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邓小平市场化改革思想的内涵及现实启示

2015-01-17许建华

学理论·上 2015年3期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宏观调控创新

摘 要:邓小平市场化改革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中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构成了邓小平市场化改革思想的深层含义。在当今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借鉴邓小平市场化改革的思想,需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和政府治理,重点创新和突破禁区。

关键词:邓小平;市场化改革;宏观调控;创新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7-0006-02

1975年,邓小平实际上开始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着手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邓小平市场化改革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而且解决了中国一系列的问题,指引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邓小平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对当今的市场化改革,仍然具有重要启迪。

一、邓小平提出市场化改革思想的时代背景

邓小平市场经济改革思想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形势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初,我国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致生产力受到严重束缚,对此,陈云在中共八大上初步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初步构想,试图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找到一条正确道路,但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左”的政策占据主导地位,陈云的正确主张被1958年的“大跃进”吞没了。

从1958年“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由于主观主义、命令主义盛行,市场调节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遭到批评。邓小平曾深刻反思这段历史,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做了分析,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1]223-224基于这一正确认识,邓小平在1975年恢复工作后,立即进行改革开放的探索,他强调对外开放,提出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遗憾的是,这些改革开放的思想,很快被批邓和“反击右倾翻案风”所否定,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变成党中央的政策和广大群众的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发展,认真思考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最早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观点。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说:“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2]236这个谈话,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随着改革开放日益发展,已成为前进的指针。

二、从三個方面理解邓小平市场化改革的深层含义

1.正确认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实行市场经济

首先,邓小平把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同等看待,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矛盾。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过社会主义经济是否是商品经济的争论,争论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应否沿着市场经济的轨道发展的问题。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所做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决定》结束了这场争论。《决定》否定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高度评价这一《决定》,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3]297。1985年10月,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148-149

其次,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没有社会性质的差别,关键是看它为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服务。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理论家、政治家,仍然留恋计划经济体制,不愿放弃计划经济为主的原则,甚至把市场经济看作资本主义的东西。针对这种问题,1987年2月,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1]203

最后,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人民的生活水平。”[1]372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对计划和市场的问题争论不休,1989年激化到姓“社”还是姓“资”的层面,甚至有人把市场化改革等同于私有化,将市场取向改革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主张重回计划经济,扩大指令性计划。理论上的混乱影响到改革开放的进程。为了端正对计划和市场的认识,邓小平对姓“社”姓“资”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做了精辟论述,他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1]364“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1]373这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2.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转变政府职能

首先,改革经济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9月,邓小平说:“现在我们的上层建筑非改不可。”[2]131“要加大地方的权力,特别是企业的权力。企业要有主动权、机动权,如用人多少,要增加点什么,减少点什么,应该有权处理。”[2]131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体制改革看作一场革命,指出应改变经济管理体制中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减少会议公文,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实行考核、奖惩、升降等制度。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充分发挥中央部门、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普遍地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4]6-7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了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灵活性,使得企业依据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自主决定商品生产。

其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管理方法。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弊端,国家有必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要改变过去中央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的做法,“现在中央说话,中央行使权力,是在大的问题上,在方向问题上。”[1]278邓小平所说的“大的问题”“方向问题”实质指關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电力、铁道、民航、邮政、公用、石油等。国家对经济管理范围的变化反映出管理方式的变化,从事无巨细的微观控制转变为重大行业的宏观调控,由之前的行政命令手段改为经济手段,目的是保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市场化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革除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最终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改革会引起利益结构的调整,但要使大多数群众在改革中得到利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所以,我国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实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邓小平系统地论述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他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1]377,“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113,“压倒一切的是稳定”[1]284。邓小平关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论述表明,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也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经济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我们一贯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两个基本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发扬民主和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就为社会政治的稳定提供了条件。在建设过程中注意渐进性和阶段性突破的结合,正确把握发展的速度和改革的力度,使其与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这样,我国保持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协调一致,互相推进。

三、邓小平市场化改革的现实启示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主题,这是对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新一轮调整,必然面临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邓小平市场化改革思想对新时期的改革仍有重要意义。其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又发挥好政府的作用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一方面需要国家重新定位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另一方面面临着市场化改革如何重点突破、突破禁区的问题。

1.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邓小平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不仅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加速经济发展,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变了社会的整体面貌。深化市场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十八届三中全会一改往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说法,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的价格机制。

2.加强宏观调控和政府治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优势

当前一些问题的出现是与市场化改革有关的,如收入差距拉大,但不能因此否定市场化改革的积极作用。克服市场化改革的弊端,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3.跳出历史怪圈和现实困境,重点创新,突破禁区

改革开放初,邓小平著名的“猫论”,胡耀邦和赵紫阳所推崇的“摸着石头过河”,其关键魅力就在于突破限制或不设限制,大胆探索实践,主张发展才是硬道理。

2013年,新一届领导层对中国改革形势作出了正确判断,指出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5],于是在组织结构上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但与此同时,在原则方面,又反复强调改革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这就意味着新一轮的市场化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既要从根本上革除弊病,又要保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原则不动摇。回顾以往的改革历程,中国的改革容易在实践中倾向于在划定的“安全区域”内小修小补,使得市场化改革停滞不前。因此,正确处理市场化改革的彻底性和原则性至关重要,中国新一轮的市场化改革成效,必须走出历史怪圈,只能靠重点创新、突破禁区,敢于尝试才能取得。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5]习近平.关于《关于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收稿日期:2015-01-15

作者简介:许建华(1989-),女,河北邯郸人,硕士,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市场化改革宏观调控创新
低油价背景下我国天然气市场分析与展望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宏观调控“三部曲”
营改增税制对铁路运输业的影响和分析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
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