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区域合作模式与路径
——以陕西省为例

2015-01-06尹丽英赵捧未魏明

中国流通经济 2015年8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经济带

尹丽英,赵捧未,魏明

(1.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1;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区域合作模式与路径
——以陕西省为例

尹丽英1,赵捧未2,魏明1

(1.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1;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应积极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互通”开展多项合作。以“和而不同”的东方思想为指导,形成基础设施先行、制度规范为纲、人文交流为本的“以德相融”的合作模式,通过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农业合作、建设综合信息平台、构建多边合作机制、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强化教育培训等多种合作路径,实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的包容、和平、发展、共赢。

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和而不同;合作;共赢

一、问题的提出

“蓝海战略”给我国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发展战略向西开放的战略升级,也是我国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经提出即引发了学术界和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已开展的广泛合作涉及能源合作、经济贸易、区域合作、金融合作和互联互通(Connectivity)。其中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已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共识,《上海合作组织中期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了全面推进四大领域经济合作的其中之一就是通信。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北京会议确定了三大主题,其中“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尤其是亚太区域的互联互通作为重头戏,将开启“共建亚太伙伴关系”的3.0时代。[1]

“互联互通”,最初指在不同电信网络之间建立有效连接,使不同网络用户之间可以通信,或一个网络的用户可使用另一个网络的服务。自2010年10月“互联互通”概念首次在第17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首脑会议被正式提出,[2]近年来逐渐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实现联网的代称。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互联互通,应该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应该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3]互联互通不是简单的修路架桥,一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家和地区从交通、物流、信息、农产品等的自由流通;二是以遵循合作共赢共同观念为纲,通过观念制度的互通增进区域内各经济体的政治互信;三是以各国民众的民心交流为本,“国之交在于民亲”,人文交流是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和软环境,其意义是深远及广泛的,我们不能只看见露出的冰山一角,其潜藏的巨大影响力才是我们要重点关注和考虑的。

二、“和而不同”——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东方哲学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质,决定了其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和而不同”的东方哲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以德相融”的文化基础。“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4]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呼吁亚非国家“发扬亚非会议求同存异的优良传统,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第一次正式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5-6]2005年12月6日,温家宝提出世界要达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7]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和’与‘同’具有较大差异:‘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8]“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够调和左右矛盾的意见,而自己的中心思想还是独立而不移”。[9]

“和而不同”恰好印证了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意味着合作与机遇,彰显的是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展示的是平等与包容的气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互联互通主张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对话,“以德相融”,通过加强彼此的认识和理解,消除隔膜,建立互信,通过这种平等与包容对话,才有可能促进合作,共享人类文明的硕果。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合作模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合作模式,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要实行包容发展,坚持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让沿线国家得益于我国的发展。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陕西省,在总结东盟及欧盟区域合作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合作模式,即基础设施先行,制度规范为纲,人文交流为本(详见图1)。

1.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合作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加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整体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关乎该地区经济发展、商品要素流动、市场竞争力和凝聚力,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地区安全、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参与建设了一批道路、电站、桥梁、通信等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目前,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已由单一货物发展到服务贸易、信息通信、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及湄公河开发等诸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区域合作的重点。欧盟委员会推出的欧盟互联互通项目,2014—2020年将拨款260亿欧元用于建设9条交通走廊,2030年建成欧盟核心交通网络,旨在加强铁路、公路、输电线路、能源及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以便推进贸易服务的便利化,提升欧美国家的竞争力。Global Sherpa创始人杰森(Jason)[10]指出:“公路、港口、铁路、电力和信息通信技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新兴市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2014年10月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以下简称“亚投行”)将专注于亚洲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11]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由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投行不仅是新兴国家在全球政治经济的一场胜利,也将开启中国与亚洲国家互利共赢的共同未来。

陕西省在积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互联互通中也取得了一些进步。2013年11月28日,西安至阿拉木图的中亚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正式开行,一年来,共开行38列、1958车,累计运输货物总重量达5.03万吨,出口总值约7200万美元,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干线。[12]货物目的地遍布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的44个城市和站点,西安国际港务区正逐步成为中亚货物的聚集地、物流集散地,全国的货物从这里运到中亚,真正实现了“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发挥了西安中国内陆最大的国际陆地港口和内陆型枢纽港的功能。2014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72小时过境免签”成功获批,国际航线由2013年的9条增加到22条,提高了贸易服务的便利性。2014年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绸之路博览会(以下简称“西洽会暨丝博会”)上,陕西药王山水泥有限公司已经分别和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政府、肯套市政府签订了两条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合同项目,涉及投资金额12.4亿元,[13]这不仅使陕西省建材企业“走出去”,也将为中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大的合作空间。2014年12月3日,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成立华和国际商务咨询机构驻西安办事处、丝路经济联盟西安联络处和陕西省外经贸综合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在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谋求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图1 陕西省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合作模式

2.制度观念互联互通的合作

观念作为“扳道工”,为行动提供了路线图,而精神与物质利益则是行动的直接推动力。[14]丝绸之路经济带观念的创导者必须提供足够的利益诱导,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15]基于权力与利益的原因而被制度化的观念才具有最终的决定性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互联互通,正是观念制度化的核心,通过交通、通信网络的建设,将沿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中亚地区各个国家利益斗争具有复杂性,鉴于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具有共同的历史,中国政府通过挖掘“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遗产,构建了一种经济合作的“共享观念”,这将为欧亚大陆的多元文化并存及整合提供帮助,进而重构各地区和国家间的社会关系。例如,中乌签署的《中乌友好合约》以法律的形式将两国的世代友好观念固定下来。

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共享观念”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的合作模式。一是建立在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上的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及投资将解决中亚各国交通运输落后的现状;二是基于“经济带”的合作,是以交通沿线相对发达的城市或经济区为轴心,不同地区的经济密切分工合作,彼此之间通关便利,产业对接;三是互惠共赢的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使各国成为互惠的利益共同体,通过扩大经济贸易联系、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民众生活条件,惠及沿线各族百姓,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共赢的发展共同体。

丝绸之路经济带观念制度的互联,还需要以上海合作组织(The Shanghai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CO)这样的政府首脑会议、政治会议等形式,不断强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观念的认同。

3.人文交流互联互通的合作

民众之间的人员往来、人文交流对于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互联互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作为古代四大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推动了不同民族的融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明清时期,中国穆斯林先贤们就构建了“回儒一体”的思想体系,[16]“清真一教,其说本于天,而理宗于一,与吾儒大相表里”,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和谐境界,伊斯兰文化倡导敬主爱人、守正不偏,追求和平中正的和谐之道。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具有多元文化和历史的包容性,“和而不同”的东方哲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以德相融”的文化基础。人文交流包括促进文化、宗教、卫生、跨境旅游,教育培训、学术团体、体育、新闻媒体、汉语教学等诸多方面,它可以强化“非物质层面的互联互通”、民心相通,奠定各国各地区经济交流的民间基础,促进各国各地区民众间的相互理解和区域稳定。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陕西省的路径选择

互联互通,要包容发展,坚持各国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实现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减少交易成本、流通成本,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巩固和深化区域合作,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快亚洲一体化发展进程,带来区域的和平与发展。

1.完善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陆路运输方面,适时加开中亚班列“长安号”,同时增强货物在陕西的集聚和分拨能力。航空方面,打造“空中丝绸之路”,力争开通西安—阿拉木图、西安—罗马的直达航线,对已开通的国际航线提高航班密度,对中亚地区航线的开通,可以尝试先包机再逐步转向定期开通的模式。2014年10月,海关总署已正式批准西安设立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海关监管场所,进一步完善了“西安港”港口功能。“西安港”要加强与东部沿海港口及沿边口岸的合作,通过申报“西安港”的港口代码,加入到中国海港体系和国际贸易与运输体系中来,以便融入世界贸易网络。

2.增进农业技术合作,发挥杨凌农业科技优势

2013年,乐达公司与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的田园牧业合作投资6亿元,建设“牧草种植加工示范基地”和“温室花卉繁育基地”。[17]2014年7月,中亚首个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在吉尔吉斯斯坦首府比什凯克东郊的莫斯科区成立,由于旱区自然条件的高度趋同,中亚国家对旱作现代农业科技需求迫切,开展节水农业、良种繁育等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陕西要充分发挥杨凌的“农业科技优势”,着眼于互惠互利,着力构建长期稳固的农业合作新机制,加强农业人才交流,推广农业产业化项目合作,建立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科研机构交流与合作的工作机制,加强友好往来,全面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合作水平,共同解决全球贫困和温饱问题,使杨凌农业科技惠及全球。

3.建设综合信息平台,促进交流与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互联互通是立体交叉、多元会通,其务实合作需要搭建互惠互利的合作平台。陕西通过到中亚各国调研,发现当地更愿意与政府合作,因此应加快设立西安驻中亚国家经贸办事机构,设立中亚各国的商务代办,建立政府牵引、企业进驻的服务体系,广泛搜集需求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密切经贸往来。积极搭建中亚各国的陕西商协会、陕西知名企业在中亚地区办事机构的服务平台,借助品牌展会搭建经贸合作平台。西安被列为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应尽可能地搭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积极筹备各种国际会议,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在与新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建立直通放行合作机制,与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署《关于陕蒙两地进出口货物实施直通放行合作备忘录》的基础上,积极搭建与西北各省通关、检疫等合作平台,共同促进货物通关、沿线流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18]此外,要积极搭建能源交易平台。

4.构建多边合作机制,促进互信与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顺利推进,需要构建新的多边机制以促进政治互信与经济合作,在西安举行的第十九届西洽会暨丝博会为陕西省站在向西开放的最前沿注入了强劲动力。在由丝绸之路沿线45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及政要出席的地方领导人对话会上,来自11个国家的19位领导共同签署了《“一带一路”地方领导人对话会西安声明》,这标志着西安在构建多边合作机制进程中迈出了一大步;在68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代表参加的“互联互通·共建共赢——‘一带一路’海关高层论坛”上,形成了《世界海关组织运用技术工具支持“一带一路”海关加强“互联互通”建设的西安声明》等,这不仅在推进投资与贸易、加强东西部合作、企业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更为促进跨区域、跨国际的深度互联互通发挥着重大作用。陕西省应以西洽会暨丝博会为良好契机,积极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的多边合作机制,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胸怀增进多边的政治互信与友好关系,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深度互联互通,巩固地区安全和稳定,共同构建双边、多边的沟通合作机制,促进联合发展。

5.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提供资金保障

首先,积极开展中亚境外投资。目前,陕西企业累计在中亚设立境外企业6家,中方实际投资总额4.4亿美元。[19]其次,积极打造能源金融中心,西安已启动西咸新区能源金融中心和浐灞金融商务区的建设,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积极合作,开展离岸金融服务,建立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积极打造西部能源交易中心和金融结算中心。第三,构建西安-欧亚货币交流平台,吸引欧亚国家各类金融机构在西安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第四,构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西安作为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要积极开展跨境监管、电子结算、网上支付等领域的合作。第四,推动金融服务机构合作,推动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服务机构与中亚各国合作、共融、发展。[20]

6.强化教育培训,增进了解与信任

2014年,陕西设立了“三秦留学生奖学金”,西北大学中亚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中亚学院和丝绸之路研究院也相继成立,西北大学与撒马尔罕等大学已在师资互派、学生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2014年1月西北大学成立了一所面向中亚招收留学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培养复合型、技术型人才的中亚学院,2014年春季共招收中亚学生118人,秋季招收中亚学生166人。2014年陕西有中亚留学生1200名,占全国的7.5%。中大石油公司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兴建的独资企业,为了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中亚地区人才储备,中大石油公司与西北大学中亚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携手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千人培训计划”,计划利用10年时间为吉尔吉斯斯坦培养1000名石油化工专业人才,每年培养100人。[21]杨凌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举行的“2014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农业管理研修班”,来自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4个国家的12名农业官员,参加了为期21天的研讨学习。

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交流,认真总结近几年培养哈萨克斯坦东干族青年的经验,建设好中亚教育培训基地和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西安校区,组建与中亚各国大学的合作联盟,不断引入以青少年为重点的教育合作,促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

7.积极进行多边旅游合作,弘扬中华文化

2014年,“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请世界遗产成功,体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各国共识,陕西有7处遗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汉长安城、张骞墓,唐大明宫、兴教寺等,这对发展陕西旅游经济,打造陕西旅游品牌,宣传陕西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难得的机遇。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积极构建以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风情体验旅游走廊,向世界展示陕西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人文、历史及旅游特色。首先,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场。要不断提高签证签发、边防检查等出入境的服务水平,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72小时过境免签”等成功获批,提高了外国人入境过境旅游签证的便利性。要大力开展入境旅游市场宣传、推广及品牌建设,建立多语种旅游宣传网站。其次,要进一步深化旅游的对外合资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通过构建互联互通的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以及互惠互利的区域旅游合作体,完善国内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采取有利于边境旅游的出入境政策,推动中国同中亚、东北亚、中东欧的区域旅游合作,加强旅游多边合作,互惠共赢。

8.加强文化展会交流,增进互惠互利

2014年5月24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干族协会名誉主席马西诺夫与陕西省清真食品商会签订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清真食品展示中心项目协议书,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美元。[22]2014年10月22日至24日,陕西省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阿达肯特展览中心举办了“陕西特色产品名优食品展览会”,达成出口贸易意向246.7万美元,签订合作协议6个,达成合作意向63个,54种产品达成代理意向。[23]未来陕西应在清真食品、农产品、纺织服装行业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合资合作的形式开展多种合作。在合作的同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注意带动当地科技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构建和谐共赢的丝绸之路。

五、结论

世界经济一体化表明,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的研究,顺应了时代要求及沿线各国和地区加快发展地区经济的共同愿望。挖掘沿线各国和地区共有的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以增加亲切和认同,秉承“和而不同”的东方哲学以及“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以包容、共赢的大国思维“以德相融”,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使沿线各族、各国民众共享“战略红利”。

陕西省与沿线各国互联互通的研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利于中国经济与中亚国家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陕西省与沿线国家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层面上的合作机制,提高区域合作的争端解决能力,促进国家安全;同时强调沿线各省区间的互联互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为加快实现自由贸易区战略目标,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科学研究基础。展望未来,陕西省要秉承兼容并蓄的中华文化特质,以“和而不同”的东方哲学为指导,以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制度规范合作为纲,人文交流为本的合作模式和务实理念,积极拓展合作路径,扩大互联互通领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陕西省信息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3SC004)、西安邮电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2-0482)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江玮.北京APEC会议两大突破:正式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联合制定互联互通蓝图[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11-12(2).

[2]刘鹏,周而捷.东盟首脑通过“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N].人民日报,2010-10-28(3).

[3]杜尚泽.习近平主持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11-09(1).

[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1).

[5]胡锦涛.在印尼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4-22(1).

[6]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5-09-16(1).

[7]温家宝.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5-12-06(3).

[8]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253-254.

[9]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539.

[10]JASON.Infrastructure Fuels Growth in BRIC Coun⁃tries[EB/OL].(2012-11-04)[2014-12-10].http://www.glo⁃balsherpa.org/author/jason.

[11]张立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亚洲共赢[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10-24(4).

[12]李艳.中亚货运班列成为“丝路经济带”黄金干线[N].陕西日报,2014-12-05(3).

[13]喜顺.铜川水泥走进中亚办大厂[N].陕西日报,2014-05-25(1)

[14]马克斯·韦伯.比较宗教学[M].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77.

[15]连雪君.传统的再发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观念与实践——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在地区国际合作研究中的探索[J].俄罗斯研究,2014,186(2):91-114.

[16]丁俊.“中庸之道”与“真忠正道”——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中的和谐之道[J].西北民族研究,2014,80(1):154-164.

[17]郑栋,霍强.杨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破题[N].陕西日报,2014-11-04(1).

[18]王向华.“一带一路”的陕西角色[N].陕西日报,2014-12-29(1).

[19]党宇婷.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谈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先行先试打造丝路新起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2-05(5).

[20]赵正永.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N].人民日报,2014-09-09(12).

[21]王晓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千人培训计划”项目签约[N].陕西日报,2014-11-14(2).

[22]陈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清真食品企业合作交流会在西安举行[N].陕西日报,2014-05-24(2).

[23]郑昊.互联共通:陕西特色绽放中亚[N].陕西日报,2014-11-13(14).

责任编辑:林英泽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Patterns and Routes of“Silk-Road Econom ic Belt”Interconnectivity

Yin Liying1,ZHAO Pengwei2and WEIMing1
(1.XI’ANUniversity of Posts&Telecommunications,Xi’an,Shannxi710121,China;2.Xidian University,Xi’an,Shannxi710071,China)

As the“newstartpoint”of“Silk-Road Econom ic Belt”,Shannxishould promote cooperation in terms of policy communication,facilities interconnectivity,trade unblocked,financial available,and public interlinked.Based on the eastern thought of“the harmony without being identical”,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cooperationmodel about‘integration to virtue’,that is infrastructure first,system specification outlined,and culture exchanges centered.We should realize the inclusiveness,peace,developmentand win-win situation in the interconnectivity of“Silk-Road Econom ic Belt”relat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by perfecting transportation network,strengthening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building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platform,establish themultil ateralcooper ativemechanism,building the regional financialcentersand enhanc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ilk-Road Economic Belt;interconnectivity;theharmony with outbeing identical;cooperation;win-win

F259.2

A

1007-8266(2015)08-0075-06

尹丽英(1976—),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人,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赵捧未(1958—),男,河北省邯郸市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资源管理;魏明(1971—),女,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绩效评价与审计研究。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经济带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White Elephant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
中国与中亚关系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