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心络胶囊治疗突聋患者耳鸣的疗效观察

2015-01-08魏林江李群真贾宝岗李峥

关键词:络病突聋通心络

魏林江李群真贾宝岗李峥

·研究报告·

通心络胶囊治疗突聋患者耳鸣的疗效观察

魏林江1李群真1贾宝岗1李峥1

目的观察气虚血瘀证突聋伴耳鸣患者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突聋的患者住院治疗,出院时仍有耳鸣症状且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出院后治疗组继续口服通心络胶囊,对照组继续口服氟桂利嗪胶囊,两组疗程均为出院后30天,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6.7%,治疗组有效率为7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突聋患者的耳鸣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作用安全。

突发性聋;耳鸣;通心络胶囊;四联疗法

耳鸣是突发性聋的常见伴发症状,可在突发性聋数小时前发作,也可能在突发性聋发作时同时发生。目前对突发性聋伴耳鸣的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临床中亦无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突发性聋伴耳鸣的发病率国内为70%~100%[1,2],并呈逐年上升态势,耳鸣有时甚至是突聋患者就诊的首要或惟一主诉。突发性聋伴发的耳鸣是耳蜗性耳鸣,目前治疗方法多为改善血液循环和营养神经药物,许多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后听力虽然有提高或痊愈但仍然有耳鸣症状。因此发挥传统中医学优势治疗耳鸣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中医认为本病有虚有实:肝阳上亢、风、痰、火、瘀证为实;而中气、肾精不足为虚。病机虽然不外邪、火、痰、瘀,但瘀滞贯穿整个病程当中,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引起耳窍闭阻或失养。

笔者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工作中,发现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突聋伴耳鸣患者,能够收到良好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突聋伴耳鸣的住院患者,出院时仍然有耳鸣症状且辨证为气虚血瘀证60人,病程1~10天,平均6.2天。其中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25~63岁,中位年龄48岁。60例随机分为2个治疗组:通心络胶囊治疗组:共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7~63岁,轻度听力损失8例,中度听力损失20例,重度听力损失2例;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共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25~61岁,轻度听力损失9例,中度听力损失20例,重度听力损失1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听力损失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突发性聋诊断标准[3]: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以内,有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2个频率听力损失超过20dB;伴耳鸣、耳堵塞感;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除第八脑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受损症状。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4]:血瘀耳窍证:耳聋突然发生,并迅速发展,常伴耳胀闷感或耳痛,耳鸣不休,伴有眩晕。舌质暗红,脉涩;气血亏虚证:听力下降,伴有眩晕,或见倦怠乏力,声低气怯,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心悸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耳鸣诊断标准[5]:①耳内或头颅有鸣响的声音感觉(如蝉鸣声、吹风声等),②周围环境中(包括耳周围)没有产生这种声音的客观来源。

排除来自耳周围的体声。如与脉搏搏动一致的血管搏动声、腭咽喉肌阵挛的咔嗒声、咽鼓管异常开放的呼吸声等。

3 治疗方法

临床诊断为突发性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四联疗法中西医综合治疗:①针:头针:晕听区,体针: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穴。②吸:特种混合气体Carbongen(含95%氧气,5%二氧化碳)。③注:肌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ug、罂粟碱3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105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点巴曲酶5bu,首次剂量加倍,隔日1次,共静脉滴注6支;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20mg,每日1次,3天后无效停用,有效则逐渐减量共静脉滴注7天。④药:血瘀耳窍证-通窍活血汤加减;气血亏虚证--归脾汤加减。住院治疗14天为1疗程,出院时仍有耳鸣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河北以岭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80015,0.26g/粒)口服,4粒,3次/日。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093003)10mg,每晚1次口服,出院30天后复查评定疗效。

4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5]:①痊愈:耳鸣消失,伴随症状也完全消失;或在所有时间里完全适应。②显效:耳鸣明显减弱达到1/2以上。③有效:耳鸣减弱1/3,伴随症状减弱1/3以上;或不管耳鸣响度怎样变化,在50%的时间里达到了部分适应。④无效:耳鸣不变或加重,伴随症状不变或加重;或不管耳鸣响度怎样变化,在所有时间里仍不适应。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4例(13.3%),显效12例(40.0%),有效6例(20.0%),无效8例(26.7%),总有效率73.3%;对照组痊愈1例(3.3%),显效8例(26.7%),有效8例(26.7%),无效13例(43.3%),总有效率5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确切概率法,P<0.05)。见表1。

表1 两组突聋伴耳鸣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例,%)

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者饭后半小时服用。

讨论

耳鸣的定义是指患者在耳部或头部的一种声音感觉,但外界并无相应声源存在,是突发性聋的常见伴发症状。但两者在发病机制上有所不同,目前认为突发性聋与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供应内耳的动脉因迂曲盘绕、血流缓慢等特点,在血液黏滞度增高时,容易发生栓塞,引起内耳供血障碍致突发性聋。而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内耳供血障碍均可导致内耳毛细胞的破坏而引起耳鸣[6]。

不少突聋患者听力治愈或好转后耳鸣仍长期存在,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可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目前治疗耳鸣的方法众多,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修复内耳毛细胞损伤为治疗耳鸣的一种有效方法。

中医则认为,耳属清空之窍,凡六淫侵袭、七情失调、脏气不平,皆可成为耳鸣的发生原因。耳鸣的病因病机又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风寒、风热外邪或脏腑实火上扰耳窍,抑或瘀血、痰火蒙蔽清窍;虚者多为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耳窍失养。本病经久难愈,病势缠绵,常因实致虚,以虚致实,反复发作,故而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其病理特点。现代医家认为无论是热壅血瘀、气滞血瘀、痰淤互结,还是气虚血瘀、血虚血瘀、阳虚血瘀,最终均可导致耳窍脉络不通、气血凝滞、耳窍失用而发生耳鸣。

临床上,血瘀证是与微循环关系密切的常见临床证型,络病、微循环障碍、血瘀证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络脉病变时,可有血瘀的症状和体征,又可观测到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客观指标[7]。而微循环的生理功能与络脉的渗灌气血以及营、血、津的互渗作用相似,故多数学者认为:祖国医学的络脉与微循环有极其相似之处[8]。笔者认为突聋伴耳鸣之气虚血瘀证符合络病辨证之络脉绌急的病机特点,而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的病理状态。络病学说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9]。络病有着易滞易瘀、易入难出的病机特点,其病机变化为络脉瘀阻,由于气滞血行不利,气血津液输布障碍,血滞为瘀,脉络瘀阻引起“脉络-血管系统”血运受阻,耳络瘀阻,内耳失于气血供养,听神经、毛细胞受损,致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的发生。以此为据,治疗气虚血瘀型突聋所伴随耳鸣当以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为治疗法则。

在突聋伴耳鸣的药物治疗中,中草药的治疗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一些中药现代研究具有扩张血管和抗凝、降纤等多重作用,其疗效常优于单纯的血管扩张剂[10]。通心络胶囊是根据络病学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方中以人参为君补益络气,气旺而血运有力,水蛭化瘀通络,全蝎搜风通络为臣药。土鳖虫活血通络,蜈蚣搜风解痉,蝉蜕息风止痉,佐全蝎搜风解痉以止络脉之绌急,赤芍凉血散血制人参之温,降香、冰片芳香,引诸药入络通窍为使药。全方具有益心气扶正固本,活血通络搜风解痉祛邪,气旺血行通耳窍。现代药理研究[11]通心络胶囊主要作用于血管病变不同病理环节,通过降脂抗凝,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作用,改善血液的脓黏凝聚状态,缓解血管痉挛,明显保护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内耳听神经及毛细胞功能恢复,提高听力。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2],水蛭具有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蜈蚣、全蝎可抑制血管中枢,扩张血管,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的激活作用,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栓形成。人参能纠正缺血心肌代谢,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耗氧量,抑制氧自由基产生。本文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我科特色疗法-四联疗法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突聋伴耳鸣患者,总有效率达73.3%,明显高于对照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突聋患者的耳鸣较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临床验证了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异病同治的传统中医理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突聋伴耳鸣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敏,陈锡辉,汪广理,等.性别年龄和听力损害程度与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症状相关性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15(3):174-176.

2 Mamak A,Yilmaz S,Cansiz H,et al.Astudy of prognostic factors in sudden hearing loss.Ear Nose Throat,2005,84: 641-644.

3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1 (8):569.

4 王士贞.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89-90.

5 王洪田,李明,刘蓬,等.耳鸣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案).中华耳科学杂志,2009,7(3):185.

6 Psifidis AD,Psillas GK,Daniilidis JCH.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long-term follow-up results.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6,135:995-996.

7 冯玮,陈志刚.络病学说的历程及现状.北京中医药,2009,28(8):603-606.

8 曾志勇,马维骐,许勇.中医络病研究现状的思考.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1-2.

9 吴以岭.络病学概要.疑难病杂志,2004,2(3):37-39.

10 丁文英.突发性耳聋的中西医治疗现状.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2(124):45-46.

11 吴以岭.络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79-180.

12 吴以岭.络病理论科学求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35.

(收稿:2014-11-15 修回:2015-03-26)

10.16542/j.cnki.issn.1007-4856.2015.05.020

1 河北以岭医院耳鼻咽喉科(石家庄,050091)

魏林江,副主任医师.Email:weilinjiang2006@126.com

猜你喜欢

络病突聋通心络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系统评价及序贯分析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突发性耳聋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17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通心络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远近期的临床效果体会
从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及治疗
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基于清代温病学著作的络病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