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自贸区国际航运服务创新进展、计划与建议

2015-01-06李强

中国流通经济 2015年8期
关键词:国际航运保税航运

李强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市200433)

上海自贸区国际航运服务创新进展、计划与建议

李强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市200433)

上海自贸区发展国际航运服务,有助于打破现行僵化的经济体制机制,适应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与体系重塑新形势;有助于提升上海自贸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打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不平衡发展格局;有助于把握国际航运产业战略东移机遇提前布局,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中国航运强国建设。上海自贸区运行一年多来,洋山保税港区作为上海自贸区国际航运服务和离岸服务功能区以及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载体,拥有一流的硬件基础设施,吞吐能力日益增强,国际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但是,由于存量航运服务能级不高,形式开放而业务未激活,营商环境不够优化,综合配套服务仍然偏弱,洋山保税港区面临发展瓶颈。“十三五”时期,为进一步提高航运制度创新与服务开放示范能力,洋山保税港区应遵循“三化目标、四个定位、三项计划”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高端产业基地计划、创新航运功能计划、航运协调储备计划三项计划,而上海自贸区应不断探索航运开放新领域,优化服务环境,深化税制改革,加强体制创新,建立联动机制,带动上海乃至我国国际航运服务能级再上新台阶。

上海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国际航运服务;“十三五”规划;服务贸易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成立前后,国内经济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自贸区的热潮,有人甚至将自贸区视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因素。在此期间,学者们围绕上海自贸区打造开放型与高端经济内涵、服务贸易产业发展、制度和法律创新、航运创新突破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尚未有人跟进探讨上海自贸区各种制度创新的现状、进展以及经济实效。本文着重评估上海自贸区运行一年多来国际航运服务创新方面的进展,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的目标规划与发展建议。洋山保税港区作为上海自贸区的国际航运服务和离岸服务功能区,兼具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载体的叠加优势,可用洋山保税港区国际航运服务的情况代表上海自贸区国际航运服务的情况。一年多来,洋山保税港区功能创新抓拓展,重点项目抓突破,综合环境抓优化,在航运制度与模式创新、国际航运服务功能增强、高端航运要素集聚加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动了上海自贸区国际航运服务能级的提升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快速发展。

一、上海自贸区发展国际航运服务的战略意义与独特优势

1.战略意义

(1)以制度创新打破现行僵化的经济体制机制,适应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与体系重塑的新形势

图1 上海自贸区国际航运服务制度创新[1]

如图1所示,航运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航运服务领域扩大开放,主要通过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放宽国际船舶运输企业外资股比限制、允许开展中资外轮沿海捎带业务、不对单机单船公司设立最低注册资本限制且允许融资租赁企业兼营商业保理业务等四个方面来实现,继而这四个方面再推动各自所对应的国际航运产业实现增长;二是国际航运发展制度探索是通过实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来实现的,而这又会直接推动国际船舶运输业的发展;三是航运税收制度创新,即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这有利于促进中转集拼业务发展。而其他的比如投资、监管、税收、金融等制度创新,放松了对企业的管制,便利了投融资需求,最终可促进国际航运产业的增长。这些制度创新与当前正在推动的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如服务贸易协定(TISA)、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等所倡导的内容相吻合,在上海自贸区先行试验有助于提升我国在规则制定方面的话语权。

(2)有利于提升上海自贸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打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不平衡发展格局

2005年以来,我国海运服务贸易快速增长(见表1)。2013年,我国海运服务贸易规模为1319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两倍,年均增长16.2%。2005—2013年,我国海运服务贸易额对我国服务贸易额的贡献率在30%附近波动。这说明,海运服务贸易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占据着稳定而重要的一席之位。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上的占比一直呈上升趋势,海运服务贸易无论进口还是出口在世界上的排名都位于前列,说明服务贸易和海运服务贸易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尽管如此,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与海运服务贸易强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见表2、表3)。2013年,我国海运服务出口额仅占美国的44.2%。与此同时,鲍晓华等[2]研究发现,尽管我国服务贸易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逐渐上升,但货物贸易占比在绝对值上仍然遥遥领先,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发展极不平衡。因此,上海自贸区发展国际航运服务,有助于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缩小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差距,逐渐赶超服务贸易强国。

(3)抓住国际航运产业战略东移机遇提前布局,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中国航运强国目标

随着国际贸易重心的逐渐迁移,国际航运中心整体上经历了从西欧板块的荷兰、英国向北美板块的美国再向东亚地区中国香港、新加坡的转移。[3]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2009年下半年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altic Dry Index,BDI)持续下跌,国际航运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与此同时,亚洲地区经济贸易快速发展,国际航运资源进一步向亚洲地区集聚,重心正在向东亚特别是中国转移。上海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作为我国打造航运经济升级版的承载空间以及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核心载体,应积极把握承接国际航运业重心东移、国际航运企业和机构陆续进驻上海自贸区的大好时机,提前做好航运金融、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航运经纪等国际航运服务业落地上海自贸区的规划布局,迎接国际航运业在上海自贸区的新一轮发展。

表1 我国海运服务贸易情况

2.独特优势

(1)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效应明显,国际航运要素加快集聚

表2 2013年世界海运服务出口占比 单位:%

表3 2013年世界海运服务进口占比 单位:%

表4 洋山港与中国香港、新加坡、釜山港吞吐量指标

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主要为国际航运发展释放了扩大航运准入开放、试行国际航运制度、创新投资管理制度、享有金融改革利好等一系列配套红利。一是扩大国际航运服务的外资准入,上海自贸区内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明确国际船舶运输企业外商投资比例超过49%,试点中资外轮捎带业务;二是试行国际通行的航运发展制度,比照国际惯例,实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三是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管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用备案制取代核准制,优化登记流程;四是航运企业享受到金融改革红利,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分账核算账户体系、投融资汇兑便利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改革等金融制度创新,有利于航运企业进行全球资金结算,降低商务成本。这些利好促进了企业、船舶、国际航运功能以及航运人才等要素向自贸区集聚。

(2)洋山港吞吐能力不断增强,国际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洋山深水港自开港以来,港口贸易蓬勃发展,驱动港口运作规模日益扩大,进出船只不断增加,吞吐能力不断增强(见表4)。具体来说,集装箱吞吐量(以下简称“箱量”)从2006年的345万标准箱增长到了2014年的1520万标准箱,占上海市的比重从13.2%上升到了43.1%。其中,水水中转箱量从2006年的172万标准箱增长到了756万标准箱,占比保持在49.8%左右;国际中转箱量从2006年的26万标准箱增长到了167万标准箱,国际中转比例从7.6%上升到了11.0%。货物吞吐量(以下简称“货量”)从2006年的0.29亿吨增加到了2014年的1.42亿吨。与中国香港、新加坡、釜山港相比,洋山港的箱量、国际中转比例以及货量增速非常快,特别是在箱量上已经逐步接近世界第三大国际中转港釜山港的运作规模,凸显出其国际航运枢纽港的地位。

(3)洋山港拥有一流的硬件基础设施,能够与世界大港相媲美

作为天然深水良港,洋山港硬件设施一流,港口海岸线及航线资源丰富。洋山港及我国香港、新加坡、釜山港硬件设施相关数据如表5所示。当前,洋山港已经建成码头3个,形成深水泊位16个,设计年通过能力1500万标准箱,航道水深16米,靠泊能力为7万到10万吨级船舶。正在建设的第四期自动化码头,拟建设7个5万到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拥有岸线2800米,设计年吞吐量400万标准箱,规划将于2015年底基本完成并投产。港口海岸线资源丰裕,深水岸线长5600米,已经开通欧洲、地中海、中南美、北美、非洲、黑海等远洋航线10余条,每月集装箱班轮超过400班。与东亚国际航运中心相比,洋山港在航道水深、深水岸线资源等条件上可与之媲美。从这个层面看,洋山港已经具备了与世界大港抗衡的硬件实力。

二、上海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国际航运创新进展和瓶颈

1.航运企业分布情况

截至2015年1月,洋山保税港区航运企业累计595家,占各类型企业总量1731家的1/3以上。从行业分布看,涉及航运产业链的港口运输业、航运服务业、航运基础产业三大类。其中,港口运输企业347家,占58.3%;航运服务企业246家,占41.3%;航运基础产业企业两家,占0.4%,具体参见表6。从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567家,占95.3%;外资企业28家,占4.7%,具体参见表7。从高端国际航运产业分布看,航运经纪企业109家,占18.3%;融资租赁企业46家,占7.7%;国际船舶运输企业11家,占1.8%;国际船舶管理企业10家,占1.7%,具体参见表8。其重量级骨干航运企业包括中海集运、中远集运、神华中海、泛亚航运、海华轮船、中远航运、浦远船舶等七家国际船舶运输企业,中海国际船舶管理一家国际船舶管理企业。其中,中海集运注资116.83亿元,2014年完成营业收入155亿元,税收7638万元;中远集运注资110.89亿元,总运力78.6万标准箱,2014年完成营业收入351亿元,税收9499万元;神华中海注资41亿元,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税收9269万元;中海国际船舶管理注册资本2亿元,资产总额9.68亿元,2013年完成营业收入7.93亿元,2014年税收达6745万元。[4]

表5 洋山港与中国香港、新加坡、釜山港硬件设施

表6 洋山航运企业行业分布状况

表7 洋山航运企业注册类型分布

表8 洋山高端国际航运企业分布状况

从运行效益看,2014年洋山港累计新增航运企业150家,实现航运物流收入950亿元,同比增长16.8%,占洋山港经营收入的48.4%。港口运输业收入完成大户,如从事远洋运输的中远集运351.4亿元(2013年为321.1亿元),中海集运155.5亿元(2013年为157.7亿元),上海泛亚航运72.5亿元(2013年为73.0亿元),上港集团61.7亿元(2013年为72.3亿元),神华中海33.6亿元(2013年为50.9亿元),以及从事港口内陆运输的安吉汽车物流35.9亿元(2013年为53.5亿元)。航运服务产业贡献较大的企业,如盛东、冠东、明东、沪东、浦东集装箱、海通等港务集团系统所属码头公司完成收入102.3亿元(2013年为161.05亿元),浦海航运、海通物流、外轮理货、长江港口物流、达飞物流收入均超过5亿元。

2.国际航运创新功能

(1)集聚国际船舶管理功能落地

2014年2月,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扩大国际船舶运输和国际船舶管理业务外商投资比例实施办法的公告》。2014年4月,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发布《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经营资格登记办事指南》,明确了注册流程。2014年,洋山港新引进海工船舶管理有限公司、中海液化气船舶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马士基船舶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等10家国际船舶管理企业,累计引进19家。

(2)推进融资租赁业规模化发展

国内首个标准化、面向境内外的融资租赁产权交易专业平台——自贸试验区融资租赁产权交易平台在洋山保税港区启动,推出首批挂牌转让资产约50亿元。目前,洋山保税港区已经累计引进100家融资租赁母公司和SPV项目子公司,租赁产品类型主要为船舶和设备。

(3)开展中资外轮捎带前期准备

2013年9月,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在上海试行中资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沿海捎带的公告》。2014年6月,海关总署出台《关于调整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以及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承运转关运输货物试点工作的公告》,明确目前我国可以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国轮捎带、中资外轮捎带等三种沿海捎带业务类型。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中远泗水轮”“中远威尼斯轮”“中远惠灵顿轮”三艘船舶成为首批获得中资非五星旗船沿海捎带业务试点资质的船舶。2014年12月29日,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中远泗水轮”从上海港捎带着895标准箱货物驶往天津、青岛两个港口,标志着中资非五星旗船沿海捎带业务试点正式起航。

(4)启动国际中转集拼创新业务

海关制定了在自贸区推进开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的监管方案,简化了国际中转集拼货物的进出境备案申报项目,实施账册管理并设置特殊标识,分类申报。国际中转集拼货物可直接进入自贸试验区内的保税集拼监管仓库,存放于相对独立的区域,该货物可与其他进入区内转为保税仓储货物的本地货源拼箱后装运离境。洋山保税港区已将上海同景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确定为试点企业,截至2014年底已开展业务两单。

3.存在问题

(1)存量航运服务能级不高,不足以支撑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地位

当前,上海自贸区存量航运服务国际化与高端化能级不高。与亚洲大港相比,洋山保税港区集装箱国际中转比例、货量及挂靠航线数量相差悬殊。企业大部分集中于附加值较低的道路运输、物流仓储及货代等传统领域,提供国际船舶管理、海事法律、船舶制造等高附加值的企业数量较少。此外,洋山港国际航运人才缺乏,国际航运产业相互配套程度低,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级国际航运组织和机构,相对于黄浦、虹口、陆家嘴等中心区域,引进国际著名航运公司及其总部、分支机构的吸引力不大,竞争力不强,产业龙头带动效应有待开发,比如在世界前20位的船公司中,有13家落户上海黄浦外滩地区,两家落户浦东地区,仅中远集运一家落户洋山保税港区,而且是国务院免税政策出台之后才迁移至此。

(2)形式上开放而业务未激活,国际航运创新突破带动效应有限

上海自贸区国际航运扩大开放在注册形式上放松了管制,但所涉及业务尚未激活,导致试点业务实质上没有展开,突破带动效应非常有限。一是外资股比放宽后,没有出现新设国际船舶运输企业。2014年1月,交通运输部颁布公告,明确试验区中外合资、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外商投资比例可超过49%。由于国际船舶运输业务仍然被限制于进出中国港口的范畴,尚未出现新设企业。二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尚未实施。试点方案2013年底已经获批,海事部门正在起草登记规则和登记工作规程,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正在起草洋山船籍港船舶经营人从事国际运输经营资质认定实施细则,但还需要争取国家部委的支持。三是中资外轮捎带试点尚未启动。目前,上海海关尚未出台配套操作细则,业务流程有待进一步明确。同时,海关拟按内支线船舶转关运输的监管模式不具有便利性,无法实现在启运地退税,不足以吸引货主和船公司到上海港开展国际中转业务,而且要求船公司在启运地办理海关手续时报备中转离境船名,但该船后续随时都有可能更换。

(3)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现行航运税制和政策不适合离岸性业务

洋山港现行航运税制复杂,对航运企业与航运从业人员而言,不仅税负高且无法准确衡量,难以适应国际航运业务的开展。而新加坡实行简单税制,“宽税基、低税率”,还采取了一系列减免和优惠激励政策来发展国际航运。从企业承担的税种和税率看,新加坡航运企业仅仅缴纳企业所得税,综合税率为16.5%,而洋山航运企业除缴纳企业所得税外,还要缴纳营业税、关税及进口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税率较高。从航运金融税收优惠看,新加坡对船舶租赁公司、船务基金或船务信托在10年优惠期内购买船舶所赚取的租赁收入,只要符合条件就永久豁免缴税,而洋山港无此优惠政策。从个人所得税看,为稳定本国船员队伍,免征船员个人所得税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惯例,而在我国仅远洋运输船员可享受4800元/月的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远洋运输船员以外的船员没有享受任何税收优惠。上述国际航运政策的缺失导致洋山航运企业将资金结算、工资发放等功能转移到了境外。

(4)综合配套服务仍然偏弱,吸引国际航运业态和功能落地的亮点不足

洋山保税港区与上海中心城区距离相对较远,尚未承载居住、工作、文娱、购物、休闲等复合功能,无论是商务办公,还是公交、商业以及餐饮配套服务等都有待完善。因而,与繁华的城区相比,洋山港在吸引船舶融资、航运保险、海事法律、航运交易、航运咨询、航运科研等高端国际航运业态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在投资环境上,其运作成本、信息化水平、金融配套比不上中国香港、新加坡、釜山港等亚洲大港,企业投资“一条龙”服务与虹口北外滩存在差距。此外,一些创新功能的办事流程不够标准化,航运融资办理流程不透明,影响创新功能做大做强。在推进国际中转集拼功能时,洋山港近乎仅有远洋航线的配置无法满足功能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根据阶段发展特点调整为近远洋航线结合配置的格局。具体参见表9。

三、下一阶段上海自贸区国际航运发展的目标、定位和计划

1.总体目标和功能定位

(1)形势预判

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末开始的航运低谷结束了全球航运市场上一轮的繁荣与增长。自2008年以来,代表国际干散货海运运费水平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不断下行,2013年才有所回升。2014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与人民币贬值的利好,并未带来国际航运市场的明显复苏。可见,金融危机对全球航运贸易需求与结构的冲击至今尚未完全消除,企业运用超常规手段突围经营仍然严重受困。但当前自贸区国际航运创新试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适时提出,无疑将为航运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预计未来几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航运业将步入一个较长的结构调整期,全面复苏或将推迟到2017年以后,洋山港国际航运服务功能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

表9 洋山港与中国香港、新加坡、釜山港投资服务差距

(2)总体目标

“十三五”时期,上海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围绕“高端化、国际化、开放化”的三化目标,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人、船、货”中的“船”为核心元素,抓住自贸区航运创新试验的契机,着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开拓国际航运产业功能,挖掘新一轮国际航运开放领域。从拓展资源运作空间、强化枢纽中心地位、提高跨境资源配置能力等方面入手,建设成为要素集聚、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亚太枢纽港和国际航运服务创新开放区域。

(3)功能定位

上海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要与陆家嘴航运金融服务集聚区、虹口北外滩航运服务总部集聚区实现错位发展。陆家嘴的定位为航运金融核心区和高端航运服务集聚区,着力发展船舶融资、海上保险、海运资金结算、海运价格衍生品等业务,重点吸引国内外大型航运公司总部、著名航运保险和金融机构、大型融资租赁机构、相关国际海运海事组织、航运科研及教育培训机构、航运信息和咨询公司以及航运法律服务、会计等专业服务机构;虹口北外滩的定位为航运服务总部基地、船员人才服务高地、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着力发展船舶运输、航运金融、交易经纪、海事仲裁、信息咨询、教育培训、船代、货代等产业,重点引进国内外船公司总部、航运经纪、货代、信息咨询等企业类型;上海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航运发展的定位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推进的核心载体、国际航运制度和服务开放创新示范区、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跨境航运资源配置核心区,其功能建设的重点在于增强国际航运制度与服务开放创新示范能力,重点发展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船员管理、航运金融、国际航运经纪、离岸航运等国际航运产业,做强国际中转集拼、期货保税交割等国际航运创新功能。

2.工作计划

下一阶段,上海自贸区航运发展将根据“三化目标、四个定位、三项计划”的发展思路,切实形成亮点和示范效应,着力推进以下三项计划:

(1)高端产业基地计划

为加速高端国际航运产业在洋山保税港区集聚发展,发挥高端要素资源对洋山港航运经济的引领作用,拟集中优势力量建设三大项目:一是国际船舶管理产业基地,吸引威仕船舶管理集团(V. Ships)、哥伦比亚船舶管理公司、巴伯船舶管理公司、英国东方集团、Executive船舶管理公司等世界排名前50位的国际船舶管理公司集中办公,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激发国内船舶管理企业活力;鼓励自贸联发等开发公司新建或改造航运商务楼宇,打造规模化的国际船舶管理产业基地。二是国际船舶运输产业基地,克服现有创新瓶颈,学习我国香港经验,主动对接世界船东落户需求,吸引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长荣海运、美国总统轮船、阳明海运、韩国现代商船、阿拉伯联合国家轮船、万海航运、达飞轮船、赫伯罗特船务、韩进海运、商船三井、东方海外、日本邮船、汉堡南美、川崎汽船等全球前100强国际船舶运输企业在洋山设立总部和分公司,打造洋山国际船舶运输产业承载地。三是船舶融资租赁产业基地,设立多元化的船舶融资租赁企业类型,引导除银行系统融资租赁公司之外的其他社会资本介入融资租赁产业,向拥有充足货源的中小船东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灵活的租赁形式,建立健全融资租赁登记制度,探索海关监管新模式,实现船舶融资租赁产业在洋山的集聚化专业化发展,提高船舶融资租赁企业竞争力。

(2)创新航运功能计划

为创新航运功能,增强洋山保税港区航运创新示范带动作用,拟重点推进四大创新功能:一是国际中转集拼功能,在海关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操作方案基础上,深入研讨第三方物流运作企业(同景物流)操作业务,结合货代企业实际需求,推动洋山国际中转集拼试点企业先行在陆域运作,之后再推动试点企业与岛屿港口公司到岛域仓库内运作;二是国际船舶维修功能,在曼恩公司船用发动机项目现行以区外维修业务延伸监管模式试点运作基础上,理顺国际检测维修业务运作流程和监管机制,加快洋山保税港区加工维修业务用房等设施建设,推动国际检测维修业务在洋山的运作;三是中资外轮捎带功能,即促使中资航运公司全资或控股拥有的非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承运海关转关运输,争取国家财政部等部委支持实施国际中转的启运港退税,提高企业开展业务的积极性,协调上海海关出台监管流程优化方案,并争取海关总署的支持,提升中资外轮捎带业务开展的便利性,促使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四是集装箱远期订舱平台功能,依托上海运力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建设为国际贸易商与国际航运承运人提供集装箱远期舱位交易的电商平台,引导建立守信用的订舱习惯,通过壮大交易规模产生远期集装箱运价指数,进而推动上海建成国际集装箱运输定价中心。

(3)航运协调储备计划

为提升洋山保税港区国际航运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优化航运服务体系,拟着力推进三大协调储备项目:一是国际船舶登记服务,实时掌握上海自贸区管理委员会与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口岸服务办公室等部门所开展课题的研究进展,协助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排摸天津项目情况、业务运作流程及有关政策,加强与有关企业的对接,做好项目储备工作,一旦得到财政部等部委支持,立即着手国际船舶登记试点工作。二是船用保税油供应服务,为进一步放开我国船用保税油供应服务市场,继续争取商务部等部委支持,完善海关监管模式,帮助上海和洋山保税港区符合条件的供应企业申报取得供应资质,尽快在洋山启动船用保税油供应服务试点。三是全球船员管理服务,为持续供应国际航运业对高级船员和普通船员的需求缺口,鼓励航运企业和国际船舶管理企业到洋山新设拥有船员服务机构资质和海员外派机构资质的国际船员管理企业,鼓励现有船员服务机构和海员外派中介机构升级为专业国际船员管理企业,依托船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船员注册、培训、跟踪、薪酬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逐渐在洋山发展壮大我国全球船员管理服务业,向国内外船东输送优秀的中国人才。

四、发展建议

未来,建议从深化市场开放、优化服务环境、推动税制改革、探索体制创新、建立联动机制等方面着手,促进上海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国际航运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1.探索航运开放全新领域,不断丰富试验区内涵

上海自贸区新一轮的航运服务开放领域可尝试在四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在港口服务市场开放方面,尽快向国内企业开放保税油经营市场准入,协调商务部等部委尽快出台经营管理办法,明确准入申报路径,尽早在洋山扩大市场开放,尝试逐步向外资、中外合资企业开放船舶供应业务,研究推进外资理货公司进入我国市场,提升港口理货服务国际化水平和理货服务质量;二是在国际海上运输市场逐步开放方面,梳理国际船舶运输外资股比放宽存在问题与企业需求,吸引全球前100位外国船公司到洋山发展,扩大外国轮船公司在华结算运输费规模,助推航运与金融中心融合发展;三是在船舶检验市场开放方面,研究放宽外商船舶检验机构业务范围限制的可行性,探索在注册资本要求、业务范围限制等方面适当降低外商船舶检验机构准入门槛;四是在船员外派资质开放方面,研究向外资船东或外资中介机构逐步开放船员外派与培训业务。鉴于外资船东对此呼声较高,建议争取交通运输部支持,允许外资享有与内资同等的国民待遇,可在境内设立船员管理企业、中介或代理机构招募中国船员,但我国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对船员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力度;允许境外注册的航运企业或船员管理企业直接与中国籍船员签订劳动合同,不必通过境内企业就能在我国招募船员,但为保障我国船员利益,要求境外企业必须向主管部门缴纳合同履行保证金。

2.优化航运软硬件服务环境,提升国际业界吸引力

为适应洋山保税港区航运产业高端化、国际化拓展需要,加快优化洋山保税港区综合服务环境,提升洋山国际航运产业发展综合竞争力,要在硬件配套、软环境服务上下大力气。一要完善硬件配套服务环境。在产业功能硬件配套上,迫切需要协调上港集团,研究调整航线配置的可行性,逐步配置近洋航线,解决国际中转集拼功能开展客观条件的限制瓶颈。在办公与生活硬件配套上,依托同盛集团、自贸联发两家开发主体,根据区内发展需要,加大商务楼宇与商业配套设施开发力度,提升商务办公环境舒适度和美观度;加强产业招商与配套业态招商,吸引高端航运业态与国际航运功能入驻商务楼宇,同时吸引餐饮、文娱、购物、休闲等多种商业企业进驻,满足区内人员基本生活需求;加强与南汇新城镇的合作,不断完善公共交通及其他市政配套,满足当地居民及来往人员出行与公共市政需求。二要完善软性服务环境。优化通关运作效率,提升口岸信息化服务水平,为区内企业提供金融基本服务与创新服务,降低港口运作成本与物流运输成本;优化投资服务环境,加强航运注册准入人员培训,提升工作技能和素质,梳理国际航运企业注册登记流程,实现办事流程透明化和标准化,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加强信息公开、咨询与交流,对外宣传自贸区航运制度创新与利好政策,优化洋山信息服务环境。

3.推动航运税收制度改革,与国际惯例接轨

参照新加坡、我国香港航运所得税制度,建议由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进行顶层设计,以简政放权、造福企业为改革目标,主要推行简单税制与低税率改革,探索在洋山进行渐进式税收制度改革。首先,争取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支持,建议继续沿用《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政策,因为根据该政策,洋山保税港区企业享受营业税免征政策,企业对此反响良好。其次,实行税收减免或使用优惠税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除营业税、增值税减免外,对洋山保税港注册的从事国际航运以及仓储、物流、船舶制造、船舶修理、船舶经纪、船舶租赁、船务基金、船务商业信托等航运服务的企业免除其企业所得税或适用优惠税率。然后,争取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支持,在洋山试点逐步降低船员个人所得税税负。为加强船员队伍建设,建议近期先提高船员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再逐步过渡到远期参照国际航运惯例进行减免。此外,建议对洋山注册的航运企业所属船员的培训费实行税前扣除政策。船员培训费税前扣除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航运企业对船员的培养费、船员的继续教育费等培训费用,可作为航运企业运输成本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二是船员自己缴纳的培训费用,可在船员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

4.持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适应国际航运新形势

国际航运业发展的低迷加速了其全球战略的东移,洋山保税港区拓展国际航运服务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亚洲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竞争日益加剧的挑战。为适应国际航运发展新形势,将洋山建设成为国际航运创新制度与服务开放创新示范区,应适时调整自身,着力持续加强四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创新国际航运法律机制,通过洋山航运企业法律纠纷、仲裁和调解实际案例,引导我国海商法与国际接轨,引进国外航运仲裁制度和方法,缩小与英国海事法律和标准的差距,逐步提高在制定和出台国际航运规则、法律体系、仲裁制度、行业标准等方面的话语权。二是创新投资促进服务机制,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海外招商,提供战略招商贴身服务;组织人员赴伦敦、新加坡等地学习招商经验,并依靠实践积累国际招商技能;对重点企业或机构(如外资海事律所注册、年检)提供税务专管贴身服务,将之成功“揽入”洋山怀抱。三是创新企业服务监管机制。专门成立企业服务小组,实施专业化服务,配备具有海外经历、懂专业、通实务的复合型人才,专人专管船厂、金融、经纪、律所、保赔保险等业务中的某一部分,实施“一对一”专业化服务,同时解决企业高级人才签证、子女就学等问题,关注部分需要重点监控的企业,加强后续监管。四是建立工作方法创新机制,探索洋山港与我国香港、新加坡合作发展的路径,优势互补,互促发展,借鉴我国香港制度创新经验以及新加坡政府国际航运政策和运作模式,消化吸收后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方法。

5.建立立体联动工作机制,携手共抓国际航运建设

为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进洋山国际航运产业功能建设,应着力构建三个层次的联动工作机制:一是在洋山内部层面,成立洋山保税港区航运工作推进小组,逐步形成以工作小组为核心,以上海自贸区管理委员会洋山办事处为统筹协调机构,由驻区职能部门、开发公司、上港集团和南汇新城镇共同推进的洋山块上的内部工作机制,致力于掌握区内重点企业、功能及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企业需求,共同解决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制约瓶颈;二是在上下联动层面,积极加强与交通运输部等国家部委、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等市级部门以及口岸管理部门、浦东航运服务办公室等新区部门的对接,建立稳定、高效的条线工作机制,致力于向航运条线部门反映洋山航运发展情况,争取它们对洋山开展国际航运制度创新与服务开放突破的支持;三是在区域联动层面,建立与陆家嘴高端航运服务集聚区、虹口北外滩航运服务总部集聚区合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发挥彼此优势,开展高端航运产业招商、功能性平台开发、创新政策落实等方面合作,实现彼此间利益共享。发挥陆家嘴办公区位与金融优势,重点开展国际航运组织、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航运科研教育培训等高端业态联合招商;利用虹口区航运历史底蕴与资源,重点开展国际航运总部经济平台、产业基金平台等功能性平台的合作,带动洋山高端航运产业基地建设发展。

*本文系上海财经大学2014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与经济改革实效研究”(项目编号:CXJJ-2014-362)的部分研究成果。

[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法规汇编[C].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2013:2-10.

[2]鲍晓华,陈伟智,高磊.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2):72.

[3]张颖杰.自贸区对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J].新金融,2014(2):33.

[4]201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发展统计公报[R].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2014:120.

责任编辑:陈诗静

The Development,Plan and Suggestion of Service Innovation i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in China(Shanghai)Pilot Free Trade Zone

LI Qia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Shanghai200433,China)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shipping service in China(Shanghai)Pilot Free Trade Zone is conducive to break down rigid system,upgrade service trade competitive power,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and make China to be powerful with the help of shipping industry.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hanghai)Pilot Free Trade Zone,Yangshan Bonded Port Area,with function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 service and offshore service and the core carrier of comprehensive pilot zone of international shipping,has gained such advantages of the first class infrastructure,increased capacity,and the increased position as the internationalhub.But the developmentof this area is facingmore bottlenecks.During“the 13th Five-year Plan”period,to further improve the capacity for being the pilot in terms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opening up,this area should followthe development thought of“three goals,four orientations and three plans”,continue to explore newfield of shipping opening,optimize service environment,deepen tax system reform,strengthen system innovation,establish the linkagemechanism,and eventually drive Shanghaiand Chinese internationalshipping service level to a newstep.

China(Shanghai)Pilot Free Trade Zone;Yangshan Bonded Port Area;international shipping service;the 13th Five-year Plan;service trade

F562

A

1007-8266(2015)08-0016-10

李强(1980—),男,重庆市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供职于上海市审计局计算机审计与信息技术处,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猜你喜欢

国际航运保税航运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伊斯兰金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运融资模式探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验收
青岛汽车口岸进入“保税时代”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贸易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