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心理学与工学结合专班学生心理调适对策研究

2015-01-09梁晓丹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专班认知结构工学

梁晓丹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处,江苏昆山 215300)

认知心理学与工学结合专班学生心理调适对策研究

梁晓丹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处,江苏昆山 215300)

工学结合专班是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行政班级,其学生在高职三年不定期下企业实习,面临着角色转换、环境适应、职场人际、职场规划等方面的挑战,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为使工学专班学生学会科学的心理调节,试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调查其心理现状,并使之拥有构建正确认知结构、形成理性认知力和具备信息提取能力,最终使之拥有健康的心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认知心理学;工学结合专班;心理调适

一、工学结合专班内涵解析

工学结合指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是一种将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和实际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方法[1]。工学结合模式有以下特点:1)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一线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2)学校、企业是教育主体;3)学生参与生产工作是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学业考核;4)学生具有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实行工学交替[1]。

工学结合专班是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立的行政班级,以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工学结合专班由学校、企业共同承担育人功能;学生从大一到大三,安排在不同学期,合计有12个月的实习时间,他们具备学生、员工的双重身份;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课程、学生教育与企业需求融合;学生培养目标有基本素质培养、专业对口技能训练、综合职业技能培养三阶段,力求培养技能学习与知识学习并重,适应社会要求和企业需求并举的高素质人才。

区别于传统的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专班学生更早面临角色转换、环境适应、职场人际等问题,其心理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因此,了解学生在企业期间的心理状态,寻找科学的心理调节方法,可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学院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二、认知心理学与工学专班学生心理调适

工学结合专班学生心理研究要借助科学的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感知觉与意识、注意、学习和记忆、语言认知、情绪和社会认知以及奖励和决策等[2]。可从两方面去解读其含义:一方面,“认知”是非先验,可通过培养形成,此论断可通过信息加工心理学验证。另一方面,“认知”是一种理性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有很强的调控作用,即认知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可见,改善认知结构、调整认知逻辑、理顺各认知阶段的联系,可培养良好的情绪,从而达到心理咨询和矫治的目的[3]。

运用认知心理学对工学结合学生心理做调适可从三方面思考:第一,认知结构的可调整性。通过信息加工,改善认知结构,使学生适应职场环境,接受企业文化,顺利转变角色。第二,构造理性认知力,使学生学会控制情绪,理性分析问题,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第三,提高信息提取力。通过感觉输入-信息存储-信息提取过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并提升危机预知和应对能力。

三、认知心理学基础上的工学结合专班学生心理现状

为寻找心理调适策略,现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从实践中研究工学结合专班学生心理现状。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围绕认知结构、理性度、认知灵敏度,以初次下企、第二次下企、最后一次下企三阶段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心理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21份,剔除无效问卷34份,有效问卷为287份。

1.认知结构仍需提高

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对企业环境的认识、适应能力和自知力。工学结合专班学生认知结构逐步改善,但即便到第三阶段依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据调查显示(见表1):

表1 认知结构调查表/%

三阶段的专班学生对企业的认知有所不同。初次下企学生对企业好奇,对企业认知不深。第二阶段下企业学生对企业认知以焦虑为主,学生已较熟悉企业,对现状不满。第三阶段的学生对企业认知以期盼为主,他们熟知企业的环境,并面临就业,大部分人务实干好本职工作,通过企业实习获得好的岗位。可仍有学生对企业感觉“淡漠”。

专班学生的心理适应力在三阶段反应均不相同。第一阶段的学生对职场最为不适应,第二、三阶段的学生心理适应力呈逐步上升改善态势,但第三阶段仍有少部分学生难以接受企业环境。

专班学生的自知力不断提高。通过访谈可知,第一阶段学生自我评价经历了高低起伏的过程,开始自信满满,在工作中受到打击后,感到异常自卑。第二阶段学生自我评价虽然比较上一阶段高,但他们异常谨慎,大多数自我评价中庸。第三阶段的学生43%认知清晰,未来走向明确,仍有41%感到未来迷茫(此题仅针对第三阶段学生)。

2.理性认知力尚存不足

理性认知力特指学生对人际关系理解及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工学结合专班学生理性认知力不断走向成熟,但青年人心理波动性大,某些时候依然难以控制情绪。

据调查可知(见表2),在“有无与同事发生过矛盾”选项中,多数学生选择“偶尔会”。不同的是,第一阶段学生有选择“经常”较多,第二、第三阶段逐步递减。在“当与同事发生矛盾时你将会”选项中,多数学生会选择冷静分析原因、及时消除矛盾,不排除有迎合学校的可能。但加以推敲会发现,第一阶段学生选择请老师或家长帮忙解决相对较多;第二、三阶段学生选择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给企业或学校解决相对较多;第三阶段学生选择请老师或家长帮忙解决较少。可见,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把控能力越来越强,逐步摆脱依赖,独立处理问题。某些时候仍会冲动,第三阶段仍有部分学生选择据理力争,否则拒绝实习。

表2 理性认知力调查表/%

3.信息提取力仍需加强

信息提取力指学生的学习力和应对力的提高。学习力即通过校、企教育(感觉输入),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最终能有效提取信息,有效地处理问题的能力。应对力是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处理危机的能力。调查得知(见表3):

表3 信息提取力调查表/%

工学结合专班学生在三阶段学习力不一样。首先,三阶段的学生接受学校、企业教育、文化程度不一。第一阶段学生更多地受学校的影响,第二、第三阶段逐步接受企业文化输入。其次,不同阶段学生接受信息不一致。第一阶段的学生认为实用性技能是学习重点;第二阶段学生觉得实用性技能、人脉储备、学会管理知识均重要;第三阶段的学生更多选择管理知识。最后,学生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迥异。尽管学校设有相关实训课,但第一阶段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第二、第三阶段不断进步。工学结合专班学生的应对力不断提高。学生在企时遇到很多难题,如工作困难、人际危机、合法权益遭侵犯等。初下企业的学生会手足无措,不少人选择向学校求助;第二阶段的学生情绪相对激动,不少人直接讨说法;第三阶段学生相对理性,大部分学生会在了解情况后与同事探讨。

从以上分析,可见工学结合专班学生心理矛盾交织的过程:新奇与焦虑——新鲜与失落——抵触与融入——兴奋与迷茫[4]。虽在不断地进步,但消极的认知和情绪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即使到了第三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理性认知力、信息提取力仍存在一定问题。

四、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调适工学结合专班学生心理

1.校、企合作培养正确的认知结构

马克思的感觉观认为感觉是具备实践性和社会历史性的[5]。即人的感觉能力不单是天赋的,还是在对象化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同理,学生对职场的感受,并非完全先验的,还是在吸取经验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来的。故可通过言传身教、实践、自我评价创造对环境的认知。

培养积极向上的认知观。一方面校、企合作做好职前教育。从企业文化、企业制度、职场人际、职场心态等方面设置心理培训课程。引导学生对职场的理智认识,保持平常心。除了校内课程外,应“请进来”,定期聘请企业高管进校园,“走出去”下企前到实习单位参观。另一方面,进行模范教育。2012年起,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启动评选“工学结合专班之星”。通过现场报告、座谈会、校内学刊等形式,宣传事迹、弘扬品德。

通过同化、顺应等系列心理活动,使学生接受角色转变。人的一生是一系列的适应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对个人的长期调节产生影响[6]。心理适应关键在于同化和顺应。同化要求学生认同企业的文化与价值,接受企业的思维和习惯,并在行动上作出顺应,接受潮流。学生顺应于企业环境包含两种心理调适:一是人际关系的心理调适。改变其思想、态度和习惯,和谐、融洽地与企业人员相处。二是学生与环境适应。这既是心理的适应,又是企业文化价值观的适应。

不断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营造校、企一体的文化体系,从多样化的活动,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从而寻获自信。如,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校企合作创设专业技能大赛;以演讲、辩论赛、校企交流等形式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开设“积极心理学”、“企业心理资本”、“做情绪的主人”等选修课。

2.ABC理论和心理剧相结合培养理性认知力

塑造理性认知力在于能够控制情绪并理性处理事件。可将ABC理论和心理剧相结合,以新颖的形式促进学生成为理性的使者。

ABC疗法也叫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非理性信念(B)所直接引起。经过了解,工学结合专班学生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存在不少偏差。如,绝对化观念,我和领导/同事发生过矛盾,他一定对我有意见;过度概括,我和领导/同事发生了矛盾,我在这个企业呆不下了;糟糕至极,我和领导/同事发生矛盾,一切都完了。为改变不合理信念,塑造理性品格,可尝试以心理剧作咨询方式。心理剧并非传统的表演,而是参与者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情绪、梦境及人际关系。伴随剧情的发展,参与者情绪在高涨、低落、愤怒中不断变换,从中感悟理性的作用。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通过海报招募,以真实的工学结合专班在企业故事,进行了数次心理剧治疗,并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以校园心理情景剧的方式在广大学生中宣传。

3.学习力与应对力双管齐下提高信息提取力

学习力的培养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力才可达最佳效果。一方面,校、企均是教育的主体,学校是主导者,企业为合作者,学校需主导搭建校企融合平台。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平台职教集团,建立了理事会制度,下设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委员会、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双导师教学体制,除校内教师外,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技术骨干担任企业师傅。通过合作平台,在教学体系、育人体系进行创新变革,使信息输入系统更顺畅。另一方面,学校需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心理机制。创设“宿舍-班级-系部-学院”和“企业-班级-系部-学院”双重心理预防体系,以及时处理学生心理危机;辅导员、专职心理教师定期下企业外进行心理辅导;对班级心理委员、企业心理通讯员进行培训。

应对力的培养,首先在于提高学生的预知能力。学生要对在企业会遇到的问题,如权益维护、工伤、纠纷等事件,有预知能力。其次学生需有分析能力,遇到突发事件要学会分清轻重缓急。再次是培养学生决断力。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有一班级在企业实习时,学生与企业发生误会。企业认为学生产能不达标,对其进行了批评,班干先安慰同学们,再积极调查事件,与企业保持良性沟通,最终完满解决了事件。最后,避免独断决策。具备团队意识,集众人智慧,做到科学化、合理化,是避免事件恶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

[2]Benjamin Lee Whorf.Language,Thought,and Reality Selected[M].Cambridge:MⅠTPress,1956.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440.

[4]谭元荣.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3).

[5]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译本[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6.

[6]侯文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1:29.

(责任编校:马余平)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for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Class

LIANG Xiao-dan
(Students'Affairs office,Kunshan Dengyu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shan,Jiangsu 215300)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class is based 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work-integrated learning,whom students work irregularly in a company as trainee during three yea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hey will face many challenges and produce negative minds,such as role transformation,environment adaptation,workplace interpersonal,career planning.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learn to adjust to their psychology properly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psychology,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builds up correct cognitive structure,forms rational cognition and masters information extraction ability,eventually,possess healthy psychology and improves the overall quality.

cognitive psychology;work-integrated learning class;psychology adjustment

G 444

A

1672-738X(2015)04-0011-04

2015-04-07

2014年苏州市高职高专院校重点课题(苏教高职[2014]38号,SGZXA201407)。

梁晓丹(1982—),女,广东封开人,历史学硕士,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专班认知结构工学
盐工学人
——宋辉
交通运输部成立船员换班工作专班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工作专班泛滥成基层新负担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工作专班何以成为基层新负担?
陕西:成立“工作专班”守护脱贫攻坚“安全线”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