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视野下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初探

2015-01-09向丽丽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职教硕士师资

向丽丽

(湖南师范大学职教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12)

现代职业教育视野下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初探

向丽丽

(湖南师范大学职教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12)

现代职业教育对职教师资有新的需求,然而现有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当前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正是适应了新的形势提出的,采用“4+2”模式,具有独特优势,培养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所需师资,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现代职业教育;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职教师资是我国职业教育赶超世界其他国家先进水平的中坚力量,也是提高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对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数量与结构、能力与素质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加快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师资需求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开始打造中国“升级版”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必将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提出:“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职教师资的配置要符合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还要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使生师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另外,职教师资要形成与现代职业教育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一体化的知识结构,要求职教师资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教育理论知识与教育技能于一身[1]。因此,必须要把职教师资建设摆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创新培养培训模式,优化教师知识能力结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射新鲜血液。

然而,我国职教师资目前的状况很不乐观,数量不足,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数量缺口较大、专业素养不高、培养培训体系薄弱等,这些问题依然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障碍,与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2]。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寻找有效的职教师资培养途径——构建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此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有效解决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

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本科阶段主要是对未来教师(以下简称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意在使教师具备未来从事职业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使教育教学的场所不局限于教室,而是扩大到实验、实训以及实习基地。硕士阶段主要培养教师的专业教育素养以及教育实习,实现实践教学能力与职业教育及研究能力的统一。

这种培养模式把教师对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与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三合为一,从而培养出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又具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职教师资,弥补现有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无法兼顾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共同培养的不足,更好地满足了现代职业教育对职教师资知识能力一体化的要求[3]。

2.有效解决职教师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问题

现阶段我国职教师资职前培养机构主要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这种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带有浓烈的普通教育色彩,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造成专业知识培养与师范教育脱节,结果培养出来的教师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在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中,从本科阶段的基础教育上升到硕士阶段的高层次教育,既是教育层次的提升,更是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因而,经过了硕士层次,培养出来的职教师资是既具备了本科时所学习的熟练的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技能等职业素养,又掌握了硕士阶段所学习的高超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集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于一身的高素质职教师资人才。

3.有效解决对教师要求不断提高与专门培养机构缺乏的矛盾

目前,全国共有职教师资培养院校40所,其中有32所普通高等学校主要承担职中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仅有8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招收本科生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4]很显然不能及时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需要。

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在我国目前8所独立培养职教师资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基础之上,让更多的普通高校参与到职教师资培养中来,这些学校都具有各自培养职教师资的条件和资源,为以专业为基础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提供了平台,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的综合实力,培养知识技能一体化的“双师型”职教师资,有效地解决了对教师要求不断提高与专门培养机构缺乏的矛盾。[4]

二、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初步构建及其实现途径

(一)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

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采用“4+2”模式,4年本科,2年硕士。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阶段:4年本科。这是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中的基础教育,期间主要进行专业学习,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这两个方面。这一阶段的目标主要是让教师掌握未来所教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进行实践教学的专业技能。第一阶段结束之后,经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毕业证书,另外,在合格的毕业生中选拔有意向且成绩优异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把选拔出来的毕业生单独组成职教师资定向培养班级。

第二阶段:2年硕士。硕士教育是比本科教育更高层次的教育,是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的。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化基础,硕士阶段则重点在专业教学法的学习以及教育实习(包括实验实训),巩固专业基础知识以及锻炼职业教育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两年之后,进行毕业考核,成绩合格者获得毕业证书,最后根据学校推荐、自我意向与用人单位选择等多种方式进入各个职业学校任教[5]。

(二)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相应措施

1.开发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的培养标准

根据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确定培养的一般标准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本科层次职教师资培养的标准,二是硕士层次职教师资培养的标准。根据《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关理办法》中的规定:专业教师培养标准主要包括培养方案和培养条件,其中:培养方案包含专业培养目标、学制要求、主干学科、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实践环节及教学安排等;培养条件包括培养过程所需的师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企业实践以及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的要求。根据以上参照条件,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标准如下见表1。

表1 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标准

2.开发培养课程框架

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要求抛弃对原有课程机械的整合,而向教师提供促进其知识技能一体化结构形成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课程体系[9]。具体是:公共课:包括人文学科(如语文、英语等课程)、自然学科(如数学、物理等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大类的基础课程)三类,在这一模块中应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重,以培养教师的人文气息。专业课:即方向课程,包括专业方向的理论课和实验实训课。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进行实验实训以掌握专业操作技能,避免知识与能力脱节,以便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中指导学生实践。选修课:这是对专业课的补充和延伸,既有利于教师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又能促进职教师资知、情、意平衡发展。师范课:包括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技能课以及教育实习。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主要学习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这是构成教师“师范性”的知识基础;教育技能课主要进行三笔字练习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这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不可少的师范技能;教育实习是在规定的时间能进入实习学校,在真实的环境中提前体验教师生活,了解教师职业状况,并把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用于实践中,发现不足及时改正,为正式进入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明确相应的配套措施与保障条件

在法律方面,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是对现有职教师资培训体系的创新和完善,它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遭受挫折,因此需要通过国家立法手段来保障其规范地运行。在制度方面,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必须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认可,才能开始实施。同时还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本科与硕士两个阶段一体化的学分制度、学位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尤其要严格职教师资资格准入制度和从业资格证书制度[10]。提高获得职教师资资格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从多方面考查获取者的知识与能力,保证职教师资的质量。在资金方面,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需要独特的办学条件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需要相关专家进行培养标准开发和新的课程框架的开发;在培养中,本科阶段与硕士阶段都有实训环节,因此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实训基地、教学场地、实习场所;现有的师资无法满足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因此还需要聘请企事业单位人员进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以补充现有的教师资源。以上办学条件以及教学资源的获得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高校独自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政府和企业的鼎力支持,才能使现代职业教育视野下的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成功实现。

参考文献:

[1]南海.论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理论创新的基本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15):28.

[2]欧金昌.《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问题解答[J].广西教育:教育时政,2013(9):11.

[3]陈钢,张丽娜.以专业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培养研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探讨[J].职教论坛,2012(01):70.

[4]陈钢,张丽娜.以专业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培养研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探讨[J].职教论坛,2012(01):68.

[5]张洪斌,胡雪芹,姚日生,等.基于卓越计划的制药工程专业本硕一体化培养方案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5.

[6]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3-25.

[7]陈彩燕.现代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导刊,2001 (15):43.

[8]《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指标及基本要求解读[EB/OL](2011-11-01).[2015-06-27].http://wenku.baid u.com/view/21ef5f8502d276a200292ee5.html

[9]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3-6.

[10]徐丽华.开放式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保障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06(4):29.

(责任编校:刘芳)

Vocational Teachers Training Mode of"Under-and-Graduate"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XIANG Li-li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12)

This paper is designed to demonstrate the demand character of developing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its teachers,and indicates that the current mod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training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The unique advantage of build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under-and-graduate"training mode has been analyzed to initially set out such mode.Finally,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under-and-graduate"training model is assured by developing training standard,developing training curriculum framework,and finding out the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measures and its guarantee conditions.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Under-and-Graduate;training mode

G 715.12

A

1672-738X(2015)04-0023-04

2015-06-27

向丽丽(1990—),女,土家族,湖南永顺人,2014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职教师资培养。

猜你喜欢

职教硕士师资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