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

2015-01-10郝守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6期
关键词:层级护士护理人员

郝守莲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吉林白山 134300

护理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1]。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减轻临床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是一种充分发挥护理人员能力,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全面的、有效的新型的护理模式[2]。为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本次研究共选取院46 例护理人员进行分组研究,现将具体的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工作的46例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管理模式分为常规组(n=23)和研究组(n=23),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在20~38 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8.7±2.2)岁,工龄在1~18年之间,平均工龄在(6.4±2.1)年之间,所有医护人员的学历均在专科以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即继续延续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按照轮班制度,统一化管理所有的护理人员;研究组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 成立层级管理小组 层级管理小组由10 位组织能力强、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长组成,由层级管理小组的所有成员共同制定医院整体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等相关措施,按照护理管理工作规范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级选拔。

1.2.2 岗位管理 根据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将病区划分成不同的小组,采取小组责任制,每个小组设定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等进行层层把关,护理人员根据工龄、学历、能力等将其分为1~4 级,每位责任护士按照不同的级别负责不同程度病情的患者。

1.2.3 职责管理 由护士长对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督,并划分各个责任小组的管辖区域,责任组长主要负责危重和疑难患者,其他护理人员根据资料的能力和分级对不同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管理,所有护理人员要按照分级的要求完成自己所管理的患者的相应的护理工作。

1.2.4 工作安排管理 根据每日护理工作量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排班,对于高峰时期可以多增加护理人员,当工作量不大时,可以适当的减少护理人员,在夜班安排上可以根据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实行人性化管理。

1.2.5 培训和考核管理 由护士长对各科室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护士分层级制度,为不同层级的护士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并根据制定的计划进行培训,在培训结束后,定期对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成绩予以相应的奖惩措施。

1.3 观察指标

以两组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分析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

1.4 评价标准

临床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标准为[3]:总分为10 分。①非常满意:10 分。②满意:7~9 分。③一般:4-6 分,④不满意:<4 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数+满意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 19.0 的软件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T<5 时,采用校正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

经过比较,结果显示,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5%,明显低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

常规组共出现6 例不良事件,其中包括4 例护理安全事故,2 例护理纠纷,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6%,研究组共出现1 例护理安全事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3,P<0.05。

表1 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n(%)]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显著上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的形象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的护士管理模式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差,多为被动服务,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率较高。分层级管理模式通过对护理工作进行多个模块的划分,并根据护理人员的层级划分管理任务,将所有的护理工作细化,使所有的护理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的实现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4]。分层级管理模式通过对护理人员制定护理计划并定期实行考核,确保所有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医院的纠纷发生率,缓解了护患关系。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应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以减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盲目性,合理分配人员,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为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林海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36-1838.

[2]王金玉.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0):2625-2627.

[3]郭卫丽,吴帆,郭颖,等.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0):1401-1402.

[4]夏银兰.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9):249-250.

[5]曹春梅.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2):282-283.

猜你喜欢

层级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