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咽癌的CT诊断分析

2015-01-04林毅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隐窝鼻咽偏头痛

林毅

(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安徽池州247000)

鼻咽癌的CT诊断分析

林毅

(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安徽池州247000)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CT表现,加深对鼻咽癌CT表现的认识。方法CT诊断为鼻咽癌患者的影像资料12例,参照组织学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例CT诊断为鼻咽癌的患者中11例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为肉芽肿性炎。结论螺旋CT可以显示鼻咽癌的部位、范围及周围侵犯情况,还可以更好的进行TNM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螺旋CT/诊断应用;鼻咽癌/诊断

鼻咽部恶性肿瘤比良性肿瘤多见,鼻咽癌是最常见的鼻咽部恶性肿瘤。我们对2013年11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鼻咽癌患者12例的CT图像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鼻咽癌患者12例,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8~92岁,平均65岁。病史从10余天至3年。11例患者以涕中带血、耳鸣、头痛等症状就诊,1例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

1.2 方法采用TOSHIBA 16排螺旋CT机扫描,常规采用轴位平扫,以听眦线为基线,扫描范围包括颅底和鼻咽腔,层厚5mm,间隔5mm,其中7例患者做了鼻咽部CT增强扫描。

2 结果

12例患者CT横断位图像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咽隐窝变浅、消失改变,其中右侧4例,左侧6例,双侧同时变浅消失2例。有6例患者CT图像显示鼻咽后顶壁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并向前侵犯后鼻孔(图1-2)。仅有1例CT图像显示颅底骨质受侵犯,可见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7例患者行CT增强扫描病灶均有轻度强化。该12例患者CT均诊断为鼻咽癌,1例伴有颅底骨质的破坏的患者,表现为卵圆孔、破裂孔、翼板、蝶窦骨质破坏(图3-4),肿块突入窦腔内,肿块侵蚀破坏枕骨斜坡及颈1椎体。后经组织学活检病理结果证实11例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误诊1例为咽隐窝肉芽肿性炎。

图1

图2

图3

图4

图1示:CT示鼻咽腔两侧壁软组织明显增厚,咽隐窝消失,并见软组织影响鼻后孔延伸。

图2示:CT横断位图像示鼻咽腔两侧壁软组织增厚,咽隐窝消失,并见软组织影向右侧鼻后孔延伸,两侧咽旁间隙变浅。两侧上颌窦继发性炎症。

图3、4示:CT横断位图像示鼻咽顶部及两侧壁软组织明显增厚,咽隐窝消失;右侧咽旁间隙消失,颅底骨质破坏,卵圆孔、破裂孔受侵,右侧乳突明显增高。

3 讨论

鼻咽癌好发年龄多在40~60岁,男性多见。鼻咽癌病因不明确,可能与EB病毒、遗传、环境因素有关。早期诊断较困难,最常见的症状是晨起第一口回吸性痰中带血及转移性颈部淋巴结肿大,常常因为鼻塞、听力减退、头痛、复视等症状就诊,晚期发生身体其他部位转移。鼻咽部有着丰富的淋巴组织和密集的毛细血管网,往往是症状还没有出现,淋巴结却已有转移。

鼻咽部解剖比较复杂,CT平扫需要通过阅片医师采用熟练地解剖学知识来尽可能全面的了解鼻咽部病变的具体形态、侵犯范围等。鼻咽部位于鼻咽隐窝内。鼻咽的外侧与破裂孔临近。咽鼓管咽口呈漏斗状,与鼻咽部相通。咽鼓管圆枕为蹄铁状隆起,圆枕后方有一纵行深窝,鼻咽隐窝在颅底破裂孔下面,两者仅距1 cm且中间没有骨结构,病变容易侵及破裂孔向颅内蔓延。

患者CT平扫图像可以发现鼻咽腔变形、不对称、一侧或者双侧咽隐窝消失,但一侧多见;鼻咽侧壁增厚,可见发现软组织肿块,部分肿块突入鼻咽腔,7例增强扫描患者肿块均呈现轻度强化;当病变位于咽旁间隙内侧,故常推挤间隙向外移位,这也是一个较有特征性的表现[1]。有1例颈动脉鞘受侵,颅底及颈椎骨质破坏,这与文献报道的肿瘤向咽后壁可浸润头长肌但不侵犯颈椎体[2]不符。1例伴有颅底骨质破坏的患者,表现为卵圆孔、破裂孔、翼板、蝶窦骨质破坏(图3-4),肿块突入窦腔内,肿块侵蚀破坏枕骨斜坡及颈1椎体,但未发现颅内侵犯。

鼻咽癌多为低分化鳞癌,易向周围侵犯,早期放疗效果好,因此了解肿瘤范围是放疗成功的关键。除鼻咽癌原发肿瘤影响外,颈部淋巴结转移也是其预后影响的重要因素[3]。

CT可以对鼻咽癌做出比较准确的初步诊断,但是对于病变较大、侵犯范围较广的鼻咽癌,还需与鼻咽部其他肿瘤相鉴别:1)鼻咽部淋巴瘤:任何年龄可见且病变侵犯范围较大,鼻咽与口咽腔常常被填塞,通常同时伴有全身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肿块一般较大,通过活检可以确诊。2)鼻咽部横纹肌肉瘤:常见于儿童,发病时多已侵及耳与颅底等处。鉴别诊断时要注意发病年龄。3)脊索瘤:脊索瘤侵犯鼻咽部时也可表现为鼻咽软组织肿块,但脊索瘤以斜坡或蝶鞍骨质破坏为主,范围广泛且有散在不定形钙化,这是一种特殊影像表现。4)纤维血管瘤:是鼻咽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青少年男性,瘤体含有丰富的血管,检查时触之易出血,损伤后容易发生大出血。CT表现为偏心性地起始自前鼻咽顶壁前部或后鼻孔,肿瘤常呈结节分叶状,有假包膜,肿瘤境界较清晰,增强后有明显均匀强化表现。5)鼻腔后鼻孔肿块:肿块多突向鼻咽腔并与鼻咽壁接触,仍然有鼻缝存在会出现小气泡征;而鼻咽癌肿块,基底较宽,多不出现小气泡[4]。

CT平扫是一种方便、经济、快捷、有效的检查方式,对鼻咽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通过CT检查可以发现鼻咽部病变及其侵犯部位、范围,让TNM分期更加准确,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莫峰,郭海城.鼻咽癌CT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6):99-100.

[2]廖明朗,谭洁.鼻咽癌的CT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7,5(1):55-56.

[3]张海荣,吴加满,赵余祥,等.鼻咽癌的CT表现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6(11):94-96.

[4]李仲英,王桃荣.鼻咽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吉林医学,2013,34(6):1128.

表1 患者TAS量表评分与常模比较()

表1 患者TAS量表评分与常模比较()

注:与患者组相比,常模组P均<0.05。

组别n因子Ⅰ因子Ⅱ因子Ⅲ因子Ⅳ总分患者组58 2.56±0.47 2.98±0.68 3.33±0.73 2.38±0.71 64.31±8.76常模组1388 2.43±0.36 2.77±0.51 3.11±1.05 2.18±0.42 61.38±9.96

3 讨论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偏头痛与心理障碍、精神疾病间存在近似的发病机制[4]:大脑边缘系统与网状结构神经通路5-羟色胺水平的变化和大脑皮层有着广泛联系,参与高级神经、精神(情绪和记忆等)和内脏活动;脑干中缝核5-羟色胺能神经元通过边缘系统亦参与情感活动及疼痛的调节[5];作为身心疾病,心理因素在偏头痛的诱发中占56%~75%[6]。发现偏头痛患者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水平(P<0.05);患者个体描述情感的能力,对情绪和躯体感受识别的能力均较常人缺乏,内在态度、感受、愿望和欲念外在倾诉的能力亦远不及常人。因此,对偏头痛常规治疗的同时,参照偏头痛患者述情障碍特征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情绪变化,共同建设和谐、轻松、愉悦护患关系。2)治疗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非类固醇类等止痛药,谨慎使用镇静止痛药,认真遵从医生镇静止痛药停药医嘱,避免形成药物依赖,防治镇静止痛药滥用。3)健康教育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偏头痛发生的诱因、发病机制以及发作持续的时间等,消除患者担心、紧张心理,达到精神放松。避免情绪、强光、噪音、饮食、气候变化、激素变化以及睡眠不足或过度等诱因,注意饮食平衡、避免烟、酒、酪氨酸食品、动物肝脏、含苯基乙氨的食物和巧克力等,注意偏头痛发作的一些先兆(头晕、恶心、烦躁症状及是否在劳累、工作紧张时出现),发现有先兆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在安静的环境下休息,用少量的镇静剂或止痛药等措施来预防偏头痛的发作。4)心理护理针对偏头痛患者述情障碍特点,增强识别情绪与躯体感受的能力,加强社交与倾诉的训练,达到内在态度的外显,缓解焦虑,以积极的态度和稳定的心态面对现实。

[1]张殿君,王俊刚,苏俊鹏.临床慢性疼痛病人的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与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5(29):64-65.

[2]Hea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headachedisorders,cranialneuralgiasand facialpain[J].Cephalalgia,1988,8(7):1-96.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65-68.

[4]郎森阳.与精神和心理疾病共存的慢性原发性头痛[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忘,2005,5(8):229-232.

[5]刘若卓,于生元.偏头痛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2,8(4):225-228.

[6]舒慧敏,周冀英.偏头痛与紧张型头痛诱发因素分析[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5-04-14

SCT D iagnosis of Nasopharyngea l Carcinom a

Lin Yin
(The Second People'sHospitalofChizhou,Chizhou 247000,Anhui)

Ob jective To analyze the CT findingsof nasopharyngeal calsarcoma(NPC),to understand the CTmani⁃festations asopharyngeal carcinomamore.M ethods 12 caseswere confirm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CT manifestations an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results.Re⁃su lts Among the 12 cases,11 caseswere diagnosed of poorly 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1 casew as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Conclusion Spiral CT can show the partof th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the scope and the surrounding invasion situation,also can better for TNM staging,provide effectiv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SpiralCT/diagnostic use;Nasopharyngeal carcinoma/diagnosis

R445.3;R739.63

A

1008-4118(2015)02-0058-03

10.3969/j.issn.1008-4118.2015.02.023

2015-03-18

林毅(1983-),女,电子邮箱:416151427@qq.com。

猜你喜欢

隐窝鼻咽偏头痛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经关节突全内镜侧隐窝减压的临床应用
白介素17对鼻咽部恶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改良低温螯合法分离家兔小肠绒毛和隐窝细胞及分离效果鉴定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疗效分析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