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养殖的风险分析和成本控制

2015-01-20王雪晴

金融经济 2014年5期
关键词:水产养殖成本控制风险

王雪晴

摘要:我国水产养殖技术水平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技术水平和生物技术应用上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对水产动植物病害防治上还存在许多缺陷,致使水产养殖风险加大,成本进一步扩张,盈余减少。对于进出口集团公司而言,一旦对水产养殖风险作出错误估计,面临的不仅是成本的加大,盈余的减少,更多的是影响公司在国际上的声誉,对我国水产养殖业进出口的风险分析和成本控制成为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综合水产品养殖发展现状,从我国水产养殖兴起的形势背景、水产养殖上有可能产生的成本风险及其针对成本风险实施的成本控制措施三方面论述我国水产养殖成本风险及其具体控制措施,以为我国水产养殖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产养殖;风险;成本控制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水产品产量在世界位居第一。尽管如此,我国水产养殖在世界范围内的出口产量却不多。除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质控外,还有来自我国水产品行业加工技术的薄弱,行业不团结,养殖技术等各方面的问题。

一、水产养殖的形势背景

我国内因来分析:我国水产养殖业规划整体规划无序,在发展上以盲目扩大规模,增加放养密度,任意排放养殖废水外,致使渔业水域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问题。在我国遍布池塘、湖库、海水和工厂化养殖系统为主的养殖业模式,水产养殖系统类型和养殖种类在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废物质和量的差异性日渐明显。以浙江沿海养海鲜为例,市场规模的激增和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使得海鲜的价格空间有利可图。沿海渔民抓住市场时机,加紧扩大养殖规模,加上政府的政策扶植力度,水产养殖事业迅速发展。从浙江省整个水产养殖的规模来看,水产养殖存在着许多弊端,除了没有形成抱团趋势外,散漫放养也成为潮流。缺乏科学的养殖技巧,使得许多养殖水的排污功能发挥不到极限。从国家环保局和能源养殖区的建设来看,水产养殖的精品化、设施化和产业化建设,成为浙江省养殖必须努力的方向。

二、我国水产养殖风险分析

不可抗因素:水产养殖,归属农业范畴,在其成本上,必须遵从自然规律。因为自然规律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养殖过程中一旦遭遇地震、雪灾、强烈台风等自然灾害风险,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养殖产量,此为水产养殖不可抗性。

可抗因素:除去自然因素在内的不可抗因素外,病害风险对水产养殖风险也很大。尤其是鱼类养殖病毒性疾病,一旦大面积爆发,根本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来迅速治理,例如虾蟹类感染和死亡率都很高。水质风险中最常见的是中毒和缺氧,如不及时处理好,虾蟹类大面积死亡的情形也是司空见惯。在放养管理中,如果不进行合理的投料,就会致使鱼儿撑死或者水质恶化。也由于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只顾在鱼塘里投放饲料,就只管收鱼,却忽略了投料过剩对水质造成的恶化和污染的严重问题。对于水产养殖者来说,风险分析和落实执行成本控制是必须关注的大事。现在我国水产养殖沿海地区已经展开了拍卖交易、电子结算、网上交易等与国际接轨的交易方式。该方式的前瞻性和导航性作用,使得沿海地区养殖事业在成本可控和市场风险评估方面的信息,更具实际的印证价值。

三、我国水产养殖成本控制策略

水产养殖成本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费用:苗种费用,租用场地费用,建设场地费用,饲料成本、饲养工具费用,雇佣工人(含技术员)费用,基础设施费用,消耗能源费用(日常生活开支),还有可能包括运输费用。

相关细则都是其成本要考虑的问题,一般的水产养殖行业,对专业性要求很强。在确立大规模投资之前,先做好养殖基础评估(风险分析和成本控制策略),这是实现盈余的前提条件。从水产一线技术和管理工作实践证明:水产养殖要想获得盈余,必须做好早期风险预测、中期管理和后期总结。包括从科技层面考虑养殖成本,必须首要考虑苗种选择,因为前期的苗种质量关乎后期养殖过程进展,具体控制点探讨如下:

(一)做好自然灾害风险预警工作

养殖业立足于自然,进出口贸易立足于早期的自然灾害风险预警工作。在确立养殖场地初期,必须充分了解天气变化,了解当地气候和水文,延伸出适合的鱼种及其是否适合扩大种植面积。要略懂历法和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外,还要在风险来临前期就做好预警工作,以将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二)创新管理策略

要扩大我国水产养殖业出口规模,增加出口量,对水产养殖就必须实行精耕细作。从提升养殖人员的素质做起,树立他们主人翁意识,对养殖技术和专业知识有不懈追求和进取精神。要正确树立水产行业理念,立足实业,扩大我国沿海地区在国际贸易行业的声誉。在管理模式上,要提升水产养殖员的素养,必须多积累理论实践知识。在养育管理上,借鉴畜禽养殖技术,在水质风险控制上借鉴我国环保局污水处理的技术事件。病害风险控制可以借鉴临床医学和兽药知识加以充实。在实践中,还可以阅读医药书籍,拓展养殖员素养和经验,进而提升他们管理技术,合理投放饲料,做好成本策略预算。将养殖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租赁水库租赁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等间接费用进行归集,其中间接费用应采用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养殖成本,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产品的单位养殖成本。从标准化养殖塘出发,减少靠天气增收的传统养殖方法,降低传统成本观念,减少对环境污染,养殖水排实施标准化模式。

(三)优选品种,运用生物技术知识提高养殖质量

在水产品养殖环节,优选品种,是确保质量的前提。从许多沿海地区水产养殖失败的例子来看,苗种是首要和关键性的因素。苗种质量好,则渔民收益可观,苗种带病或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带病疫苗的出现,甚至会殃及整个养殖场所的物种。在采购中尤其要注意购买优质苗种。对海水质量的检测,可以避免大规模苗种疾病的蔓延。

在养殖周期内,把好质量关,在养殖项目选取上,除了结合物种的习性外,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选对养殖对象,而后逐步以技术做后盾,实现养殖产量的提升。从我国水产品加工技术着手,突破加工技术薄弱环节,将出口以鳗鱼、对虾和低价冷冻鱼和冰鲜鱼类等初级加工工艺技术延伸到水产品种类多样化和精深加工方向上来。

(四)遵循水产品市场,谋求合理成本控制之法

要规避市场风险,促进水产品养殖业健康发展,就必须完善养殖技术,扩大流通渠道和规模,稳定汇率,将加工制造技术和人工繁育水平进一步扩大。在水产品价格不景气时要想获得较佳额效益,必须根据你现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和规律,不断总结养殖经验,形成以成本、产量、效益核算三位一体的养殖技术,以将风险降至最小,争取最佳经济效益。

在海洋与渔业局联合推广养殖新技术时,依据该市市场需求合理配置养殖面积,严控成本管理,在不同地区根据水产品物种,实现深入研究探讨国外先进管理和技术经验,将其成本控制在合理化范围内,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业可从中获得启示。

在核算养殖成本时,将期间会计费用成本和相关受益结合起来,确保养殖品种成本配比合理化,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成本核算目录一定要区别对待。明确划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明确哪些费用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成本确定核算周期。水产养殖的成本计算期从购入幼苗或育苗开始,不入库的鲜活产品,计算到销售为止;入库的成品成本,则计算到入库为止。以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事业为基,将成本控制作为节约制约,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方略。

四、结束语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需要选择淡水资源比较充足,浙江省沿海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事业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对水产养殖风险管理和成本管理等可控措施,从而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将科技化水平,产业链和深海养殖虾蟹类出口行业管理模式规范化。建立板块基地,丰富虾蟹类养殖管理模式,从自然风险、病害风险、水质风险、管理风险等方面考虑,将水产成本控制统一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优选品种、实现出口水产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杰,张学舒,姜华帅 浙江温州地区海水养殖业风险状况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产 2011(6)

[2] 姚恩长,姚丽娜,孙俭 浅析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成本管理的关系[J]中国渔业经济 2013(1)

[3] 陈欢军 水产养殖单位财务管理研究——以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为例[J]时代经贸 2010(32)

[4] 姜秉国我国水产养殖市场风险的成因、影响与防控对策[J]中国水产 2012(8)

猜你喜欢

水产养殖成本控制风险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分析
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带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新时期的医院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