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职有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015-01-06李付亮

文教资料 2014年26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有效课堂高职教育

李付亮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体现,是专业建设的落脚点,是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如何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建设有效课堂是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本文在综述有效课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从有效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秩序、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并就完善有效课堂建设的管理进行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 有效课堂 高职教育 建设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体现,是专业建设的落脚点,是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但是,高职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听课不认真、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使课堂教学互动难以展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设有效课堂是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

一、有效课堂概述

有效课堂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好教师的品质研究(20世纪30年代初至60年代末);二是好教学的特点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三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综合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关于有效课堂的研究开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学者们在考察有效教学的特点和有效教学的标准时,从多方面、多角度考察有效教学。典型的研究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其认为对教师教学有效性的考察,起码应该考虑如下五方面因素:教师掌握的实际课程领域的知识和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技能,包括使用有效教学策略的意识与能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与自我批评能力及教师专业化的品质;教师的移情能力与尊重他人的品德;教师教学管理的能力等[1]。国内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对有效课堂进行关注和研究,并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了一个高峰。我国学者对有效课堂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引述,主要侧重于介绍国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二是本土化的理论解读与建构,主要是结合我国教育国情,结合我国教育文化对有效教学进行解读和对一些基本理论进行本土化构建。三是实践研究,主要是对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进行对比调查,有些学校已开始进行实践探索[2]。在总结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有效课堂教学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概括为到课率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二、有效课堂建设的策略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素质是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基础与前提,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提高和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建设出有效课堂,从而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本文从有效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秩序、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如果教师对照一些陈旧的教材人云亦云,那么学生学起来也是一头雾水,即使有部分学生认真学了,但到了工作岗位以后才发现,原来学习的那些东西已经过时了,还得重新参加培训,既耽误了青春,又浪费了金钱。我们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通过培训、下企业锻炼等方式具备实践能力和教学改革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一是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从而对所教专业职责、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熟悉胜任这些工作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及时掌握专业领域发展新动态。二是要求教师具有重构教学内容的能力,包括选取教学内容、序化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以上两种能力,才能很好地根据专业岗位的需要,编写适合的工学结合教材,引入工作案例,介绍工作经验,教学内容极具针对性,学生学习后立即能在工作中加以应用。

(二)提高教师人格魅力,确保教学秩序的规范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都很大,教师的人格对塑造学生的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严格遵守上下课时间,认真讲好每一堂课,关心每一个学生,耐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认真做好课堂考勤,等等,在学生面前始终处于精神饱满、积极向上的状态。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学生。

(三)改革教学手段,确保教学模式的适应性。

处在网络时代,百度、谷歌等强大的搜索引挈能很方便地让大家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类信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上网无所不在。有人预言,未来智能手机将成为通向网络的主要途径。2012年以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一些发达国家迅速兴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办了非盈利在线教育平台EDX,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纷纷行动。大规模在线教育发展可能引发全球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教师应该顺势而为,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改革现行教学模式,变教师主体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变讲授式为问答式;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和教育信息化新技术,大力践行空间教学、探究式教学,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关注学生学业、人格成长,因材施教,确保考核方式的科学性。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是课程考核,课程考核主要包括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两个方面。考核内容应该是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延续,着重考核课程对应岗位要求的应知知识与应会技能,需要任课教师乃至课程团队精心选择。考核方式包括由谁来考核和怎么考核两个方面,由谁来考核应该体现多元评价因素,改变学生成绩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格局,充分体现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可能的话还应引入社会评价。摒弃传统一张试卷考到底的局面,应该结合课程性质、特点科学设计,充分体现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特点,着重全面考核学生学习过程,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完善推进有效课堂建设的建议

推进有效课堂建设,界定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如何用科学的可操作的方法进行课堂管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制定配套的管理体制机制,通过管理推进有效课堂的建设,对教学效果产生促进作用。

(一)制定管理办法,推进工作平稳良性发展。

制定量化的具有导向性的管理办法,导向性决定了有效课堂量化工作对教师所起的积极作用,使量化工作兼有激励和约束双重作用,通过量化指标权重的变化,从学生到课率、教学秩序、教学效果、教学创新四项主体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引导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广泛调动师生致力于有效课堂建设的积极性。(具体指标见下表)。通过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征求意见、阶段性总结等方式,围绕考核如何更客观实际,并契合发展需要,不断研究完善方案和评价标准,使工作顺利推进、平稳发展。

(二)探索多元化管理方式。

通过开展有效课堂专项检查工作实施过程评价,并着力探索实现考核多元化,做到民主参与、全面评价、全程考察、实时反馈。

(三)探索管理考核结果的进一步反馈运用。

将有效课堂考核结果运用到工作业务考核中,并建立健全考核档案,重视考核结果的连续性。定期进行结果分析,分别采取激励式谈话、提醒式谈话、诫勉谈话等形式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将考核结果与教师评聘、绩效考核直接挂钩,进一步推进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晓端,Stephen 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8).

[2]孔企平.“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探讨:“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体现,是专业建设的落脚点,是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如何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建设有效课堂是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本文在综述有效课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从有效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秩序、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并就完善有效课堂建设的管理进行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 有效课堂 高职教育 建设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体现,是专业建设的落脚点,是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但是,高职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听课不认真、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使课堂教学互动难以展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设有效课堂是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

一、有效课堂概述

有效课堂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好教师的品质研究(20世纪30年代初至60年代末);二是好教学的特点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三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综合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关于有效课堂的研究开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学者们在考察有效教学的特点和有效教学的标准时,从多方面、多角度考察有效教学。典型的研究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其认为对教师教学有效性的考察,起码应该考虑如下五方面因素:教师掌握的实际课程领域的知识和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技能,包括使用有效教学策略的意识与能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与自我批评能力及教师专业化的品质;教师的移情能力与尊重他人的品德;教师教学管理的能力等[1]。国内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对有效课堂进行关注和研究,并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了一个高峰。我国学者对有效课堂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引述,主要侧重于介绍国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二是本土化的理论解读与建构,主要是结合我国教育国情,结合我国教育文化对有效教学进行解读和对一些基本理论进行本土化构建。三是实践研究,主要是对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进行对比调查,有些学校已开始进行实践探索[2]。在总结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有效课堂教学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概括为到课率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二、有效课堂建设的策略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素质是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基础与前提,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提高和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建设出有效课堂,从而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本文从有效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秩序、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如果教师对照一些陈旧的教材人云亦云,那么学生学起来也是一头雾水,即使有部分学生认真学了,但到了工作岗位以后才发现,原来学习的那些东西已经过时了,还得重新参加培训,既耽误了青春,又浪费了金钱。我们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通过培训、下企业锻炼等方式具备实践能力和教学改革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一是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从而对所教专业职责、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熟悉胜任这些工作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及时掌握专业领域发展新动态。二是要求教师具有重构教学内容的能力,包括选取教学内容、序化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以上两种能力,才能很好地根据专业岗位的需要,编写适合的工学结合教材,引入工作案例,介绍工作经验,教学内容极具针对性,学生学习后立即能在工作中加以应用。

(二)提高教师人格魅力,确保教学秩序的规范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都很大,教师的人格对塑造学生的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严格遵守上下课时间,认真讲好每一堂课,关心每一个学生,耐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认真做好课堂考勤,等等,在学生面前始终处于精神饱满、积极向上的状态。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学生。

(三)改革教学手段,确保教学模式的适应性。

处在网络时代,百度、谷歌等强大的搜索引挈能很方便地让大家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类信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上网无所不在。有人预言,未来智能手机将成为通向网络的主要途径。2012年以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一些发达国家迅速兴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办了非盈利在线教育平台EDX,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纷纷行动。大规模在线教育发展可能引发全球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教师应该顺势而为,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改革现行教学模式,变教师主体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变讲授式为问答式;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和教育信息化新技术,大力践行空间教学、探究式教学,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关注学生学业、人格成长,因材施教,确保考核方式的科学性。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是课程考核,课程考核主要包括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两个方面。考核内容应该是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延续,着重考核课程对应岗位要求的应知知识与应会技能,需要任课教师乃至课程团队精心选择。考核方式包括由谁来考核和怎么考核两个方面,由谁来考核应该体现多元评价因素,改变学生成绩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格局,充分体现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可能的话还应引入社会评价。摒弃传统一张试卷考到底的局面,应该结合课程性质、特点科学设计,充分体现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特点,着重全面考核学生学习过程,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完善推进有效课堂建设的建议

推进有效课堂建设,界定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如何用科学的可操作的方法进行课堂管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制定配套的管理体制机制,通过管理推进有效课堂的建设,对教学效果产生促进作用。

(一)制定管理办法,推进工作平稳良性发展。

制定量化的具有导向性的管理办法,导向性决定了有效课堂量化工作对教师所起的积极作用,使量化工作兼有激励和约束双重作用,通过量化指标权重的变化,从学生到课率、教学秩序、教学效果、教学创新四项主体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引导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广泛调动师生致力于有效课堂建设的积极性。(具体指标见下表)。通过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征求意见、阶段性总结等方式,围绕考核如何更客观实际,并契合发展需要,不断研究完善方案和评价标准,使工作顺利推进、平稳发展。

(二)探索多元化管理方式。

通过开展有效课堂专项检查工作实施过程评价,并着力探索实现考核多元化,做到民主参与、全面评价、全程考察、实时反馈。

(三)探索管理考核结果的进一步反馈运用。

将有效课堂考核结果运用到工作业务考核中,并建立健全考核档案,重视考核结果的连续性。定期进行结果分析,分别采取激励式谈话、提醒式谈话、诫勉谈话等形式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将考核结果与教师评聘、绩效考核直接挂钩,进一步推进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晓端,Stephen 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8).

[2]孔企平.“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探讨:“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体现,是专业建设的落脚点,是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如何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建设有效课堂是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本文在综述有效课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从有效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秩序、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并就完善有效课堂建设的管理进行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 有效课堂 高职教育 建设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体现,是专业建设的落脚点,是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但是,高职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听课不认真、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使课堂教学互动难以展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设有效课堂是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

一、有效课堂概述

有效课堂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好教师的品质研究(20世纪30年代初至60年代末);二是好教学的特点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三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综合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关于有效课堂的研究开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学者们在考察有效教学的特点和有效教学的标准时,从多方面、多角度考察有效教学。典型的研究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其认为对教师教学有效性的考察,起码应该考虑如下五方面因素:教师掌握的实际课程领域的知识和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技能,包括使用有效教学策略的意识与能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与自我批评能力及教师专业化的品质;教师的移情能力与尊重他人的品德;教师教学管理的能力等[1]。国内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对有效课堂进行关注和研究,并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了一个高峰。我国学者对有效课堂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理论引述,主要侧重于介绍国外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二是本土化的理论解读与建构,主要是结合我国教育国情,结合我国教育文化对有效教学进行解读和对一些基本理论进行本土化构建。三是实践研究,主要是对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进行对比调查,有些学校已开始进行实践探索[2]。在总结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有效课堂教学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概括为到课率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二、有效课堂建设的策略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素质是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基础与前提,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提高和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建设出有效课堂,从而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本文从有效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秩序、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如果教师对照一些陈旧的教材人云亦云,那么学生学起来也是一头雾水,即使有部分学生认真学了,但到了工作岗位以后才发现,原来学习的那些东西已经过时了,还得重新参加培训,既耽误了青春,又浪费了金钱。我们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通过培训、下企业锻炼等方式具备实践能力和教学改革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一是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从而对所教专业职责、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熟悉胜任这些工作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及时掌握专业领域发展新动态。二是要求教师具有重构教学内容的能力,包括选取教学内容、序化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以上两种能力,才能很好地根据专业岗位的需要,编写适合的工学结合教材,引入工作案例,介绍工作经验,教学内容极具针对性,学生学习后立即能在工作中加以应用。

(二)提高教师人格魅力,确保教学秩序的规范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都很大,教师的人格对塑造学生的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严格遵守上下课时间,认真讲好每一堂课,关心每一个学生,耐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认真做好课堂考勤,等等,在学生面前始终处于精神饱满、积极向上的状态。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学生。

(三)改革教学手段,确保教学模式的适应性。

处在网络时代,百度、谷歌等强大的搜索引挈能很方便地让大家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类信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上网无所不在。有人预言,未来智能手机将成为通向网络的主要途径。2012年以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一些发达国家迅速兴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办了非盈利在线教育平台EDX,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纷纷行动。大规模在线教育发展可能引发全球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教师应该顺势而为,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改革现行教学模式,变教师主体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变讲授式为问答式;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和教育信息化新技术,大力践行空间教学、探究式教学,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关注学生学业、人格成长,因材施教,确保考核方式的科学性。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是课程考核,课程考核主要包括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两个方面。考核内容应该是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延续,着重考核课程对应岗位要求的应知知识与应会技能,需要任课教师乃至课程团队精心选择。考核方式包括由谁来考核和怎么考核两个方面,由谁来考核应该体现多元评价因素,改变学生成绩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格局,充分体现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可能的话还应引入社会评价。摒弃传统一张试卷考到底的局面,应该结合课程性质、特点科学设计,充分体现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特点,着重全面考核学生学习过程,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完善推进有效课堂建设的建议

推进有效课堂建设,界定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如何用科学的可操作的方法进行课堂管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制定配套的管理体制机制,通过管理推进有效课堂的建设,对教学效果产生促进作用。

(一)制定管理办法,推进工作平稳良性发展。

制定量化的具有导向性的管理办法,导向性决定了有效课堂量化工作对教师所起的积极作用,使量化工作兼有激励和约束双重作用,通过量化指标权重的变化,从学生到课率、教学秩序、教学效果、教学创新四项主体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引导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广泛调动师生致力于有效课堂建设的积极性。(具体指标见下表)。通过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征求意见、阶段性总结等方式,围绕考核如何更客观实际,并契合发展需要,不断研究完善方案和评价标准,使工作顺利推进、平稳发展。

(二)探索多元化管理方式。

通过开展有效课堂专项检查工作实施过程评价,并着力探索实现考核多元化,做到民主参与、全面评价、全程考察、实时反馈。

(三)探索管理考核结果的进一步反馈运用。

将有效课堂考核结果运用到工作业务考核中,并建立健全考核档案,重视考核结果的连续性。定期进行结果分析,分别采取激励式谈话、提醒式谈话、诫勉谈话等形式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将考核结果与教师评聘、绩效考核直接挂钩,进一步推进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晓端,Stephen 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8).

[2]孔企平.“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探讨:“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有效课堂高职教育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