5cm3),在接收室中注入30%乙醇-生理盐水,记录加入的液量,温度(37±0.5)℃,转速150r/min恒速搅拌,记录装入时间,在2、4、6、8、10、24 h时精密取出接受液5 ml,同时补加30%乙醇-生理盐水并排净气泡。取出的接收液经微孔滤膜(孔径0.22m)过滤后,弃去初滤液,收集续滤液,按已确定的色谱条件进样5μl,测定葛根素的含量,并计算累积渗透量。

1.3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ODS色谱柱(4.6mm×150mm,5m);流动相:甲醇-水 (27:7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0nm;柱温25℃。理论板数按葛根素峰计算应≥4000;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结果表明,葛根素峰与其他峰分离完全。

1.4方法学考察 (1)线性关系考察:精密称取葛根素对照品21.2mg,置50ml量瓶中,加30%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浓度为0.424mg/ml的对照品储备液。分别精密称取一定量标准对照品储备液,用3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84.8、127.2、169.6、212.0、254.4、296.8μg/ml的系列溶液,分别取5μl进样测定。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得葛根素回归方程y=21.192x-51.944,相关系数r=0.9999(n=6)。结果表明,葛根素进样量在0.424~1.484m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2)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浓度为0.212mg/ml的葛根素对照品溶液5μl,重复进样5次,测定峰面积 计算得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5%(n=5),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3)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2、4、8、12h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经计算葛根素峰面积值的RSD为3.82%(n=5)。结果表明葛根素在12h内基本稳定。(4)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接受液5 ml,共6份,各精密加入一定量的葛根素对照品溶液,用0.22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待测溶液,测定并计算回收率,平均回收率为98.61%,RSD为2.05%(n=6)。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良好。

1.5数据处理方法 按公式Q=(Cn×V1+∑Ci×V2)/S……(i=1…n-1)计算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mg/ cm2)]。式中,Cn:第n个取样点测得的药物质量浓度(mg/ml);Ci:第i(i=n-1)个取样点测得的药物质量浓度(mg/ml);V1:接收液体积(6.5cm3);V2:取样体积(5.0cm3);S:有效透皮面积(2.30cm2)。对4种小儿止泻巴布剂以单位面积累计释放量(Q)对t1/2作图,进行回归,该直线的斜率为渗透系数[Kp,mg/(cm2・h1/2)]。

2 结果

按上述测定方法,测定4种小儿止泻巴布剂中葛根素的透皮释放量,以Q对t1/2作图,进行回归,得出拟合方程及相关系数,并计算出渗透系数。结果显示:葛根素的Q与时间t1/2呈线性关系。4%氮酮的渗透系数为不含渗透促进剂的2.1046倍;4%冰片的渗透系数为不含渗透促进剂的1.6117倍; 2%氮酮+2%冰片渗透系数为不含渗透促进剂的1.6788倍。实验表明:小儿止泻巴布剂的经皮渗透符合Higuchi方程,4%氮酮对小儿止泻巴布剂中的葛根素有较好的促渗透作用,氮酮是小儿止泻巴布剂的最佳透皮促进剂。

3 讨论

体外透皮吸收试验中接收介质的选择:分别以生理盐水、30%乙醇-生理盐水溶液及pH为 7.4的磷酸盐缓冲液[3~5]为接收介质,考察小儿止泻巴布剂中葛根素经过大鼠腹部离体皮肤在不同接收介质中透皮渗透情况。结果显示,pH 7.4磷酸盐缓冲液组中体外透皮渗透量在0~24 h均未检测到葛根素,说明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不宜作为小儿止泻巴布剂中葛根素的透皮吸收试验接收介质。而30%乙醇-生理盐水溶液与生理盐水溶液相比,葛根素在30%乙醇-生理盐水溶液中体外透皮渗透量有显著性增加(P<0.01)。因此本实验选择30%乙醇-生理盐水溶液作为接收介质。同时对搅拌速度和水浴温度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磁力搅拌速度为150 r/min,水浴恒温至(37±0.5)℃时即可满足要求。

药物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拟合模型的选择:药物经皮渗透是符合菲克扩散定律的被动扩散过程,以浓度差为渗透原动力,本试验分别采用Ⅰ级、○级、Higuchi方程进行拟合[6,7],以相关系数r作为判断标准。结果表明,葛根素的相关系数(r)大小顺序为:Higuchi方程拟合>一级方程拟合>○级方程拟合。葛根素的Q与时间t1/2呈线性关系,小儿止泻巴布剂的透皮吸收动力学符合Higuchi方程,含4%氮酮小儿止泻巴布剂的渗透系数为0.6781 mg/(cm2・h1/2)。

巴布剂中的透皮促进剂的选择:本试验以葛根素的渗透系数为判断标准,结果表明氮酮对小儿止泻巴布剂中的葛根素有较好的促渗透作用。有文献报道,氮酮对亲水、亲油性药物均可增加其透皮吸收,尤其对亲水性化合物的促渗透效果更佳。其机制是通过溶解角质细胞间和细胞内脂质,增加角质层的通透性,减少药物扩散阻力,同时角质层的含水量也会提高,促进药物经水性通道渗透[8]。

1赵桂福,李雁.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9):82.

2李智勇,罗霄山,孙冬梅,等.痹痛巴布剂中多元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的优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19(10):42~45.

3郭伟英,王雨.葛根芩连巴布剂的制备与体外透皮研究.医药导报,2009, 28(3): 351~353.

4秦海军,马玲,张毅,等.透皮吸收促进剂对小儿腹泻凝胶膏经皮渗透性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3):39~41.

5王霞,吴胜林,曾凡波,等.布洛芬巴布剂的制备与体外释放研究.医药导报,2011,30(10):1345~1346.

6Figen Timaksiz,Zeynep Yuce.Development of transdermal system containing nicotine by using sustained release dosage design.Farmaco,2005, 60(9):763.

7Dam Fitzpatrick,John Corish.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anionic drug compounds from liquid crystalline gels.Passive release across non-ratelimiting membranes.Inter J Pharm, 2005,301(1~2):226.

8Williams A C,Barry B W.Penetration enhancers.Adv Drug Deliv Rev,2004,56(5):603~618.

310006 浙江省中医院

猜你喜欢

透皮促进剂巴布
新型综合促进剂EG-8在三元乙丙橡胶低气味环保胶料中的应用
新型促进剂SWG在轮胎胶料中的应用研究
闪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硫化胶中的常用促进剂种类
固化促进剂对聚酯/环氧粉末涂料消光性能的影响研究
治伤巴布剂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P38MAP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复方青风藤巴布剂基质处方的优化
马钱子总碱中2种成分的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体外透皮特性
生物透皮短肽技术
生物透皮短肽技术
氢溴酸高乌甲素经皮渗透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