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锁心(外三题)

2015-01-04张乃金

文学港 2014年6期
关键词:孔家乡长老李

张乃金

西周初年,鲁城始按周礼而建。城呈方形,前朝后市,左坛右社,宫城居中,交通井然,民风淳朴。

城西南角,有一家孔家锁铺,专以制锁营生。店主一代传一代,传到孔德仁已不知是第几世。

孔家锁铺制锁,也如鲁城人遵周礼一样,恪守程序,一丝不苟。制锁先炼铜。风箱呼呼地吹,炉火旺旺地烧,汗水轻轻地落,在悠远漫长的叮当声里,矿石变成了黄澄澄的铜块,晶莹闪亮,也长出了灵性。铜块在孔家人手里敲打、造型、组装、錾刻,就有了生命,再刻上孔家锁铺的标记,一把锁就完工了。锁有样子,钥匙也精美,既实用,又是一件艺术品。

那年,淮南王刘余被改封鲁王,建都鲁县。鲁王本以为鲁县乃礼仪之邦,一方净土,没想到历经七王之乱,大量流民涌入,一时竟世风日下,民心不古。不是今天张老汉的棺材本被盗,就是明天王家媳妇的陪嫁被偷。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鲁王却觉得在圣人故里出现这样的事情大伤风化。

鲁王亲临现场,细致勘察,发现被盗者均系窃贼撬锁入户行窃。鲁城只有孔家一家锁铺,鲁王于是拜访孔德仁,请其加固锁具,以防窃案再发。

鲁王稽首曰:“先生,近日城中窃案多发,俱系盗贼破锁而入。久闻先生世代家传,技艺高超,望先生改进制锁技艺,束缚盗贼之手,莫使百姓再遭损失。”

孔德仁笑脸相迎,但却坚决不改制锁工艺。

孔德仁说,“鲁家制锁世代相传,工艺一向如此。当年先祖孔圣人聚众讲学,诲人不倦,几经教化,人心向善,志士不饮盗泉之水,锁在那里,人家就懂了,结实不结实根本无所谓。”

刘余不语。

孔德仁又说,“若鲁王好治宫事苑囿狗马而不事国事,民不聊生,崇文尚礼之风不再,锁多牢固,都会被撬开,被砸烂。且我的锁锁手只是逐末之计,你的锁锁心才是固本之策。”

刘余不解,孔德仁解释说,“以圣人之道教化百姓,以先贤之法富足百姓,这才是鲁王要做的一把大锁。”

鲁王点头称谢告辞。

之后几年,鲁王广揽人才,励精图治,幸得孔鲋所藏《尚书》、《论语》、《诗经》、《仪礼》等古文经书竹简,广传孔子思想,鲁城果然恢复了先前的模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鲁王感孔德仁言若钟磬琴瑟,心如梅花高洁,为其锁赐名“梅花锁”。

今日鲁城周边,依旧能寻得梅花锁。游客都会带一把回去,锁门其次,关键锁心。

大家都有病

一早起来,狄秋仁就感觉不舒服,胸闷,眼睛酸涩,鼻子痒,像是要感冒了。

身体不好,心情更差。女儿说肚子痛,不想去上学,他答应了,但老婆说什么也不同意,为此俩人又吵了起来。狄秋仁知道吵不出什么结果,带上门,上班去了。

狄秋仁发动汽车,竟然打不着火。昨天还好好的车子,今天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毛病啊。

狄秋仁决定坐公交车上班,反正时间还早。好在昨天晚上下了一夜雨,现在雨停了,空气难得的清新,太阳明晃晃地挂在楼顶,天竟然是蓝的。狄秋仁不记得上次有这么好天气是什么时候了。

公交车一如既往的拥挤,几个人抢着上车,骂骂咧咧,吵到后来竟然动了手。有病。

一到单位,狄秋仁就觉得科长脸色不对,脸憋得通红,像谁惹了他。狄秋仁本想躲出去,避一下风头,没想到科长吼起来,“一大早,连水都不去打,去哪里瞎晃荡?!”

狄秋仁赶紧去打水,然后一声不吭地坐在桌前发呆,心里嘀咕着,真有病!

没坐几分钟,局长又在走廊喊起来,小狄,过来一下。狄秋仁赶紧跑过去,刚推开门,差点被局长的怒气给推出来。

“这稿子怎么写的,乱七八糟,一窍不通,拿回去改!”昨天下班,狄秋仁交给局长,局长已经粗看过,还说挺不错。病得不轻啊。

狄秋仁不知道怎么熬到下班,回家就瘫在沙发里。定了定神,狄秋仁打开电视看新闻。

新闻其实没啥好看,狄秋仁更多的是喜欢看女主播。

女主播依然用她甜美的声音播着:各位观众,昨夜一场大雨,为我县带来了奇好天气,PM2.5下降到三十年前水平,值得庆祝。但县卫生局提醒,气候突变,容易让大家身体不适,也会影响情绪,今天医院门诊接待量创历史新高,精神病院也新接收了大批病人,所以,请大家做好防护措施。同时,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据县气象局预测,明天,我县天气将恢复正常,请大家不必担心。……下面播送下一条新闻。

狄秋仁的心放下来,原来今天大家都有病,好在明天大家都好了。

领导太辛苦了

年底到了,王乡长很忙。

早晨刚上班,办公室主任泡了一杯茶端了进来,又把报纸放在他的手边。王乡长抿了口茶,《人民日报》刚刚翻了两页,工会主席推门进来了,一脸褶子地笑道:“王乡,有项工作向您汇报。”王乡长点了下头,工会主席轻轻地坐下,把一份资料放在他面前。王乡长瞄了眼,原来是节前慰问困难职工方案。

工会主席说:“王乡,按照惯例,节前我们要走访困难职工,您太忙太辛苦了,所以我们只安排了4位职工,费用从工会经费里开支,每人1000元。但领导您太辛苦了,一年到头关心困难职工,关心工会工作。您也是工会职工啊,我们工会也应该对您进行慰问啊,还有张书记、李副书记、赵副乡长,郑委员、还有我们乡工会的几个同志,也都应该列为慰问对象啊!您看……”王乡长想想,微微一笑,轻轻地点了下头。工会主席于是从怀里掏出个信封,放在桌上,转身走了出去。

王乡长把信封放进包里。端起茶杯刚想喝一口,茶有点烫,王乡长的嘴有点痛,正想骂办公室主任,又听见有人敲门。这次走进来的是妇联主任,“王王乡,按照惯例,节前我们要走访困难妇女家庭,您太忙太辛苦了,所以我们只安排了4个女家庭,费用从妇联经费里开支,每人1000元。但领导您太辛苦了,一年到头关心困难妇女,关心妇联工作。您也是妇女家属啊,我们妇联也应该对您进行慰问啊,还有张书记、李副书记、赵副乡,郑委员、还有我们乡妇联的几个同志,也都应该列为慰问对象啊!您看……”王乡长想想,微微一笑,轻轻地点了下头。妇联主任于是从怀里掏出个信封,放在桌上,转身走了出去。

王乡长又把信封放进包里。端起茶杯又想喝一口,茶还有点烫,王乡长刚被烫过的嘴更痛了,刚想拍着桌子骂办公室主任,又听了敲门声。这次走进来的是经济科科长……

王乡长太辛苦了,一整天批了十几份年底走访慰问方案,快下班了,乡财政所所长拿了一叠报销单走了进来,说:“王乡,今年各线的慰问方案都落实了,一共是12万元,实际能发到困难群众手中的款项是2万5千元,惠及群众32人。明天要往县里上报慰问金额和人数,您看?”王乡长皱了下眉头,说:“金额嘛差不多啦,这人数嘛,加个零上报吧。”

下班了,王乡长拎着重重的包走出了乡政府大楼,步履有点蹒跚,看着他有些佝偻的背影,乡里的干部们都说,领导太辛苦了!

书法家

李一农一直被称作书法家市长,对此,他一直坚持“三不”原则,不承认,不否认,不理会。

市书法家协会请他担任顾问,他欣然应允。有人请他题字,不管是书名、场馆,还是活动、庆典,他都有求必应。

李一农对于自己的字到底好坏,却没有把握。

按说他写字的确有功底,而且是坚实的童子功。出生在农村,父亲沉默寡言,逢年过节求人写幅对联,踯躅半天跨不出大门。八岁那年春节,父亲裁好纸,研好磨,用手压着,读了半年书的李一农,按照父亲的叙述,颤颤巍巍地写下了人生第一幅作品:家有黄金万两藏,不如儿女在学堂。字歪歪扭扭,全无章法,父亲却连说了几遍好,小心翼翼地贴在了大门上。从那以后,书法就再没和他离开过。

他写字却师出无门。小时写字纯粹为了不让父亲求人为难,写到字有字样已经觉得不错了,偶尔照着字帖学学柳公权、颜真卿,总觉得学不像,找老师指点,根本没条件,干脆就由着自己感觉写。年纪大了,又混上了一官半职,不好意思拉下脸求教了。即使请教,人家也都以“不敢不敢”敷衍。所以,李一农经常也只有和家人开玩笑说自己写的是“李体”。

他曾得意过自己的水平。别人求字,李一农总是等闲下来,先泡杯清茶,焚一炷香,静心凝气一刻,然后一下写三幅,挑一张最满意的作品交给人家。每次,人家的赞叹声他虽表面不动声色,心底还是隐隐有些喜悦。那年省里举办书法比赛,他用笔名写了一幅字,让秘书帮他投稿,竟然得了一等奖,心里的窃喜几乎难以掩饰。

他也曾怀疑过自己的水平。那次,市书协举办书法沙龙,名家云集,李一农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的,可既然莅临,作为地方行政首长,下属们肯定不会放过这机会。在一片哄闹声里,他不得不和名家们同台挥毫泼墨。他紧张了,真紧张了。作品一比较,自己更觉得不好意思。

那以后,李一农就较少写字,只在想写的时候才写。

书记调走了,众望所归的他却没顺利接班,他拿出纸笔,字从轻浮焦躁逐渐凝重安闲。市中心黄金地段那块地到底是建商业中心还是市民广场,难以决定,他又拿起了笔。快退休了,办公室里放了一张开发商送来的银行卡,他还是拿起了笔……

退休了,李一农的书法精进,渐入化境,墙上贴满了各种获奖证书。写字累了,李一农会去公园,和一帮老头下棋。李一农棋臭,总要悔棋,老头们争起来,棋盘都撕坏了。李一农会叫孙子跑回家,取来纸笔,在老头们的抱怨声里画一张棋盘。老头们也像孩子,又调侃说,老李棋臭,字写得也不咋的,只有棋盘画得一流。李一农不恼不乐,又缠着人家再来一盘。

老李终于被老头们轰走,大家也散了。

老李左手抱着孙子,让他坐在膝盖上,夹一颗花生米,抿一口老酒,感觉香香的。

老李的酒量和棋艺差不多,一小杯就微醺了。

孙子问,爷爷,你写的字哪幅最好?

老李答,爷爷今天画的棋盘最好。

孙子又问,爷爷,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书法家?

老李答,书法就是写字,写字时什么都别想,只想着写字,就能成一个书法家了。

孙子还在思考爷爷的话,老李靠在椅背上,像睡着了,嘴里念叨着,写字,要从人字开始写起,一撇一捺,看似简单,实则最难……

猜你喜欢

孔家乡长老李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百变“老李”
给老李过生日
“狡猾”的老李
孔家坡漢簡日書釋文補正*①
新文化运动就意味着割掉“孔家”命脉吗?
Propagation of Lorentz–Gaussian Beams in Strongly Nonlocal Nonlinear Media
高乡长爱扶贫
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