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评课初探

2015-01-09董友军

物理教学探讨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评课目的类型

董友军

摘 要:现在很多高中物理老师听完课不知道怎么评课,本文从课堂的类型、好课的共性、评课的目的、评课的角度、评课的原则、评课的误区六个方面,指导一线物理教师如何评课,提高物理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评课;类型;共性;目的;角度;原则;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12(S)-0015-4

担任学校物理教研组组长,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听课后组织本组老师评课。观察本组老师的评课,讲的都是个人经验,缺少理论支撑,说服力不强。上课的老师听到其他老师的评课,心里也不服气,总找理由对评课老师的建议逐一反驳。静心思考,正确点评物理课,这应该是高中物理教师的基本素质,很多物理老师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后评课。常听老师说,听课难,评课更难,评好课更是难上加难。笔者认为,要评好课,就必须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 课堂的类型

高中物理教学常见的课堂类型有:新授课,指向学生传授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如高一学生第一次学习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5节《速度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专题课,指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深化,如学过了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后,又增加一节专题课——《动能定理的应用》,其内容涉及单过程、多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中应用动能定理;电场、磁场中应用动能定理。评卷课,指对练习卷和考试卷的讲评,如期中考试后,用一节课来讲评考试试卷,指出错误的原因,防止错误重犯。

2 好课的共性

很多老师会提出疑问:课型不同,何来共性?理由是课堂教学总是随着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时空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所以,课堂教学没有共性。粗看有理,细想不然,因为无论什么课堂都是对教师、学生、教材、练习、实验、环境的优化组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使学生成长。所以,课堂教学有规可循,存在共性。好课的共性是什么呢?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说:“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是好课。”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说:“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课是好课。”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说:“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高的课是好课。”笔者认为好的高中物理课应该具有“三动”,即“语言生动、师生互动、思维活动”。当然好课不是完美无缺,课堂教学总会留下遗憾,总是有需要继续完善的空间,没有最好的课,只有更好的课。

3 评课的目的

听课后评课,是为了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所以,评课应该尽量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有利于老师改正不足、不断提高!

3.1 提高授课老师的教学水平

老师上完课,有些不足自己能感觉到,但有些不足自己不能感觉到,正如“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就需要听课老师的评课指正,避免下次再犯相同的错误,从而提高上课老师的教学水平。授课老师知道要评课,上课前就会更加认真去备课,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转变教学观念,热情生动上课,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3.2 提高听课老师的教学水平

有的老师说,评课只是对授课老师有利,这个观点过于狭隘。辩证法告诉我们,评课不只授课老师受益,参评的每个老师都受益。因为听课老师要评课,首先自己就要去判断“哪里处理的好,哪里处理的不好”,要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处理,还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吗?”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备课能力,提升教学水平。而且大家都发表各自观点,人多智慧多。别人的观点,总会有值得欣赏的成分;别人的观点,总会有可以吸收的养分;别人的观点,总会有非常吃惊的启发。长此以往,润我无声,自己的教学水平便会逐渐提高。

3.3 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效率

老师上课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自然提高,这是一个“水涨船高”的道理。记得有位名教师说过:“一个学生能不能考上大学,是一个学生自己决定的,全体学生的平均分高低,是由老师的教学水平决定的。”一个老师上课幽默,讲解生动,学生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会从“要我学物理”变成“我要学物理”。常言道,兴趣是最优秀的老师,如果老师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就会认真听课,自觉完成作业,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幅提高。

4 评课的角度

评课既要有宏观的角度,也要有微观的角度。只评微观,不评宏观,这样视野狭窄,缺乏高度,评课不够深刻;只评宏观,不评微观,这样言之无物,比较空洞,评课不够具体!

4.1 宏观的角度

1)从课标评课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目标同等重要。以知识为主线,在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价值观的教育。提出经历既是过程,也是知识,用科学探究法传授知识。科学探究包括七个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如,讲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4节《力的合成》,可以用科学探究七个基本要素去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定则。特别指出,科学探究过程,不一定要同时具备七个要素,可以是其中的部分要素,也可以是一个要素。

2)从高考评课

高考是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无法改变高考,就要学会适应高考。老师在备课时,把知识要考点化,把考点要习题化,把习题要高考化。例如,讲选修3-3的《热学》,知识点多,而广东高考热学只考一个双选题或者两个单选题,因此,老师在上课时,知识要突出考点,练习要符合高考,即热学的练习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无需以计算题或者实验题的形式呈现。

3)从理念评课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灵魂,不仅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还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首先,应从教师教学理念方面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析。目前,落后的教育理念主要表现为“满堂讲”“满堂练”“满堂问”等等。要通过评课,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围绕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废除落后的教学理念,使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评教学理念,要求老师联系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结合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实际问题,有理有据地进行评析。这是让上课人心服口服的依据,也是宣传正确的教学理念的需求。如,讲解人教版物理选修3-2第五章第4节《变压器》,为了理解变压器的原理,设计了一个小制作:

教师准备了四组器材放在讲台上,一张白纸上放着三根去掉了橡胶包皮的铜导线,叫四个同学上来制作一个简易变压器,结果四个同学都是把一根铜导线弯成连接的正方形,另外两根导线环绕在正方形相对的两条边上,就制成了简易的变压器。当笔者说4个同学都没有制成变压器时,全班同学非常吃惊,接着笔者提醒:“两个线圈能跟铁芯导通吗?”这时,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白纸不是用来放铜导线,而是用来绝缘的。这个小制作非常简单,使学生对变压器的原理更加理解,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从效率评课

评教学效率,不仅要评出教学效果的好坏,还要算一算时间帐。教学效果好,但容量小,属于整体教学效率不高。弄简成繁,枝节问题纠缠不休,表现明显的徒劳无功,属于局部教学效率不高。如,讲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章第1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参考课时建议是1节课,若教师1节课只讲了质点,那就是教学效率太低了,不利于整体教学时间的分配。

4.2 从微观的角度

1) 新课引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要特别重视引入。好的引入,要符合三个特点:第一、吸引学生。让学生看到这个引入就非常有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关联新课。引入一定要与新课相关,要能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第三、简单快捷。引入不能太麻烦,尽量快速完成,最好控制在三分钟以内,不要用太长时间,以免喧宾夺主。如,笔者应聘高中教师时,被要求上一节课,对象是高二学生,内容是《直线运动》。笔者当时为了吸引学生上课,设计了如下引入环节:

首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这句歇后语吗?”学生们听了都异口同声的说“听过!”接着笔者又问“那你们见过鸡蛋碰石头吗?”这时,学生们纷纷摇头说“没有”。于是,笔者顺水推舟“老师也没见过,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做一个鸡蛋碰石头的实验,让我们一起来‘见证鸡蛋碰石头”!

笔者将事先准备好的石头放在讲台上,手里握着一枚鸡蛋,问学生:“老师要让这枚鸡蛋碰到石头,应该从哪个位置释放这枚鸡蛋呢?”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是石头的正上方啦!”于是,笔者按学生们的提议释放鸡蛋,正好砸中下方的石头。当学生们兴致正浓,笔者趁热打铁:“老师刚刚从石头的正上方释放鸡蛋可以砸中石头,那同学们想一想,还可以从其它地方释放鸡蛋砸中石头吗?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做一做。然后给老师答案。”学生们通过自主思考探究,得出结论:只有将鸡蛋从石头正上方释放时才能刚好砸中鸡蛋。看到学生们一步一步步入“陷进”。笔者追问道“那为什么其他位置不可以呢?”学生们毫不犹豫的说“因为,鸡蛋是沿直线运动的。”看学生已经接近今天的主题,笔者便开始进入今天的新课,“同学们既然说鸡蛋作直线运动,那为什么会做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又有哪些规律呢?让我们一起走入今天的课堂《直线运动》。”

虽然实验简单,但是可以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重、难点处理

重点是什么,通过哪些练习、举例、讨论、实验等方法突出重点?难点是什么,利用哪些方法、手段突破难点?总之,重点是否突出、难点如何解决,是上课的关键。如,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3节《摩擦力》,其中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就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那么,老师怎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老师可以通过演示刷子在衣服上滑动的过程,让学生观看刷子上毛的弯曲方向,进而理解摩擦力的方向,这样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容易判断出摩擦力的正确方向。同时,增加几个高考原题让学生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会把理解的知识,转化为解题的能力。

3)练习选评

练习题选择的好坏,对理解知识点,提高物理成绩,尤为关键。选择题目最好能满足“三性”:要有针对性,符合本节内容;要有层次性,从单一知识点过渡到多个知识点,题目难度逐渐变大;要有相似性,题型特点与高考试题特点类似。练习讲评,是灌输式还是启发式,点拨式还是板书式,是理论分析式还是实验验证式等等,都反映了老师的教学能力。

4)时间安排

落实教学理念,执行教学目标,都需要课堂教学时间为保障。时间的长短,体现了教学的主次。例如,新课引入不是教学的主体,时间不能太长,新知识是教学主体,时间就需要较长。重点知识要突出,就需要较长时间,一般性的知识,就简单介绍,不宜花太长时间。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所以,学生的思考、练习时间就应该比教师的引导、讲解的时间多。

5 评课的原则

1)真诚的原则

应该本着公正、求是的态度,实话实说,真诚评课,切不可敷衍了事,那样是不尊重同事的劳动。提出来的观点不仅要触及教育教学的本质,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而且要旗帜鲜明,不要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2)可行的原则

评课要从评教为重点转移到评学为重点,以此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提出的建议,符合现实情况,是可以操作执行的。

3)激励的原则

评课首先要考虑到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授课者,而不是挑毛病,要让执教者听了你的评课后更有信心,更有勇气,而不是让他听后感叹,这辈子再也不上公开课了!

4)重点的原则

评课不宜面面俱到,应就执教者的主要目标进行评述,问题要集中明确,充分肯定教学特色,也要大胆提出改进,不主张罗列太多,只要一两点到位就够了。

5)区分的原则

对老年教师要尊重,吸收教学精华。对中年教师要重视,把评课重点放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帮助其总结经验,形成理论文章,组内推广应用。对年轻教师要呵护,允许犯错,细心指导,评课要具体,就教学细节提出努力方向。

6 评课的误区

1)“好”评

评课全是好,没有找到不好。就是心里认为有不好的,想到是同组的老师,碍于同事关系,不敢说出不好的方面。这样的评课,上课者觉得没有什么收获,会对你的评价失去期待,降低评课老师的评课魅力。

2)“差”评

有些老师,只看到了教学缺点,求全责备。找到一点问题就大肆发挥、上纲上线。教学固然要精益求精,但教学又是遗憾的艺术,有不足是正常的,指出即可,没有必要抓住不放。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曾说:“一事之失,无妨全体之善,切不可效宋儒所云,一有差失,则余无可观耳。”他主张在批评中“去其一非,成其百是”,这正是评课者在评课中应该有的态度。

3)“空”评

用理论、理念、理想空评教学,而不注重教学实际。如,讲解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若严格按照科学探究法的七个要素来评课,就显得理论脱离了实际。有些评课者带有比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总以为一节课只有用课改理念才算好课,于是乎大套特套,被评教师在佩服其理论水平高的同时,却又是一头雾水,感叹这课该如何教呀!

4)“驳”评

这主要是针对上课者,当听课者对他提出建议时,他总是找到理由进行反驳。作为上课者,认真虚心听评课建议,记录下来,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接受,错误舍弃,而不要急于辩解。急忙辩解,会让评课者感觉你高傲,以后不再提出建议。

高中物理评课,是物理教师提高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物理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方式。会评课与会上课同样重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优秀物理教师的学科素养,很多物理老师重视上课而轻视评课,这是物理教学难以提升的关键原因。一个不会评课的老师,相信也很难成为优秀的老师!

参考文献:

[1]廖伯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实验)[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栏目编辑 赵保钢)

猜你喜欢

评课目的类型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浅析高中生社会实践的目的与方法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高中函数的概念》教后反思
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