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薄弱学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2015-01-14卢泰吕宏伟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薄弱学校小学农村

卢泰 吕宏伟

【摘 要】 通过对河南省沈丘县农村薄弱学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强烈呼吁全社会加强对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的关注,增加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支持与改善,从而提升农村学校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为孩子们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

【关键词】 农村;薄弱学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88-03

农村学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短板,成为制约教育快速和健康发展的瓶颈。要取得教育的整体发展,必须对农村学校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优化资源配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给农村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曙光。

一、调查目的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标志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河南省沈丘县(下文简称“我县”)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热情和努力,以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引领教师深入学习和领会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精神实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使之爱语文、学语文,从而切实为小学生学习语文“减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教师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0,有效问卷190份;发出学生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78份,有效问卷470份。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方法,对我县农村薄弱学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

1. 课改成就。我县于2005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几年来,农村薄弱学校也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1)小学语文教师课改意识越来越强。备课方面,问卷中首题即问“实施新课程后,您认为备课所花的时间与以前相比是?”, 28.68%的教师选择了“与以前差不多”,15.44%的教师选择了“比以前时间短”,55.88%的教师选择了“比以前时间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在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

教师教学行为方面,问卷中有“学习一篇课文,您一般怎样安排教学时间?”10.60%的教师选择了“以分析讲解为”,9.27%的教师选择了“以指导朗读为主”,39.07%的教师选择了“部分时间自己讲,部分时间让学生练习”,41.06%的教师选择了“以与学生共同讨论为主”。数据反映出,教师们已经意识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性,并践履之。

座谈中也了解到,这些薄弱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师几乎人手一本新课标,他们研读新课程标准的劲头越来越足。听课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上开展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教学行为开始发生实质性的转变。

课程内容方面,问卷中有问“你在教学中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吗?”49.64%的教师选择了“经常会”,50.36%的教师选择了“有时会”,没有教师选择“不会”。数据显示,所有的教师已经意识到,课程内容并不仅仅囿于课本和教材,应当增强课程内容与小学生生活的联系,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因语文的存在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2)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自信。课堂发言方面,当被问到“开展小组合作时,你喜欢担任什么角色?”21.76%的小学生(问卷抽样调查对象为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下同)选择了“小组长”,31.96%的小学生选择了“小组发言人”,尽管依然有46.28%的小学生选择了“组员”,但与以前我们的调查结果相比较,已有很大改观。问卷中有问“开展小组合作时,你在小组内的表现?”68.85%的小学生选择了“积极与组内同学讨论、交流”,20.77%的小学生选择了“听同学交流发表意见,自己不好意思说”,10.38%的小学生选择了“不敢说或怕自己的意见错了被组内同学指责”。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能够自信的在语文课堂上展现自我。

无论是与小学生座谈,还是他们填写的问卷中,都反映出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之间的互动与促进,让学生在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在组内与组间的展示中享有更多的成功体验。

2. 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县这些薄弱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亟待解决。

(1)教师没有真正领悟《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精髓。对课程目标的理解。调查显示,29.77%的教师选择了“很清楚”,46.56%的教师选择了“一般”,15.27%的教师选择了“不是很清楚”,8.40%的教师的选择了“不清楚”。数据显示,近三分之二的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不太清楚,课程目标的模糊不清将严重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遑论高效课堂。

备课方面。调查显示,61.97%的教师选择了“一课一背”,20.42%的教师选择了“一单元整体背”,9.86%的教师选择了“一册系统背”,7.75%的教师选择了“整个小学阶段通盘考虑”。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教师依然没有转变传统的备课状态,缺乏备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观念,割裂了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课程资源方面。问卷统计显示,60.80%的教师选择了“课本资源”,19.89%的教师选择了“媒体资源”,14.20%的教师选择了“生成资源”,5.11%的教师选择了“生活资源”。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的教师心目中课本或教材依然是最值得依赖的课程资源,有意无意地窄化了课程资源的内涵,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学生的生活经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同时教师本身这一举足轻重的课程资源被遗忘。

作业布置方面。学生问卷中有问“你现在的语文老师最喜欢的布置的语文作业形式是?”40.00%的小学生选择了“抄词”,43.54的小学生选择了“做练习册”,5.57%的教师选择了“造句或作文”,10.89%的教师选择了“课外阅读”。由此可见,教师布置的作业依然很枯燥,缺乏层次性,没有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与上海提出向全国征集的“中国好作业”相差甚远。

(2)课堂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县农村薄弱学校的小学语文课堂依然是讲授法横行天下。教师问卷中有“在评讲试卷时,您主要的做法是?”3.55%的教师选择了“直接对答案,对个别的题目做简单分析”,68.09%的教师选择了“对出错率高的题目进行详细解答”,22.70的教师选择了“详细分析答错的原因”,只有5.67%的教师选择了“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数据显示,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惯性较大,教师们很难从中挣脱,无意中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同时也受人的惰性的影响,所以放弃了更多的、更灵活的、更生动的、更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方法。

(3)教师反思有待深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由此可见,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教师进行反思,首要的就是对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不断对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革新,真正实现自身教学瓶颈的突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县农村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们反思课堂教育教学的意识比较淡薄。

教师问卷中有问“您擅长上哪种课型?”,35.33%的教师选择了“拼音识字”,25.75%的教师选择了“阅读”,8.38%的教师选择了“习作写话”,7.78%的教师选择了“口语交际”,22.75%的教师选择了“综合性学习”。由此可见,“习作写话”和“口语交际”是这些农村学校教师们最大的攻坚项目。

调查问卷中的另外一道题问的更为直接和细致,“您觉得实施新课程后,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5.43%的教师选择了“教材变化大”,22.83%的教师选择了“课堂气氛很难调动”,9.24%的教师选择了“学生跟不上”,10.87%的教师选择了“知识量太大”,4.35%的教师选择了“课时紧张”,23.91%的教师选择了“新的教学理念难以落实”,21.74%的教师选择了“缺少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1.63%的教师选择了“其他”。数据显示,教师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只是现在面对出现的问题茫然失措,反思仅仅走到这一步而已。

教师问卷中有问“课后的反思,您主要针对什么内容展开?”20.26%的教师选择了“整个教学过程”,9.15%的教师选择了“对课堂上的精彩生成进行反思”,52.29%的教师选择了“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1.96%的教师选择了“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题”,16.34%的教师选择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情况”。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教师的反思仅仅聚焦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意味着如果教师在某节课后自我感觉良好,可能就放弃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同时在座谈和听课中也发现,小学生普遍存在唱读现象,但教师们对此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

通过对沈丘县农村薄弱学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强烈呼吁全社会加强对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的关注,增加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支持与改善,从而提升农村学校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为孩子们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

(编辑:刘金华)

猜你喜欢

薄弱学校小学农村
农村薄弱学校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农村薄弱学校改造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基于薄弱校学生的高考化学微专题复习模式构建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